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洲的橋圖片歐洲最美的大橋推薦
對於橋,我們好像總是會不自覺的給予這里很多的故事和情感,一座古老的橋梁,一邊連著故事,一邊連著故事的人,而中間的便是時光,便是挽不回的歲月。
那麼,今天小編要來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個歐洲的那些十分美麗的橋梁建築了,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建築,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01
老橋,佛羅倫薩(義大利)
老橋是義大利佛羅倫斯市內一座中世紀建造的石造拱橋,橫跨在阿諾河上,橋上直到目前為止仍有商店存在。橋上的店鋪最初為肉鋪,現在則多半是珠寶店和旅遊紀念品販賣店。
老橋也被認為是義大利現存最古老的石造封閉拱肩圓弧拱橋。天主聖三橋與恩寵橋皆位於老橋附近。老橋也是佛羅倫斯著名的地標之一。
02
嘆息橋,威尼斯(義大利)
嘆息橋是位於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在運河水道上有幾條橋,而此條嘆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
嘆息橋的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兩處,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橋梁之一。
03
雷雅托橋,威尼斯(義大利)
雷雅托橋是威尼斯名橋,曾經歷過多次改建。13世紀初建時,木質的雷雅托橋是大運河的第一座橋梁。雷雅托橋自中世紀時便是威尼斯的貿易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以水路運抵後都會在此交易。
雷雅托橋作為商業中心的歷史如此悠久,據說世界第一間銀行就創立於此,連連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的背景地也選在雷雅托橋。
04
查理大橋,布拉格(捷克共和國)
查理大橋(捷克語:Karl?vmost
)是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市內,一座跨越伏爾塔瓦河的著名的歷史橋梁。它由查理四世始建於1357年,完成於15世紀初。
直到1841年,作為跨越伏爾塔瓦河的唯一橋梁,查理大橋是聯接老城與布拉格城堡及鄰近地區最重要的通道,也使得布拉格成為東西歐之間重要的貿易通道。
該橋最初稱為「石橋」晌桐數(Kamenny
most)或「布拉格橋」(Pra?skymost),直到1870年才命名為「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長516米,寬輪森約10米,16個橋拱,兩端有3座橋塔,其中兩座位於布拉格小城一側,一座位於布拉格老城一側。老城橋塔經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令人驚訝的世俗哥特式建築之一。
該橋上安放有30座雕塑,其中多數為巴洛克風格,豎立於1700年前後。
在夜間,查理大橋是一個非常寧靜的地方。但是在日間,卻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熱鬧的地點,無數的遊客經過此橋,身旁是畫家、商亭主人和其他商販。
05
加爾橋,韋爾蓬特-迪加爾(法國)
加爾橋加爾橋位於法國普羅旺斯地區尼姆城的東北部,是一座三層的石頭拱形橋。它是古羅馬帝國時期修建的高空引水渡槽。
加爾橋跨越那爾河,將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噴泉和私人住宅。它曾為羅馬人類文明和衛生的生活條件做出了重要貢獻。
加爾橋自公元前1世紀開始建造。用於向古羅馬大都會尼姆城提供清潔的飲用水。
18世紀中期拓寬下層為高架橋,19世紀在拿破崙三世執政時期進行修葺,是古羅馬建築藝術中的一件瑰寶.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實用價值.觀賞性強,令人回味無窮。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06
米約高架橋,米約(法國)
米約高架橋是一座位於法國南部米約附近的公路橋,最高橋塔頂點高於基座343.0米,是全世界結構高度最高的橋梁。
其橋面高度270米,排世界第十二。米約高架橋是巴黎到蒙彼利埃的A75-A71路軸的一部宴首分,其建造共花去了約4億歐元,用時3年多,2004年12月14日正式揭幕,同月16日通車。
07
塔橋,倫敦(英格蘭)
倫敦塔橋是英國倫敦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一座高塔式鐵橋,可登入參觀塔橋的建造歷史及俯瞰整個泰晤士河美景,也因位於倫敦塔附近而更馳名。
倫敦塔橋有時會與倫敦橋混淆,真正的倫敦橋是另一座不同的橋梁,位於倫敦塔橋的上游,兩橋僅相距約1公里,現在成為倫敦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08
蓋茨亥德千禧橋,紐卡斯爾(英格蘭)
蓋茨亥德千禧橋(GatesheadMillennium
Bridge)是一座傾斜橋,橫跨英國泰恩河,該橋可以通過兩端的壓力揚吸機進行旋轉,以便讓過往的小型船隻通過。
而這一創新技術也讓其設計者在2002年贏得了建築界權威的斯特林建築設計獎。這座大橋在2001年投入使用,也被稱作「眨眼橋」。
記憶中的橋,千姿百態,各有特色,故事中的橋,纏綿悱惻,感人肺腑,戀戀不舍,歐洲的橋,設計現代,卻又有著歷史韻味,意義非凡,外觀美麗宏觀。
B. 五眼石拱古橋現身鄱陽湖底,明代古橋風韻猶存,這座橋有何歷史背景
五眼石拱古橋,我國起名字都是根據象形,所以顧名思義,五眼就是這個橋有悶衫五個橋洞,這座橋的地理位置在我國江西省湖口縣雙鍾鎮鄱陽湖,因為鄱陽湖的湖水會漲水和降水,所以又分為豐水期和降水期。在豐水期的時候,這個石橋不會出現,會被水淹沒,在降水期的時候,橋才會出現。
三、人們對橋的情懷。
說到橋梁,很多中國人都對橋有種特殊情懷。不誇張的說,一個地區出生的人名字中帶“橋”的數不出一萬也有幾千。原因是橋不僅是我國古代聯通你我的交通工具,而且我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造橋技術和團隊。身為一名旅行愛好者又是橋文化鍾情者,很多人每到一處總會前往當地最具特色的橋梁,尤其是古橋梁看看走走。不必多說,江南春色自古美艷如畫,只一首《憶江南》道盡了江南的美,亦使人留戀往返。山塘攘攘熙熙,都是為這小橋流水,姑蘇人家著迷的人。在這里,不再需要做螞枝腔過多的解說,映入眼簾的一排排的白牆黛瓦,以及石拱古橋還有傍著的河水,它們已成為江南的符號,它們所代表的正是小橋流水人家。
C. win7 自帶桌面背景那座橋是什麼橋
win7 自帶桌面背景那座橋是頤兄戚和園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築的傑作。它位於北京市西郊頤和園內,是連接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清乾隆時(1736一1795)建,是園內最大的石橋。 橋由17個孔券組成,長150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盧溝橋、蘇州寶帶橋的特點。橋上大塵凱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個。兩橋頭還有石雕異獸,十分生動。橋額北面書「靈獸偃滾喚月」,南面書「修煉凌波」,蘊涵著深厚的漢族文化底蘊, 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學術價值和使用價值。
D. 橋梁景觀的設計
橋梁景觀的設計
橋梁的發展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趨勢。橋梁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也是文明發展的象徵。我下面為大家整理關於 橋梁景觀設計的文章 ,歡迎閱讀欣賞:
1、橋梁景觀設計的概念
橋梁是用來跨越障礙物,保證線路通暢的人工構築物。從實用角度出發,橋梁設計師追求的主要目標是滿足橋梁使用功鏈念能,保證橋梁結構安全和使用年限內的堅固耐用,力求做到結構設計經濟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在此基礎上,盡量兼顧美學特點,將景觀設計融於其中,做到橋梁整體與自然相融合,即景中有橋,橋中有景。
近幾年,橋梁景觀設計的概念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橋梁設計中,這將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觀以及自然的狀態。橋梁景觀設計是指根據建設單位所制定的橋梁景觀建設標難和要求、景觀開發利用目標和要求、地區規劃及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規劃等,結合橋型特點、交通特點及橋位周邊環境的自然地理風貌特點、地形地質地物特點、人文特點,在橋梁結構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按照美學原則對橋梁及其周邊環境進行的景觀創造和景觀資源開發。
“景觀”既要有“景”又要有“觀”,即既有景色又具有觀賞性,在橋梁景觀設計中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座橋就是一處景觀,它處在自然環境之中,又要融於自然環境,才能使人造建築物與自然統一協調,達到景觀設計的目的`。
2、橋梁景觀設計的基本方向
2.1 設計方面
景觀設計並非單獨存在的單元,是在眾多條件之下的合理布局,刻意的追求標新立異,可能會背離橋址處本來的風貌,使橋梁景觀脫離了設計的初衷。因此,要進行景觀設計,還要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地域文化等進行了解,從而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一致。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參考已建成的具有景觀價值的橋梁,並結合橋梁本身的結構特點來定義橋梁景觀。
在橋梁使用功能基礎上的美學設計應不降低結構承載能力、結構剛度、結構穩定性和結構使用慎漏壽命。
2.2 經濟、實用性
橋梁的建設主要是起到溝通的作用,方便行人和車輛通行,促進經濟上的交流和發展,景觀設計要在保證橋梁使用功能的基礎之上,力圖達到橋梁功能、安全、經濟和美學的協調與和諧。對於橋梁的整體建設投資,應該進行合理的分配,使景觀設計更加經濟合理。
杭州灣跨海大橋,離南岸14公里處的一個本來就有沉積的淤灘上建立了一處海中平台。施工時,利於物流。施工結束時,平台將成為集救援、觀光、休閑於一體的橋中轉運站。平台上還擬建瞭望塔,風和日麗時,南可望慈溪庵東水路灣村的橋墩,北眺海鹽鄭家埭。所以這個平台於潮流無礙,同時作為一處景觀平台,不失為美妙的設計。
2.3 精神層面
橋梁的建設,彰顯著一座城市的歷史人文背景,昭示著城市蓬勃的生機。通車後,若其線形流暢、氣勢恢宏,能給人以親近感覺和特別的美感,那麼無疑這對於通行的人們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同棚孝困時也顯示著城市不同凡響的時代特徵。
3、橋梁景觀設計時可引入的設計理念
3.1 園林景觀
園林景觀設計是在傳統園林理論的基礎上,具有建築、植物、美學、文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士對自然環境進行有意識改造的思維過程和籌劃策略。在橋梁景觀設計時可以將園林景觀設計應用其中。
園林景觀具體的講,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造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遊憩境域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並能保證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園林景觀設計也符合了橋梁景觀設計的初衷,使橋梁在建設過程中,逐步實現與環境的融合。橋梁本身即是一處景觀,將園林景觀設計融合於橋梁設計中,使橋梁在其架構、外觀、色彩、照明等方面更貼近當地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氣息,更加凸顯橋梁的與時俱進和象徵意義,這也是現代化橋梁建設的一種需要。
3.2 環境景觀
橋梁是一座人工建築物,如將其放入自然環境中,難免會覺得突兀、不協調。那麼在景觀設計中,就要改變這種生硬的添加,賦予其自然生動的感覺。首先根據當地的自然地貌和交通需求等,來定義橋的類型;然後利用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使橋梁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亦可利用雕塑、雕刻等方式來體現當地的風俗文化。
;E. 假山怎麼畫
假山畫法如下:
材料准備:ps軟體。
操作如下:
1、新建白色背景文件,創建新圖層。拍孝讓
F. 怎樣做假山盆景教你做獨一無二的假山
可能我們都比較喜歡在自己家中庭院或者陽台上面的小池塘裡面擺放一個假山盆景,但是市面上的假山盆景不是尺寸規格不合適,就是價格比較高,其實我們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假山盆景,而且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較簡單、涉及到的方法技巧也不復雜,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就是製作假山盆景的工具以及一些建議,由此入手可以得知,首先應該確定它們的面積和體積,其次應該確定風格。

一、工具:鋼鋸條、錘子、鑿子、攝子、顏料、502膠水。
二、材料:山石、山水盆一隻、水泥少許、細砂少許、粘土(這些隨便一個建築工地都可以搞到)、盆景擺件(亭,塔,舟,橋,可以在園藝花鳥市場買)。
4、粘合膠接假山:
(1)先要調好水泥膠罩旁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
(2)粘合山體,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塗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餘的膠漿清除干芹檔凈。
5、假山盆景點綴:山水盆景中的擺件安放應做到「因景制宜」何處宜置亭,塔,舟,橋,都要根椐景物的環境主題需要,如山腳處宜居人家,可置屋舍,水灣平灘處可作渡口,宜擺舟船,至於這個人是撐船還是垂釣由你自已決定。溪溝上跨設小橋,山腰處置涼亭等。另外在安放擺件時,還要注意大小比例關系,以少勝多。擺件可以到園藝花鳥市場買。
除了涼亭小船外,也可以用鑰匙鏈兒和火柴作懸索橋,用空地潮濕處的青苔貼在山石上作草皮顯示山的蔥翠,還可以在山腳某一處用粘土填充後植入文竹作為山林樹木,如果用吸水好的石材作的山石具有良好吸水性,上面敷貼的青苔是可以成活的。
6、保養假山:山體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三、假山盆景製作步驟:
1、假山盆景設計:
假山製作前要確定好製作哪一類型,盆景造型要選定,依據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
2、假山盆景造型:假山盆景造型分為獨立式、偏重式、開合式、散置式和重疊式五種,室內假山盆景製作步驟:
(1)注重究盆和架的襯托:盆,一般有紫砂盆、磁碟、大理石盤、鍾乳石「雲盤」、水磨石盤等。此外市場上出售的白色硬嫌悶亂質塑料淺盤和白水泥磨石盤,價格實惠,也可參考。關於幾架,可就地取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幾架。
(2)山石盆景布局所遵循的原則:
A、源於自然,創造意境。
B、主次分明,相互顧盼。
C、層次清晰,對比烘托。
D、虛實相宜,似隱似現。
E、富於變化,統一協調。
3、山石加工:
(1)鋸截:根據已繪的圖樣,確定主體位置和大小尺寸。然後用小鋸慢慢據平底部。接著選定紋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為正面,根據設想的效果進行加工。松石可用鋼鋸鋸截,硬石則需用電動金鋼砂鋸片鋸截。
(2)雕琢:雕琢必須先從大處著眼,用錘子、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體輪廓,然後進行精細加工(綠人園林景觀溫馨提示:加工時盡量保持上水石的自然美態)。
4、粘合膠接假山:
(1)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
(2)粘合山體,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塗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餘的膠漿清除干凈。
5、假山盆景點綴:山水盆景中的擺件安放應做到「因景制宜」何處宜置亭,塔,舟,橋,都要根椐景物的環境主題需要,如山腳處宜居人家,可置屋舍,水灣平灘處可作渡口,宜擺舟船,至於這個人是撐船還是垂釣由你自已決定。溪溝上跨設小橋,山腰處置涼亭等。另外在安放擺件時,還要注意大小比例關系,以少勝多。擺件可以到園藝花鳥市場買。
除了涼亭小船外,也可以用鑰匙鏈兒和火柴作懸索橋,用空地潮濕處的青苔貼在山石上作草皮顯示山的蔥翠,還可以在山腳某一處用粘土填充後植入文竹作為山林樹木,如果用吸水好的石材作的山石具有良好吸水性,上面敷貼的青苔是可以成活的。
6、保養假山:山體製作完成後,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通過上文的舉例可以得知,實際上假山盆景我們也是可以自己動手進行製作的,只不過這個過程中,應該選擇了解的工具以及注意事項或者材料方面的參考因素是比較多的,常見的工具包括錘子鑿子、顏料等等,還有一些石頭和必要的水泥沙子,除此之外,根據風格和體積大小方面的明確,我們應該選擇的步驟也有一定的區別,具體可以分為上文所述的幾個關鍵的部分,大家可以提前設計動手實踐。
G. 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有哪些獨特的地方
1818年,兩淮鹽商商總黃至筠來到古城揚州,看到一處廢棄的園子,經過打聽得知,這個園子名叫「壽芝園」,為明代所建,相傳壽芝園中的疊石是中國畫一代宗師石濤和尚的傑作,但荒廢已久。
黃至筠得知後,經過多方努力,買下了這座廢園,開始重新規劃,建造園林。黃至筠愛竹,故在園中修竹萬竿,且因竹葉形似「個」字,取名為個園。
據揚州民間傳說,當年園主人為求園名,花了不少銀子,才得到了「個園」這個名字。
「個」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想想這並不奇怪,漢字原本就是象形文耐蠢字,「個」看上去不正是竹葉的形狀嗎?清代大才子、大詩人袁枚就曾經吟詠出「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這樣美麗絕倫的詩句。
並且,「個」字由三筆組成的傘狀造型,在我國傳統觀念里,象徵著天時、地利、人和鼎瞎談立扶持,面面呵護,路路通達,這也是經商的人所祈盼的最高境界。
「個」字筆畫中的三,還代表著多而全的意思,體現著福、祿、壽三全其美的完滿境界。所以,黃至筠昌神陪就挑了這個名字為自己心愛的園林命名。
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竹的美妙,融聚成了個園獨有的文化積淀和美學趣味,以「個」名園,可謂深得竹景觀的神韻。
個園是一處典型的私家住宅園林,內中景物布局緊湊,以疊石立意、氣勢雄偉而著稱,尤以「四季假山」聞名於世。
傳說,黃至筠為了防人偷盜他心愛的個園中的假山,有的假山是用白銀澆鑄的,每座重達千斤,無人能拿走,所以在揚州人們也戲稱個園的假山為「沒奈何」。
從住宅進入園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月洞形園門。門上石額書寫「個園」兩字,「個」者,竹葉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為名「個園」,點明主題。園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千個字」,與門額相輝映。
白果峰穿插其間,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竹叢中,插植著石綠斑駁的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
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運用惜墨如金的手法,點破「春山」主題,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帶雨竹」。同時還巧妙地傳達了傳統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園的人們,春景雖好,短暫易逝,需要用心品賞加倍珍惜,才能獲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
透過春山後的園門和兩旁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見園內景色,樓台、花樹映現其間,引人入勝。進入園門向西拐,是與春山相接的一大片竹林。竹林茂密、幽深,呈現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
夏山位於園之西北,東與抱山樓相接。夏山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疊石似雲翻霧卷之態,造園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皺的特性,疊石多而不亂,遠觀舒捲流暢,巧如雲、如奇峰。
近視則玲瓏剔透,似峰巒、似洞穴。山上古柏,枝葉蔥郁,頗具蒼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格外靈秀。
北陰處有一涓細流直落池塘,叮咚作響,池中游魚嬉戲穿梭於睡蓮之間,靜中有動,極富情趣。池塘右側有一曲橋直達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頗具寒意,即使炎熱的夏天,人們步入洞中,頓覺清爽。
中空外奇、跌宕多姿的雙峰夏山,是玲瓏剔透的太湖石與高超疊石技藝完美結合的產物。我國國畫里有「夏去多奇峰」的意境,夏山的主體部分,正是利用太湖石柔美飄逸的曲線和形姿多變的品質,壘出停雲之勢,模擬夏天氣象。
在布景造境方面,夏山更是做足了文章。山上黃馨紫藤,繁花垂條;山下古樹名木,蓊鬱青蔥;山間石室幽邃,石樑凌波;山頂流泉飛瀑,有亭翼然。
盤旋石階而上,登至山頂,一棵紫藤迎面而立,使人悠遊其間忘卻了無盡的煩憂。個園夏山,可說真切、唯美地再現了典型環境中的江南山水。
抱山樓是座七楹長樓,巍然艮跨一夏秋兩山之間,兩山東西依樓而掇,有多條山徑直通樓上,抱山樓在空間連接兩山,樓前長廊如臂,擁抱兩山於胸前,這是抱山樓得名的由來。抱山樓長廊,猶如凌空飛架的天橋,廊上漫步,不經意間就跨越了兩個不同的季節。
沿抱山樓看秋山,有賓主、有掩映、有補綴、有補貼、有參差、有烘托」彷彿群山峻嶺,山外有山,山勢未了,仰視高處,山勢絕險,突兀驚人。
在抱山樓上憑欄賞景,但見樓下梧桐蔽日,濃陰滿階,檐前芭蕉幾叢,亭亭玉立,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楓紅霜白,無限風光,美不勝收。樓下走廊的南牆上,鑲嵌著清人劉鳳浩撰寫的《竹石記》刻石,專門留給想知曉個園來龍去脈者,作壁上觀。
抱山樓前有匾上書「壺天自春」。「壺天自春」是取《個園記》中「以其目營心構之所得,不出戶而壺天自春,塵馬皆息」,其意是個園空間雖不及名山大川。但其景為世外桃源。
「壺天」最早是道教用語,出自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後漢書》,不過私家園林多為壺狀結構,有狹長的通道進入,裡面豁然開闊,美不勝收,也算是人間仙境了。匾額下有對聯,聯道:
淮左古名都,記十里珠簾二分明月;
園林今勝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煙嵐。
此聯連用「十里珠簾」和「二分明月」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將古揚州的繁華淋漓再現。下聯狀寫當前,不忘緊扣個園竹景觀特色,只用「千竿寒竹」、「四面煙嵐」,把揚州的風物盡收囊中。楹聯境界闊大,氣勢磅礴,意象優美,對仗工穩,與抱山樓的建築風格及其坐鎮全園的統領地位十分吻合。
經過抱山樓的「一」字長廊,園之東部便是氣勢雄偉的秋山,相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之手筆。
秋山是全園的制高點,黃石山體拔地而起,峰巒起伏,有摩霄凌雲、咫尺千里之勢。無論何時登臨眺望,都會使人頓生一種秋高氣爽之感。
秋山整個山體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園林之最」的美譽。黃山石呈棕黃色,稜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體峻峭凌雲,顯得壯麗雄偉。
進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險奇之處隨時可見。中峰高聳奇險,下有石屋,可容十幾人,內設石桌、石凳、石床,通風良好,四季乾燥,頗具生活意趣。
秋山之上,有崎嶇蹬道上下盤旋,曲折輾轉,構成了立體交通,忽壁忽崖,時洞時天。人在洞中,有光隱隱從石隙透入,照見洞頂用黃石倒懸營造出的垂垂鍾乳,奇異而壯觀。
走秋山蹬道,你一定要記住這個口訣,叫做「大不通小通,明不通暗通,直不通彎通」,它提醒人們,如果想超捷徑,很可能就會誤入歧途。要是不避凶險,反而能化險為夷。
秋山還藏有飛梁石室,內置石桌、石凳、石床,彷彿曾有人在此飲酒、對弈、躺卧、小憩。石室外則是一處小小院落,當年主人曾植碧桃一棵在院中花壇里,儼然成了一處深山洞府中的「世外桃源」。
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頂拂雲亭,頓覺心胸開朗,滿園佳境,盡收眼底,正所謂秋山宜登者也。尤其是夕陽西照,使整座山體撒上一層黃金,這時你才能領略造園者將此山面西的道理。秋山宜登,遊走騰挪於尺幅之間,如歷千山萬壑,盡得攀登險趣。
住秋閣坐落在秋山南峰之上,山閣一體,朝夕與山光共舞,年年共秋色常住。登臨秋山,在經歷了奇峰曲徑、石室懸崖之後,忽然見此小閣,就像久旱遇雨一般,不能不來此一坐。三五好友,分座坐定,清茗一杯在手,會油然產生「又得浮生半日閑」的愉悅之感。
四季山中的冬山是最富想像空間的假山。造園者將冬山安排在南牆之下,背靠高牆幾乎終年不見陽光,遠遠望去似積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鋪成,每塊石頭幾乎看不到稜角,給人渾然而有起伏之感。
冬山是以雪石堆砌的山脈,石質晶瑩雪白,迎光時熒熒閃亮,背光處則幽幽泛白,皚皚殘雪,渲染出一派「北風呼嘯雪光寒」的隆冬寒意。
在冬山南面高牆上還有24個風音洞,後面的巷風襲來,時而發出呼嘯之聲。造園者不光利用「雪色」來表現冬天,還巧妙地將「風聲」也融合到表現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絕。
冬山用雪石堆疊,人們在用雪石造山的同時,還著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獅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跳躍嬉戲,顧盼生情。這一幅似與不似之間的「獅舞瑞雪」圖,使孤寂的雪山顯得生機勃勃,趣味盎然。
冬山山石間還點綴著參差臘梅和南天竺,黃花紅果,分外妖嬈。右側西牆之上,設一圓形漏窗,與一牆之隔的春山隱約相望。
正當人們面對端莊、靜穆的冬景,感嘆一年終了之時,驀然回首,發現西牆上的春山一角,似乎在向人們招手,暗示春天又將來臨。
冬山宜居,不過,最好的當然是仨倆知己,聚在這座面山而築的透風漏月廳里,圍爐賞雪、夜話。
「透風漏月」為個園中又一賞景花廳,面冬山而築,位於冬山之北,南北兩邊通透,單檐硬山頂環境清冷幽靜。
此廳從其構架形式上來說是方廳,抬梁式的構架是方的,椽子是方的,柱子是方的,石鼓是方的,石磉是方的,地面是方磚鋪的,連木雕窗子也是方的。
從「透風漏月」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里曾經的風雅,廳門口有對聯,聯道:
虛竹幽蘭生靜氣;
和風朗月喻天懷。
上聯寫廳外虛竹與廳內幽蘭同氣相應,營造出一種寂靜的氛圍。下聯寫人在這樣的氛圍中,沐浴著四時微風、晴空明月,感悟著宇宙的真理,享受著自然的關懷。
H. 趙州橋的設計者是怎樣把石拱橋設計得既堅固又美觀的
巨龍好似騰雲駕霧,要伸出影壁,飛向天空, 有的瞪圓雙眼,怒目而視,有的張牙舞爪,擺開架勢迎戰,有的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有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還有的回首遙望,呼喚......真是妙不可言,美不勝收。
文章運用科學數據,以及趙州橋、盧溝橋兩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了石拱橋在人類文纖運明中的歷史地位、科學含量等。平實,簡明的說明語言,首先說明了石拱橋的特點: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接著運用舉例子,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說明。
原文:
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毀胡梁四個小橋洞流過。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裡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
此文出自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第19課《趙州橋》
(8)假山橋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趙州橋》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作者茅以升。節選自《中國石拱橋》,主要對河北省趙縣洨河上的趙州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河北省趙縣的洨(xiáo)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古稱趙州,做蔽地處石家莊市區東南40公里,總面積為675平方公里,總人口61.3萬(2017年),轄11個鄉鎮、281個行政村。縣府駐趙州鎮。
I. 你知道蘇州園林的假山有什麼特點么
1、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2、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余信粗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4、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 :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5、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著,有豎鎮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坦卜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