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有關樂器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梅花鹿白色背景圖片 2025-10-04 13:05:03
男生躺著的唯美圖片 2025-10-04 12:58:21
lol下載圖片在哪裡 2025-10-04 12:53:23

有關樂器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10 15:53:24

❶ 幫我找這個背景圖片

問我什麼是愛國?為什麼要愛國?如何愛國?我會答,愛國就是給身邊這些勤勞朴實的人民百姓謀福利。愛國是因為勞動人民以努力肯干、自強不息的精神構築了社會文明的基石,為十三億勤勞勇敢的同胞們我願意負上崇高的使命。要做到愛國,既要吶喊出人民百姓的心聲,扞衛大眾的權利;又要以一己之力推動國家現代化,為人民百姓謀更長遠的福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國的方向在建國初期已經指明,負上沉重的使命向前行,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憲法上一句「一切權利屬於人民」的力量。中國復興騰飛的夢想,就是從你我身上開始的。 我走在人潮湧動的街頭,與你擦身而過。當歷史具體成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時,談愛國,其實並不遙遠。在焚煙亭我能想起柏文蔚焚毀英國商船上的鴉片,被孫中山盛贊為「全國禁煙辦理最認真者,實可為各省楷模也」;在城東百花亭畔我能想像徐錫麟發起安慶武裝起義,嚴正回答:「我殺恩銘,是為天下的公憤」;在吳越街上我能依稀聽見一二九運動中學生們嘶啞而有力的呼喚:「待亡終死,奮斗乃生。起來吧,起來!」生活在那樣一個不幸的時代,只要你是一個中國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若想抗爭,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價。他們認識到這一點,為了國家免遭凌辱剝削的厄運就早將生死置之度外。而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的今日,我以他們的革命精神為榜樣,卻仍滿懷希望,就像俄國詩人普希金所說的那樣——「現在我們的內心還燃燒著自由之火;現在我們為了榮譽的心還沒有死亡;我的朋友,我們要把我們心靈的美好的激情,都獻給我們的祖邦!」 我和你一樣,渴望更公正公平的教育制度,更健全制衡的司法章程,更便捷高效的醫療系統,更開放昂揚的精神風貌。我和你一樣渴望著一個更有人文關懷的中國,所以我伸出手來,急切地想與你接觸—— 我不是不知道,街角處的垃圾堆無人過問在一旁積得很高,不知哪家鄰居開大了音響自顧自地吵,冰冷的石凳旁倚著無家可歸的乞丐怯懦地等著你的憐憫。我們看得太多,經歷得太多,但我們還得做更多的事。所以不管你是何人,來自何方,請你踏開一步,履行公民的義務。街角不是有垃圾嗎?我們自己來清掃干凈;社區太吵了?我們要舉報物業管理,做好監督;沿路上是不是有乞丐?我們捐出一點錢物,將他妥善安置在收容所吧!問問自己,如果我們的孩子要活著看到新世紀,中國該有哪些進步?我們應該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們的時代。 新春的第一個晴天,我會到大龍山上去看嫩綠的青草。我會帶一隻大塑料袋,撿走山路邊的垃圾。你或許也會帶著三朋四友,撿走花叢里的空罐頭。在你彎身的那一刻,或許我也在彎身,如果我們在轉角處相遇,就打個招呼吧!或許今天的中國就真的要比昨日的干凈一點、安靜一點、和諧一點。你,來赴約吧! 中國復興騰飛的夢想就是從你我身上開始的啊!有一種東西,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這種東西有虛有實,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夢想。上帝沒有賜予我們翅膀,但賜予了我們會飛的心和能夠夢想的大腦,使我們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從小我的心中就有夢想,夢想著趕快長大,趕快去接觸些新的東西。當我漸漸長大,懂得的東西多了,夢想的也多了。我也想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為國爭光;像李連傑一樣,傳播中國文化;像馬雲叔叔一樣,取得那麼偉大的成就;像試飛英雄李中華一樣,為人民奉獻…… 還記得《開學第一課》中,要做有愛心的舞蹈老師的完瑪草,想要把太極推向世界的李連傑,花樣滑冰冠軍龐清、修建,「我再試一次!」的馬雲,以及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楊孟衡、劉偉和試飛英雄李中華……這些都還歷歷在目。不只是感動與震撼,更多的是理解與領悟。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很多不同的夢想。雖然夢想不同,但追求夢想的信念,從沒有改變!這么多的夢想,並不用全部都實現,只要實現一個就足夠。當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失敗時,不必傷心,就像楊孟衡說的那樣「用行動去療傷」!要相信,只要堅持,總會成功的。夢想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並且堅持每一個腳印,直到成功。有句古話叫做「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確如此!我們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必須至少有一個夢想,並且要為夢想的實現而奮斗! 還記得斷臂鋼琴王子劉偉嗎?命運對他是如此殘酷!他在10歲時因電擊失去雙臂,可他偏偏愛上了專門為手設計的樂器——鋼琴!對於一個平常人來說,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劉偉,用他的信念與堅持做到了!他用腳趾,彈奏出了人間最美的音樂。聽到劉偉演奏的動聽的鋼琴曲,你的心中是否也會震撼與感動?劉偉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努力,夢想就會實現! 還記得試飛英雄李中華嗎?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選擇跳傘,但他並沒有。為了人民和那些珍貴的科研數據,他用自己的試飛經驗使飛機安全著陸。因為他說過的:「人生有夢想,每一個夢想都需要自己的努力。」 成功是因為什麼呢?房祖名給過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成功是因為你失敗不放棄!」當然,還要用智慧、有耐心,還需要同伴的幫助、理解與支持。 我的夢就是中國夢,中國夢也是我的夢。為了照耀中國、閃耀世界,也為了自己的夢想,開始努 力吧!放飛我們的夢想,一起加油!我的夢,中國夢! 我和你一樣,初冬早上排在熱氣蒸騰的餛飩攤邊等著滾熱可口的早點。還有比小張一家更讓人放心的餛飩攤么?他們夫婦倆天蒙蒙亮就勤勤懇懇地守在攤子邊,包好餡料收拾干凈,他們一定用的是四方薄皮包住新鮮足量的肉餡,鮮美可口,每每引來長列的人群專門光顧他們的餛飩攤。你若是不願意排隊,可以在前一天和他們約好,第二天徑直來取。你若是忘了帶零錢,他們是大方地不會向你要的,明天還是後來再帶來他們也不會介意,反而還要一再感謝你的光顧。 我行走於從家到學校這段不算太長的街道上,聽見賣菜小販急切的吆喝,門面前鼎沸的人聲喧嘩,三輪車啟動時響亮的馬達,那聲音是我模仿不來的,就像黃土地一樣實實在在。勞動人民身上有我見過的最樸素真摯而有力的情感,叫我情不自禁地將最崇高的贊美賦予他們——如果要給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個鮮明的標志,我相信那會是他們臉上舒心的笑容。你若是問我什麼是愛國?為什麼

!而對已經擁有的美好,我們又因為常常得而復失的經歷而存在一份忐忑與擔心。

夕陽易失的嘆息,花開花落的煩惱,人生本是不快樂的!因為擁有的時候,我們也許正在失去,而放棄的時候,我們也許又在重新獲得。對萬事萬物,我們其實都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如果致意去追逐與擁有,就很難走出外物繼而走出自己,人生那種不由自主的悲哀與傷感會更加沉重!

所以生命需要升華出安靜超脫的精神。明白的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當若干年後我們知道自己所喜歡的人人好好的生活,我們就會更加心滿意足!墨香茶盞之間,燈紅酒綠不是我所想所願。

想去學習畫畫,似乎是蓄謀已久的,卻模糊地有點遙遠,總想在活著的時候就把自己喜歡的事情都去做一遍,至少在離去的那一刻,我不會有絲毫的遺憾,因為我們都清楚,有些事,去做了,結果卻是無力挽回,那麼還是讓它跟隨著自己一起被埋沒吧,我還想去學習吉他,可以靜靜的彈著自己的心聲,為自己譜寫一歌,一詞,讓自己跟著音樂去歡快的流淌,一路有伊人相伴......

在這個雨季,感覺最多的還是離別的愁緒,雖然在這邊呆的時間不多,但是我卻深深地喜歡這里的人,這里的事,這里的花草,這里的一切一切,不能釋懷那一段美麗的邂逅。如果以後有機會,我還想回到學校,去彌補那些隨風老去的青春,想滲透在這里的每片土地,想告訴她,我回來了。

總在虛偽的偽裝著自己的無知,欺騙著別人,對別人訴說著自己的碌碌無為,像是在乞討一絲絲憐憫,可笑的是自己明明懂得卻不去付諸行動,而讓這一切都付諸東流,去吧,去吧,都去了吧,這該死的無處安放的青春,就伴著歲月蹉跎去吧,我不留戀了。

你說,天還是會放晴的,對吧?

期待。

七月花開
日子一頁一頁的數,時光一分一分的過。太陽被一隻叫夏天的炎熱驚醒。早早的起來,窗檯上爬上一些陣年舊事,被苔痕掩蓋於昨宵風聲里。忽來忽去的小雨,淋濕了蜻蜓的翅,卻總是淋不濕多情的詩句,坐在朝南的小屋裡,風聲一陣緊似一陣,鄰家的孩子,以清靈靈的童聲,叩開一扇沉睡的門。
炎夏,枯坐於窗前,看日照越來越近,影子越來越短,也許縮成一個點,縮成人生里那個渾圓的紅痣,甚至什麼也找不到,影子是你抑或我是影子,分分秒秒不忘須臾。是不是,你的手心裡也盛開著一朵花,徐徐的,展開繁花似錦的嬌艷,然後,在烈日下慢慢的萎謝,讓花的絕唱面臨大海,四面是洶涌澎湃的翅膀,吹動一生依戀的青枝綠葉,我一天天的溫馨自己的旅程。
七月,日歷被風無情的翻開。七月,相思無處可尋。不止是那一張臉,連帶那一個人,漸漸有些模糊。把杯子里的水再添一點,把書都放到抽屜里,卻無法把思念裝在袋子里,某些個暗淡的夜,心頭浮起明明滅滅的片斷,有徐徐的霧氣隱匿,笑容背後,落寂在歌唱:明白當你回來,無法證實芬芳的記憶總會布滿青苔。芬芳的嬌艷已開在春天,列車遠走,夏天漫漫,我已煉就鐵骨銅身,數著星星的日子裡,裝作把一切交還昨天。
總以為,人生會這樣度過罷。總以為,浮白的窗欞里透出只是平淡的歌聲。不期然,還會有這么一次相遇,清澈的眼神,憂傷的文字,暗淡的背景,一切的一切,都因那一刻而亮麗堂皇。七色光投射在伸過來的手上,纖細柔長,那用指尖吒呲的風雲,開出天青色的花朵,呵,時光在等我,等我在煙雨天,而我還在徘徊等待,等待你在我的意念里彈出高山流水的旋音。
想念過的,得到過的,等待過的,失落掉的,不愉快的,不如意的,最後那一刻,終必成空。七月終將離開。我雙手沾滿塵埃。七月的花瓣,落滿小徑,七月的雨水,恣意噴灑。七月的街道清冷。從一條街走臨另一條街,空空如也,我找不到示範的面具,註定以樸素的方式,挺立於你的枝頭,行人遠去,不施粉黛,我開成另一種清湯掛面的蓮,為誰駐足,為誰傷神?
七月,因為你的離開,走失了一季的春情。花被風吹拂的時候,花找到了綻放,你離開的時候,我找到了憂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幕降臨,你的影子執拗的跟從,找不到哪一束火焰,可以將你引開,找不到哪一支歌謠,將你埋藏。躲得深深,終是逃不出迷迷疊疊你的眼神,不如我們靜坐,見視,深省,穿透時間的信念,漸漸紅透,天邊那一縷火燒雲——
千年月光,漸次幻出。七月,在平靜的夜色里張牙舞爪。敲擊鍵盤,許多詞語排將而出,一些句子又一些句子,在文字里像一根根鋼針,扎入肌膚,扎入五臟六腑,時時刻刻,痛徹心肺。又恍如一些音符,盛開於黑暗裡,聲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也許,循著時光的隧道,一把把情感的牆推開,倒在你的懷里,徹夜無語,甚至一生一世,你會聽到我心中的話語?
晨色里菱鏡中的容顏暗淡,為這七月炙烈的陽光,高濃度的紫外線和灼燒的體溫。不,只是沒有鮮活的歌聲,沒有激揚的文字,更沒有爽朗的相契。牆外的花蕾又翻新了一輪的日歷,往昔那些靈動的足音,被時間長廊拉得幽長。遠方隱現的光圈,卻距我很近。拉長拉近,拉住你模糊卻又清晰的視線。誰的頭上初現風霜的簡朴,一兩叢,細細密密,連根撥掉卻仍然翦不掉糾纏的心。
樹葉輕輕的在我身邊墜落,簌簌的。一些故事遠去,一些故事飄近。七月江南,叢生多少水淋淋的深情。江南,仍然只是夏天,鮮花均被倒置,玫瑰往地心裡伸展,雨水長勢兇猛,華麗的最終只是詞語,蒼白的背影走出了視線,你是否嘗試過後悔?這里天氣氳氤,你可曾就近越牆,去探視過門外悄開的玫瑰?去年取走的唇,是不是你的吻?我多年想像的情人,因你而一一破碎。
七月,你迎風而立,如歌的歲月里,愛與飛翔是另一種概念。愛須別離才知是一種刻骨銘心。然而疏淡也是一種心境。你神情專注,你不棄不離。獨一無二的場景里,你明朗的歌聲拂過,你流水一般的樂聲傾瀉,儲蓄多年的情感,借著花開的聲音,漾滿滿足和甜蜜,於煸情之夜,緩緩攤開柔軟的羽翼。我對詞語心領意會,失散的文章,收斂於心平氣和

❷ 各類樂器及其圖片

樂器的分類
因樂器製作的材料、材質、屬性不同,分為四大類

弦樂器 : 擦弦樂器、撥弦樂器、擊弦樂器
木管樂器
銅管樂器
打擊樂器 : 固定音高、無固定音高

弦樂器
擦弦樂器 : 透過琴弓磨擦弦而發聲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
撥弦樂器 : 透過撥弦產生振動而發聲的
吉他
豎琴
擊弦樂器 : 用槌敲打弦而發聲 -- 鋼琴

擦弦樂器
管弦樂中的擦弦樂器,包含所有演奏時用琴弓擦弦,因振動而發聲的樂器。音的高低,是由左手手指隨指板上按弦而產生。為使音色或共鳴良好,以及配合各部分的不同性能,必需選用不同的木料。弦樂組是管弦樂四大類中,規模最大的,演奏時也經常擔當樂曲中最主要的部分。

Q:音高與弦的長短粗細之關系

提琴的構造
一具提琴由表面上看,是一個有角葫蘆形,面上開著一對f 形洞的木匣子, 中提琴除了比小提琴稍大一點外, 一切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有一個腮托,以便演奏時用腮把琴夾緊。大提琴的體積,大概比小提琴大兩倍半左右,但它的
邊卻比小提琴高四倍左右,它沒有腮托。但卻有一條能夠不用時取下來或縮進琴肚子裏去的支柱。

琴弓
琴弓是使擦弦樂器發出聲音的工具。琴弓的形狀,是由古代狩獵用的弓演變而成的,琴弓略為彎曲,通常以白色馬尾作為弓毛。以堅硬的松香塗上毛上,然後和琴弦磨擦,振動而發聲。
琴弓之好壞也決定著演奏的音色。琴弓約長75公分,是以馬尾製成的弓毛緊系著木質的弓桿的兩端,一支琴弓所需的毛數,大約在130條至250條之間,演奏家透過不同演奏技巧的運用來表現豐富的音色。

擦弦樂器怎樣演奏?
擦弦樂器通常都是用琴弓拉奏的。拉奏時就好像拿著琴弓在「鋸」樂器的樣子,一手拿著弓桿,然後用弓毛來回摩擦琴弦就會發出聲音來了,這個時候,琴弓和樂器上的弦是接近垂直的角度。 除了拉奏的動作原理大致相同之外,拿樂器的方法就不太一樣了。小提琴和中提琴因為體型比較小,演奏時無論站著坐著都直接將琴夾在左顎及左肩膀之間。大提琴只能坐著拉,擺在張開的兩腳中間。低音大提琴因為實在太大了,無論坐著(高腳椅)或站著,演奏的人都是在樂器後面用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演奏。
弦樂器也可以像吉他等撥弦樂器一樣用手指頭撥奏,發出來的聲音和用弓拉奏的聲音很不一樣,但是這種演奏方法比較不常使用。此種技巧稱為Pizzicato 。

擦弦樂器: 小提琴
小提琴是管弦樂的樂器中,最重要的一種,全長約60公分 。小提琴能夠表現出非常完美的音質,不論是纖細的聲音,或是光輝的聲音,都能隨心所欲地發出。這種柔美輕巧的樂器,一直為許多作曲家所寵愛。小提琴四根弦以高度的間隔,調律成G、D、A和 E的高度。G 弦能發出最深沈的聲音, E 弦能發出高而光輝的聲音。琴弓約長75公分 。
在管弦樂中,小提琴分成第一與第二兩組,各組都有自己應演奏的聲部(Part), 不論是那一組的聲部, 在管弦樂整體的音響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小提琴在指揮家的左側,而小提琴中最右前方的一位,就是「首席演奏家」。他常擔任指揮家的助理,同時負責演奏管弦樂曲中的 小提琴獨奏部分,並且也是小提琴組的首席。

擦弦樂器: 中提琴
在提琴這個家族中,最先露面的是中提琴。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大些,全長約66公分,四弦各比小提琴低完全五度調音,音色雅靜而帶悶,有如鼻音。在十七世紀,中提琴只是一個偶爾被採用,或者是用來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直到十八世紀後才慢慢開始被當作獨奏樂器使用。其四弦定音分別為 CGDA,演奏技巧與小提琴相同,由於其音域較低,左手在指板上的音距活動要比較大。中提琴與小提琴的琴弓差不多長,但中提琴的琴弓通長為些重些。
擦弦樂器: 大提琴
大提琴琴長約為小提琴的兩倍,全長約120公分,演奏時夾於兩腿之間,下端用腳棒支撐。具有廣闊的音域,能奏出比中提琴更低沈的聲音,而且可以發出非常光輝優美的高音。琴弦很粗,長度約為小提琴的兩倍。琴弓短而重約長73公分,不像小提琴的弓那樣優美。琴弦則調成較中提琴低八度的C音、G音、D音和 A音。大提琴不像小提琴那麼輕快光輝,但音質頗為柔和優美,這種音質正好供給管弦樂低沈的音域。在弦樂器中,除小提琴外,大提琴擔任獨奏部的機會最多。

擦弦樂器: 低音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低音也是最大的樂器,全長約200公分,演奏者必須站立拉奏,四弦定音分別為EADG,音色莊重而低沈,琴弓約長68~70公分。演奏技術由於受到樂器構造的限制比其它弓弦樂器顯得較不靈活。低音大提琴用於獨奏略顯單調,但一加入合奏中,則使整個合奏發出充實的音響與立體的效果,因而成為管弦樂、室內樂、爵士樂等所有合奏種類的基礎。

撥弦樂器: 吉他
吉他俗稱六弦琴,六弦定音分別為EADGBE,吉他的指板上有固定品位18-20 格,每一個品位相距半音。演奏時將吉他放在右膝及左大腿之間,以右手手指撥弦,也可使用Pick撥弦演奏(古典吉他較少使用)。吉他音色柔和活潑,攜帶方便,在近代深受青年人的喜愛,也成為在流行音樂界不可或缺的樂器。

撥弦樂器: 豎琴
豎琴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其發音方式是用手指彈撥弦振動產生的,今日以雙踏瓣的豎琴為標准型,通常為47弦。琴弦中所有的C弦都是紅色的,而F弦都是藍色的。琴台裝有七個踏板,可奏半音,演奏家就以此七個踏板與各弦的使用,奏出美麗、滑順、夢幻的音調。在獨奏時可展現抒情或華麗的特色;但在合奏中則大多作為裝飾性的樂奏。

擊弦樂器 : 鋼琴
鋼琴屬於擊弦樂器。能演奏和聲與復調音樂,擔任獨奏、重奏及協奏的鋼琴備受人們的喜愛,所以被譽為「樂器之王」 。鋼琴有 88鍵以標準的十二平均律調音。鋼琴是用毛氈包裹著的琴槌敲打琴弦所發聲的。彈琴時,手指按下琴鍵,琴鍵另一端便會頂起擊弦機的相應部份,使琴槌敲擊琴弦,發出聲響。當手指抬起時,擊弦機上的止音器便會將聲音止住。

鋼琴踏板

右邊:
延音踏板讓音在琴鍵回升後還能繼續響著。
中間:
持音踏板,可讓特定音延長。
左邊:
柔音踏板使聲音較弱較缺乏共鳴。

木管樂器
木材製成之管狀吹奏樂器,謂之木管樂器,簡稱木管,靠著在管內製造出空氣柱的振動來發音,經過改良金屬或其他制材也可未必限於木製,依其構造上簧片數目的不同,可分三類~
一:無簧 (長笛、短笛)
二:單簧 (單簧管、薩克斯風)
三:雙簧 (雙簧管、低音管)

Q:音高與管的長短粗細之關系

無簧木管樂器: 長笛&短笛
長笛是非常優雅的樂器,現在的長笛大多使用金屬制已很少使用木製的樂器,呈銀白色,整個管子分為吹口管、身管、尾管三部份。演奏時以手橫持,由吹口吹進氣體,讓管腔內的氣柱自由振動,不須藉助任何簧片,使笛子發出一種柔和明亮清澈的音色,除了呼吸的控制外,另外還可利用舌奏及泛音加強音色的變化。其音域約三個八度左右。短笛構造與長笛相似,長度只有長笛的一半,發音比長笛高八度,其演奏技巧與長笛相同。

單簧木管樂器: 單簧管
單簧管又稱豎笛,俗稱黑管,吹口夾了一個簧片,當空氣吹入吹口時,簧片訧會引起管腔內的氣柱振動而發聲。

單簧木管樂器: 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金屬制,內部成圓錐狀,末端開口擴大成喇叭狀,並向上彎起,但其構造是由低音豎變化而來,故仍歸入木管樂器。構造分為吹嘴、吹口與本體。薩克斯風音色慵懶、飽滿濃厚,介於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之間,目前被廣泛使用在軍樂隊及爵士音樂中 。

雙簧木管樂器: 雙簧管
雙簧管外形與豎笛很相似,呈圓錐形,三個部份;上管、下管與喇叭口,在上端有兩片簧片直接插入管體,演奏者必須學習如何有效的控制呼吸,是木管樂器中音律最難變化的樂器。它的音色是甜美略尖銳細致,雖不如長笛輕快,但似鼻音的聲響卻具有田園風味的獨特特色。

雙簧木管樂器: 低音管
低音管俗稱巴松管,是一個圓錐筒形的雙簧片樂器,管體全長為2.6公尺,但因是兩段合並而構成一束管子,故外形全長只有1.4公尺。演奏者需將樂器掛在脖子上吹奏,其吹奏法與雙簧管相似,但音色更低沉,因此有人稱為低音管是木管樂器中的大提琴;其豐富多彩略帶幽默的音調也讓它得到了「交響樂團里的小丑」的封號。
銅管樂器
顧名思義乃是由銅金屬所製成的樂器,不用簧片,而以雙唇振動空氣發出聲音。樂器是由吹口、音管與揚音管所構成,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都是利用管子的長短及泛音的變化出不同的音高。而且音量大小變化特別大。

在交響樂團中,主要有小號、法國號、長號及低音號等。

銅管樂器: 小號
小號也就是俗稱的小喇叭,是金屬制細薄的圓筒管,在尾端四分之一長的地方擴大成為喇叭口,有三個活塞裝置,吹奏時用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活塞,左手協助支持樂器。其音色雄壯、嘹亮,可以看成是銅管樂器中的女高音。是交響樂團及軍樂隊重要的樂器,善於在合奏中吹奏主旋律的部分。由於小號的音色變化多端,在近代受到流行音樂及爵士樂青睞。

銅管樂器: 法國號
法國號是中音銅管樂器,外型是長管盤成的圓圈型,尾部則擴大成漏斗狀的喇叭口的樂器。其音域比小號低,在銅管樂器中是音域最廣的。法國號音色溫和、淳厚而高雅。法國號有三個活瓣。吹奏時用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活瓣,右手協助支持樂器。

銅管樂器: 長號
它是銅管樂器中,唯一不靠按鍵,而用伸縮管來回拉奏,所以又稱伸縮長號或伸縮號。演奏時利用右手前後拉動音管,而後再靠氣來控制來發聲,滑音更是長號的持色之一,可為合奏中增添許多色彩。長號的長度約為小號二倍, 它的音色較寬廣,也較庄嚴,像男聲中男高音的音色。

銅管樂器: 低音號
低音號也稱為大號,俗稱為土巴號,是最低音的銅管樂器,體形也最大。低音號外型呈圓錐狀,底端是一個很大的喇叭型開口,發音管租而長,發音稍遲鈍,吹奏時耗氣量很大。在吹奏樂中擔任最低音部,與長號聯合起來形成堅固的低音,是樂團合奏時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音色飽滿、穩重。

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是以敲打方式演奏發出聲響的樂器總稱。打擊樂器可分為兩類:

有固定音高打擊樂器:
定音鼓 木琴 鐵琴
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
大鼓 小鼓 鈴鼓 三角鐵

有固定音高打擊樂器:定音鼓
定音鼓是由半圓球體的鼓身及鼓皮所構成。皮面由木頭圈固定再用金屬環套住,並可用幾個螺絲釘調節皮面松緊度,演奏者就是藉此來調節定音鼓的音高。現代的定音鼓則是用踏板來控制音高,甚至可利用踏板製造出滑音的效果。定音鼓通常以兩個以上為一組,演奏時使用兩支前頭包著毛氈的木製鼓棒,常用基本奏法有單奏及滾奏。

有固定音高打擊樂器:木琴、鐵琴
這二種樂器是用不同長度的木片與金屬片共同組成的多音樂器,排方式與鋼琴的鍵盤相同。每個音鍵的下方都有共鳴管,音域從三到五個八度不等,以纏線的籐棒演奏、鐵琴並附有踏板,以延長或止音。木琴音色較溫和,演奏時以纏線的擊槌敲打,音色會因擊槌頭的質料不同而異,有木製、橡膠及毛氈等種類,其音色優美而奇特。鐵琴則聲音輕脆 。

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大鼓
大鼓也稱大軍鼓,是管弦樂中最大型的低音鼓,直徑55-80公分不等,鼓身有木製和金屬制兩種(呈空心滾輪狀),上面緊綳者獸皮。演奏方法有單敲及滾奏(滾奏時需將大鼓斜放),通常用單槌擊奏居多,大鼓的音色低沈為其特色,因此成為樂隊低音背景節奏的樂器,另外也常被使用在製造音樂效果上,例如歡樂、激動的聲音或者是模擬打雷聲及炮聲等。大鼓的餘音很長,演奏者需依照音樂的需要來控制音效的長短。

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小鼓
小鼓又稱為小軍鼓,其構造和大鼓相似,鼓身呈圓桶狀,鼓面同樣以獸皮製成,於鼓底裝有一組可調節音色的彈簧。若將彈簧拉緊,音色清脆,若將彈簧放鬆,音色則變得悶且黯淡;另外還有另一種改變音色的方法,那就是在另一鼓面上系有響線,以木棒敲擊另一面,可發出特殊的沙沙聲。使其音色略帶沙沙聲且變得朦朧。演奏時通常用兩支硬木鼓槌擊奏,在舞曲節奏中常換成鋼絲材質的擊槌敲奏,加強節奏的效果;小鼓和大鼓一樣,也常被使用於製造效果上。小鼓其響亮且具穿透力的音色是它最大的特點,是管弦樂團和軍樂團的常規樂器。

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鈴鼓
鈴鼓,鼓框以木質製做,在鼓框附有許多小金屬片的單麵皮鼓,用手直接擊奏。 音色清脆,演奏方式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左手持鈴鼓,由右手敲擊鼓面。

無固定音高打擊樂器:三角鐵
三角鐵,主要由一根鋼條折成三角形所製成,有大小兩種:大的音色稍暗沉,小的聲音較高且清脆。演奏時用一根金屬槌敲打在三角鐵上即可發出聲音。

❸ 中國樂器發展史

1、遠古時期

以狩獵及歌舞伴奏為主,用的是打擊樂器,如磬、陶鍾、銅鍾、祝、敔、管、篪、笙、、等,在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發展,但遵循著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種類少到多、不定型到定型、、等等途徑。

2、夏商時期

樂器增多,如婸鼓、鈴、編鍾、塤、龠、言、、、等,出現的是有定音的擊樂器和多管樂器,漸漸地人們也掌握了純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及小二度的音程關系。

3、先秦時期

樂器不但增加,如擊樂器:鼓、鍾、鏞、雅、祝、簧、築、、,吹奏樂器:簫、管、龠、笙、塤、笛、竽、、,彈弦樂器:琴、瑟、箏等,表達的性能更加提高。

4、秦漢隋唐時期

樂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彈奏樂器(如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得到空前的繁榮與發展。琵琶則是唐代最為重要的樂器,專以演奏宮廷燕樂為主。漢代開始琵琶類樂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發展。

5、遼、宋、西夏與金時期

承隋唐樂器,廣泛地應用弦樂器(如嵇琴、軋箏),另有新樂器的產生,如義手笛、羌笛、簫管等吹奏樂器以及葫蘆琴、、等弦樂器,還有流行在西北邊區的馬尾胡琴。

6、元代時期

在元統治初期的對內外戰爭,客觀上引起國內各民族間,及本國與外國文化的交流。這時期出現了新的樂器,如三弦、火不思、七十二弦琵琶、魚鼓、雲璈、、、等。

7、明清時期

樂器有較大發展與集中,特別是胡琴類擦弦樂器(如二胡、京胡、板胡、馬頭琴、、、)與嗩吶蘆簧樂器。笙與古琴兩類由於復古勢力的勃興,加上其古典價值,在國家音樂方面佔了重要地位。

(3)有關樂器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樂器歷史:

樂器是人類早在原始時期已擁有的文明財富之一。圍繞樂器的來歷,自古以來中外均有許多傳說和神話,並長期被據為樂器的起源與發展之說。

如中國許多古書記載:「女媧作簫」、「女媧作笙」、「伏羲作簫」、「伏羲作琴」、「庖犠氏作瑟」、「倕作鍾」、「伶倫入昆倫山采竹為笛」、「黃帝命伶倫鑄十二鍾」、「黃帝殺虁以其皮為鼓」等。

所述均為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事,尚未或剛剛進入銅器時代,不可能有笙簧和鑄鍾等工藝很復雜的產品。那時的人對絕對音高可能有些概念,但對樂律未見有多少認識,象上述那些復雜的旋律性樂器不可能出現那麼早。

那些傳說中的人物,是否實有其人,至今史學上仍存疑待探索。所述樂器實有其物,但任何人不可能一下子造出那樣完美的樂器。樂器都是逐步演進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樂器,是無疑的。據考,中國在遠古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前),已有一些土鼓、磬、鍾鈴、骨哨、葦籥、塤等。

可能還有苓、管、篪、笙。至夏商(公元前21世紀前至前11世紀),除此前的樂器得到發展,如出現定音的編鍾、編磬,以及鞀、言(大簫)、笙等,說明已有初淺的音高音程概念。

到周代,見於記載的樂器約近70種(有重名的),出現了對樂器分類的「八音」,有了琴、瑟等撥弦樂器。

❹ 吉他譜圖片怎麼製作的

用吉他製作曲譜的軟體如GR5.0 做好了導出為圖片,另外用guitarpro5可以做出來差不多的效果。像是和弦啊你還是應該記下來,對吉他水平也是提高,老是靠看著和弦按法來彈吉他水平提高的也慢啊。背景圖片用ps可以做出來。

吉他(義大利語:Chitarra),又譯為結他或六弦琴。是一種彈撥樂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狀與提琴相似。

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而在古典音樂的領域里,吉他常以獨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當然,在室內樂和管弦樂中,吉他亦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陪襯角色。

吉他譜是彈奏吉他的記譜方法,吉他譜可以分「六線譜」「五線譜」「簡譜」,還有一種是「和弦譜」(即只有和弦名稱和歌詞的吉他譜),這幾種都是學習吉他不可缺少的部分。

古典吉他與小提琴、鋼琴並列為世界著名三大樂器。

❺ 瑟是什麼樂器

瑟,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另指古水名,指今河南省羅山縣的小黃河。

古瑟形制大體相同,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長岳山,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

另有木質瑟柱,施於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櫸木或梓木斫成,全長約150至170、寬約40厘米。通體髹漆彩繪,色澤艷麗。

起源: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弦樂器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文獻記載「庖羲氏」作瑟。

(5)有關樂器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古代彈弦樂器。其歷史久遠。《樂書》引《世本》:「庖犧作瑟」。據《儀禮》記載,古代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戰國至秦漢之際盛行「竽瑟之樂」。魏晉南北朝時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樂器。隋唐時期用於清樂。以後則只用於宮廷雅樂和丁祭音樂。

瑟與箏的區別:

1、構造。相同:整木斫成,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

不同:瑟面首端有一長岳山,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常用瑟是二十五根弦。箏面首端有一前岳山,尾端有一個後岳山。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

2、定弦。瑟基本上是按五聲音階調弦,後世定弦法略有變化,正中一弦也可彈奏,按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定弦。 箏的音域與弦的數量有關。二十一弦為四個八度零小三度,一般以最低音為D,按五聲音階定弦。從定弦看瑟和箏區別不大;

3、彈奏。瑟:指法是大、食、中、無名指分別向內外方向撥弦。名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共八種。左手在必要時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變化音;

箏:基本指法:勾、托、抹、大撮、小撮、搖、辟、打、勾托抹托 、托抹勾打。右手行聲,左手做樂,右手彈奏聲音再通過左手揉按滑顫取得變化音從我自己彈奏上看,瑟和箏彈奏技巧很是相似。可能最大區別就是因為瑟面和箏面不同,彈奏時候落指自然不同,發出的聲音也許不同了;

4、音色。因瑟體較古箏大,而且都是單弦發音,所以,瑟的發聲在低音區略空泛,高音區略顯單薄。

❻ 發一張你最喜歡的壁紙,並說說為什麼要用這張

作為一個二次元死宅,我都用過哪些壁紙?

<3>網易雲音樂的一張封面,也是覺得好看就拿來了,不知道是誰。

其實這張壁紙我沒用多久(捂臉),因為它的畫幅限制。只要一個頭像太不好做壁紙了。但是它依然很美啊。光線、背景、柔和,都做得極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