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膏葯怎麼貼
用熱毛巾或生薑片將患處皮膚擦凈,拭乾後再貼膏葯。一般一貼膏葯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膏葯不僅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皮膚不好。貼膏葯應避開毛發較多處,否則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時會帶起毛發引起疼痛。在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附近也不宜貼。冬天寒冷,橡皮膏葯不易粘貼住。可將膏葯貼好後用熱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貼牢靠,以確保治療效果。另外,使用黑膏葯類膏葯時,應先將膏葯背敷在熱水壺(杯)外或酒精燈、蠟燭的微火上熨烤化開,等膏葯不燙皮膚時再貼於患處,可持續貼1~2周。有的人使用此類膏葯時,直接在煤爐上烘烤,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煤爐燃燒時會產生致癌物質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會被膏葯基質及水分吸收,經皮膚滲入人體,給人帶來一定危害。
注意禁忌證 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時,不要立即用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敷患處。這類膏葯具有活血散瘀作用,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應稍緩片刻再行貼敷。局部有破損者,不可將膏葯直接貼在破損處,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凡是含有麝香、乳香、沒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葯,孕婦禁用。如果貼膏葯10分鍾左右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泡,自覺瘙癢劇烈,說明對此膏葯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並口服抗過敏葯物,局部外塗激素類軟膏,進行抗過敏治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也祝願您馬年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❷ 手臂扭傷怎麼辦
方法/步驟 1肌肉拉傷後,首先要確認一下嚴重程度,抬抬胳膊,或者甩甩胳膊,看看會不會出現劇烈疼痛。一般情況下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 2如果只是輕微的拉傷,感覺不是很強烈,但是拿重物或者抬高胳膊的時候會痛,建議在最痛的點熱敷一下,熱敷後情況會減輕很多,過兩天就好了。 3肌肉拉傷的瞬間感到劇烈疼痛的,要立即冷處理,用冷水沖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直到疼痛和火辣感降低。 4冷敷後用綳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 5緩慢放鬆損傷部位肌肉並抬高傷肢的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葯物。 6一天後拆除綳帶,並根據傷情,可外貼活血和消腫脹膏葯,可適當熱敷或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 7如果肌肉拉傷嚴重的話,如將肌腹或肌腱拉斷者,應抓緊時間去醫院作手術縫合,切不可自己處理。
❸ 肩周炎粘貼膏葯穴點陣圖位置圖
肩周炎一般是由於寒風侵襲肩膀位置所引起的,所以平常一定要注意保暖的工作,不要著涼,即便是在夏天也要注意保暖,不要開電風扇,不要吹空調。
隨著肩周炎的進展,
肩關節活動可能會受到影響,
就連基本的刷牙,洗臉也會受到影響。
❹ 胳膊肌肉拉傷膏葯貼在什麼位置
貼在拉傷的部位即可,不過要注意在受傷的二十四小時之後才可以貼膏葯。二十四小時之內要用冷敷,以減少拉傷之後的出血,二十四小時之後,除了貼膏葯,還可以做一下按摩和理療,這兩種治療都是有利於傷情的恢復。
❺ 貼膏葯多久一個療程
在貼膏葯8—12個小時後,最好將它撕掉。因為在這段時間里,皮膚已經將膏葯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延時不撕掉,將會加重皮膚的負擔,妨礙毛孔的通透,阻滯汗液排出,甚至會出現局部皮炎等。
特別提醒:皮膚也是需要呼吸的,膏葯貼的時間過長容易出現皮膚潮紅、瘙癢、丘疹或水皰等皮膚過敏。皮膚過敏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停用3-5天即可恢復,症狀嚴重者要去醫院處理。
(5)胳膊腫膏葯貼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膏葯貼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等,由於膏葯用於肌表薄貼,所以膏葯中取氣味具厚的葯物,並加以引葯率領群葯,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益氣養血、通經走絡、強筋健骨,舒筋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
貼於體表的膏葯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
❻ 膏葯怎麼去掉
一、去除身上膏葯及痕跡:
1、用松節油清除最快,最理想,並有協助治療作用;
2、用家中炒菜用的植物油亦可清除,但較慢;
3、用揭下的膏葯油麵或透明膠帶反復粘貼遺留在皮膚上的膏葯痕跡,也可清除。
4、用「正骨水」、「正紅花油」、「六神花露水」均可清除。
二、去除衣物上的膏葯:
1、用酒精加幾滴水(或用高梁酒亦可),放在沾有膏葯漬的地方搓揉,待膏葯去凈,再用清水漂洗,或用焙過的白礬末揉,再用水洗亦可。
2、用三氯鉀烷洗,再用洗滌劑液洗,最後用清水洗凈。
3、用食用鹼面撒於污處,加些溫水,揉搓幾次,即可除去。若將鹼面置鐵勺內加熱後撒至污處,再加溫水揉洗,去污更快。
(6)胳膊腫膏葯貼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1、中葯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葯熬成膠狀物質,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等。早在久遠的年代,我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葯能治病,無殊湯葯,用之得法,其響立應。"
2、先在紅腫痛部位,用75%酒精消毒,或用生薑片擦拭;如有傷口,可用稀高錳酸鉀溶液洗凈膿血後試干,再將摺合的膏葯攤開,放在小火上烘軟,有時因病情需要,在烘軟的膏葯上均勻撒上一些葯粉,再反復摺合,攤開膏葯,使葯粉混入其間,以便更快、更好地發揮療效。
3、用熱毛巾或生薑片將患處皮膚擦凈,拭乾後再貼膏葯。一般一貼膏葯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葯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皮膚不好。貼膏葯應避開毛發較多處,否則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時帶起毛發引起疼痛。在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附近也不宜貼。冬天寒冷,橡皮膏葯不易粘貼住,可將膏葯貼好後用熱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貼牢靠,以確保治療效果。另外,使用黑膏葯類膏葯時,應先將膏葯背敷在熱水壺(杯)外或酒精燈、蠟燭的微火上熨烤化開,等膏葯不燙皮膚時再貼於患處,可持續貼1-2周。有的人使用此類膏葯時,直接在煤爐上烘烤,此法是不可取的。煤爐燃燒時產生的苯並芘等致癌物質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會被膏葯基質及水分吸收,經皮膚滲入人體,給人帶來一定危害。
❼ 貼膏葯都有什麼基本常識
膏葯在使用過程中的小知識
津祥堂紅花舒筋貼
膏葯是家庭中常用一種外用劑型,具有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療效顯著、不污染皮膚及衣服等優點。貼膏葯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其中的學問卻不少。 掌握好適應症。每種膏葯都有其獨特的葯理作用,故一定要掌握好適應症,不可隨便通用"。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貼膏葯時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❽ 頸椎壓迫神經手疼貼膏葯貼在何處
頸椎壓迫神經手疼貼膏葯只能止點痛,沒有任何治療作用。頸椎病引起的手麻
手腫漲
手疼
胳膊腫漲疼痛
疼痛感減弱的原因是頸椎5,6錯位擠壓了頸椎神經和血管造成的。治療方法是:1:用大拇指按壓住頸椎的疼痛點,頸椎右側疼痛就往左肩方向推壓,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壓,一直推壓到手不麻不疼了,這時應保持推壓的力量穩固10到20妙鍾,直到疼痛腫脹感立即消失為止。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2:第2個復位方法是平躺在床上《比坐式立式復位更好些》全身放鬆,用手伸到脖子下手心朝上,用四指按壓住頸椎疼痛點,右側疼就往左肩方向推,反之就往右肩方向推,推壓的力量是由輕到重逐漸加力最大到5㎏的力量,絕不可用蠻力猛力推壓。推到頸椎不痛了,手不麻為止。關與胳膊手腫漲的問題你就不用管它了,血脈通了,神經不受壓了,一般有個四五天自己就吸收了。一般情況下十幾分鍾就可復位治好了。
治療頸椎病就是和自己的不正確姿勢做斗爭的過程,姿勢正確了經過復位治療頸椎病就好了。姿勢不正確,頸椎病必然會復發而且會逐步加重。另外,你還可以照如下方法做:例如你是右手疼痛,在你家的門上,把右側頸椎疼痛處(頸椎和肩膀連接處就是6的位置)抵在門上,採用右腿弓左腿蹬的姿勢,右胳膊自然下垂,左手扶在門框上把握方向,頸椎頂門全身慢慢加力,一定記住:力量是由右側向左肩方向推壓,右手感覺到不麻了,胳膊不疼痛了,就不要再加力了,穩住一會就行了。這是一個自己治療手麻疼痛的方法,如果方法掌握的好
幾分鍾就可以治療好胳膊手麻木
無力問題。腫脹問題5到7天自己就吸收了。如果是左手疼痛,調換姿勢就可以了。三個治療方法都告訴你了,不論用哪一個方法都可以治療好,
❾ 膏葯的選購方法
經過臨床經驗的不斷總結,對膏葯的配方、製作工藝不斷改進,膏葯的療效也顯著提高,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特別在劑型上有了改革和創新,市場上已出現新一代不同配方膏葯劑型。如今,除了醫院(特別是中醫院)的葯房,大大小小的葯店、診所,甚至地攤上都可見到膏葯的身影。
對證選膏葯科學的方法是對證選擇,並非根據價格或者品牌來選。因為每種膏葯都有其獨特的功效和適應證,世上沒有通治百病的膏葯。最可靠的方法是在醫師或葯師的指導下根據適應證來選擇。
關節疼痛(風濕痛)、僵直、肌肉麻木、骨折、傷筋(扭傷、挫傷)患者,可選用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通經止痛作用的太乙山黑膏、萬應膏、消炎止痛膏、活血膏、橡皮類膏葯和接骨膏等。
因熱毒郁結引起的癰疽初起時硬結不消、紅腫疼痛、膿不成潰或久潰不散者,以及有瘡癤、疔的患者,可選具有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等作用的太乙膏、拔毒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水黃膏和黃連膏等。
如因感受風寒引起的腰痛、關節痛等,可用狗皮膏葯或追風膏葯以散寒祛風、舒筋通絡、活血止痛。
救心膏是選用活血化淤、芳香去濕的中葯如麝香、冰片、紅花、乳香、沒葯再加上硝酸甘油製成的敷貼膏葯。一旦出現心絞痛症狀,可立即取1片貼於心前區,5~6分鍾心絞痛即可緩解。如每日貼1次,有預防心絞痛的作用。
識別優劣膏葯根據1995版《中國葯典》對中葯膏葯質量的判斷標准,合格的膏葯應滿足以下要求:老嫩皮膚均適宜,貼於皮膚上有適宜的黏性,不會移動位置;外觀油潤細膩,對皮膚無刺激性;同種膏葯的厚度和重量應基本一致;在常溫下保存,兩年內不變質,不失去黏性。
以上這些只有在使用後才能知道。對於普通患者來說,在選購膏葯時應該了解的是:合格的膏葯外包裝應標明生產廠家、葯品准字型大小、生產日期、保質期(一般為2年),葯品說明書詳細明了。
認准國葯准字型大小膏葯屬於中葯的一種劑型,正規合法銷售的膏葯應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葯品准字型大小。根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布的《葯品說明書規范細則》有關規定,中葯說明書格式中應標明主要成分。在葯品說明書上還應標明: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貯藏、不良反應、禁忌證(有的標為禁忌症)、注意事項等內容。
對膏葯的質量要求如下
1.老嫩應適宜,貼於皮膚上要有適宜的粘性及不移動位置。2.外觀應油潤細膩,對皮膚應無刺激性。3.同種膏葯的攤塗量應一致,其重量差異限度不超過±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純膏葯重量)。4.在常溫下保存,兩年內不變質,不失去粘性。
謹慎購買地攤「祖傳膏葯」
地攤上的「祖傳膏葯」不能說都是假葯,但是良莠不齊,恐怕騙人的不少。賣葯者吹噓膏葯療效非常好的往往不可信。由於地攤上的葯販流動性大,上當了只能自認倒霉。患者還是應該到正規醫院或葯房購買具有葯品准字型大小的膏葯,有些正規醫院的自製膏葯也可以使用。
應用篇很多患者自己選購膏葯,沒向醫生咨詢或閱讀說明書,就貼在疼痛的地方。然而,這樣做有一定的盲目性,不一定有效,還有可能有損健康。須知,膏葯貼法也是有講究的。
膏葯貼法有講究☆找准貼葯部位在貼膏葯前應選擇正確的貼葯部位,如偏頭痛貼太陽穴;跌打損傷、各種皮膚病等貼敷患處;慢性支氣管炎貼肺俞、天突等穴;胃痛貼脾俞、胃俞或上脘、中脘。
有些膏葯必須貼於體表特定部位,如治療小兒寒積腹痛的小兒暖臍膏,必須貼於肚臍上。
清洗貼葯處在貼膏葯前,應先用毛巾蘸溫水洗凈患處,擦乾後再貼膏葯;紅腫痛部位應先用醫用酒精消毒後再貼膏葯。
關節扭傷應先冷敷關節扭傷,不應馬上貼膏葯。因為用於扭傷的膏葯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如傷後馬上就貼膏葯,不但達不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反而會使局部軟組織充血腫脹、疼痛加重。
正確的方法是,在皮膚無破損的情況下,應先用冷水沖洗患處或用冰敷患處。待24小時後再熱敷或貼敷膏葯,這樣既可減輕疼痛和腫脹,又可縮短病程。
熱敷可貼牢膏葯冬天氣候寒冷,橡皮類膏葯往往不易粘貼住,這時可將膏葯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或用電吹風吹兩三分鍾,以便粘貼牢靠,提高治療效果。
不良反應的處理輕微不適多數人貼膏葯後並無明顯不適,部分人會感到局部微發熱、發癢,這屬於正常反應,可以不管。
還有一些人在貼上膏葯後會出現水皰,如果皰不大,也不易磨破,則停用膏葯,待皰消退後再貼。如果皰較大,容易磨破,則可用消毒的注射器或用普通的縫衣針火燒一下後,將皰挑破,擠凈皰內的液體,然後用酒精消毒或搽龍膽紫葯水。如果反復起皰,則按過敏反應處理。
過敏貼膏葯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皰、瘙癢,說明對膏葯過敏。
應立即揭下膏葯,如果過敏反應較輕,則用溫水將貼膏葯處清洗干凈即可。
若貼膏葯處起疹子、水皰等,應立即將膏葯取下,用鹽水或雷佛奴爾(乳酸依沙吖啶,又名利凡諾)消毒患處,再用紗布包紮。
如果水皰大,應到醫院用消毒針管將泡內液體抽出,再作相應處理。
❿ 膏葯一般貼多長時間啊
一般來說,膏葯一天就得換一次,有的甚至半天就得換一次,這要根據說明書上的葯效持續時間來定。破潰的創面更應縮短換葯間隔,以5—6小時為宜。兩次應用之間還應適度清洗患處,清除掉黏附在皮膚表面的葯垢,之後讓皮膚適當休息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