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支氣管肺炎膏葯貼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和服圖片唯美高清 2025-10-04 17:27:59
電腦圖片打亂照片順序 2025-10-04 17:26:39
呲牙的魚卡通圖片 2025-10-04 17:04:28

支氣管肺炎膏葯貼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05 15:25:35

㈠ 泰國虎牌膏葯主要功效

泰國虎牌膏葯主要功效

消炎鎮痛,肌肉酸痛,風濕痛,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腰痛,腰肌勞損。


圖一:泰國虎牌包裝圖片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清洗患處並擦乾,將葯膏貼在酸痛部位,部分頭痛引起不能入睡時,貼於太陽穴處,一天1-2次。

2、每包兩貼,每貼可反復使用,可用1-3天。洗澡前一個小時揭下,洗完澡至少半個小時後貼上。

3、破損皮膚、感染細菌或病毒的皮膚禁用。


(1)支氣管肺炎膏葯貼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1.平時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時,不要立即用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於受傷部位。因這類膏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2.局部有破損者,不可將膏葯直接貼在破損處,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

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葯,孕婦均應禁用。

4.如果貼膏葯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皰,自覺瘙癢劇烈,說明對此膏葯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進行抗過敏治療。

5.過敏不能貼 如果貼上膏葯後,10分鍾左右感到被貼部位的皮膚出現發癢、灼熱、刺痛時,要趕緊揭掉。這說明患者對膏葯過敏。過敏體質者,通常不宜貼膏葯,因為他們的皮膚很容易出疹子,貼上後不僅不利於葯物吸收,反而會帶來皮膚問題。

6.不超過24小時 由於膏葯用於肌表,因此膏葯一般取氣味厚重的葯物,貼於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一般一劑膏葯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葯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皮膚不好。



㈡ 咳嗽貼膏葯貼在什麼部點陣圖片

你好,一般的情況往往是有腰間盤膨出和關節炎的疾病影響到的了。是常見的疾病 一般的情況往往是採用非甾體抗炎葯配合中葯、理療的治療和牽引的治療一下的。需要按照療程治療的。不要久坐久站。不要勞累著涼的

㈢ 貼膏葯都有什麼基本常識

膏葯在使用過程中的小知識

津祥堂紅花舒筋貼

膏葯是家庭中常用一種外用劑型,具有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療效顯著、不污染皮膚及衣服等優點。貼膏葯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其中的學問卻不少。 掌握好適應症。每種膏葯都有其獨特的葯理作用,故一定要掌握好適應症,不可隨便通用"。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貼膏葯時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㈣ 氣管炎18年了怎麼治療

嗽喘病的治療方法:

支氣管炎在中國古代稱之為「嗽喘」,是一種長期反復發作加重感染為基礎的呼吸道疾病,病情長,病因復雜,病理改變支氣管炎粘膜上皮炎症,分泌性細胞增生,粘膜腺體增生肥大及分泌亢進,支氣管壁有纖維組織增生,管腔逐漸變窄等。但是,支氣管炎在中醫理論中有很多種。如:氣喘、實喘、虛喘、氣短而喘、抬肩大喘、腎寒氣喘、腎火扶肝上沖而喘、假熱氣喘吐痰、喘嗽等。因此,支氣管炎「喘嗽」病是很容易治癒的一種病,只所以無法治癒是因為那麼多種症狀,總歸支氣管炎一種,能治好嗎?很顯然,西醫治療疾病是站不住腳的,只有中醫才是真正治療疾病的最佳選擇。

由於喘嗽病對刺激物的過度敏感反應,導致氣管發生廣泛的可逆性的痙攣、狹窄。臨床表現為發作性帶有哮嗚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嚴重的病人可延續數日或數周,甚至在一日內發作數次,總的來說支氣管炎「哮喘」是由氣虛不能歸源於腎,而肝木挾之作崇也。

治療方法如下,方用:黨參:治肺虛,益肺氣。黨參,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本與人參不堪相運,其尤可貴者,則脾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不偏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熟地: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聰耳明目,黑發烏須。又能補脾陰,止久瀉治勞倭風痹,陰虧發熱,乾咳痰嗽,氣短喘促,胃中空虛覺餒,痘症心虛無膿,、、、、、。《本草正》:「熟地黃性平,氣味純靜,故能補五臟之真陰,而又於多血之臟為最要,得非脾胃經葯耶?、、、、、、。」凡諸真陰虧損者,有為發熱,為頭攔碼疼,為焦渴,為喉痹,為嗽痰,為喘氣,或脾腎寒逆為嘔吐,或虛火載血於口鼻,或水泛於皮膚,或陰虛而泄痢,或陽浮而狂燥,或陰脫而仆地,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陰虛而燥動者,非熟地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和。陰虛而水邪泛濫者,舍熟地何以自製。陰虛而真氣散失者,舍熟地何以歸源。陰虛而精血俱損,脂膏殘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腸胃。、、、、、、。麥冬:「治心肺虛熱」,《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脈保神。」《葯品化義》:「麥冬:潤肺,清肺,益肺,苦氣上逆,潤之清之,肺氣得保,若咳嗽連聲,若客熱虛撈,若煩渴,若足痿,皆屬肺熱,無不悉愈。、、、、、、。」《本草新編》:「麥冬。瀉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熱邪,補心氣之勞傷,止血家之嘔吐,益精強陰,解燥止渴,美顏色,悅肌膚,退虛熱,解肺燥,定咳嗽,真可持之為君,而又可借之為臣使也。、、、、、、。」~ ~: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葯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瘺痰壅。」《用葯新法》:「~ ~,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葯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 ~:《綱目》:「滋腎,潤肺明目。」《本草經疏》:「~ ~ ~,潤而滋補,兼能退熱,而專於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陰陽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葯。、、、、、、。」~ ~:《葯性論》:「治陰瘺,補腎填精,逐惡血流結,助十二經脈。」《本草經疏》:「~~:走而能補性善下行,故入肝腎。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者,此葯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濕而除痹也。必矣。、、、、、、。」~ ~:補腎,益胃,燥濕,和中。《葯性論》:「主大風頑痹,多年氣痢,心腹脹痛,破消宿食,開胃,去痰涎,除寒熱,止下泄,主面光悅,駐顏去寒,注水腫脹滿,止嘔逆,腹內冷痛,吐瀉不住及胃氣虛冷痢。」~~~: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濕精。治肺虛喘咳,口乾作渴,自汗,盜汗,勞傷贏瘦,楚遺滑精,久瀉久痢。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壯水鎮陽,。」《本草蒙筌》:「風寒咳嗽,南~~~為奇。虛損勞傷,北~~~再妙。」《本隱衡陸草衍義》:「~~~,言溫,今食之多致虛熱,小兒益甚。」《葯性論》:「以謂除熱氣,《日華子》又謂暖水臟,又曰除煩,後學灶頃至此多感。今既用之治肺虛寒,則更不取,除煩熱之說,補下葯亦用之。入葯生曝不去子。」《用葯心法》:「~~~,收肺氣,補氣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氣,肺寒氣逆,則以此葯與乾薑同用治之。《本草會編》:「~~~治喘嗽,須分南北,生津液止渴,潤肺補腎,勞嗽,宜用北。風寒在肺,宜用南者,以此別之。」

總之,人有喘而且嗽者,人以為氣虛而有風痰也,誰知是氣虛不能歸源於腎,而肝木挾之作崇呼?法當以補其腎,少助以引火之品,則氣自歸源於腎而嗽喘俱止也。以上中葯對嗽喘病患者用之,輕者幾天,重者半個月,痊癒,不復發,無毒無副作用,安全可靠,此葯的發明,在中國首次,世界領先。

㈤ 膏葯的選購方法

經過臨床經驗的不斷總結,對膏葯的配方、製作工藝不斷改進,膏葯的療效也顯著提高,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特別在劑型上有了改革和創新,市場上已出現新一代不同配方膏葯劑型。如今,除了醫院(特別是中醫院)的葯房,大大小小的葯店、診所,甚至地攤上都可見到膏葯的身影。
對證選膏葯科學的方法是對證選擇,並非根據價格或者品牌來選。因為每種膏葯都有其獨特的功效和適應證,世上沒有通治百病的膏葯。最可靠的方法是在醫師或葯師的指導下根據適應證來選擇。
關節疼痛(風濕痛)、僵直、肌肉麻木、骨折、傷筋(扭傷、挫傷)患者,可選用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通經止痛作用的太乙山黑膏、萬應膏、消炎止痛膏、活血膏、橡皮類膏葯和接骨膏等。
因熱毒郁結引起的癰疽初起時硬結不消、紅腫疼痛、膿不成潰或久潰不散者,以及有瘡癤、疔的患者,可選具有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等作用的太乙膏、拔毒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水黃膏和黃連膏等。
如因感受風寒引起的腰痛、關節痛等,可用狗皮膏葯或追風膏葯以散寒祛風、舒筋通絡、活血止痛。
救心膏是選用活血化淤、芳香去濕的中葯如麝香、冰片、紅花、乳香、沒葯再加上硝酸甘油製成的敷貼膏葯。一旦出現心絞痛症狀,可立即取1片貼於心前區,5~6分鍾心絞痛即可緩解。如每日貼1次,有預防心絞痛的作用。
識別優劣膏葯根據1995版《中國葯典》對中葯膏葯質量的判斷標准,合格的膏葯應滿足以下要求:老嫩皮膚均適宜,貼於皮膚上有適宜的黏性,不會移動位置;外觀油潤細膩,對皮膚無刺激性;同種膏葯的厚度和重量應基本一致;在常溫下保存,兩年內不變質,不失去黏性。
以上這些只有在使用後才能知道。對於普通患者來說,在選購膏葯時應該了解的是:合格的膏葯外包裝應標明生產廠家、葯品准字型大小、生產日期、保質期(一般為2年),葯品說明書詳細明了。
認准國葯准字型大小膏葯屬於中葯的一種劑型,正規合法銷售的膏葯應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葯品准字型大小。根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布的《葯品說明書規范細則》有關規定,中葯說明書格式中應標明主要成分。在葯品說明書上還應標明: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貯藏、不良反應、禁忌證(有的標為禁忌症)、注意事項等內容。
對膏葯的質量要求如下
1.老嫩應適宜,貼於皮膚上要有適宜的粘性及不移動位置。2.外觀應油潤細膩,對皮膚應無刺激性。3.同種膏葯的攤塗量應一致,其重量差異限度不超過±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純膏葯重量)。4.在常溫下保存,兩年內不變質,不失去粘性。
謹慎購買地攤「祖傳膏葯」
地攤上的「祖傳膏葯」不能說都是假葯,但是良莠不齊,恐怕騙人的不少。賣葯者吹噓膏葯療效非常好的往往不可信。由於地攤上的葯販流動性大,上當了只能自認倒霉。患者還是應該到正規醫院或葯房購買具有葯品准字型大小的膏葯,有些正規醫院的自製膏葯也可以使用。
應用篇很多患者自己選購膏葯,沒向醫生咨詢或閱讀說明書,就貼在疼痛的地方。然而,這樣做有一定的盲目性,不一定有效,還有可能有損健康。須知,膏葯貼法也是有講究的。
膏葯貼法有講究☆找准貼葯部位在貼膏葯前應選擇正確的貼葯部位,如偏頭痛貼太陽穴;跌打損傷、各種皮膚病等貼敷患處;慢性支氣管炎貼肺俞、天突等穴;胃痛貼脾俞、胃俞或上脘、中脘。
有些膏葯必須貼於體表特定部位,如治療小兒寒積腹痛的小兒暖臍膏,必須貼於肚臍上。
清洗貼葯處在貼膏葯前,應先用毛巾蘸溫水洗凈患處,擦乾後再貼膏葯;紅腫痛部位應先用醫用酒精消毒後再貼膏葯。
關節扭傷應先冷敷關節扭傷,不應馬上貼膏葯。因為用於扭傷的膏葯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如傷後馬上就貼膏葯,不但達不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反而會使局部軟組織充血腫脹、疼痛加重。
正確的方法是,在皮膚無破損的情況下,應先用冷水沖洗患處或用冰敷患處。待24小時後再熱敷或貼敷膏葯,這樣既可減輕疼痛和腫脹,又可縮短病程。
熱敷可貼牢膏葯冬天氣候寒冷,橡皮類膏葯往往不易粘貼住,這時可將膏葯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或用電吹風吹兩三分鍾,以便粘貼牢靠,提高治療效果。
不良反應的處理輕微不適多數人貼膏葯後並無明顯不適,部分人會感到局部微發熱、發癢,這屬於正常反應,可以不管。
還有一些人在貼上膏葯後會出現水皰,如果皰不大,也不易磨破,則停用膏葯,待皰消退後再貼。如果皰較大,容易磨破,則可用消毒的注射器或用普通的縫衣針火燒一下後,將皰挑破,擠凈皰內的液體,然後用酒精消毒或搽龍膽紫葯水。如果反復起皰,則按過敏反應處理。
過敏貼膏葯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皰、瘙癢,說明對膏葯過敏。
應立即揭下膏葯,如果過敏反應較輕,則用溫水將貼膏葯處清洗干凈即可。
若貼膏葯處起疹子、水皰等,應立即將膏葯取下,用鹽水或雷佛奴爾(乳酸依沙吖啶,又名利凡諾)消毒患處,再用紗布包紮。
如果水皰大,應到醫院用消毒針管將泡內液體抽出,再作相應處理。

㈥ 關於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徵。病情若緩慢進展,常並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原性心臟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尤以老年人多見。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將病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
一、外因:
1.吸煙。
2.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支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
3.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的慢性刺激,常為慢支的誘發病因之一。
4.氣候。寒冷常為慢支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
5.過敏因素。
二、內因:
1.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減低。
2.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綜合上述因素,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氣道存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礎上,有一種或多種外因的存在,長期反復作用,可發展成為慢支。

症狀
多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反復急性發作而加重。主要症狀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開始症狀輕微,如吸煙、接觸有害氣體、過度勞累、氣候變化或變冷感冒後,則引起急性發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遷延不愈,演變發展為慢支。到夏天氣候轉暖時多可自然緩解。
(一)咳嗽: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或分泌物積聚於支氣管腔內均可引起咳嗽。咳嗽嚴重程度視病情而定,一般晨間咳嗽較重,白天從較輕,晚間睡前有陣咳或排痰。
(二)咳痰:由於夜間睡眠後管腔內蓄積痰液,起床後或體位變動引起刺激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
(三)喘息或氣急:喘息性慢支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鳴音。早期無氣急現象。反復發作數年,並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氣急,先有勞動或活動後氣喘,嚴重時動則喘甚,生活難以自理。

檢查
一、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晚期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下肺野較明顯。
二、呼吸功能檢查:早期常無異常。發展到氣道狹窄或有阻塞時,就有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肺功能表現,。
三、血液檢查:慢支急性發作期或並發肺部感染時,可見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緩解期多無變化。
四、痰液檢查。

治療
針對慢支的病因、病期和反復發作的特點,採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應予解痙平喘的治療。對臨床緩解期宜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復發為主。應宣傳、教育病人自覺戒煙,避免和減少各種誘發因素。
一、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一)控制感染 視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病原菌葯敏選用抗生素。輕者可口服,較重病人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黴素G、紅黴素、氨基甙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能單獨應用窄譜抗生素應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產生耐葯菌株。
(二)祛痰、鎮咳 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用祛痰、鎮咳葯物,以改善症狀。遷延期病人尤應堅持用葯,以求消除症狀。常用葯物有氯化銨合劑、溴已新、維靜寧等。中成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對老年體弱無力咳痰者或痰量較多者,應以祛痰為主,協助排痰,暢通呼吸道。應避免應用強的鎮咳劑,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導致病情惡化。
(三)解痙、平喘 常選用氨茶鹼、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吸入劑。若氣道舒張劑使用後氣道仍有持續阻塞,可使用皮質激素,潑尼松20-40mg/d。
(四)氣霧療法 氣霧濕化吸入或加復方安息香酊,可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聲霧化吸入有一定幫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釋劑。
二、緩解期治療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氣功亦有一定效果,加強個人衛生,避免各種誘發因素的接觸和吸入。耐寒鍛煉能預防感冒。

㈦ 支氣管炎怎麼治

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化學刺激或過敏反應等對支氣管粘膜損害所造成的炎症,常發生於寒冷季節或氣溫突然變化時。急性支氣管炎一般起病較急,病程短,多在一周至三周好轉,個別遷延不愈,演變成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以老年人多發,50歲以上患病率為10-15%,亦是由於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臨床表現為連續兩年以上,每年持續三個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氣喘現象。早期症狀輕微,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後緩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狀長年存在,不分季節。慢性支氣管炎按病情進展可分為三期:
1、急性發作期:指在一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症表現,或"咳""痰""喘"等症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2、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狀遷延一個月以上者。
3、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臨床緩解,症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兩個月以上者。
急性支氣管炎多見於寒冷季節發病,因為受涼和過度疲勞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禦機能,使感染有發展的機會。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兒童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見。病毒感染後抑制肺泡巨嗜細胞的吞噬和纖毛細胞的活力,使得細菌有入侵支氣管的機會,引起急性支氣管炎。同時冷空氣、粉塵、刺激氣體等物理、化學刺激也易引起本病。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氣管、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粘液腺體肥大、分泌物增多,經過休息及葯物治療,炎症消退後,氣管、支氣管粘膜的結構及功能可恢復正常。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根據國內外病因調查及實驗防治研究認為,它由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而致襲茄病,這些因素包括:感染、物理化學性刺激、氣象因素、過敏及免疫功能降低等。
⑴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一個常見的重要原因。支氣管炎初起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這些病毒侵入支氣管纖毛上皮細胞並在內大量繁殖,破壞粘膜和悄禪圓上皮細胞,使其失去保護作用,這使原來存在於呼吸道中的細菌如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等便有了致病作用。
⑵物理、化學性刺激:長期吸煙及空氣被化學毒物、粉塵或有害的工業廢氣污染,對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損害了粘膜正常的清掃和防禦功能,便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據普查統計,長年吸煙的比不吸煙的患的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率高2 .8倍,而且吸煙量越大,發病率越高。
⑶氣象因素:寒冷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誘因。許多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冬季發病,主要是因為寒冷刺激可使纖毛運動減弱,氣管痙攣、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受感染等。此外,寒冷使粘膜腺分泌增加,吸入氣體濕啟塌化不足,痰液粘稠,呼吸道不暢,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
⑷過敏:特別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與過敏關系密切。如對塵埃、塵蟎、真菌、寄生蟲、花粉及化學氣體過敏,便可使呼吸道粘膜水腫、充血和支氣管痙攣而發生咳嗽和喘息。
⑸免疫功能下降:本病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高,這與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關系。老年人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激素分泌減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縮,肺組織儲備能力降低,肺組織彈性減退。這些均是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和反復發作的原因。

支氣管炎怎樣用敷貼治療?
(1)葯物:硫黃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術20g,白礬10g,熱參總鹼150g。製法:先將草、芍、術用水煎煮兩次,煎液混合一起濃縮成稠膏,加入硫、礬烘乾研末即得,最後加入熱參總鹼,混勻,備用。用法:先將臍用溫水洗凈擦乾,取上葯200mg敷於臍窩中,蓋以軟紙片,上用葯棉,輕輕壓緊,外以膠布固定,5~7天換葯1次。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
(2)葯物:二丑15g,大黃30g,檳榔8g,木香5g,輕粉少許。
製法:輕粉另研。余諸葯均烘乾,研為細末,過篩,加輕粉,調均勻,再研一遍,煉蜜調膏。
用法:敷神闕穴。用於支氣管炎偏熱者。
出處:《中醫外治法集要》
(3)葯物: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黃5g,細辛2g,麝香少許。
製法:麝香另研,余共研細末,瓶貯備用。
用法:先將臍內放麝香,再放余葯,隔姜灸,每次3~5壯,10天為1療程。
出處:《中國灸法集粹》。

支氣管炎怎樣用針灸療法治療?
(1 )針灸:以宣肺利氣化痰為法。取手太陰經、背俞穴為主,一般用瀉法,慢性體弱者用補法。
處方:肺俞、風門、列缺、天突。
隨證配穴:外感咳嗽伴發熱配合谷、大椎。內傷咳嗽痰多配豐隆、足三里;氣急、喘、咯血配尺澤、孔最。
天突穴針從氣管前、胸骨柄後刺入,反復捻轉以加強針感,有降氣、平喘作用,肺俞、風門、列缺均能宣肺降氣,可隨證選穴。針刺肺俞及其鄰近穴,可使氣道阻力減低,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發熱,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熱;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豐隆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運脾胃而治痰濕。據報道,針刺足三里後可使通氣量比針刺前增加。氣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氣平喘;熱傷肺絡,取尺澤、孔最以清泄肺熱而止咯血。
(2)耳針:選穴:支氣管、肺、神門。急性支氣管炎加腎上腺、交感;慢性支氣管炎加脾、腎。
(3)穴位注射:選穴:夾脊頸7~胸6。用維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盤組織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對,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1療程。
(4)埋線:選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雙側。隨證取穴:氣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雲門。一般間隔1月埋線1次,總次數根據病情決定。

http://www.zgxl.net/sljk/ybjb/huxi/zqgy.htm

㈧ 醫生請進,我開始得了氣管炎了,我該怎麼辦

重點推薦:中醫看慢支

慢性支氣管炎的預防和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尤以老年人多見,50歲以上者高達15%左右。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秋冬季節為發病高峰。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清楚,據國內外調查與研究認為,是多種因素長期互相作用的結果。病毒和細菌所引起的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繼發感染和加劇病變發展的重要因素,粉塵、大氣污染、刺激性煙霧、長期吸煙的慢性刺激是主要病因之一,氣候寒冷,過敏因素也是發病的誘因。機體抵抗力減弱,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是引發慢性支氣管炎的內因。
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緩慢握稿神,病程較長,反復發作逐漸加重。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氣短,尤以清晨或夜間為重,痰量增多。當並發肺氣腫時,除有咳、痰、喘等症狀外,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起初僅在勞動時氣促,隨著病情發展,以後靜息時也感氣短。
為了延長緩解期,減少復發,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病人及家庭成員應該重視預防和護理工作。
1、積極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醫囑,選擇有效的抗菌葯物治療。常用葯物有:復方磺胺甲醛異惡挫、強力毒素、紅黴素、青黴素等。治療無效時,也可以選用病人未用過或少用的葯物,如麥迪黴素、螺旋黴素、先鋒黴素等。在急性感染控制後,及時停用抗菌葯物,以免長期應用引起副作用。
2、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葯物的同時,應用鎮咳、祛痰葯物。對年老體弱無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較多的病人,應以祛痰為主,不宜選用強烈鎮咳葯,以免抑制中樞神經加重呼吸道炎症,導致病情惡化。幫助危重病人定時變換體位,輕輕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3、保持良好的家庭環境衛生,室內空氣流通新鮮,有一定濕度,控制和消除各種有害氣體和煙塵,戒除吸煙的習慣,注意保暖。
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耐寒能力和機體抵抗力。冬天堅持用冷水洗敬清臉、洗手,睡前按摩腳心、手心,都有一定幫助。
5、在氣候變化和寒冷季節,注意及時添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預防流感。注意觀察病情變化,掌握發病規律,以便事先採取措施。如果病人出現呼吸困難,嘴唇,指甲發紫,下肢浮腫,神志恍惚,嗜睡,要及時送醫院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上以長期咳嗽、咯痰、喘息為主證。常在寒冷季節及氣候劇變時反復段虧發作。本病如遷延不愈,可並發肺氣腫,甚至肺原性心臟病。

養生指南:
一.預防感冒: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或急性發作。
二.飲食調攝:飲食宜清淡,忌辛辣葷腥。應戒煙多茶,因為吸煙會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反射性支氣管痙攣,排痰困難,有利於病毒、細菌的生長繁殖,使慢性支氣管炎進一步惡化。茶葉中含有茶鹼,能興奮交感神經,使支氣管擴張而減輕咳喘症狀。
三.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暢,增加肺活量,減少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預防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的發生。具體方法:吸氣時盡量使腹部隆起,呼氣時盡力呼出使腹部凹下。每天鍛煉2~3次,每次10~20分鍾。
四.避毒消敏:有害氣體和毒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塵等會使病情加重,家庭中的煤爐散發的煤氣能誘發咳喘,廚房居室應注意通風或裝置脫排油煙機,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寄生蟲、花粉、真菌等能引起支氣管的特異性過敏反應,應保持室內外環境的清潔衛生,及時清除污物,消滅過敏源。
五.冬病夏治:在夏季大暑天用消喘膏外貼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具體做法:將消喘膏外敷於大椎穴、天突穴、肺俞穴、膻中穴。每次敷貼2天,間隔3~5天換葯一次,敷貼3次為一個療程,每年一個療程,連續3年夏季敷貼。
六.適當休息:發熱、咳喘時必須卧床休息,否則會加重心臟負擔,使病情加重;發熱漸退、咳喘減輕時可下床輕微活動。平時應參加適當活動或勞動。
七.堅持鍛煉:可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醫療保健操、太極拳、五禽戲等項目,堅持鍛煉,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活動量以無明顯氣急、心跳加速及過分疲勞為度。

慢性支氣管炎常年反復發作,導致腺體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進,支氣管粘膜上皮磷化、稀疏、脫落,支氣管壁破壞、塌陷、扭曲變形或擴張,形成不可逆轉的病理改變。同時患者呼吸功能也會減退,表現為氣道狹窄、阻力增高、殘氣量增加等。
慢性支氣管炎如果防治不好的話,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肺氣腫乃至肺原性心臟病。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使氣管腔狹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氣時氣體容易進入肺泡,呼氣時由於胸膜腔內壓增加使氣管閉塞,肺泡充氣過度。同時慢性炎症破壞小支氣管壁軟骨,使之塌陷,也影響呼氣時氣體排出。肺部慢性炎症使一些炎症細胞釋放蛋白分解酶增加,損害肺組織、肺泡壁,形成肺氣腫、肺大皰。肺泡壁毛細血管受壓,血液供應減少,肺組織營養差,肺泡壁彈性減退,促使肺氣腫發生。一般由慢性支氣管炎發展成為肺氣腫需要6年以上。
慢性支氣管炎也可發展為肺心病,由慢性支氣管炎並發肺氣腫至發展為肺心病是一個慢性過程,一般需要6-10年。一般肺氣腫形成之後,肺泡內壓力增加,造成毛細血管腔受壓,使肺循環阻力增加。同時因為呼吸功能不全及缺氧,可引起肺小血管反射性痙攣,進一步使肺動脈壓增高,肺動脈壓力增加加重了右心室的負擔,右心室為了要克服增高的阻力,就會逐漸肥厚,最終發生右心室擴張,終至右心衰竭,這就是肺心病了。
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特點是反復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1、咳嗽:長期反復逐漸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特點。輕症病人僅有輕微咳嗽及少量粘液。當秋冬氣候驟變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發作時,咳嗽頻繁且加重,以清晨及夜間明顯。2、咳痰:痰量多少不一,一般為白色粘液痰及白色泡沫樣痰;伴有急性感染時痰液變得粘稠或呈膿性,痰量增加,咳嗽較劇烈時,痰中偶帶血絲。3、氣喘:病人如果痰多,支氣管發生痙攣,氣管壁水腫狹窄,病人就會出現氣喘。
在體格檢查方面,慢性支氣管炎早期可無異常體征,急性發作期肺部常有散在的干、濕羅音。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發作期,肺部可聽到哮鳴音和呼氣延長,如伴有感染時,羅音增多。
胸部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粗,增多,以雙中、下野為著。繼發感染時,肺紋理紊亂、粗糙或有小斑片狀陰影,且多位於紋理遠端,形態不規則,直徑約2-3毫米,以兩肺中、下肺野內側多見。這是由於細支氣管發炎,管腔內分泌物阻塞所致。血常規一般無異常變化,只有在急性發作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可以偏高。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痰塗片和培養檢查,可找到肺炎球菌等致病菌。慢性支氣管炎是常有復發而難以徹底根治的疾病之一。在治療上應採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有喘息時,給予解痙平喘的治療。臨床緩解期應加強鍛煉,增加體質,提高抵抗力。
急性發作期: ⑴控制感染:特別是發熱、咳膿痰及喘息加重時,均應及時採用抗生素治療。輕者可口服,較重病人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黴素G,紅黴素及頭孢菌素類等。 ⑵祛痰鎮咳:應用祛痰鎮咳葯物主要是改善症狀。遷延期病人尤應堅持用葯,以求消除症狀,對年老體弱,無力咳痰或痰量多者,應以祛痰為主,保持呼吸道通暢,而應避免應用強的鎮咳葯物,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呼吸中樞,加重呼吸道阻塞,使病情惡化,常用葯如棕胺合劑、祛痰靈、必嗽平等。 ⑶解痙平喘:常選用氨茶鹼、舒喘靈等,有靜脈用葯,口服用葯及氣霧劑噴用等多種途徑,可以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解除痙攣,使痰液易排出。 ⑷氣霧療法:對於痰較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用氣霧濕化吸入,以稀釋氣管內分泌物,有利排痰。

緩解期治療: ⑴吸煙的患者首先要戒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率高許多倍,戒煙後病人的肺功能有較大改善,同時也要避免被動吸煙。 ⑵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運動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每天早晨可散步、打拳、慢跑等,這樣能呼吸新鮮空氣,促進血液循環,冬季鍛煉能提高呼吸道粘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 ⑶合理調節室溫,預防感冒,冬季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與室外溫差大,易患感冒。夏天,不宜貪涼,使用空調溫度要適中,否則外出易患"熱傷風"誘發支氣管炎發作,流感流行季節,盡量少到人群中去,大量出汗不要突然脫衣,以防受涼,注意隨季節改變增減衣服,老年人可注射流感疫苗,減少流感感染機會。 ⑷平時多食含維生素A類的食物,如胡蘿卜素等,維生素A能使氣管粘膜上皮抵抗力增強,對防止細菌及病毒感染與毒物刺激有一定作用。 ⑸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中葯扶正固本,如中葯黃花等療效都較好。西醫方面,可以口服必思添,核酪等葯物,或肌注胸腺素等提高免疫力。

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中醫稱「咳嗽」,「痰飲」。
【症狀】 長期反復咳嗽、咳痰、氣喘、感染,每年發作至少三月,並持續2年或2年以上,且能排除心肺疾病之後,即可診斷為慢支。僅有咳嗽、 咳痰者為單純型慢支,伴喘息者為喘息型。單純型慢支多無體征,有感染時肺部聽診可聽到濕性或乾性羅音。喘息型慢支可聽到哮鳴音。 X線胸片顯示紋
理增多,變粗亂。合並症有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
【預防】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力,防寒保暖,預防感冒發生,戒煙,防塵,訪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
【治療】(1)慢支發作期以抗感染為重點,兼顧祛痰,止咳、平喘。常用抗菌葯有復方新諾明,青黴素,慶大黴素等, (2)法痰止咳平喘葯有必嗽平,氨茶鹼,舒喘靈0.1~0.2毫克,噴霧l~2次,每4小時一次噴霧吸入。(3)病情頑固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3)用川貝批把膏,川貝止咳露,痰咳凈等。

什麼是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於物理、化學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粘膜炎性變化,粘液分泌增多,臨床出現咳嗽、咳痰和氣急等症狀。早期症狀輕微,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後緩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狀長年存在,不分季節。疾病進展又可並發肺氣腫、肺動脈高壓及右心肥大,嚴重影響勞動力和健康。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將病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
(1)外因
①吸煙:國內外研究均證明吸煙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吸煙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煙後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病情緩解,甚至痊癒。
②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為多見。在病毒或病毒與支原體混合感染損傷氣道粘膜的基礎上可繼發細菌感染。從痰培養結果發現,以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種為最多見。感染雖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密切關系,但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說明為其首發病因。只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的繼發感染和加劇病變發展的重要因素。
③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之一。接觸工業刺激性粉塵和有害氣體的工人,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遠較不接觸者為高,故大氣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誘發病因。
④氣候:寒冷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及急性加重常見於冬天寒冷季節,尤其是在氣候突然變化時。寒冷空氣刺激呼吸道,除減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外,還能通過反射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血液循環障礙和分泌物排出困難等,有利於繼發感染。
⑤過敏因素:據調查,喘息性支氣管炎往往有過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細胞數量與組胺含量都有增高傾向,說明部分患者與過敏因素有關。塵埃、塵蟎、細菌、真菌、寄生蟲、花粉以及化學氣體等,都可以成為過敏因素而致病。
(2)內因
①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減低: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禦功能,對吸入空氣具有過濾、加溫和濕潤的作用;氣管、支氣管粘膜的粘液纖毛運動,以及咳嗽反射等,能凈化或排除異物和過多的分泌物;細支氣管和肺泡中還分泌免疫球蛋白(IgA),有抗病毒和細菌作用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下呼吸道始終保持無菌狀態。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禦及免疫功能減弱,可為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提供內在的條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減退,免疫球蛋白的減少,呼吸道防禦功能退化,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較高。
②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當呼吸道副交感神經反應增高時,對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氣管收縮痙攣,分泌物增多,而產生咳嗽、咳痰、氣喘等症狀。
綜合上述因素,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氣道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礎上,有一種或多種外因的存在,長期反復作用,可發展成為慢性支氣管炎。如長期吸煙損害呼吸道粘膜,加上微生物的反復感染,可發生慢性支氣管炎,甚至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或慢性肺心病。

吸煙為什麼和慢性支氣管炎發病關系密切?

紙煙所含的焦油和菸鹼可使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使支氣管收縮痙攣;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受抑制;支氣管杯狀細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氣道凈化能力減弱,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粘液積聚。肺泡中的吞噬細胞功能減弱,均易引起感染。吸煙者易引起鱗狀上皮細胞化生,粘膜腺體增生、肥大和支氣管痙攣, 易於感染。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學改變有哪些?
早期,氣管、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的纖毛發生粘連、倒伏、脫失,上皮細胞空泡變性、壞死、增生、鱗狀上皮化生;病程較久而病情又較重者,炎症擴散至支氣管壁周圍組織。粘膜下層平滑肌束斷裂、萎縮;病變發展至晚期,粘膜萎縮,氣管周圍纖維組織增生,造成管腔的僵硬或塌陷。病變蔓延至細支氣管和肺泡壁,形成肺組織結構的破壞或纖維組織的增生,進而發生阻塞性肺氣腫和間質纖維化。電鏡觀察可見:Ⅰ型肺泡上皮細胞腫脹變厚,Ⅱ型肺泡上皮細胞增生 ;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內皮細胞損傷,血栓形成和管腔纖維化、閉塞;肺泡壁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這些變化在並發肺氣腫、肺動脈高壓、肺心病者尤為顯著。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需進行哪些輔助檢查?
(1)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病變反復發作,引起支氣管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或肺泡間質炎症細胞浸潤或纖維化,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下肺野較明顯。
(2)呼吸功能檢查:早期無異常。如有小氣道阻塞時,最大呼氣流速——容積曲線在75%和50% 肺容量時,流量明顯降低,它比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更為敏感;閉合容積可增加。發展到氣道狹窄或阻塞時,就有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肺功能表現,如第1秒用力呼氣量佔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減少(<70%),最大通氣量減少(<預計值的80%);流速——容量曲線減低更為明顯。
(3)血液檢查:慢支急性發作期或並發肺部感染時,可見白細胞計數或中性粒細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粒細胞增多。緩解期多無變化。
(4)痰液檢查:塗片或培養可見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等。塗片中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已破壞的杯狀細胞,喘息型者常見較多的嗜酸粒細胞。

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3個月,連續2年或以上者。
(2)每年發病不足3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呼吸功能測定等)者亦可診斷。
(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結核、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心臟病等)者。

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症狀
多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反復急性發作而加重。主要症狀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開始症狀輕微,如吸煙、接觸有害氣體、過度勞累、氣候變化或變冷感冒後,則引起急性發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遷延不愈,演變發展為慢性支氣管炎。到夏天氣候轉暖時多可自然緩解。
①咳嗽: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或分泌物積聚於支氣管腔內均可引起咳嗽。咳嗽的嚴重程度視病情而定,一般晨間咳嗽較重,白天較輕,晚間睡前有陣咳或排痰。
②咳痰:由於夜間睡眠後管腔內蓄積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後或體位變動引起刺激性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泡沫性, 偶可帶血。若有嚴重而反復咯血,提示有嚴重的肺部疾病,如腫瘤。急性發作伴有急性感染時 ,則變為粘液膿性,咳嗽和痰量亦隨之增加。
③喘息或氣急: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口羅音。早期無氣急現象。反復發作數年,並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氣急,先有勞動或活動後氣喘,嚴重時動則喘甚,生活難以自理。
總之,咳、痰、喘為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症狀,並按其類型、病期及有無並發症,臨床可有不同表現。
(2)體征
早期可無任何異常體征。急性發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濕鳴音,多在肺部及肺底部,咳嗽後可減少或消失。哮鳴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聽到哮鳴音及呼氣延長,而且不易完全消失。並發肺氣腫時有肺氣腫體征。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分幾型?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上可分為單純型和喘息型兩型。單純型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鳴音,喘鳴在陣咳時加劇,睡眠時明顯。

慢性支氣管炎可分幾期?
按病情進展可分三期。
(1)急性發作期:指在一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症表現,或「咳」、「痰」、「喘」等症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2)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狀遷延一個月以上者。
(3)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臨床緩解,症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2個月以上者。

慢性支氣管炎應與哪些疾病做鑒別診斷?
(1)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應與支氣管哮喘相鑒別。哮喘常於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 ,一般無慢性咳嗽、咳痰史,以發作性哮喘為特徵。發作時兩肺布滿哮鳴音,緩解後可無症狀, 常有個人或家族過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多見於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發喘息及哮鳴音為主要臨床表現,感染控制後症狀多可緩解,但肺部可聽到哮鳴音。典型病例不難區別 ,但哮喘並發慢支和(或)肺氣腫則難予區別。
(2)支氣管擴張:具有咳嗽、咳痰反復發作的特點,合並感染時有大量膿痰,或有反復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濕口羅音為主,多位於一側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狀指(趾)。X線檢查常見下肺紋理粗亂或呈卷發狀。支氣管造影或CT檢查可以鑒別。
(3)肺結核:肺結核患者多有結核中毒症狀或局部症狀(如發熱、乏力、盜汗、消瘦、咯血等) 。經X線檢查和痰結核菌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4)肺癌:患者年齡常在40歲以上,特別是有多年吸煙史,發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復發生或持續的血痰,或者慢性咳嗽性質發生改變。X線檢查可發現有塊狀陰影或結節狀陰影,或阻塞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未能完全消散,應考慮肺癌的可能。查痰脫落細胞及經纖維支氣管鏡活檢一般可明確診斷。
(5)矽肺及其他塵肺:有粉塵和職業病接觸史。X線檢查有矽結節、肺門陰影擴大、肺紋理增多。

慢性支氣管炎有哪些常見並發症?
(1)阻塞性肺氣腫:是慢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並發症,患者肺泡壁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狹窄和痰液阻塞,呼氣不暢,故可發生阻塞性肺氣腫。
(2)支氣管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症蔓延至支氣管周圍肺組織中,患者有寒戰、發熱,咳嗽增劇, 痰量增多,且呈膿性。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X線檢查,兩下肺野有斑點狀或小片狀陰影。
(3)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形成潰瘍,管壁纖維組織增生,管腔或多或少變形,擴張或狹窄。擴張部分多呈柱狀變化。百日咳、麻疹或肺炎後所形成的支氣管擴張常呈柱狀或囊狀,且較慢性支氣管炎所致擴張為嚴重。

慢性支氣管炎的西醫治療原則是什麼?
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病期和反復發作的特點,採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應予解痙平喘的治療。對臨床緩解期宜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復發為主。應宣傳、教育病人自覺戒煙,避免和減少各種誘發因素。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怎樣治療?
(1)控制感染:視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病原菌葯敏結果選用抗生素。輕者可口服 ,較重病人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黴素G,紅黴素,氨基甙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能單獨用窄譜抗生素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產生耐葯菌株。
(2)祛痰、鎮咳: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用祛痰葯及鎮咳葯物,以改善症狀。遷延期病人尤應堅持用葯,以求消除症狀。常用葯物有氯化銨合劑、溴已新、維靜寧等。中成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對老年體弱無力咳痰者或痰量較多者,應以祛痰為主,協助排痰,暢通呼吸道。應避免應用強的鎮咳劑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產生並發症, 導致病情惡化。
(3)解痙、平喘:常選用氨茶鹼、特布他林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吸入劑。若氣道舒張劑使用後氣道仍有持續阻塞,可使用皮質激素,潑尼松20~40mg/日。
(4)氣霧療法:氣霧濕化吸入或加復方安息香酊,可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聲霧化吸入有一定幫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釋劑。

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如何治療?
(1)堅持鍛煉身體:在慢性發病期所採用的一些鍛煉不但要堅持,而且因病人的體力有所恢復, 鍛煉的強度可以適當地增加。
(2)重視感冒的防治:感冒可使緩解期的病人舊病復發。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至少1年),定期進行感冒的預防治療是很重要的,可用感冒疫苗,或服用預防感冒的中草葯。
(3)繼續葯物治療:一部分慢性發作期的病人,經過一個較短時期的葯物治療,可轉入緩解期。這時,咳、痰、喘、炎等四種症狀基本消失,但這不等於氣管內的病理改變已經完全恢復正常 ,還應連續服葯一個時期。
(4)扶正培本:氣管炎在發作期,治療是以攻邪為主,在緩解期則以扶正為主來培養身體的抵抗力,防止病情復發。平時自汗多,畏寒怕冷者可用玉屏風散:黃芪10g,防風10g,白術10g。平時呼吸氣短,活動後加重,腰酸、腿軟,可用河車大造丸(紫河車、麥冬、杜仲、龜板、熟地) 或紫河車粉。

慢性支氣管炎的預後怎樣?
慢性支氣管炎如無並發症,預後良好。如病因持續存在,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易並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如何預防慢性支氣管炎?
(1)戒煙: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不但要首先戒煙,而且還要避免被動吸煙,因為煙中的化學物質如焦油、尼古丁、氰氫酸等,可作用於植物神經,引起支氣管的痙攣,從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 ,還可損傷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及其纖毛,使支氣管粘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凈化功能,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氣管內的繁殖,致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
(2)注意保暖
在氣候變冷的季節,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因為寒冷一方面可降低支氣管的防禦功能,另一方面可反射地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血液循環障礙和分泌物排出受阻,可發生繼發性感染。
(3)加強鍛煉: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緩解期要作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貯備能力。
(4)預防感冒:注意個人保護,預防感冒發生,有條件者可做耐寒鍛煉以預防感冒。
(5)做好環境保護:避免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以免誘發慢性支氣管炎。

如何運用呼吸操防治慢性支氣管炎?
慢支患者,尤其是老年慢支患者,在發作間期可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面介紹一套簡單的呼吸操,供參考。
第一節:呼吸運動
預備姿勢:立正。
(1)深吸氣,同時兩臂慢慢伸開,抬起,與軀干成鈍角。
(2)呼氣,兩臂放下。
注意事項:深呼吸速度要慢。
第二節:擴胸運動
預備姿勢:立正
(1)兩臂抬起,肘部半屈,雙手握拳,手心向下。
挺胸,同時兩臂用力向後拉,恢復原來姿勢。
(2)再做一次。
(3)兩臂伸舉,同時挺胸。
(4)兩臂放下。
注意事項:胸部要用力挺起。
第三節:體側運動
預備姿勢:立正。
(1)左腳向左跨一步當成左弓步,同時右手插腰,左臂經側向上舉帶動上體向右側屈。
(2)向右做側屈一次。
(3)向右再做側屈一次。
(4)左腳蹬回,同時左臂經側放下,右臂自然放下,還原成立正姿勢。
(5)~(8)同(1)~(4),但方向相反。
注意事項:三次側屈動作的幅度要逐漸加大。
第四節:腹式呼吸
預備姿勢:立正。
(1)雙腳分開,雙手放在腹部,全身放鬆。
(2)吸氣時腹部用力鼓起。
(3)呼氣時用力收縮腹部。
注意事項:可以平卧做。速度要慢,要有節律。
第五節:踏步運動
預備姿勢:立正。
原地踏步動作。手和腿的動作盡可能幅度大一些。

什麼是慢性支氣管炎,哪些原因可引起?
慢性支氣管炎,指反復多次的呼吸道感染,病程超過2年,每年發作時間超過2個月

㈨ 膏葯的正確貼法被普及,你貼膏葯時有沒有貼錯過呢

膏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外敷葯品,相信很多人應該都使用過,膏葯一般都是用植物油或是動物油熬成膠狀的物質製成的,那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貼膏葯呢?估計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簡單,其實貼膏葯也是很有技巧的,那你們知道貼膏葯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貼膏葯前擦凈皮膚:在貼膏葯之前,應先用熱毛巾或生薑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凈,待拭乾後再貼。貼膏葯應避開毛發較多的地方,否則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時帶起毛發引起疼痛。冬季氣候寒冷時,橡皮類膏葯往往不易粘貼住,這時可將膏葯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以便粘貼牢靠,增加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