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春的古詩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那麼,有什麼詩詞與之息息相關的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立春時節詩詞吧。
1、《立春日》
作者:陸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盤放手空。
天地無私生萬物,山林有處著衰翁。
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
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豐。
2、《漢宮春·立春日》
作者: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為了便於對立春的詩句的理解,下面擴展介紹一下關於立春的小知識: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於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 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
立春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一些地方便傳承著以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納福祈歲、驅邪攘災、除舊布新等為主題的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雛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