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呼里山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台式電腦的素描圖片 2025-10-04 04:29:50

呼里山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19 18:47:40

⑴ 小興安嶺縱觀什麼省中北部西北接伊勒呼里山,東南到哪裡

小興安嶺縱觀黑龍江省中北部,西北接伊勒呼里山,東南到松花江岸。

小興安嶺,亞洲東北部興安嶺山系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之一。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位於中國黑龍江省伊春市湯旺縣中北部和嘉蔭縣的西南部交界處。西與大興安嶺對峙,又稱「東興安嶺」,亦名「布倫山」。

地質地貌

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約,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勢和緩,北低南高,伊春附近的大箐山海拔1203米。地貌相比差異顯著,南坡山勢渾圓平緩,水系綿長;北坡陡峭,成階梯狀,水系短促。北部多丘陵台地,地表以砂礫岩、玄武岩為主,河谷多寬谷;南部低山丘陵區,多出露海西期花崗岩,河谷多形成「V」形谷。

⑵ 西北伊勒呼里山,東南到什麼長約400米。

西北伊勒呼里山,東南到松花江岸長約400千米。

勒呼里山脈,別名順松子嶺,伊勒呼里為滿族語,意為「松子」。大興安嶺的北段向東的一條支脈,西接大興安嶺主脈(與其另一支脈雉雞場山接合處),由西向東延伸,與小興安嶺在嫩江縣、黑河市北與呼瑪縣南端邊界相接。

兩山脈接合處邊界不清,為兩者余脈。山脈全長約300公里,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近千米,最高峰大白山海拔1528.7米,位旅租於內蒙凱鎮宴古大興安嶺林區的甘河源頭與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的呼中自然保護區交界處。



(2)呼里山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地質情況

伊勒呼里山北坡西部,屬呼中區境內,地貌類型為大興安嶺東北坡融凍剝蝕中低山緣地貌區,屬中國經向構造的第三隆起帶,古生帶為蒙古大海溝所佔據,其基本格架形成於白堊系燕山造山運動,受喜馬拉雅造陸運動影響。

經內外引力作用,幾經隆起、沉降、準平原化作用,形成現代地貌。其特徵:低中山多,平原少,1 000米以上山峰534座,全區地勢,南、西部高,東北部低,北部中心地帶略呈低窪。

平均海拔高812米,極端最高峰在區之南部中心地帶小白山1 404.2米,最低海拔在北部呼瑪河出境處為420米。地貌分區:東北部及西部為低山區,南部為中山區盯銀。

⑶ 伊勒呼里山的山峰支脈

呼中區境內,從主脈1188高地東南向弧形分支,經呼中自然保護區,過大興安嶺最高峰大白山1528.7米高地,1391米高地以西一東走向進入呼中區界,臨呼中區界58.5 公里,過48個1000米以上山峰,1088高地分支為呼中、松嶺、新林三區交界點。山頂渾圓, 夷平面最寬者250米。

大白山,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鎮南90公里,屬伊勒呼里山脈,海拔1528.7米,為大興安嶺北段最高峰,山頂平緩,山坡陡峭,是呼瑪河、甘河、亞里河的發源地。由於海拔高,氣候嚴寒,積雪期長達8—9個月,山頂白雪皚皚,故名「大白山」。山體主要由花崗岩和火山岩構成。受凍裂風化影響,山頂岩石裸露,形成大片碎石坡或石塘。僅在部分碎石或塊岩石間隙有少量土壤,為班氈石質土,土被極不連續。植物僅生長耐寒的地衣和低矮的偃松。北坡永凍層達1米以上。山麓生長茂密的原始森林,多興安落葉松、樟子松和楊、樺樹等。有黑熊、野豬、鹿和松雞、飛龍鳥等禽獸。

小白山,在呼中林業局境內。小白山位於大興安嶺呼中區呼源鎮境內的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脈上,海撥一千四百零四米,因山頂積雪四季不化而得名。
伊勒呼里山余脈,於呼中區東部邊界,從伊勒呼里山1088高地分支,以南南西—北北東走向,曲折延伸至呼瑪河岸,全長138公里,有大、小山峰102座,其中1000米以上山峰90座,臨碧水林場界漸減為990—650米山峰12座。各山峰頂多呈夷平面,南部段寬者達400米,北部山段寬者達700米。
呼瑪河源南分水山,於區西南部邊界,由伊勒呼里山1391高峰分支,以南—北走向構成呼中區與自然保護區分界,全長46公里,止於呼瑪河上游南岸,山形陡峭,坡度35—45度,山頂很少夷平面。
1248高山,於區內西北部,由呼瑪河源北分水山1241高地分支,從南—東北向延伸至卡瑪蘭河中游南岸,全長47公里,以山脈最高峰海拔1248米而得名,呈老年地貌,夷平面各山峰均有,寬者達態扒700米,是東方紅林場與飛虎山林場的場界。
布魯吉山,於呼中區西北部,由呼瑪河源北分水山1126高峰以西南—東北走向,延伸至呼瑪河西北岸,全長56公里,全山共45個高峰,1000米以下山峰22座。最高山布魯吉山海拔1104米,最低山在東部山麓海拔715米。
大布勒山,位於區內西南部,由呼瑪河源北分水山1211米高櫻拍峰分支,以西南—東北走向全長37.5公里,延伸至呼瑪河西北岸。
呼源山,位於區內南部,由伊勒呼里山余脈1156高峰分支,以東西走向,全長27公里,延伸至亞里河東岸,是呼源河與亞里河的分水山,1000米以上山峰18座,900米山峰兩座。區內最高山小白山在該山的支脈上,距呼源山4公里,海拔1404.2米。
奧拉嶺,位於區內中東部位,由伊勒呼里山余脈1062米高峰分支,從南向西北延伸至呼瑪河東岸,全長32.5公里,是歐拉嶺河與呼源河分水山,山形陡峭,坡度25—40度。帆頌昌
小提揚山,位於區內東北部,由伊勒呼里山余脈海拔960米山峰夷平面上分支,以東南向西北延伸至呼瑪河南岸,全長27公里,全山高峰21座。海拔647—991米,小提揚山是其中的一座高峰,海拔915米而得名。 松合義東山,位於宏圖鄉西部3支線和5支線之間。地理坐標為北緯51°44′東經123°54′。海拔1268.4米,是本區最高峰,面積為26400公頃。
1070高地,位於塔源鎮6—2支線,與松嶺區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51°18′東經125°55′。海拔1070米,在本區面積600公頃,是伊勒呼里山嶺較高的一個山峰。
小波勒山,位於紅林林場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5′,東經124°09′。海拔為1004米,面積為2400公頃。
西雅吉雅勒山,位於紅林林場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5′,東經124°43′。海拔為1006米,面積為2400公頃。
卡爾加山,位於碧洲鄉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54′,東經124°15′。海拔1249米,面積為1500公頃。
梯埃馬山,位於碧洲鄉西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54′,東經124°01′。海拔為1016米,面積1600公頃。
玻馬勒山,位於翠崗鎮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57′,東經124°57′。海拔為863米,面積5400公頃。
白魯提山,該山與阿木魯山相連,是本區與塔河縣的界嶺,地理坐標為北緯52°13′,東經124°56′。海拔為712米,在本區面積280公頃。
阿木魯山,位於翠崗富樂4支線,是本區與塔河縣的界嶺,地理坐標為北緯52°14′,東經124°56′。海拔為744米,在本區面積220公頃。
羊吉里山,位於翠崗鎮正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2°03′,東經124°57′。海拔為699米,面積為400公頃。
二根罕山,位於翠崗鎮5支線,該山為本區與十八站林業局交界嶺。地理坐標為北緯52°02′,東經125°17′。海拔為521米,在本區面積150公頃。
石頭山,位於翠崗鎮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59′,東經125°20′。海拔為510米,面積1800公頃。
平頂嶺,位於翠崗鎮5—4支線,地理坐標為北緯51°07′,東經125°10′。海拔為118.6米。
十里長嶺,位於翠崗鎮和富林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51°56′,東經125°04′。海拔為749.2米,面積3000公頃。
大提楊山,位於塔爾根鄉干線一3岔線,與塔河縣交界嶺,在本區面積400公頃,海拔為921米,地理坐標為北緯52°07′,東經124°09′。
大博烏勒山,位於塔爾根鄉西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2°07′,東經124°19′。海拔為838米,面積800公頃。
嘎魯吉亞魯山,位於塔爾根鄉西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2°02′,東經124°23′。海拔為950米,面積1750公頃。
特馬山,位於塔爾根鄉2—4岔線與塔河縣交界嶺。地理坐標為北緯52°11′,東經124°23′。海拔902米,在本區面積300公頃。
庫納森山,位於富林經營所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51′,東經124°59′。海拔1003.1米,面積500公頃。
靴形山,位於富林經營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50′,東經125°14′。海拔547.4米,面積200公頃。
五頂山,位於富林經營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52′,東經125°18′。海拔為593.2米,面積3200公頃。
溝央梁,位於富林經營所西北部,地理坐標北緯51°53′,東經125°09′。海拔594.8米,面積1200公頃。
伊勒呼里山嶺(鄂倫春語,意為松籽嶺),位於塔源鎮南部,是本區與松嶺區和南瓮河林業局的分界,在本區長167公里,嶺脊在塔源7支線。地理坐標為北緯51°21′,東經124°27′。海拔1119米。
沙蘭山,位於富林經營所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3′,東經124°53′。海拔928米,面積1200公頃。
青雲峰,位於富林經營所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7′,東經125°O0′。海拔913.6米,面積600公頃。
鳳凰山,位於富林經營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9′,東經125°08′。海拔746.8米,面積為1000公頃。
黃班脊,位於富林經營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8′,東經125°05′。海拔748.7米,面積420公頃。
陡岸山,位於富林經營所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4′,東經125°03′。海拔為754.3米,面積為1200公頃。
樟松山,位於富林經營所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5′,東經125°13′。海拔658.3米,面積1200公頃。雛咽山位於富林經營所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1′,東經125°09′。海拔為863.8米,面積1600公頃。
松茂山,位於富林經營所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51°41′,東經125°19′。海拔597.5米,面積8500公頃。 沿黑龍江與呼瑪河分水嶺由北至南走向主峰有:
光頂山,於鷗浦鄉境內老卡村西南15.8公里處,北緯52°41′40″、東經125°42′40″、海拔高度480.4米。山頂平圓地勢平緩,生長落葉松和自樺樹種。
一字山,位白銀納鄉境內白銀納村西北248公里處,北緯52°35′52″,東經125°42′46″,海拔高度438米,生長落葉松和白樺樹種。
赤誠山,位呼瑪鎮境內正西23公里處,北緯51°43′50″,東經126°28′28″,海拔高度360米,生長針葉松、落葉松、樺樹、柞樹等樹種。
查拉班河與倭勒根河分水嶺,由西北向東走向主峰有:
平頂山,位韓家園鄉境內,韓家園村正西41公里處,北緯52°06′00″,東經125°09′10″,海拔高度716.6米,是外倭勒根河的支流庫都利河的發源地。生長落葉松、白樺等樹種。
五三五山,以海拔高度535米而得名。位於韓家圖鄉境內,韓家園村西偏北28公里處,北緯52°11′03″,東經125°23′38″,是外倭勒根河支流阿木其河的源頭。生長興安落葉松、白樺等樹種。
四三五山,以海拔高度435米而得名。位於韓家園鄉境內,韓家園村北偏東10公里處,北緯52°09′03″,東經125°47′56″,生長落葉松、白樺等樹種。
倭勒根河與綽納河分水嶺由西北向東走向主峰有:
七八○山,位於興隆鄉行政區的興隆村西南34公里處,北緯51°42′53″,東經125°24′11″,以海拔高度780米得名,森林茂密,生長興安落葉松,白樺等樹種。
四九九山,位於興隆鄉境內興隆村西北8公里處,以海拔高499米得名。北緯51°48′07″,東經125°47′24″,生長多為興安落葉松、白樺等樹種。
四○八山,位興隆鄉境內,二道盤查河口西14.1公里處,以海拔高度408米得名,北緯51°53′02″,東經126°05′48″,多生長針葉松、落葉松、白樺、楊樹等樹種。
綽納河、二根河及古龍千河分水嶺自西向東走向主峰有。
七○八山,位於興隆鄉境內五道溝西北32.8公里處,伊勒呼里山嶺東段,為二根河的發源地,以海拔高度708米得名,北緯51°37′40″,東經125°24′00″,森林密茂,多為興安落葉松,白樺黑樺等樹種。
伊勒呼里山嶺,位興隆鄉境內五道溝偏西北13公里處,海拔高度663.9米,森林密茂,以興安落葉松,針葉松、白樺樹種生長居多。
基坐山,位於興隆鄉、榮邊鄉分界線上,距五龍屯西北19.3公里處,海拔高度548.6米,北緯51°32′16″,東經126°01′53″,適宜落葉松、黑樺、自樺、針葉松等樹種的生長。
滿月山,位於榮邊鄉境內,椅子圈東北7.6公里處,北緯51°27′39″,東經126°23′42″,海拔高度345米。生長落葉松、黑樺、白樺、柞樹等樹種。
古龍干河與羊角河分水嶺,由西向東走向主要山蜂有:
四角山,位三卡鄉與北疆鄉分界線上,是聚水河和羊角河的源頭。位於加格達河北22.3公里處,海拔高度531.9米,北緯51°16′80″,東經126°10′37″,生長落葉松、白樺、黑樺、柞樹、山楊樹等。
落葉山,在榮邊鄉三卡鄉分界線上,位於五龍屯東南16.5公里處,北緯51°22′31″,東經126°28′0″,海拔高度427.7米,生長落葉松、白樺、柞樹、黑樺、山楊等樹種。
尖頭山:在三卡鄉榮邊鄉界線上,位於紅星村西北18.3公里處,北緯51°24′07″,東經126°43′19″,海拔高度456.9米,生長興安落葉松、白樺、柞樹、山楊樹等樹種。 伊勒呼里山氣候寒冷濕潤,所均氣溫-4-2℃,冬季最冷時氣溫在-30℃以下,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河網密布,山間谷地多濕地、沼澤,有永久凍土層分布,植被屬於山地寒溫帶針葉林,樹木生長緩慢,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在向小興安嶺過渡地帶,還有蒙古櫟混交林帶,在山地局部地區,還有小片雲杉林。伊勒呼里山是中國重要的原始針葉林區。

伊勒呼里山在呼瑪縣境內,森林密茂,遮天蔽日,索有「祖國綠色寶庫」和「落葉松故鄉」之稱。它起到了阻擋西伯利亞寒流、蒙古高原早風、調解氣溫、水土保護、保持生態平衡之作用。自析置塔河、漠河縣後,林地面積1722萬畝,佔全縣面積80%.其中有林地佔林地面積88%,為1519.7萬畝,無林地佔202.7萬畝。在有林地面積中,天然林1517.1萬畝,包括幼齡林224萬畝,中齡林96萬畝,成過熟林923萬畝,防護林150萬畝,樟子松母樹林23萬畝,灌木林11萬畝,疏林地49.5萬畝,人工林2.16萬畝,其它林38萬畝。活立木蓄積量約7885萬立方米。無林地中有採伐跡地24萬畝,火燒跡地729萬畝,荒山100.8萬畝。在有林地中,分布著達鳥里區系的代表樹種一一興安落葉松,其次:是白樺、樟子松。呼瑪中南部多蒙古柞、黑樺、落葉松等混交林;北部則多落葉松、樟子松、白樺、楊樹等混交林;原始林僅存於綽納河上游,而數量極少,不足150萬畝。綽納河下游、古龍干河、嘎拉河、二根河均屬過采區或遭偽滿時掠奪式採伐破壞的林分。三卡鄉鐵帽山以南多為樺樹、柞樹等次生林。 縣境內分布有:金山林場、三卡林場、十二站林場、嘎拉河林場、漠河林場、衛東林場。

呼中區境內,呼源林場,在呼瑪河右岸與呼源河會流處呼源河的南北兩岸,以呼源河命名,東與宏偉、雄關林場相連,南隔伊勒呼里山與松嶺區相望,西與呼中自然保護區毗連,北與呼中、蒼山林場接壤。場部駐地呼源鎮,離呼中鎮40公里,是一個政企合一的單位。林場經營范圍為51°17′57″—51°50′09″N,123°10′05″-123°48′14″E,至20世紀80年代,經營總面積為184265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為181147公頃,非林業用地3118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16322672立方米。區內森林植被屬泛北極植物區歐亞森林植物亞區大興安嶺植物區系,系寒溫性針葉林,是東西伯利亞明亮針葉林向南分布的延續。 區內有:呼源林場、呼中林場、蒼山林場、宏偉林場、碧水林場雄關林場等幾大林場。

新林區,境內原生林型為山地寒溫性明亮針葉林,此外有少部分針闊混交林和陰暗針葉林。1965年,本局總面積878599.5公頃,其中:利用經營面積799272.9公頃,占總面積的91%;防護經營面積79326.6公頃,占總面積的9%。在利用經營面積中,林地面積為733688.9公頃,占利用經營總面積的92%;非林地面積65584公頃,佔8%。 區有紅林林場、翠崗林場、大烏蘇林場、塔源林場、碧洲林場、塔爾根林場、宏圖林場、林海森林經營所林場或森林經營所。

松嶺區境內,森林資源多分布在1分區,即新天林場、壯志林場、大楊氣林場、古源林場、綠水林場、翠峰林場,此分區總面積為470171公頃,總蓄積量為281717579立方米,佔全局總蓄積量的90.9%。主要樹種為落葉松占組成蓄積量的72.8%,其次為白樺佔24%,樟子松是單株團狀分布,佔比重不足1%。其次是2分區,即古里機械化造林林場、達金林場和多布庫爾林場。區內總面積272863公頃,總蓄積量為2870000立方米。2分區為闊葉次生林,主要樹種為柞樹、樺樹,占該區總蓄積量的96.6%。由於多年火災,有林地面積僅佔37%。 伊勒呼里山在呼瑪縣境內,黃金礦藏主要分布在寓拉罕河、呼瑪河(包括倭勒根河、玻璃溝河、綽納河等支流)、湖通河、寬河(包括汗達河、葛拉曼河、羊角河等支流)、二根河、嘎拉河等流域及黑龍江邊,蘊藏量近百噸。
全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查明儲量豐富的煤、石英石礦藏,石英石的質量達到開采標准,距離小揚氣鎮160公里的紅光煤礦正在開采。
黃金礦藏主要分布在富林經營所的富西里,庫納森河西2支線,內倭勒根河南1支線,碧洲鄉西溝1支線,林海鄉7支線,塔源鎮的小庫大音河等地。銅主要分布在塔源鎮西南6公里和碧洲鄉西線6公里處。白銀、砷礦主要分布在塔源鎮西南部6公里處。 伊勒呼里山作為黑龍江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嶺,這兩大水系及其支流有許多發源於此,有較為伊勒呼里山地區的重要水資源。主要有:塔河及其支流、呼瑪河及其支流、嫩江及其支流、黑龍江支流,但都統屬於黑龍江水系。
塔河上源河流及支流
塔河,是呼瑪河最大的支流之一,境內河段長130公里,河寬平均60米,水深2—3米,水面面積11700畝,年平均秒流量20.95立方米,年最大秒流量341立方米。該河發源於塔源鎮境內,地理坐標為北緯51°48′,東經124°33′。流經塔源鎮、林海鄉、新林鎮、大烏蘇鎮、碧洲鄉、翠崗鎮、塔爾根鄉,在塔爾根鄉北部塔哈河口注入呼瑪河。
大烏蘇河,發源於大烏蘇門河下游,地理坐標為北緯51°39′,東經124°37′。長64公里,寬40米,水深2.5米,水面面積3840畝。
呼瑪河上源河流及支流
呼瑪河,由東南部從呼中自然保護區進入呼中區,流經呼源、蒼山、宏偉、呼中、碧水鎮、參、(林場)至碧水林場秀山分場出境西去進入塔河縣境內流長145公里。
呼源河,位於區東南部,源於伊勒呼里山西坡,通過雄關林場,經小白山自然村,西北向過林碧鐵路線69公里處匯入呼瑪河。源頭海拔高930米,入河處海拔590米,呼源河流長32.5公里。河谷呈U型,陡峭坡下部常見石屑裙,河源頭各小支流常見有局部石屑海,河面寬6—11米,比降1∶100米。其大、小支流共16條。
亞里河,亞里河位於呼中區南端,在呼源林場亞里河分場內,源於伊勒呼里山,源頭海拔910米,以東南—西北向,流經紅峰、呼濱分場,再西北向匯入河瑪河東岸,匯水處海拔640米,呈U型河谷,河流改道頻繁,河漫灘地一般寬50—80米,最寬處達240米,河長50公里,河面寬8—12米,比降1∶185。洪積、洪—沖積形成脈形小支流7條,小溪流38條。
歐拉伶河,歐拉伶河位於區內中東部,在宏偉林場內,源於伊勒呼里山余脈梯埃馬山,奧拉嶺東北,源頭海拔910米,以東南—西北向,在宏偉林場西北向匯入呼瑪河東岸,河口海拔高度540米,全長46公里,為山型河,呈U型河谷,河寬5—11米,河床比降1∶125,洪積、洪—沖積形成的支流17條。
披洛戈埃河,披洛戈埃河位於區西部,在呼中林場大西溝分場內,源於呼瑪河源北山,在布魯吉山南側,源頭海拔890米,以西南一東北向在呼中鎮北呼瑪河西岸入河,海拔高520米,河流全長48公里。呈U型河谷,陡峭河岸下部多石屑群。河寬6—10米,比降1∶130,洪積、洪—沖積形成的大、小支流共3條:小溪流18條。
魯額大他莫河,發源於塔源鎮4—5岔線,地理坐標為北緯51°32′,東經123°50′。長23公里,寬6米,水深0.8米,水面面積207畝。
庫爾森河,發源於富林十里長嶺,地理坐標為北緯51°48′,東經125°15′。長26公里,寬8米,水深0.5米,水面面積312畝。內倭勒根河發源於富林境內與外倭勒根河在十八站境內相匯直接流入呼瑪河,地理坐標為北緯51°48′,東經125°19′。長52公里,寬40至60米,水深2米,水面面積4680畝。
古龍干河:黑龍江右岸二級支流。位於呼瑪縣中部。發源於伊勒呼里山東側,由西向東行,在愚涯山附近注入呼瑪河。全長99公里,河寬30米,水深0.7—1.2米,流域面積1281平方公里。
綽納河:黑龍江右岸二級支流。位於呼瑪縣中部。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東側,由西向東行,在二道盤查附近注入呼瑪河。全長101公里,河寬20—30米,水深0.5—1.2米,流域面積1775平方公里。
倭勒根河:黑龍江右岸二級支流。位於呼瑪縣西北部。發源於大興安嶺鳳凰山西麓,流經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東部和呼瑪縣北部,在三間房附近注人呼瑪河。全長136公里,河寬40米,水深1.5米,流域面積3900平方公里。
嫩江及其支流
二根河:是呼瑪縣與松嶺區分界線,發源伊勒呼里山的708.7高地,境內河段長35公里,寬3至15米,匯入嫩江。
嘎拉河:發源伊勒呼里山嶺,河長59公里,寬5至20米,流經興隆鄉、北疆鄉匯入嫩江。
加格達河:在北疆鄉境內,發源東大嶺,河長25公里,寬3至15米,流入嫩江。
諾敏河:嫩江西岸支流。下游位於甘南縣東北部。古稱「屈利水」、「越河」。發源於大興安嶺東側伊勒呼里山南麓內蒙古自治區境內,下游流經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黑龍江省甘南縣,在甘南縣輝龍圖附近注入嫩江。全長466公里,兩省區交界流長54公里。河寬60—170米,水深1.5—3米。流域總面積25966平方公里。
松嶺區內南坡發源的河流:
嫩江源頭南瓮河,南瓮河(南北河)。海拔1030米,自河源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的鄂倫春自治旗松嶺鎮(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南瓮河林業局轄區),右南瓮河在右岸邊匯入,阿魯卡康河、大伊希康河、南陽河、庫爾庫河等支流,在十二站林場(呼瑪縣境)南約1公里處(匯合點海拔930米)與二根河(也稱根河)匯合後轉而南流始稱嫩江幹流。南瓮河長172.2公里。
罕諾河,位於嫩江右岸,發源於伊勒呼里山南側,東經124度25分,北緯51度18分,海拔1092米.河長212.7公里,寬3至15米,流域面積1384平方公里,平均河道比降0.89/10000。
那都里河,嫩江上游主要大支流之一,發源於伊勒呼里山南坡,東經124度40人,北緯51度09分,海拔722米,河長236公里,流域面積542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87/10000。主要支流有拉氣河,興木溝河、古里河等,其中古里河河長211公里,古里河有大、小古里河等11條主要支流。流域面積2886平方公里。

多布庫爾河,達斡爾語稱寬闊、美麗的河,發源於伊勒呼里山南麓,南流經松嶺區注入嫩江。汛期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河寬40—80米,深1—3米,全長329公里,流域面積5490平方公里,年流量為104億立方米。為常流河。多布庫爾河有北多布庫爾河、西多布庫爾河等16條主要支流;古里河有大、小古里河等11條主要支流。
黑龍江支流
寬河:位呼瑪縣南部,發源於縣內河界山624.8高地。流經北疆鄉、三卡鄉,支流較多,河寬5至26米,平均秒流量13.1立方米,為採金提供了豐富的水源。河水湍急,己建水電站1處。該河於三卡鄉北1公里處匯入黑龍江。

⑷ 東北地區的主要山脈是什麼

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

1、大興安嶺

是興安嶺的西部組成部分,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黑龍江省西北部,是中國保存較完好、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分水嶺。大興安嶺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

2、小興安嶺

亞洲東北部興安嶺山系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之一。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位於中國黑龍江省伊春市烏雀搭伊嶺區中北部和嘉蔭縣的西南部交界處。西與大興安嶺對峙。小興安嶺北部多台地、寬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勢和緩;南部屬低山,山伏扮勢較陡。

3、長白山脈

位於吉林省白山市東南部,是鴨綠江、頃廳拿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長白山脈區域總面積1964平方千米,核心區758平方千米,長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鮮境內的將軍峰,海拔2749米。中國境內最高峰白雲峰,海拔2691米,是中國東北的最高峰。

(4)呼里山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長白山的資源

1、動物資源

長白山脈已知有1225種,分屬於73目219科。其中,森林昆蟲害蟲6目48科387種;森林昆蟲天敵7目29科94種;脊椎動物60目142科744種。在1225種野生動物中,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4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北虎、金錢豹、梅花鹿、紫貂、黑鸛、金雕等6種。

2、礦產資源

截至2000年底,長白山脈有80種,固體礦產地368處,水氣礦產地132處,這些礦種劃分為9個工業類別。一是能源礦產:煤、油頁岩、鈾。二是黑色金屬礦產:鐵、錳、鈦、釩。三是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鎳、鈷、鎂、鎢、鉬、汞、銻。四是貴金屬礦產:金、銀。

⑸ 伊勒呼里山的位置境域


伊勒呼里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與黑龍江省的交界的大興安嶺地區境內,地跨黑龍江省的呼中區、新林區、呼瑪縣、松嶺區(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主脈由西至東,沿呼中區、新林區南邊界(南界內蒙古或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在新林區東與呼瑪縣交界,折東南隔嫩江上源蜿蜒於松嶺區與呼瑪縣之間,延至桐畝呼瑪縣與嫩江縣邊界西端。山勢雄偉,長達300公里,局陸森綿悉芹亘於大興安嶺東側。為黑龍江與嫩江水系的分水嶺。

⑹ 小興安嶺縱觀什麼省中北部,西北接伊勒呼里山,東南到

小興安嶺縱觀黑龍江省的中北部,小興安嶺的東南方到松花江畔,西北方接著大興安碼此嶺支脈伊勒呼里山,面積大約在77000平方公里左右。

小興安嶺的最高山是平頂山,海拔高度為1429米,有著「紅松故鄉」的美譽,因為紅松蓄積量佔全國紅松總蓄積量的一半以上,高達4300多萬立方米。

小興安嶺的地質地貌

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約,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勢和緩,北低南高,伊春附近的大箐山海拔1203米。地貌相比差異顯著,南坡山勢渾圓平緩,水系綿長;北坡陡峭,成階梯狀,水系短促。

北部多丘陵台地,地遲森迅表以砂礫岩、玄武岩為主,河谷多寬谷;南部低山丘陵區,多出露海西期花崗岩,河谷多形成春者「V」形谷。

⑺ 伊勒呼里山的介紹

伊勒呼里山脈,別名順松子嶺,伊勒呼里為滿族語,意為「松子」。大興安嶺的北段向東的一條支脈,西接大興安嶺主脈(與其另一支脈雉雞場山接合處),由西向東延伸,與小興安嶺在嫩江縣、黑河市北與呼瑪縣南端邊界相接。兩山脈接合處邊界不清,為兩者余脈。山脈全長約300公里,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近千米,最高峰大白山海含和友拔1528.7米,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甘河源頭與黑龍江大棚慧興安嶺地區的呼中自然保護區交界處。山體橫卧大興安嶺地區中部,把區內的大小河流分成嫩江、黑龍江南北兩大水系,成為黑龍江和嫩江的分水嶺。山體主要由花崗岩組成,山脊物理分化強烈。西高東低,北側平緩,南側陡峻,山頂渾圓。屬寒談槐溫帶氣候區,周圍有大片連續多年的凍土。植被是以興安落葉松為主的寒溫帶山地針葉林帶,其次為樟子松、白樺、黑樺、山楊等。野生動物繁多,經濟植物資源豐富。1名片圖:主峰大白山一帶地貌

⑻ 伊勒呼里山的地質地貌

伊勒呼里山,縱觀全貌是一個山頂渾園、北側平緩、南側陡峻的山嶺。 呈傾斜的東西走向,西部與大興安嶺主脈相連,東南與小興安嶺山脈相連,長約260公里,海拔700-1200米,中部略高,主峰大白山高達1528.7米,山頂較為平坦,山脈北側平緩傾斜到黑龍江邊,被稱為阿林高地;南側陡峭,被稱為伊勒呼里高地。

伊勒呼里山北坡西部,屬呼中區境內,地貌類型為大興安嶺東北坡融凍剝蝕中低山緣地貌區,屬中國經向構造的第三隆起帶,古生帶為蒙古大海溝所佔據,其基本格架形成於白堊系燕山造山運動,受喜馬拉雅造陸運動影響,經內外引力作用,幾經隆起、沉降、準平原化作用,形成現代地貌。其特徵:低中山多,平原少,1 000米以上山峰534座,全區地勢,南、西部高,東北部低,北部中心地帶略呈低窪,平均海拔高812米,極端最高峰在區之南部中心地帶小白山1 404.2米,最低海拔在北部呼瑪河出境處為420米。地貌分區:東北部及西部為低山區,南部為中山區。

伊勒呼里山北坡東部,屬新林區境內,地貌類型屬於中國經向構造第三隆起帶,為大興安嶺東北坡寒凍風化融凍冰緣剝蝕中低山丘陵區。本區山地地貌,古生代為內蒙古大海溝所佔據,晚古生代拾升為陸地。從內營力看,主要形成於晚侏羅紀至晚白堊紀的燕山造山運動,新華夏隆起帶的組成部分,後又經受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影響,經過長期隆起、折裂、形成西緩東陡的漸險山地,在新構造運動中,經長期外營力作用,使山地逐仿輪漸被侵蝕為準平原化(即大興安嶺準平原),準平原因受撓曲作用,形成上拱為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山脈和大地槽,相對高差較小。

由於受第四紀冰川運動和寒冰風化作用,經多次造山運動和長期內外營力直到水成岩沉積之後,地殼呈長期穩定狀態,而這種寒凍風化作用仍在繼續,表現在高山之頂和沿河陡坡的大量「石海」地貌。老年山地表面被沖刷充低地,因此岩石裸露多為砂卵石,土層淺薄。本河谷密集,溝塘低地土層較厚,局部有沼澤地和低窪積水,盯散由於氣溫低、氣候嚴寒,多年凍土發育較為普遍,多年凍土較深,少數地塊永凍深度達12米,山麓常見石硝裙。區地貌主要特徵:以低山丘陵為主,中山較少,千米以上山峰71座,平均1萬公頃有一座千米以上的中山,其面積約佔全區總面積的4%。全區平均海拔為600米,最高峰在宏圖鄉西部的松合義東山,為1268.4米,最低點在塔爾根鄉北部的塔河口為370米,相對高差898.4米。有山脈19條,山體散大,山頂渾圓,尖頂極少。山谷坦盪,陽坡短而陡,陰坡緩而長。從整體上看,南部高於北部。總坡向北東25度,陽坡佔31%,半陽坡佔22%,陰坡佔36%,半陰坡佔11%。坡度組成為1—5度佔18%;6—20度佔61%;21—30度佔18.4%;31度以上佔2.6%。


伊勒呼里山東南方,屬呼瑪縣境內,伊勒呼里山至西北向東南走向,構成西高東低,北高南低,西北向東南逐次降低形勢。據境內多低山丘陵、山勢起伏、河流狹窄、坡陡流急、橫向切割明顯之特徵,共劃四個地貌區:一是沿江河低山丘陵小平原區。包括黑龍江沿岸以及呼瑪河、寬河下游入黑龍江處沖積層所形成稍大一些的平原。二是低山丘陵河谷階地區。多屬北部中間地帶呼瑪河流域。三是低山丘陵漫崗區。多偏南部大小興安嶺交界處,嫩江水系之嘎拉河、加格達河、二根河和黑龍江水系的古龍干河流域。四是低山丘陵區。多屬西部和北部之倭拉根河、吉龍河、綽納河流域。山勢起伏,坡陡流急,形成低山丘陵之勢。

伊勒呼里山山脈西南坡,為松嶺區,構成全區地貌的單元素表現很明顯,總觀全貌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逐漸低下的地勢,多呈雞爪形溝谷。屬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嶺南坡被融凍剝蝕低山丘陵,海拔高一般為400—700米,最低處318米,最高處1302米,平均海拔556米。山陽坡坡陡而短,山陰坡坡緩而長。平均凱大氏起伏量194米,坡度級分布為0°-5°佔43.2%,6°-15°佔47.4%,16°-25°佔8.4%,26°以上佔1.0%。平均坡度10.3度。從地理位置上看,全區地質構成位於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三隆起帶-大興安嶺隆起帶北端,屬北緯43。以北的東北海褶皺帶的伊勒呼里山東西褶皺山系南側。形成了斷裂構造。境內地層出露主要為「下之古界新華渡口群」,該群主要是「新華村組-興安橋組,其韻律明顯,構成了完整的沉積旋迴,即由:「沉積-火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鹽類-粘土岩,呈現出一個海進到海退的沉積過程」。組成全區最古老成土基岩,以花崗岩為主,其次有雲武岩,石英粗面岩、片麻岩、砂岩、安山斑岩、酸性岩等構成。但岩石風化程度較緩慢。厚度一般為3167米。

⑼ 小興安嶺是什麼

小興安嶺為中國黑龍江省中北部的一條山脈,西北-東南走向,經過黑河、孫吳、伊春等縣市。山脈長約400公里,山地低矮睜陪,多以丘陵為主,一般海拔600-1000米左右,最高峰平頂山海拔1,429米。西與大興安嶺對峙, 又稱東興安嶺。

位置境域

小興安嶺,或稱小興安嶺山脈,縱貫黑龍江省中北部。西北以嫩江為界與侍喚大興安嶺相連,東北至黑龍江岸,接大興安嶺支脈伊勒胡里山,東部連接三江平原,東南抵松花江畔,與張廣才嶺相接,西南與松嫩平原毗連。

小興安嶺與黑龍江以北俄羅斯境內的北東走向的山脈是一個整體,北段在俄羅斯境內,稱為布列亞山脈;南段在黑龍江省境內,稱為小興安嶺山脈。

小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北部,西北以五大連池-黑河一線與大興安嶺相接,東南達松花江谷地,東北以黑龍江為老早凱界,東接三江平原,西以小興安-鐵力-巴彥為界,與松嫩平原相鄰。南北長約450公里(一說500公里),東西寬約210公里,面積77725平方公里。

(9)呼里山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地貌

地貌相比差異顯著,南坡山勢渾圓平緩,水系綿長;北坡陡峭,成階梯狀,水系短促。北部多丘陵台地,地表以砂礫岩、玄武岩為主,河谷多寬谷;南部低山丘陵區,多出露海西期花崗岩,河谷多形成「V」形谷。

氣候

小興安嶺的范圍在北緯46°28′至49°21′和東經127°42′至130°14′之間,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暖但較短。林業資源豐富,為中國主要林區之一,另外還有豐富的動物資源和礦產資源。

⑽ 中國最冷的小鎮在哪裡

中國最冷的小鎮是呼中。

在態螞呼中區,你在春天的時候看到白雪初融、紅毛柳醉、杜鵑映嶺。在夏天的時候,你可以看到林海莽莽、山花爛漫、千山競秀、鬱郁蔥蔥。在秋天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天高雲淡、層林盡染、五花山色、野果飄香。在冬季的時候,你也可以看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銀裝素裹、冰雪冬宮。總而言之,呼中的四季都是風光秀美的,尤其是夏天的時候,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現在還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興安環線、呼中必看」。所以,如果去大興安嶺旅遊的話,一定要到呼中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