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紅岩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ps改圖片覆蓋 2024-05-11 17:56:17
純淡紫色背景圖片純色 2024-05-11 17:29:37

紅岩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05 23:29:23

① 《紅岩》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羅廣斌、楊益言都是重慶解放前投身反蔣斗爭的共產黨員。被捕後,他們飽含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對先烈的景仰之情,寫下了《紅岩》,記述先烈的斗爭史實。

② 紅岩作者及故事背景

作 者:羅廣斌、楊益言
成書時間:1962年
《紅岩》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它的歷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慶解放。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勝利進軍和反動派的垂死掙扎,是這一時期的特點。小說把反動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與局部上的氣勢洶洶,瘋狂鎮壓;把革命事業全局上的輝煌勝利,與革命者個人的悲壯犧牲,辯證地統一起來。"紅岩"還是村莊名稱,紅岩村位於重慶市郊化龍橋附近的「大有農場」內。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所在地。

③ 《紅岩》的寫作背景

建國初期,為了對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羅廣斌、楊益言和與他們並肩戰斗過的劉德彬三個人共同把他們在獄中與敵人斗爭的切身經歷寫出來。1950年7月1日開始在重慶《大眾文藝》上發表三人合作的報告文學《聖潔的血花》,後華東、華南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單行本。

1958年又在《紅旗飄飄》. 上發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羅廣斌和楊益言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紅岩》。小說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共產主義的奇書」,並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內外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贏得了巨大聲

譽。文革」中該書被誣蔑為「叛徒文學成為禁書,作者亦備受摧殘。羅廣斌和楊益言在「文革」爆發後受到殘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羅廣斌於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結束後小說重新出又行。

④ 紅岩背景

根據同名小說《紅岩》改編;1949年春,國民黨反動派包圍中共駐重慶辦事處;辦事處被迫撤回延安後,在地下黨的領導下,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 如火如荼 ,他們編印《挺進報》,宣傳黨的政策,報道解放戰爭的形勢,令 反動政府 驚恐不安。
特務頭子徐鵬飛派 爪牙 打入 重慶大學 和我備用聯絡站沙坪書店,妄圖追查出《挺進報》的線索,破獲我重慶地下黨組織。地下黨組織負責人許雲峰察覺敵人陰謀,及時採取措施,地下黨員甫志高盲目樂觀,麻痹大意,違抗上級命令,遭到敵人追捕。隨後貪生怕死出賣革命。江姐、成崗、劉思揚等地下黨員也因此入獄。在獄中,敵人對許雲峰、江姐、成崗等地下黨人施用酷刑,妄圖從他們的口中獲得我黨的機密。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英勇無畏,使敵人 一無所獲 。
重慶解放前,斗爭更為激烈。敵人耍盡陰謀妄圖破獲地下黨組織,獄中同志與敵人艱苦鬥爭、巧妙 周旋 ,擊敗敵人假釋放、安插奸細等詭計,並千方百計准備越獄。大屠殺提前了,敵人瘋狂屠殺革命同志,同志們為了迎接黎明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書寫了壯麗詩篇,並且留下了著名的「獄中八條」這是他們對黨和人民共和國的最後囑托和期望

⑤ 紅岩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簡短的飄渺版】

羅廣斌、楊益言都是重慶解放前投身反蔣斗爭的共產黨員。被捕後,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內目睹了許多革命者頑強不屈的斗爭和壯烈犧牲的場面,並且自己也親身經歷了光明與黑暗的生死搏鬥。新中國成立後,那些革命者的偉大形象和感人事跡時刻縈繞在他們心頭。他們飽含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對先烈的景仰之情,寫下了《紅岩》,記述先烈的斗爭史實。

【縮小的前言版】

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的中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楊益言是1948年9月被捕的,關在重慶渣滓洞。他和關在這里的近300多名革命先烈,受盡了嚴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當時,年僅23歲的楊益言剛從上海同濟大學畢業,胸懷救國之心回到故鄉重慶,就被國民黨特務盯住了。他是渣滓洞監獄中在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大屠殺前被親友多方營救出的倖存者之一。羅廣斌是由江竹筠(江姐)介紹入黨的,被捕以後被關押在白公館。就在1949年11 月27日深夜軍統特務先對渣滓洞進行大屠殺時,由於兵力不夠,他們把白公館的所有看守特務人員抽調到渣滓洞集中起來屠殺共產黨人,在白公館特務空虛的情況下,羅廣斌等18 名革命同志趁機逃出了敵人的監禁。親身經歷了光明與黑暗的生死搏鬥,並且作為倖存者和最直接的見證人,這兩位作者在1959年寫作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搜集整理先烈們的斗爭事跡,加以集中、提煉、進行藝術再創造,以3年的艱苦創作寫出這部氣勢恢宏的長篇小說《紅岩》。

【詳細的後來版。請先仔細看看吧,反正對自己沒壞處。】

1963年,團中央提議推選羅廣斌為訪日代表,被重慶市某些人以「歷史問題有個別疑點」為由否決;第二年共青團召開九大准備安排他為團中央委員候選人,也因同樣理由被否決。在階級斗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年代,羅廣斌當年在大屠殺之夜從獄中脫險的經歷,正好構成了讓人不放心的歷史疑點。因此羅廣斌在文革之前心情是壓抑的。當以「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為口號的文化大革命發動起來之時,他立即被那種「造反精神」所鼓動,所感召。他成為重慶最早的造反派之一。這也是他的悲劇人生的開始。

《重慶晚報》載文介紹說:文革伊始羅廣斌等作家就向全市發表公開信成立戰斗小組,參與造反奪取了市文聯領導權,在市級機關團體幹部中最早造反。「1966年8月底,市文聯職工郭青等發起成立造反派組織『紅衛兵戰斗小組』,當時羅立刻表示堅決支持並說:怕什麼,最多是坐監牢,掉腦袋,全家打成反革命!」摒棄文革的極左思潮,我們從羅廣斌這席話中似乎又依稀看到了當年參加地下斗爭時那個熱血青年的風采。只可惜,這次的獻身決心從開始就走錯了路,這是令我們為之無限惋惜的地方。

文革中上海造反派「一月奪權」被中央肯定,各地紛紛聞風而動。重慶造反派內部在奪權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因此埋下了仇恨的種子。1967年1月31日,矛盾終於一觸即發:支持奪權的北航紅旗駐渝紅衛兵率先拋出了批判羅廣斌的文章《羅廣斌很像革命造反派內部的定時炸彈》、《我們為什麼要揪羅廣斌》,攻擊他的帽子一頂接一頂:「周揚黑線上的人物」、「與黑幫分子沙汀、馬識途等關系十分密切」,「重慶文藝界最大的鐵桿保皇分子」,「山城頭號政治大扒手」……

在群眾組織兩派公開決裂時,羅廣斌在選擇站到其中一方的同時,也深深陷入派性斗爭。1967年2月2日,重慶紅衛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發令抓捕羅;2月5日,建工學院紅衛兵將羅從家中綁架並抄家;2月8日,奪權方的重慶市革聯會宣告成立;2月11日,宣布市文聯等反奪權組織為「反革命組織」、「保羅(廣斌)組織」,勒令解散……

⑥ 紅岩人物關系圖。

紅岩人物關系圖如下:

紅岩主要人物簡介:

1、許雲峰:

許雲峰堅強勇敢,毫不畏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與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李敬原在新生茶園碰頭,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突然襲擊,許雲峰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沉著掩護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獄。表現了革命者的高風亮節。

2、江姐:

江姐是《紅岩》中比較豐滿的藝術典型。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警惕。在重慶的朝陽碼頭,她看到甫志高穿著西裝給她掮行李,當即識破了甫志高好表現的心理,表現了她高度的黨性。

3、徐鵬飛:

一個反面人物形象,作者並沒有對他進行臉譜化、概念化的處理,而是注意挖掘其性格的復雜性。一方面,他兇殘、狠毒,「如果在任何時候聽不見拷打的嚎叫,他會感到空虛和恐怖」。

另一方面,他有著豐富的特務工作經驗,善於採用攻心戰術抓住對方弱點,瓦解對方意志,對甫志高利用其對家庭的依戀,對劉思揚利用其出身等等。

4、成崗:

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編輯、印刷和發行工作,在工作間被捕,關押於渣滓洞、白公館看守所,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堅持自己的氣節,在獄中堅持出版《挺進報》。後被槍殺。

(6)紅岩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作者羅廣斌、楊益言都是當時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們親身經歷了黎明前血與火的考驗,目睹了許多革命志士為革命犧牲的壯烈場面。

根據親身經歷,作者於1958年發表了革命回憶錄《烈火中永生》,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共同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紅岩》,1961年12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小說出版發行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共產主義奇書",亦稱之為「黎明時刻的一首悲壯史詩"。

《紅岩》的人物精神:

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紅岩,中美技術合作所就是在紅岩,離那裡不遠的地方是抗日戰爭時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

作家用紅岩來形容還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紅色 "象徵著革命,岩石非常堅硬,象徵著革命者在獄中堅持斗爭,堅韌不拔的精神。《紅岩》是作者用紅色堅硬的岩石比喻革命者。

資料來源:網路-紅岩

⑦ 紅岩的歷史背景

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嚴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它的歷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慶解放。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勝利進軍和反動派的垂死掙扎,是這一時期的特點。小說把反動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與局部上的氣勢洶洶,瘋狂鎮壓;把革命事業全局上的輝煌勝利,與革命者個人的悲壯犧牲,辯證地統一起來。它的基本情節以「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館)內的敵我斗爭為中心,交錯地展開了我地下黨領導的城市的地下斗爭、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獄中斗爭以及華鎣山區的武裝斗爭,集中描寫了革命者為迎接解放、挫敗敵人的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最後決戰。小說以大量的篇幅描寫了革命者的獄中斗爭,除了《獄中聯歡》所寫的新年聯歡活動外,還寫了獄中絕食斗爭的勝利,為龍光華烈士舉行追悼會,寫了江雪琴的從容就義,許雲峰在地牢里同徐鵬飛的最後一次交鋒,以及最後的武裝越獄斗爭等。全書共三十章,《獄中聯歡》是從該書的第十六章節選下來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都是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們親身經歷了黎明前血與火的考驗,目睹了許多革命烈士堅韌不拔的英勇斗爭和壯烈犧牲的場面。根據這些經歷,他們於 1957年寫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隨後,在回憶錄的基礎上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
關於紅岩,有三個歷史范疇必須要認識清楚,一是川東地下黨、二是中共中央南方局、三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川東地下黨這個概念是歷史形成的。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兩度設立屬於四川省委領導的川東特委,但均為時不久就撤銷了。當時的情況大致是,省委在重慶時,設立川西特委,駐成都;省委在成都時,則設立川東特委,駐重慶,分別領導川西和川東大片地區黨的工作。抗戰以後,四川省黨的組織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根據當時斗爭形勢的需要,分成川康和川東兩個部分。在重慶先後三度成立了川東特(臨)委,即1938年11月至1943年9月的川東特委(1943年9月,特委書記廖志高調回南方局,旋返延安,川東特委撤銷,分別成立上川東特委和下川東特委,抗戰勝利前亦撤銷),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的川東臨委;和1949年1月至重慶解放的川東特委。這三屆特(臨)委和一度設立的上、下川東特委均直屬黨的中央局(先後是南方局和上海局)領導。通常習慣上所說的川東地下黨,就是指的抗日戰爭以後重建起來的,一直到解放為止的川東地區黨組織。她與四川其他地區黨

⑧ 紅岩封面設計的含義

運用紅色堅硬的岩石,來比喻革命者,表達了革命者的意志比岩石還要堅硬。

《紅岩》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12月首版。描寫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勢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瘋狂鎮壓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斗爭。著重表現以齊曉軒、許雲峰、江雪琴等共產黨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戰斗,雖然最後慘遭屠殺,但卻充分顯示了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8)紅岩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生活。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後代」,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

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