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艾灸對盆腔炎有效果嗎 盆腔炎艾灸灸哪個部位
5盆腔炎艾灸施灸方法
艾條迴旋灸:點燃艾條,在穴位上往復迴旋熏烤,火頭距離皮膚2-3厘米,每穴可灸15到30分鍾,每次選4-5穴,每日或隔日灸1次。
艾炷灸:在穴下塗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選用標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較快燃燒,當穴下產生強烈刺激感時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壯。
艾炷隔蒜灸:在穴上放3厘米厚的蒜片,中穿數孔,蒜片上放艾炷灸,每次每穴灸3-10壯,感到皮膚灼痛時即更換艾炷。
6
盆腔炎的危害
1.盆腔炎的發生往往累及雙側輸卵管,造成管腔粘連,甚至完全阻塞,使卵子,精子或受精卵通行發生障礙,導致不孕。
2.慢性盆腔炎多為雙側輸卵管炎,久而久之使輸卵管粘連堵塞,管腔變窄或閉鎖,導致受精卵無法著床於宮腔而形成宮外孕。
3.盆腔炎經常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給患者造成焦慮,煩躁,憂郁等不良情緒,繼發性冷淡,性厭惡,影響夫妻生活。
4.有的盆腔炎患者容易出現精神不振,萎靡的症狀,全身不適,失眠多夢是主要表現。
5.盆腔炎會導致盆腔充血,患者經期可能出現經血量增多的現象,如果炎症累及卵巢,就可能導致月經紊亂,如果炎症沒有及時得到控制,可能導致宮腔粘連。
6.盆腔炎容易導致小腹出現輕微墜痛,同時伴隨發熱,心率加快等現象,而且陰道內會流出大量膿性分泌物,這種分泌物有可能轉變成有異味的黃色分泌物,還伴隨小腹疼痛等。
7
盆腔炎怎麼預防
1.注意性生活衛生,減少性傳播疾病。
2.及時治療下生殖道感染。
3.飲食要清淡,吃易消化食物,多吃有理氣活血散結作用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肥膩寒涼,黏滯食物。
⑵ 艾灸對盆腔炎有效果嗎 盆腔炎艾灸灸哪個部位
1艾灸對盆腔炎有效果嗎
艾灸對盆腔炎治療是有效果的。
通過艾灸的溫和灸治療方法,對盆腔等器官進行熏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理氣調經,引邪外出,消炎通絡的作用,所以對盆腔炎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2
盆腔炎艾灸灸哪個部位
帶脈:位於側腹部,章門穴下1.8寸,當第十一肋骨游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中極: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氣海: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膈俞:位於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蠡溝:在小腿內側,於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腎俞:位於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
下焦濕熱型盆腔炎艾灸取穴
主要症狀:急性或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發熱惡寒或低熱起伏,下腹脹痛,腰骶酸痛,帶下量多,色黃穢臭,伴隨心煩,口渴,尿黃便結,苔黃膩,脈滑數
施灸穴位:帶脈,中極,陰陵泉,行間,三陰交。發熱選加曲池,大椎,合谷,復溜,大腸俞。
4
氣滯血淤型盆腔炎艾灸取穴
主要症狀:小腹墜脹隱痛,腰骶酸楚,帶下量多,色白,大便秘結,舌淡紅或有瘀點,苔白或膩,脈弦細或遲濡。
施灸穴位:帶脈,氣海,中極,膈俞,蠡溝,血海,腎俞。
⑶ 艾灸的基本常識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針灸,但是很少人知道灸。其實針是針法,灸是灸法。和在一起才叫針灸。艾灸費時費力往往醫生不願意為了你一個病人浪費那麼多時間,有的學院派學生根本對灸法不感冒,忙著研究小白鼠呢。但是灸法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古人雲: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葯第二,附子第三,醫之治病用灸,如做飯需薪.―宋.竇材
(這里的丹葯我理解是內丹精氣神,附子是中葯),還有說一灸二針三用葯。都說明灸法非常之重要。因為針法對穴位和手法非常講究,我在這里與有緣的朋友一起聊聊灸法。我也是學生就算是讀書和實踐的心得體會吧。
要了解灸法,就要知道一個植物--艾葉: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艾的葉片,春夏之末花開時採摘,曬干或陰干後使用。我國民間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的習俗。
灸法就是以艾葉作為原料,做成艾絨,用不同的燃燒方法作用於穴位,通過穴位的傳導達到治病於防病保健的方法。灸解字就是,久與火,不言而喻。
為什麼要找艾葉呢?神農氏,就是炎帝在選的過程中有的草也是可以用的,但是沒有艾葉的性味中正,土話就是穩定性好。艾性辛、溫,味苦,入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風止癢之功。這個日本人都做個實驗,外國人倒是很喜歡我們的傳統東西。反而我們自己不識,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難道人家科技太落後。有說:「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說明艾對維護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為什麼要學習?看過我寫的文章都知道,我一直強調「求」於「養」.求是求己,不是肉身的己,求你真心。就是《心經》說的觀自在菩薩的「自」。養是內斂、收藏,藏是為了用。不要意念飛舞,看電視上網無度,那不是養病。那也是在造病。不管是艾灸也好,拔罐、刮痧也好,經絡按摩,葯物也罷。僅僅是為了輔助五臟六腑正常工作,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暢快。根本就沒有什麼靈丹妙葯一吃就靈。一切都要去養去求。要有的話明朝的練丹的皇帝為什麼那麼早亡呢。好比拔河:你在與病魔拔河,醫生喊加油。醫生叫破了喉嚨,你說醫生你來幫我拔吧,你省點心吧,靠誰也不行。佛吃飽了,不等於你吃飽,佛也不會替你吃。佛不是不渡我們,是我們自己不吃。艾灸就是養身體的輔助方法。
說方法:
形式很多,有直接灸法(疤痕灸、非疤痕灸)間接灸法(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艾卷灸法。
我就說我們經常用到的,艾卷灸法,艾卷市面上有清艾條與葯艾條。清艾條就是純的艾絨做的,葯艾條的裡面放中葯的。這個就要對症什麼的,相對難點。我們就用清艾條。有時會遇到什麼一壯,壯就是用艾絨做成金字塔狀的物體,有的麥粒大,有的蓮子大。這就是所謂的壯。壯與艾條只是形式不同。
灸的宗旨是:以皮熱里熱,熱到氣足為好。剛開始也不必強求,慢慢體會。功夫是要練的。一般病每日灸一次,灸後要慎起居,節房事。灸後喝杯溫水,當心冷暖。灸法偏重在補,無病防身,有病提高免疫力,在能助你一臂之力。
⑷ 婦科疾病艾灸穴位
慢性宮頸炎,多數無症狀,少數患者症狀同急性期症狀一致。婦科檢查時,發現宮頸呈糜爛樣改變,宮頸口處覆蓋黃色分泌物,也可表現宮頸息肉或宮頸肥大。下面是我推薦給大家的婦科疾病艾灸穴位,供大家參考。
婦科疾病艾灸穴位
月經不調:中極,關元,太溪
月經後期:關元,三陰交,氣海
痛經:三陰交,關元,中極,合谷
閉經:三陰交,關元,足三里,血海
經期頭痛:百會,鳳池,太陽,合谷,血海,三陰交
帶下病:白環俞,氣海,三陰交,帶脈
慢性盆腔炎:關元,子宮,三陰交,足三里,歸來,腎俞,關元俞
乳腺增生病:乳根,陽陵泉,膺窗,膻中
功能性子宮出血:神闕,隱白
子宮脫垂:子宮,氣海,足三里,關元,三陰交
子宮肌瘤:氣海,關元,子宮
子宮位置異常:三陰交,關元,足三里,子宮
性冷淡:大巨,膻中,乳根,氣海,命門
不孕症:關元,氣海,三陰交,足三里
習慣性流產:氣海,關元,中極,曲骨,腎俞
妊娠嘔吐:中脘,足三里,內關
胎位不正:至陰
產後腹痛:關元,氣海,子宮,三陰交,足三里
產後少乳: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澤
更年期綜合症:腎俞,三陰交,中極,足三里,懸鍾,子宮
婦科類問題最常用的穴位
關元,氣海,中極,腰陽關(及以下到長強穴之間在督脈上的位置,約是八髎的中間,找灸感最好的用)
三陰交(有時候灸的覺得疼,但是效果會不錯)。
婦科疾病的穴位治療
1.宮頸炎:
【艾灸選穴】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和八髎穴。
【方法】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灸至皮膚出現紅暈,溫熱舒服的感覺,每次選5-6個穴位,艾條每穴灸10-15分鍾,艾灸儀灸療一次30-50分鍾,7天一療程,休息1天,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3個療程。
2.盆腔炎:
【艾灸選穴】三陰交、阿是穴。
【方法】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灸至皮膚出現紅暈,溫熱舒服的感覺,每次選5-6個穴位,艾條每穴灸10-15分鍾,艾灸儀灸療一次30-50分鍾。7天一療程,休息1~2天後,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1~2個療程。除了灸三陰交穴,也可灸腹部壓痛點。
婦科疾病食療方
1、大棗益母草湯:改善月經不調
配料:大棗20枚,益母草10克,紅糖10克,將以上配料加水燉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
效果: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女性的月經不調並不是身體“虛”引起的,尤其一些較為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出現月經不調,中醫辨證屬於“痰濕”,而大棗益母草湯就能夠有效改善月經不調的症狀。
2、芹菜頭黑木耳煲瘦肉:針對白帶過多
配料:芹菜頭300克、黑木耳20克、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先把芹菜頭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8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40分鍾,下黑木耳和瘦肉,煲約30分鍾後,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