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說中的龍到底在哪裡
中國傳統文化中十二生肖中的十一個生肖在現實世界中都能夠發現,唯獨龍卻是無法能夠找到的,難道龍是古人憑空想像的嗎?但自古以來就有不少有關於人類目睹真龍的記載。
龍作為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物種,我們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在我們內心上是認同龍的存在的,可是為什麼至今依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龍的存在。
龍不可能憑空捏造的,任何事物都是基於一定的現實物質而出來的,也許龍作為一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曾經在我國遠古時代存在過,只不過早早滅絕,也許龍是根據生物而想像出來的,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對於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敬畏。
作為中國的圖騰,龍到底藏在哪裡了呢?那龍真的如傳說中那般厲害嗎?龍真的是外星生物嗎?如果是的,為什麼在現代我們卻沒有發現過呢?我們只能把答案寄託給未來。
2. 有趣的繪本解析分享第12天《養只小龍很簡單》❤❤❤
《養只小龍很簡單》這本繪本曾被納入德國國家書目。繪本講述了爸爸收到一顆蛋,開始養起小龍,從覺得養只小龍很簡單,到不總是那麼簡單,再到其實很簡單。看似荒誕的故事,卻表達出父母養育孩子所經歷的種種心理變化,輕松溫情的表述里又蘊含著 育兒的艱辛和快樂。有位媽媽說:「讀完這本繪本後很感慨,真的很辛苦,可是如果你問我再來一次,你願不願意,我會說我願意。」 在為孩子伴讀這本繪本時,有3點需要我們用心感受,以及可以和孩子互動的 :
1.這本繪本只有爸爸和小龍。看似是一本講述父愛的繪本,但是細細感受會發現,換上媽媽卻也一點也不突兀,這些手忙腳亂,這些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辛苦,是每一位父母都有過的經歷和感受,尤其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孩子還小,可能感受不到在外工作的父親有多辛苦,所以此刻繪本一幅幅的插畫,讓孩子次次感受到父愛。如果可以這本繪本由爸爸和媽媽分別為孩子伴讀一次。
2.引導孩子注意觀察繪本畫面的細節,比如地上被亂扔的香蕉皮、扣在地上的碗,爸爸的鍋里冒著黑煙,可以感受到爸爸的手忙腳亂;小龍學噴火的時候,把爸爸的屁股都要燒著了,冒著黑煙;以及衣櫃門上小龍畫的一幅城堡的畫,後來被爸爸貼到了牆上,和爸爸和小龍的合影放在一起。通過對這些細節的觀察可以讓孩子體驗閱讀帶來的各種驚喜,還可以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思考力和推理能力。
3.這本繪本以爸爸養育小龍的一生,從出生、到成長、到獨立的過程為主線。心理變化經歷了從養只小龍很簡單,到不總是那麼簡單,再到其實很簡單三個轉折點,家長們會產生共嗎。當寶寶呱呱墜地,我們開始也是信誓旦旦愛心爆棚,好像沒有什麼攻克不了的難題;當養育過程中狀況不斷,手忙腳亂的時候,又會感嘆好像沒那麼簡單;直到看到孩子學有所成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幸福,如釋重負地感嘆其實很簡單。
這本繪本不僅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爸爸的愛,更是給到了我們家長兩個育兒啟示:
1.大多數中國家庭還是習慣中國式的表達方式,把對彼此的愛,對家人的愛都藏在心裡。我們可以藉助像《養只小龍很簡單》這樣講述親情的繪本,直白的,明確的將愛表達出來。即使是成人也是渴望自己被愛的不是嗎?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養一隻寵物、一株花草、甚至只是照顧一個心愛的玩偶,讓孩子用心體會付出和愛,才會懂得感恩和反哺。
2.有一天,小龍長大了,長得比爸爸還要高大,那時,它們就要去闖盪世界了,它們還要找個騎士一起去戰斗。這個地方讀來可能會有些心酸。因為分離,無論是對於家長還是孩子,都會有些難以接受。適時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分離、分開後什麼時候回來,並且有些愛不會因為分離而淡去,有些關懷永遠都在,幫助孩子預見未來,可以更好的建立安全感❤❤❤
3. 《龍在哪裡》有哪些看點
《龍在哪裡?》是一部和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的全年齡段動畫大片,其主要講述的十二生肖的故事。在邪惡黑暗勢力的左右下,原本的十二生肖或將重新洗牌,動物界即將為之大亂天下,而此時此刻作為十二生肖之首的龍先生卻遭綁架,去向不明。小女孩小珍在天兵天將小羊、小豬、小馬等生肖大員的幫助下,意外之中開啟了一段充滿驚險刺激、危險重重卻綺麗異常,快樂滿滿的解救龍先生之旅。
和以往諸多動畫電影一樣,《龍在哪裡?》也是以冒險、成長、勵志、溫暖為主題框架,講述了通俗易懂的故事,由於情節鋪陳嫁接上了十二生肖以及天宮、人類、鬼怪、妖魔、神界,因而變得異常呆萌歡寵,搞笑十足,快樂無限。這種呆萌不僅體現在故事情節上,更深刻於人物角色中。精靈古怪、淘氣聰穎的人類小珍,溫順恭良的乖乖羊,蠢笨蠢笨卻又溫暖善意的小豬,帥氣十足萌勁兒無敵的小馬,以及勇猛無敵且也痴情纏綿的老虎等等等等,都打造的鮮栩如生,令人眼前大亮,也因此對國產動畫電影的原創設計倍增了信心。
《龍在哪裡?》最值得稱道的除了歡趣溢滿的故事情節,鮮萌個性的人物角色外,其技術優勢更有必要安利給廣大電影愛好者。影片的3D技術真真正正的好到爆,之前,觀眾對3D的最大需求可能就是被閃到被戳中,感官體驗直白甚至身臨其境。《龍在哪裡?》在此基礎上更做到了3D最初始也最高級的視覺效果,即層次感突出。雲霧籠罩著山巒,山巒中疊著山峰,山峰後纏繞著白雲.....在這一畫面中,一個鏡像中出現了多層畫面,3D效果完全沒打折。這種感官體驗,就好像親身置於山巒疊嶂之中,雲霧繚繞著指尖,感覺從未如此真實。
片中還有一個片段也足以見證其3D視效的非凡性。小羊、小豬、小馬等萌物來到小珍家裡,討論如何應對生肖危機時,幾個角色對話台詞在顯示出字幕時,3D效果也是杠杠的。尤其是倒映在小珍家光面餐桌裡面的字體(倒著的)是被鑲嵌在裡面的,而非一般普通3D那樣,懸浮於表面。雖然僅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足以證明片方的技術之成熟,以及態度、責任之強烈,精益求精下,最受惠的其實還是廣大觀眾。
《龍在哪裡?》九年磨一劍出此良心力作皆源於導演對技術的苛刻,對視覺的挑剔。這是一個有著深厚好萊塢背景的技術特效型導演,其參與打造的經典佳作包括《蜘蛛俠》系列、《黑衣人》《極地特快》《怪物史萊克》等。其擔任視覺特效總監的《詭絲》《劍雨》曾獲台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大獎。由這樣一枚技術控主導打造的《龍在哪裡?》勢必會上演一番頂級視覺饕餮盛宴。令人頗感欣慰的是,《龍在哪裡?》在注重視效的同時,對劇本劇情也絲毫不含糊、不怠慢,真正做到了視覺、內容的雙極致。
4. 繪本講師訓練營【15】期 2/21 閱讀原創《龍的故鄉》
07325-賈延文
對於遊子來說,故鄉是什麼。故鄉遠在天邊,卻又和我們血脈相連,無論你走得多遠,故鄉的印記永存你心。故鄉可能是一種食物,一種習慣,或者一個影響你一生的一個人。那麼,中國對於我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這代代相傳的中華文明又是什麼。文化和傳統都是一個很抽象的詞彙,如何傳達如何表述,經過會困擾我們。《龍的故鄉》這本繪本藉助元宵節的場景描述和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的展現,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讓我們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底蘊和氣息。
故事講述的是美國華裔後代回中國尋找龍的故鄉的經歷和感受。故事的開始小女孩從遙遠的美國回到故鄉,尋找聽說的"龍"。真有"龍"嗎?她在尋找龍的過程中,吃了湯圓,舞了龍燈,踩了高蹺,放了花燈,見識了鯉魚跳龍門。最後她也沒見到龍,但她真切的知道了什麼是中華,體味到了中華文化的真實存在。
繪本其實是在講述中華傳統節日和文化,但講述方式不再象以往一樣生硬,講傳統神話故事,單單講習俗,而是帶著情懷,把這一切都融進了溫情的故事中。
5. 龍是何物,又在哪裡呢
龍是一種被人類神化的傳說中的天上地下最強大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它存在於人們的口中,存在於中國動畫片中,但卻不存在於這世間的任何地方。它是一個虛擬出來的動物或者說神獸,雖然有畫像可它更像是一種信仰。它存在於相信它的人們的心裡。
傳說中的龍有自己的樣子,它有兩顆像狼一樣鋒利的爪牙、像蛇一樣柔軟的長身、像魚一樣堅硬的龍鱗、像老虎獅子一樣兇狠的眼神和碩大的頭顱,鼻孔和眼睛都非常大,一個呼氣就能掀翻一座城。它們可以控制雨控制天氣,封建皇帝遇到天災人禍時會祭天,所謂祭天其實就是帝後做表率祈求天帝讓龍降雨或者停止洪澇順便安撫躁動的民心和自己的江山穩固。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它是人們臆想的一個強大的存在,人們把自己認為的所有厲害的動物的長處集中在一處形成了強大的龍,它的存在就像西方信仰中的大天使一樣,神通廣大替上位者處理一切事物。
龍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
6. 從"線條"和"構圖"讀懂繪本
圖像是繪本向讀者傳遞信息的主要窗口,而優秀繪本的圖像中往往隱含著豐富的信息。要想發現蘊藏於圖像中的信息,獲得深層次閱讀體驗,就要掌握讀懂圖像的方法——看圖有"看"法,才會有想法,有想法才能學而有得。
今天讀《繪本有什麼了不起》之"從圖文獲取信息",我知道了破解繪本圖像的密碼就在於它的線條、造型、構圖、顏色、象徵、細節等。就以《你看起來很好像很好吃》為例,去尋找隱藏於線條和構圖中的"玄機"。
繪本封面的霸王龍以粗壯卻又彎曲線條勾勒而成,加上平角的構圖,既表現出霸氣威猛、強大無比的氣勢,又傳達出一種平和、溫馨的感受,為霸王龍與小甲龍親如父子的關系埋下了伏筆。霸王龍面向右方,加上行走的步伐,暗示了故事情節的開啟。
故事一開始,火山爆發,山崩地裂,一隻甲龍寶寶破殼出世。粗壯的直線條山石,營造出火山爆發的緊張、恐怖氛圍。剛出世的甲龍寶寶則以彎曲的細線條表現,配以圓形的造型,給人可愛,而又孤獨、無助的感覺。小甲龍初遇霸王龍的畫面是仰角構圖,霸王龍占據整個畫面的中心,小甲龍則處於圖畫左下角,預示了二者懸殊天壤,小甲龍即將成為霸王龍龍的口中之食。接下來的圖,畫面的視角聚焦處是小甲龍抱著霸王龍一條粗壯的,反映出二者的心理開始靠近,而圖畫下方的文字正是:"爸爸,"小甲龍抱住了霸王龍的腿,說,"我好怕呀!"實際上,整個故事中,正是由於線條、造型及結構的合理運用,才演義出一個溫情而又耐人尋味的故事。
繪本的圖畫中還隱藏著很多機關,明天將繼續探尋。
7. 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繪本大師(八):溫情的恐龍爸爸-宮西達也
嗨,您好!我是月亮說童書,我曾在書店工作19年,這19年中,歷經5年的童書實踐研究和3年的繪本故事會活動。在我的腦海里,有龐大的童書資料庫,有很多很多小朋友閱讀的面孔,還有和很多很多家長關於孩子閱讀交流的回憶。現在,我想和更多正在這條路上摸索的您分享孩子的閱讀之路。
您家的孩子喜歡恐龍嗎?
我家孩子特別喜歡恐龍。喜歡到什麼程度呢?看恐龍的繪本故事,網路全書,恐龍中英文的動畫片,每天玩的玩具是各種恐龍,拿著恐龍模擬各種故事情節,恐龍打架,她只要拿起畫筆,畫本上就基本是恐龍。
她怎麼就這么喜歡恐龍呢?說起來,她最初認識恐龍,就是從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開始的。從給她講《我是霸王龍》開始,然後接著如《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永遠永遠愛你》、《遇到你,真好》、《最愛的,是我》等等,宮西達也的恐龍繪本,全部給她講了個遍,反反復復。她對恐龍的喜愛,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了。然後發展到,給她買恐龍玩具,看恐龍動畫片,玩挖恐龍化石,兩年的時間,她成為了一個小小恐龍迷。
說到這里,您也對宮西達也這位恐龍爸爸有個大概的認知了吧?我覺得,可能很多小朋友對恐龍的喜愛,都是從宮西達也的作品開始的。
宮西達也,一個很高產的繪本作家。 他獨樹一幟的畫風大膽、有力,甚至可以稱為「強悍」,他採用了很現代的繪畫技法來表現,使得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讓讀者把注意力集中於眼前圖景,關注角色的每一個表情和動作。而這色彩濃重的畫面和極具感情色彩的文字相呼應,也受到孩子和成人的廣泛歡迎。
宮西達也也是四個孩子的爸爸,他知道孩子的思維是怎麼跳躍的,深諳給孩子講故事的技巧。擅長於在故事的終結,每每都有出乎意料的轉機,而且一波未落再起一波。這都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的適讀跨度很大,一到兩歲的寶貝,可以看《好餓的小蛇》,《我是熊貓》等,喜歡車的寶貝可以看他的小卡車系列,而他最最出名的,當屬恐龍這系列的繪本。
如果我們單單看他作品的封面,有些小朋友可能會被粗暴可怕的霸王龍嚇倒,綠色與黑色是繪本的主色調,沒有明亮的色彩。但是,當你真正打開他的作品去閱讀,你就會發現,在他的筆下,霸王龍不再是人們印象中那恐怖只會欺負別人的恐龍,它也有感情,也希望友情,也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可,也會因為心軟而幫助別人,而其它的恐龍,也各有各的光輝。甲龍的呆萌可愛,慈母龍的慈愛等等。他用一本本的繪本,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溫馨感人的恐龍故事。我常常在為孩子講這系列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還聽得興高采烈的,而自己已經淚濕於眶。
我們一起來看看那本最著名的《我是霸王龍》吧!
在一個懸崖頂上,住著小翼龍一家。小翼龍出生後,爸爸教它本領,媽媽教它要做一隻善良的恐龍。在教會之後,一個安安靜靜的夜晚,爸爸媽媽離開了小翼龍。
第二天醒來,驚慌的小翼龍一直哭著找爸爸媽媽。喊啊喊啊,它睡著了。
這個時候,一頭粗暴的可怕的霸王龍爬了上來。眼看就要夠得著小翼龍啦!就在這個時候,火山爆發了。霸王龍摔到了地下,受了很重的傷。身體動不了,眼睛也看不見了。
小翼龍這時候,想起了媽媽曾經和它說的,不管誰遇到困難,你都要幫助它啊。
善良的小翼龍克服了心中的害怕,決定幫助霸王龍。它帶紅果子回來給霸王龍吃,在寒冷的下雨天,它用樹葉蓋住霸王龍,就像爸爸媽媽曾經為它做的那樣。
在這過程中,聰明的小翼龍不敢告訴霸王龍,它就是小翼龍。它害怕霸王龍會吃掉它。
有一天小翼龍回來的時候,看見霸王龍站起來了,眼睛也看得見了。害怕的小翼龍想起了爸爸曾經教他飛翔的本領,它努力的飛,啊,它終於會飛了,而且越飛越高,離霸王龍越來越遠了。
霸王龍站在地上,仰頭看著小翼龍遠飛的方向,輕輕的說,其實,我早就知道你是小翼龍了,我只是想,捉來你最愛吃的魚和你一起吃,然後,當面和你說聲謝謝。真的,謝謝你啊。
霸王龍一直一直看著小翼龍遠飛的方向。
您看,這是一個多麼溫情的故事。童年被善待的孩子,在它長大以後,也會用一顆善良的心,善待這個世界,善待需要它幫助的人。小翼龍在童年的時候,被爸爸媽媽愛護,在它長大以後,也可以用這樣一顆溫暖的心去幫助霸王龍。而本來要捕獵小翼龍為食的霸王龍,在受傷後受到小翼龍的幫助,傷好了之後去捉魚來給小翼龍,想對小翼龍說謝謝。
你看,在宮西達也的作品裡,這是一個溫暖的恐龍世界。
溫馨提示:由於恐龍系列繪本,其中的感情線比較細膩而復雜,個人建議孩子最好是在三到四歲以上閱讀,這年齡的孩子閱讀起來,會更有助於孩子共情能力成長哦。
祝您閱讀愉快!和大家分享童書的干貨知識,幫助您解決為孩子選書的困惑,懇請您關注我,也希望您能留下寶貴的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