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群儒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吃飯飯圖片卡通圖片 2025-10-04 02:03:34
微電影漢服高清圖片 2025-10-04 01:56:25
復古優雅女人卡通圖片 2025-10-04 01:44:31

群儒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26 03:39:54

Ⅰ 歷史上有哪些名場面,可以被稱為唇槍舌劍

看到唇槍舌劍這個詞並且要說充分展現這個成升慧語的歷史故事,首先就會想到諸葛亮舌戰群儒和藺相如完璧歸趙。這兩個故事都十分有名的言辭犀利的辯論場面,一直流傳到如今為人們所驚嘆和學習。

除了這兩個故事,還有一些其他比較沒那麼知名的歷史辯論場面也可以用唇槍舌劍來形容。對這兩個故事中諸葛亮和藺相如到底是如何用言語來回應別人的比較好奇的話可以再沒畝仔細去品讀一下這兩個故事中的具體對話,相信會有更深的體會和更大的收獲。

Ⅱ 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哪一集

諸葛亮舌戰群儒在94版《三國演義》第30集,2010版《三國演義》第37集。

94版《三國演義》第三十集:舌戰群儒

曹操在山上觀戰,見趙雲勇不可當,下令:「擒拿趙子龍,不許放冷箭,只許活捉。」雲趁勢砍殺,沖出重圍,至長坂橋遇張飛,將阿斗交與劉備手中。

張飛在橋上令二十餘兵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掀起塵埃,虛張聲勢。他怒目橫矛,立馬橋上。曹廳衡軍見塵土飛揚,疑有伏兵,不敢上前。張飛怒喝一聲,曹將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於馬下,曹操大驚,惶亂中撥馬而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曹操大軍的威逼之下,荊州劉表之子劉琮獻城降曹。劉備棄樊城攜民渡江,敗走漢津,投江夏劉琦處暫避。曹操乘勝率八十三萬大軍威逼江東,陳兵長江北岸,虎視江東六郡。消息傳來,東吳朝野一片震驚,武將要戰,文官主降,爭論不休。孫權不甘降曹,又恐力量不敵,舉棋不定。

魯子敬力排眾議,願親到江夏,搬請諸葛亮共議破曹大計。孫權因劉備兩次打敗曹操,急於摸清曹軍兵力,同意魯肅去江夏探聽虛實。諸葛亮於是決定隻身入吳,要憑三寸不爛之舌,去說孫、曹兩家互相吞並。

諸葛亮在魯肅邀請下出使東吳,東吳眾臣蔑視孔明,在謁見孫權之前,先安排他在集賢堂與眾官相會,想殺殺他的威風。東吳重臣張昭、顧雍等知諸葛亮來意,紛紛向諸葛亮發難,氣勢洶洶,不可一世。諸葛亮面對群儒,從容不迫,對答如流,以降曹必亡,曹軍可以打敗之理,說服眾臣,駁得張昭「瞠目結舌,無言答對」;虞翻「面紅耳赤,低頭談拆不語」;步騭、薛琮「語塞口呆」……

2010版《三國演義》第37集

曹操命令三軍休整備戰,待蔡瑁將鄱陽湖水師訓練完畢,即刻下江東滅孫權。江陵城內,劉備自知不保,卻又走投無路。就在此時,江東魯肅前來弔孝,孔明大喜,願隨行前往說服孫權,共謀抗曹大計。魯肅攜諸葛亮到江東柴桑郡,再三叮囑「見吾主公萬不可說曹操兵多將廣。」,諸葛亮笑而答應。魯肅先行入見孫權,正逢老臣張昭勸孫權歸降曹操,孫權猶豫不決之際,魯肅力諫孫權不可降曹!翌日,魯肅引諸葛亮進見孫權,孔明在吳府前廊舌戰群儒,扮侍做將他們一一擊潰。吳府內堂,諸葛亮用激將法令孫權怒而起身離去。

《三國演義》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TZmHsJCSRBlZT-WPeQd6Q

?pwd=naa0 提取碼:naa0

Ⅲ 舌戰群儒的故事背景

公元208年秋天(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曹操統帥80萬大軍南征,意欲盪平控制著江南的劉備、孫權等軍閥集團,統一天下。

當時,他已先後鎮壓了青州黃巾軍,迎漢獻帝居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又先後在北方戰勝袁紹、袁述、呂布等軍閥,占據了河南、河北、山東等大片土地,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取得了軍事優勢。

曹軍南下,劉備首當其沖。

而劉備寄寓荊州,兵微將寡,雖賴諸葛亮用計在一些戰斗中取得了勝利,卻終究無力阻止曹軍南進,正節節後退,面臨著滅頂之災。

孫權雖說占據著江東六郡,有一定的實力,但也難與曹操抗衡,是戰是降,內部意見分歧,出現了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和以張昭為代表的主和派。

孫權本人則既不願降曹,又恐曹軍人多勢眾難以抵敵,正在猶豫觀望。

為保全東吳,魯肅向孫權提出聯劉抗曹的主張,孫權遂派他去劉備那裡探聽情況。

早在隆中即洞察天下形勢,建議劉備「外結好孫權」的諸葛亮夙有聯孫抗曹之意,所以,與魯肅不謀而合,在得到劉備的同意之後,便與魯肅結伴到柴桑來勸說孫權。

(3)群儒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一、出處

舌戰群儒出自明代羅貫中所著章回小說《三國演義》。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二、作者介紹

羅貫中,1330—1400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說家。

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知橘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

羅貫中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

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有《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等。

Ⅳ 歷史上舌戰群儒的人到底是誰呢,不是諸葛亮

諸葛亮舌戰群儒只是虛構的,因為在《三國演義》中要突出仿斗諸葛亮的能力,所以才給諸葛亮安排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歷史上舌戰群儒的是費禕,並且費禕這件事是發生在夷陵之戰後,並不是赤壁之戰前期。

在《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寫的太過於神奇了,其實關於諸葛亮的很多故事都是虛構的,比如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但是諸葛亮的能力的確是是很強的,只是沒有小說中那麼厲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