⑴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緩解腎虛
腎虛不僅是出現在男人身上,女人也有可能會出現腎虛的問題,腎虛會導致身體有很多不適症狀,需要及時緩解,以免引起更加嚴重的疾病,通過按摩的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腎虛問題,那麼按摩哪些穴位可以緩解腎虛?腎虛怎麼通過按摩緩解?
1、按什麼穴位可緩解腎虛
1、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1/3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經常按摩此養生穴位,可激發腎經的經氣,疏通腎經的經絡,調和腎臟的氣血,調整和改善腎臟的功能和機能活動,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將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於足心湧泉穴處,來回按揉,每天揉100次為宜。
2、復溜穴
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取穴時,患者應正坐或者仰卧。復溜穴位於人體的小腿里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鍾,以產生酸脹感為宜。具有補腎益陰,溫陽利水的功效。
3、腎俞穴
腎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個。每日臨睡前,坐於床邊垂足解衣,閉氣,舌抵上齶,目視頭頂,兩手摩擦雙腎俞穴,每次10~15分鍾。每日散步時,雙手握空拳,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每次擊打30~50次,可以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
4、命門穴
取穴時採用俯卧的姿勢,命門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命門的功能包括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的作用。對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對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激發和推動作用,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與運輸,以及水液代謝等都具有促進作用。
5、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腹中線上,仰卧取穴。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於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後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操作不分時間地點,隨時可做。注意不可以過度用力,按揉時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
6、承扶穴
承扶穴位於臀部橫紋線的中央下方。這里是可愛帶最為密集的地方,指壓時可以用力些。主導生殖器官的神經從此處經過,經常按壓可以增加對性的感受力。
2、補腎食物有哪些
1、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中醫常常用它來治療肝腎陰虧、腰漆酸軟、頭暈、健忘、目眩、頭暈多淚、消渴、遺精等病症。《本草經疏》認為:「枸杞子,潤而滋補,專於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葯。」
2、鹿茸
中葯里的鹿茸是補腎、益精血、強筋骨的佳品。對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的陽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婦女出現宮冷不孕,小便頻數等症狀時也可以適量食用。若出現感冒、咳吐黃痰、口乾口苦、咽喉腫痛、舌苔黃膩等症狀時忌服本品。
3、何首烏
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明·李時珍說過:「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葯,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葯之上。」清代名醫黃宮綉亦雲:「何首烏,諸書皆言滋水補腎,黑發輕身,備極贊賞。」凡是腎虛之人頭發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4、芡實
芡實被譽為「水中人參」,中醫認為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為滋養強壯性食物,和蓮子有些相似,但芡實的收斂鎮靜作用比蓮子強,適用於慢性泄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膝痹痛等。民間稱它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際進補的首選。
5、杜仲
杜仲是補腎的良葯,能緩解腰膝酸軟、疲倦遺精的症狀。杜仲是杜仲樹的樹皮,《本草經集注》里記載,在選擇杜仲時可以把它折斷,裡面有像棉纖維一樣的白絲,就是質量較好的杜仲。
3、男人腎虛的表現
1、夜間多尿:平時本來沒有起夜的習慣,可是突然一夜要起來好幾次,或者夜裡的尿量多於白天的尿量,即是夜間多尿,這個也有可能是腎虛的表現哦。
2、房事過度:中醫認為腎藏精,精藏於腎,過多的房事會導致精氣外泄,從而出現早寫的症狀,甚至導致陽葵。同時,房事過度造成的腎虛往往是腎陽虛。
3、頭暈無力,失眠多夢:中醫認為腎臟和其他器官之間有很大的聯系,如果其他器官久治不愈,就有可能造成連累腎臟,從而引發腎臟疾病,造成頭暈無力,失眠多夢等疾病。
4、哮喘: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腎臟是吐氣納氣的地方。如果腎臟出現問題,不能很好的吐氣納氣的話,就會造成呼吸不暢。在病情越來越厲害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感冒,甚至哮喘等惡性疾病。
5、頭暈耳鳴:白天上班沒有精神,耳朵總是嗡嗡的,讓人無法集中精力,安心工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是由於肝和腎引起的。
6、大便干結:雖然大便干結的原因可能是消化功能不正常引起的,但是根源還是在於腎虛的。因為腎開竅於二陰,主二便,所以大便干結也是腎虛的主要表現之一。
7、尿頻尿急尿不盡:尿頻尿急尿不盡是屬於前列腺炎的症狀,但是在中醫上也是腎虛的一種症狀,所以如果你有了尿頻尿急尿不盡的話,也是腎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