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抑鬱的文字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發公道杯圖片啥意思 2025-09-30 22:40:01
非洲螃蟹顏色搞笑圖片 2025-09-30 22:28:33
歐足聯背景圖片 2025-09-30 22:24:55

抑鬱的文字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6-15 10:17:01

1. 適合22歲抑鬱症女孩的手機壁紙鎖屏類型顏色

就簡單一點,黃色吧,那是陽光的顏色,最好上面有一個太陽☀或者笑臉的圖案😊


拿走不謝哈哈

2. 《洛神賦圖》賞析

《洛神賦圖》將曹植《洛神賦》的主題思想表達的完整而和諧。顧愷之巧妙的運用各種藝術技巧將辭賦中曹植與洛神之間的愛情故事表達得純潔感人、浪漫悲哀。畫面奇幻而絢麗,情節真切而感人,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充滿了飄逸浪漫、詩意濃郁的氣氛。

《洛神賦圖》中顧愷之充分發揮了藝術想像力,將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形象表現為畫面上具體的形象,表現出《洛神賦》中充滿詩意幻想的浪漫意境。隨著畫卷展開,觀者在畫家的思路的引導下,思想情緒不由自主地隨著人物的心情或驚喜或悲痛。

畫家根據辭賦中內容展開藝術聯想,塑造出畫卷中嬉戲的眾神仙,鹿角馬面、蛇頸羊身的海龍、豹頭模樣的飛魚、六龍駕駛的雲車等這些綜合而成的形象,這些奇禽異獸形象穿插在山川、樹木、流水等自然景物之間,與眾神仙、洛神和岸上的人物形成了動靜對比而又拉開了空間距離,營造出奇異飄渺的幻覺境界和優美抒情的浪漫情懷。

《洛神賦圖》中浪漫而凄婉的氣氛,顧愷之還通過人物精神的表現營造出來。畫面中凄婉浪漫的氣氛通過人物之間的情感關系和內心深處的心靈變化表現出來,尤其是眼神的描繪。曹植與洛神飽含感情的對望是二者心靈深處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畫面中的洛神形象不論是出現在水面上、還是飛在半空中、還是漫步叢林、還是乘雲車離去、大部分形象都是朝向畫面左方前行,回頭與岸上的曹植對視,眼神或飽含深情、或無奈感傷、或欲言又止、或依依不捨。

在洛神離去之後,曹植目光仍望向空茫的前方追尋洛神的倩影,即使坐在歸途的車上離去仍然回頭張望。人物無言的眼神之中流露出兩者一往情深的真切愛情和相戀而不能相守的無奈悲痛,加劇了浪漫悲凄的氣氛。





(2)抑鬱的文字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現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的兩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過景物有一繁一簡之分。

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洛神賦圖》是顧愷之在某一天偶然讀到友人送來的三國時代(公元220——公元280年)文學家曹植寫的《洛神賦》有感而作的。曹植的原文借對夢幻之境中人神戀愛的追求,抒發了愛情失意的自我感傷。顧愷之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藝術才能對文學作品進行再創造,傳達出無限惆悵的情意和哀傷的情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洛神賦圖

3. 蘇軾一生經歷概括

一、蘇軾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1-3]。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4]。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4]。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4];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二、蘇軾的命運可以概括為三起三落:

1、「一起」:步入仕途。公元1057年蘇東坡22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這一年錄取進士388人,蘇東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蘇轍名列第五。他的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後來收入《古文觀止》,使他名震京師、脫穎而出。考中進士後,蘇東坡第一個職務是陝西鳳翔府判官,品級不高,從八品,扎扎實實幹了將近3年。

被召回朝廷後,他任職史館(國家圖書館),在那裡讀了很多書。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個月。然後到密州任太守(公元1074年),當時38歲,屬於「年輕幹部」。後來又轉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個月。可以看出,蘇東坡步入仕途後,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2、「一落」:大難臨頭。公元1079年,因為「烏台詩案」,蘇東坡被關在御史台審訊130天。烏台就是御史台。為什麼叫烏台?唐朝時御史台內有幾棵大柏樹,烏鴉在上面築巢,所以把御史台叫烏台,一直沿用下來。

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烏台詩案」。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產生了新黨與舊黨之爭。蘇東坡反對變法,站在舊黨一邊。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計迫使宋神宗給他定罪。政敵一心想置他於死地,但神宗一時舉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重臣、不殺士大夫。宋神宗又特別愛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貶。

貶到哪裡去呢?黃州。黃州當時是下等州,貧窮落後。長江自北向南折向東繞城而過,巴河自北向南注入長江,長江和巴河一起把黃州圍得像一口井,蘇東坡說:「黃州真在井底」,相信是有感而發的。但蘇東坡畢竟人才難得,宋神宗也不想太虧待他。好在黃州離開封不遠,基本生活還有保障,就把他貶到這里來了。

3、 「二起」:東山再起。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哲宗繼位,英宗皇後也就是皇太後攝政,盡廢王安石新法,史稱「元祐更化」。任用司馬光為宰相,也使蘇東坡青雲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短短17個月時間,蘇東坡從戴罪之身的從八品升到正三品,躍升了12個官階。

4、「二落」:知難而退。太後和司馬光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蘇東坡堅持原則,反對全盤否定。因與太後和司馬光政見不合,蘇東坡覺得不開心,一再主動請辭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個月。

5、「三起」:再回朝廷。蘇東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當了7個月的吏部尚書,然後出任潁州、揚州太守,再任兵部尚書1個月、禮部尚書9個月。從蘇東坡頻繁的上下左右調動,反映了朝廷當時極端矛盾的心態。一方面,太後對蘇東坡極為賞識,希望他作為與新黨制衡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又恨鐵不成鋼,對蘇東坡愛也不是、恨也不是。

6、「三落」:一貶再貶。公元1093年9月,太後駕崩,18歲的哲宗親政。哲宗的心靈已經有些扭曲,太後攝政時,他基本上是個局外人,大事小事與他無關。他很郁悶,剛一親政,就變本加厲地進行政治反撲,無情打擊「元祐黨人」。先把蘇東坡降為定州太守,趕出京城;上任1個月又被貶到遙遠的惠州,在那裡住了2年零6個月;再貶,被貶到更遠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

(3)抑鬱的文字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一、蘇軾文學成就

1、詞作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柳永雖然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

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了使詞的美學品位真正能與詩並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須「自是一家」的創作主張。此處的「自是一家」之說,是針對不同於柳永詞的「風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其文如其為人」(《答張文潛縣丞書》),在詞的創作上自成一家。蘇軾一向以文章氣節並重,在文學上則反對步人後塵,因而他不滿意秦觀「學柳七作詞」而缺乏「氣格」。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展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展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詞世界,改變了詞作原有的柔軟情調,開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

與蘇詩一樣,蘇詞中也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蘇詞比較完整地表現出作者由積極轉而矛盾苦悶,力求超脫自適而不斷追求的心路歷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個性氣質。繼柳永、歐陽修之後,蘇軾進一步使詞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作主體由分離走向同一。

蘇詞既向內心的世界開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於晚唐、五代文人詞所表現的狹小的生活場景,蘇軾不僅在詞中大力描繪了作者日常交際、閑居讀書及躬耕、射獵、游覽等生活場景,而且進一步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蘇軾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表明:詞是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的。詞與詩一樣,具有充分表現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功能。由於蘇軾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從而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把詞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學殿堂,使詞從「小道」上升為一種與詩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體。

「以詩為詞」的手法則是蘇軾變革詞風的主要武器。所謂「以詩為詞」,是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蘇詞中較成功的表現有用題序和用典故兩個方面。

有了詞題和詞序,既便於交代詞的寫作時地和創作緣起,也可以豐富和深化詞的審美內涵。在詞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於蘇軾。詞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種替代性、濃縮性的敘事方式,也是一種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蘇詞大量運用題序和典故,豐富和發展了詞的表現手法,對後來詞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本質上說,蘇軾「以詩為詞」是要突破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蘇軾寫詞,主要是供人閱讀,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雖也遵守詞的音律規范而不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蘇軾作詞時揮灑如意,即使偶爾不協音律規范也在所不顧。

也正是如此,蘇詞像蘇詩一樣,表現出豐沛的激情,豐富的想像力和變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語言風格。雖然蘇軾現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詞中,大多數詞的風格仍與傳統的婉約柔美之風比較接近,但已有相當數量的作品體現出奔放豪邁、傾盪磊落如天風海雨般的新風格,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在兩宋詞風轉變過程中,蘇軾是關鍵人物。王灼《碧雞漫志》說:「東坡先生非心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強化詞的文學性,弱化詞對音樂的依附性,是蘇軾為後代詞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後來的南渡詞人和辛派詞人就是沿著此路而進一步開拓發展的。

2、詩作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

蘇軾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著「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未局限於新政,也未局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和《和子由澠池懷舊》兩詩。

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和「雪泥鴻爪」一問世即流行為成語,說明蘇軾的理趣詩受到普遍喜愛。蘇詩中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飲湖上初晴後雨》、《慈湖夾阻風》等。蘇軾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蘇軾對沉浮榮辱持有冷靜、曠達的態度,這在蘇詩中有充分的體現。蘇軾在逆境中的詩篇當然含有痛苦、憤懣、消沉的一面,但蘇軾更多的詩則表現了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

蘇軾學博才高,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並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對待藝術規范,縱意所如,觸手成春。而且蘇詩的表現能力是驚人的,在蘇軾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

以「元祐」詩壇為代表的北宋後期是宋詩的鼎盛時期,蘇軾與王安石、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創作將宋詩藝術推向了高峰。就風格個性的突出、鮮明而言,王、黃、陳三家也許比蘇軾詩更引人注目。然而論創作成就,則蘇軾無疑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在題材的廣泛、形式的多樣和情思內蘊的深厚這幾個維度上,蘇詩都是出類拔萃的。

更重要的是,蘇軾具有較強的藝術兼容性,他在理論上和創作中都不把某一種風格推到定於一尊的地位。這樣,蘇軾雖然在創造宋詩生新面貌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詩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這兩個主要缺點。所以蘇軾在總體成就上實現了對同時代詩人的超越,成為最受後代廣大讀者歡迎的宋代詩人。

3、文章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的。但是蘇軾的文道觀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獨特性。首先,蘇軾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如「精金美玉,文章並不僅僅是載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現功能便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種高級形態。

其次,蘇軾心目中的「道」不限於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所以蘇軾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他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反對千篇一律的統一文風,認為那樣會造成文壇「彌望皆黃茅白葦」般的荒蕪。

正是在這種獨特的文學思想指導下,蘇軾的散文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他廣泛地從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藝術營養,其中最重要的淵源是孟子和戰國縱橫家的雄放氣勢、莊子的豐富聯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風格。蘇軾確實具有極高的表現力,在他筆下幾乎沒有不能表現的客觀事物或內心情思。

蘇文的風格則隨著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自如,像行雲流水一樣的自然、暢達。韓愈的古文依靠雄辯和布局、蓄勢等手段來取得氣勢的雄放,而蘇文卻依靠揮灑如意、思緒泉涌的方式達到了同樣的目的。蘇文氣勢雄放,語言卻平易自然,這正是宋文異於唐文的特徵之一。

蘇軾擅長寫議論文。他早年寫的史論有較濃的縱橫家習氣,有時故作驚人之論而不合義理,如《賈誼論》責備賈誼不知結交大臣以圖見信於朝廷,《范增論》提出范增應為義帝誅殺項羽。但也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如《留侯論》謂圯上老人是秦時的隱君子,折辱張良是為了培育其堅忍之性;《平王論》批評周平王避寇遷都之失策,見解新穎而深刻,富有啟發性。

這些史論在寫作上善於隨機生發,翻空出奇,表現出高度的論說技巧,成為當時士子參加科場考試的範文,所以流傳極廣。蘇軾早年的政論文也有類似的風格特點,但隨著閱歷的加深,縱橫家的習氣遂逐漸減弱,例如元祐以後所寫的一些奏議,內容上有的放矢,言詞則剴切沉著,接近於賈誼、陸贄的文風。

史論和政論雖然表現出蘇軾非凡的才華,但雜說、書札、序跋等議論文,更能體現蘇軾的文學成就。這些文章同樣善於翻新出奇,但形式更為活潑,議論更為生動,而且往往是夾敘夾議,兼帶抒情。它們以藝術感染力來加強邏輯說服力,所以比史論和政論更加具備美文的性質。

蘇軾的敘事記游之文,敘事、抒情、議論三種功能更是結合得水乳交融。

由於蘇軾作文以「辭達」為准則,所以當行即行,當止就止,很少有蕪詞累句,這在他的筆記小品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記承天夜遊》,全文僅八十餘字,但意境超然,韻味雋永,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蘇軾的辭賦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辭賦繼承了歐陽修的傳統,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蕭散之氣,吸收了詩歌的抒情意味,從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創作了《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這樣的名篇。《赤壁賦》沿用賦體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傳統格局,抒寫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描寫了長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駢散並用,情景兼備,堪稱優美的散文詩。

蘇軾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樣體現出行雲流水的風格,他在翰林院任職時所擬的制誥曲贍高華,渾厚雄大,為台閣文字中所罕見。他遭受貶謫後寫的表啟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體中難得的性情之作。

蘇軾的散文在宋代與歐陽修、王安石齊名,但如果單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則蘇文無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二、藝術成就

1、書法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

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2、繪畫

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且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

4. 求郭敬明經典傷感語錄加圖圖

1.時間沒有等我,是你忘了帶我走,我左手過目不忘的的螢火,右手裡是十年一個漫長的打坐。­

­

2.每個人都是一個國王,在自己的世界裡縱橫跋扈,你不要聽我的,但你也不要讓我聽你的。­

­

3.一個人身邊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給的也只有那麽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裡,有些人要進來,就有一些人不得不離開。­

­

4.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么忘記了。­

­

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獲,但是,每一次收獲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

­

6.記憶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凈。­

­

7.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牆上刻下一張臉一張微笑著憂傷著凝望我的臉­

­

8.我們微笑著說我們停留在時光的原處其實早已被洪流無聲地捲走­

­

9.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

10.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了。­

­

11.你永遠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時候的樣子,因為只有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才最寂寞。­

­13.這個城市沒有草長鶯飛的傳說,它永遠活在現實裡面,快速的鼓點,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虛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

14.時光沒有教會我任何東西,卻教會了我不要輕易去相信神話­

­

15.離去,讓事情變得簡單,人們變得善良,像個孩子一樣,我們重新開始。­

­

16.一隻野獸受了傷,它可以自己跑到一個山洞躲起來,然後自己舔舔傷口,自己堅持,可是一旦被噓寒問暖,它就受不了­

­

17.傷口就像我一樣,是個倔強的孩子,不肯癒合,因為內心是溫暖潮濕的地方,適合任何東西生長。­

­

18.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卻也不敢飛得太遠。­

­

19.總有一天我會從你身邊默默地走開,不帶任何聲響.我錯過了很多,我總是一個人難過.­

­

20.我就像現在一樣看著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於是我跟著你開心也跟著你難過,只是我一直站在現在而你卻永遠停留過去.­

­

21.如果我們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時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邊聽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邊慢慢皓首.­

­

22.當你真正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語言多麼的脆弱和無力。文字與感覺永遠有隔閡。23.遺忘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沒有對齊的圖紙從前的一切回不到過去就這樣慢慢延伸一點一點的錯開來也許錯開了的東西我們真的應該遺忘了­

­

24.什麼叫快樂?就是掩飾自己的悲傷對每個人微笑。­

­

25.我不喜歡說話卻每天說最多的話,我不喜歡笑卻總笑個不停,身邊的每個人都說我的生活好快樂,於是我也就認為自己真的快樂。可是為什麼我會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為什麼在人群中看到個相似的背影就難過,看見秋天樹木瘋狂地掉葉子我就忘記了說話,看見天色漸晚路上暖黃色的燈火就忘記了自己原來的方向...­

­

26.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

27.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興好幾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難過了好幾年。­

­

28.寂寞的人總是會用心的記住他生命中出現過的每一個人,於是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在每個星光隕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數我的寂寞­

­

29.躲在某一時間,想念一段時光的掌紋;躲在某一地點,想念一個站在來路也站在去路的,讓我牽掛的人。­

­

30.牽著我的手,閉著眼睛走你也不會迷路。­

­

31.假如有一天我們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樣。­

­

32.原來和文字沾上邊的孩子從來都是不快樂的,他們的快樂象貪玩的小孩,游盪到天光,游盪到天光卻還不肯回來­

­

33.那些刻在椅背後的愛情會不會像水泥地上的花朵開出地老天荒的沒有風的森林­

­

34.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矯情。凡事知足常樂。­

­

35.從蛹破繭而出的瞬間,是撕掉一層皮的痛苦徹心徹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繭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

36.我們一直在尋覓,尋覓,那個我們都有的結局­

­

37.就在那一瞬間,我彷彿聽見了全世界崩潰的聲音。­

­

38.是我勇敢太久,決定為你一個人而活。­

­

39.我站得太久說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麼還是聽不懂?我寫的太多了寫得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麼還是看不懂?­

­

40.飛機場的****一會兒就停止了,這里的人都是有著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飛,匆匆地下降,帶走別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回憶。­

­

41.我落日般的憂傷就像惆悵的飛鳥,惆悵的飛鳥飛成我落日般的憂傷。­

­

42.全世界的人都離開你了我也會在你身邊,有地獄我們一起猖獗。­

­

43.我的眼淚留了下來,灌溉了下面柔軟的小草,不知道來年,會不會開出一地的記憶和憂愁.。44.天空的飛鳥,是你的寂寞比我多,還是我的憂傷比你多,剩下的時光,你陪我,好不好,這樣你不寂寞,我也不會憂傷……­

­

45.如果等待可以換來奇跡的話,我寧願等下去,哪怕一年,抑或一生!­

­

46.我們像是表面上的針,不停的轉動,一面轉,一面看著時間匆匆離去,卻無能為力­

­

47.我總是這樣凝望那些日升月沉無家可歸的憂傷­

­

48.大提琴的聲音就象一條河,左岸是我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我值得緊握的璀璨年華,中間流淌的,是我年年歲歲淡淡的感傷!­

­

49.我不知道死亡的時候,凝望蒼穹竟然回那麼凄涼,一聲一聲霰雪鳥的悲鳴,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現在蒼藍色的天空之上,於是我笑了,因為我看到你,快樂得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

50.朋友總是為你擋風遮雨,如果你在遠方承受風雪,而我無能為力,我也會祈禱,讓那些風雪降臨在我的身上。­

­

51.如果回憶象鋼鐵般堅硬那麼我是該微笑還是哭泣,如果鋼鐵象記憶般腐蝕那這里是歡城還是廢墟?­

­

52.凡世的喧囂和明亮,世俗的快樂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里,在我眼前,汨汨而過,溫暖如同泉水一樣湧出來,我沒有奢望,我只要你快樂,不要哀傷。­

­

53.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寧願讓天空所有的星光全部損落,因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

54..「我一直以為山是水的故事,雲是風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卻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

55.還是火柴說的好啊,她說男人都是下半身動物。那些男人口口聲聲對你說給你下半生的幸福,其實是說給你下半身的幸福­

­

56.牽著你的手,無論是在哪裡,我都感覺像是在朝天堂奔跑。­

­

57.記憶想腐爛的葉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綠早已埋葬在時間刻度的前段,惟有鋪天蓋地的腐爛氣味留在時間刻度的尾部。­

­

58.燈影漿聲里天猶寒水猶寒夢中絲竹輕唱樓外樓山外山樓山之外人未還人未還雁字回首早過忘川撫琴之人淚滿衫蕭蕭揚花落滿肩落滿肩笛聲寒窗影殘煙波槳聲里何處是江南­

­

5. 一個患抑鬱症的人,會到處說自己有抑鬱症嗎

現在有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近幾年呈上升趨勢,通常情況下,患抑鬱症的人不會到處說自己有抑鬱症,會刻意撇開這三個字。也有特殊情況,時刻把自己的情況講給別人,使別人覺得很尷尬,不知如何面對。

說與不說都有抑鬱症,抑鬱症都擺在那裡,所以患抑鬱症的朋友也不要太過於把這件事情看得太在意,而是要配合醫生治療,然後調整好自己心態。作為我們也應該關心這些人群,不要把他們當成異類,這樣才能很好的幫助他們,和他們相處。

6. 黑底白字圖片怎麼變成白底黑字

具體如下:
點擊禪嘩或圖像點擊上面的【圖像】。點擊反相彈出深灰色框,找到調整,游標右滑,點擊【反相】。操作完成黑底白字變成白底黑字操作完成。
做法1.啟動PS軟體,這時,先不要創建畫布,滑鼠移到左側的工具欄底部這里,設置背景色為黑色。2.接下來,再按CTRL+N,創建畫布,設置畫布背景內容為:背景色;再點確定。3.可以看到畫布現在是黑色,這作為白色文字的黑底。黑底白字的背景圖將喪系的感覺表達的淋淋盡致,很喪很絕望的傷感時候大蘆答家都是怎麼過來的呢。純文字的圖片更好的賀伍去表達出自己的傷感跟抑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