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拔罐減肥的位置圖36個
拔罐減肥壞處與副作用
1、拔罐後立即洗澡
不少人認為拔罐後洗個澡,這樣會讓身體更舒服,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拔罐後皮膚非常脆弱,這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發炎以及引致其他皮膚疾病,如果用冷水洗澡,很容易著涼感冒,因此拔罐後切記不可立即洗澡,建議洗完澡後才進行拔罐。
2、拔罐時間越長越好
有些人認為拔罐的時間越長,減肥的效果越好,誤以為拔罐最少要達到半個小時以上,這樣拔罐治療的效果就更佳。其實並非如此,一般進行拔罐治療的時間為:從拔罐拔上到起罐在十分鍾之內最佳。因為進行拔罐治療的主要原理在負壓而非拔罐的時間,負壓越大時間就越短,如果負壓很大而拔罐時間過長,那樣就會導致拔出水皰,這樣會導致皮膚病。
3、同一穴位反復拔罐
有些人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減肥效果,就對同一部位反復進行拔罐,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反復拔罐一個部位,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破損,這樣會傷害到皮膚。因此進行拔罐治療時,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罐,可在身體多個部位進行拔罐,這樣還能全身減肥。
4、身上任何部位都能拔罐
很多人認為只要哪裡肥胖就拔哪裡,比如肚子大,就在肚子上進行拔罐治療,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胸前也一樣不適宜拔罐,通常進行拔罐治療的主要部位是肩膀、背部、腰部、四肢。
㈡ 中醫拔罐穴點陣圖
你好!你說的是一本醫學書籍名稱,全名《中醫拔罐穴點陣圖 》,由廣州市好輕松醫療科技出版,書中掛圖分正面、背面兩張,介紹了常用刮痧區位、穴位等,說明書中介紹了刮痧方法、常見病刮痧取穴等,該書作者多年來從事中醫按摩、刮痧、拔罐治療工作,臨床經驗豐富。
穴道位於「經絡」——能量的通路上。而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僅僅如此,便是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更何況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經絡以外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後來又陸續發現了「新穴」,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體穴道的總數遠超過1000個。 大致穴位列表: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發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後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中脘穴、水分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氣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門穴、日月穴、天樞穴、氣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陽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門穴、腰俞穴、腰陽關穴、上仙點穴、六華灸穴、風門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陰俞穴、三焦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復溜穴、陰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大敦穴、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脈穴、丘墟穴、昆侖穴、足臨穴、行間穴、里內庭穴、下痢穴、高血壓點穴、第二厲兌穴、第三厲兌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體穴位與暗殺相關: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於致命,其餘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鬥中,做為『殺手』使用。僅供參考,再見!
㈢ 宮寒拔罐的穴位和調理方法
拔罐 是我國很受歡迎的一種 中醫 養生 方式,它可以防治多種 疾病 ,對宮寒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很多人會問宮寒拔罐要拔哪些 穴位 。以下是我推薦宮寒拔罐的穴位知識,歡迎閱讀!
宮寒拔罐的穴位
神闕穴
在肚臍,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葯於神闋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
關元穴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 艾灸 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等症狀比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
背部命門穴
命門穴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同時還要加上兩側距離背部中線3厘米的腎俞穴。艾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治療女性虛寒性 月經不調 、習慣性流產等。
氣海穴
該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灸此穴對月經不調、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卧位,將雙手的手掌疊在一起(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放在小腹上,然後沿著順時針方向在腹部進行環形 按摩 ,可每次按摩100圈 ,以小腹有溫熱感為度。此方具有 補腎 益氣的作用。
女性宮寒調理方法
1、注意保持腹部的溫熱女性宮寒很易導致手腳冰冰涼、經痛,也易造成性慾低迷、缺乏慾望。宮寒易造成淤血,導致白帶增多,陰道的衛生環境下降,易引發 痛經 、 盆腔炎 、子宮內膜異位,因此做好腹部保暖工作,也能避免許多 婦科 疾病。
2、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女性的腰部是 健康 的敏感區,冬天若是常常穿低腰褲,腰部易受涼,下半身容易著涼,直接導致宮寒,引起手腳冰涼、痛經等症狀。
3、注意保持下半身 血液 循環暢通下半身缺乏運動會導致盆腔淤血,導致痛經,同時也會影響心臟和血管的健康,也易引起乳房下垂;此外,女性陰道長期濕潤,濕氣太重,也易引起黴菌性 陰道炎 引發痛經,盡量少使用不透氣的衛生護墊。
4、要注意生活上的適度調理要做到有規律的生活,睡覺的時間也控制在11點左右,勞逸結合,飲食健康也要注意,做到正常的生活作息,有利於身體健康、調整放鬆 神經 。
5、少食刺激食物經前或經後都要避免吃過冷或是辛辣的食物。尤其要注意不要受涼,否則很容易增加痛經的症狀,當然若是適當的喝些薑糖水的話,效果會更加好。
6、加強鍛煉要加強 體育 鍛煉,增強體質,增加免疫力,對於寒冷也會有適應能力。平時可以多走走快步,可以調 節氣 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暖和,並且也能讓你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7、注意飲食在飲食上要多吃些溫熱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等,少吃寒性的食物,比如冷飲,特別是在經期一定要避免,可有效預防痛經。
8、定期做好健康 體檢 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期去婦科檢查陰道健康狀態,了解是什麼導致的痛經,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治療。
9、勞逸結合痛經的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按照安排來工作和休息,不要經常做劇烈的運動,如打球、 游泳 、賽跑,也要避免經血過多或閉止不潮,導致的血消耗和氣血運行不暢,使痛經反復發作。一些白領女性經常以一種伏勢伏案工作,不適當走動,易引起痛經。
10、採用艾條溫灸的方法。一般選取兩個穴位,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天用艾條每日熏烤30分鍾,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女性宮寒的原因
1、本身體質虛弱
先天就是陽虛體質或者氣虛體質,從小就顯示出陽氣不足,怕冷的特點,表現在生殖系統則為子宮不夠暖。這樣的女性如果生活習慣不健康,或者受到寒冷的刺激,則更容易加重宮寒情況。
也許你的父母體質偏寒,或者是你出生時,他們年齡比較大,身體陽氣逐漸減少,這會直接導致在你的基因上寫入寒性體質密碼。即使和別人處在相同的條件下,你更容易出現宮寒的症狀,所以除了小心防寒之外,還要長期溫煦身體。
2、外寒邪侵人體
本身不是陽虛體質,但是生活中受了涼,外部感受的寒邪侵入到人體,從而引起宮寒的症狀。中醫講的受寒不單單是指穿衣少或者洗冷水澡這種身體冷刺激,還包括吃冰涼的東西,大量吃進涼的甚至冰鎮的東西,不但胃受不了,還會讓處於身體下部的胞宮也受寒涼。
進入盛夏之後,女人們都在展露肌膚,美腿、玉臂、香肩,甚至一大片後背、一小抹蠻腰盡收眼底。可辦公室里,永遠是四季恆定的24℃,空調冷氣拒驕陽於千里,離你近在咫尺。殊不知,此時你的子宮正在受著外界寒冷的折磨,你又有多少熱量禁得起這樣消耗呢?不知不覺間,寒氣侵入身體,女性特有的臟器子宮首當其沖,宮寒不遠了。
在中醫養生傳統中,女性體質屬陰,不可以貪涼。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冷飲、冰茶、瓜果等寒涼之物也不可以貪多,更何況那些一年四季舉著冰激淋的人。吃了過多寒涼、生冷的食物後,這些食物進入體內會消耗陽氣,導致寒邪內生,侵害子宮。所以中醫的吃涼指導主要適用於女性。
3、腹部術後失調
腹部手術後失於調理(人工流產、腹部婦科或 外科 手術等), 減肥 ,節食, 營養 不均衡,導致氣血不足,肝 腎虧 虛,胞宮失養,形成宮寒。
4、節食營養不良
現在女性特別崇尚減肥 瘦身 ,飲食上控製得比較厲害,長期只吃一些蔬菜、瓜果肯定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甚至出現營養不良。體重快速下降以後,也容易出現宮寒得症狀。
無論採取節食、運動,還是吃葯,減肥途徑都是做到消耗大於攝入即可,但必須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如果用很短的時間達到瘦身目的,那就只能用健康作為代價了。快速瘦身無非是採用峻烈猛葯、以非正常手段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脂肪。這在中醫看來,等於身體在短時間內丟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質,寒邪很可能乘虛而入,攻擊子宮。
5、流產
精卵的結合及胎兒的生長,需要消耗女性大量的能量物質,所以 懷孕 中的部分女性會有一個很不舒適的身體和布滿 色斑 的面容。而流產就相當於突然全部扔掉那些能量物質,需要損耗人體大量的陽氣,如果修養不到位,陽氣久耗,子宮失去溫煦,宮寒隨之產生。
猜你感 興趣 :
1. 宮寒艾灸的方法及具體穴位
2. 宮寒貼貼什麼穴位好
3. 宮寒拔罐拔什麼地方
4. 拔罐暖宮治療宮寒
5. 按摩什麼穴位養生
6. 拔罐暖宮的好處
7. 宮寒濕氣重是什麼原因
㈣ 宮寒調理治療的方法
女性保健
宮寒,中醫上是指女性子宮(包括輸卵管、卵巢等)的寒冷症。宮寒的身體表現可能首先是痛經、月經不調,接下來性慾也會降低,最糟糕的是子宮溫度偏低,不適合胎兒生長,即使懷孕也容易流產,因此臨床上就出現了宮寒性不孕。 近年來,宮寒已愈漸成為了可以「匹敵陰道炎的又一女性健康殺手。
宮寒的原因
造成「宮寒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與體質有關,如平日就怕冷、手腳容易發涼的女性,由於體內陽氣不足,就易出現「宮寒。另一方面也與不良的生活習慣關系密切,如有些女性特別愛吃冷飲、冬天也著裝單薄等。
當發現自己得了「宮寒後,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在治療期間,還應該注重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白菜、白蘿卜等虛寒性的'食物。
宮寒有哪些症狀
對於宮寒,很多女性對自己不太了解,不能肯定的說出自己是否宮寒。如果你擁有下面的一些症狀,那就是患有宮寒啦,平時可就要多加保養了。
1、小腹明顯胖
有些人全身都很瘦,只有小腹特別的胖,這是因為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小腹發胖。還有一些寒性體質的人不光小腹,全身都明顯發胖。
2、痛經明顯
宮寒的人在月經前小腹有明顯的墜脹感,而且出現白帶增多、腰酸痛、乳房也會脹痛。經期時小腹發涼,月經色黑有血塊,而且疼痛難忍,少數有反胃、嘔吐的現象,個別女性痛經還需要輸液治療。
3、月經不調,手腳冰涼
患有宮寒的人每月的經期時間並不規律,多數錯後,不但量少色彩也比較淡,精神狀況也不好,而且面色黯黃,小便比較頻繁。平時表現為性慾減退,全身涼尤其是手腳涼,比一般人怕冷。舌質淡苔白,喜好吃辛辣的食物,而且經常感到全身沒勁。
如何為子宮保暖 防止「宮寒
1、食補
食補調理宮寒的根本原則就忌一切寒涼,一定要吃熱的,徹底告別涼水,冷飲,水果少吃還要再中午吃。特別要說的是海鮮尤其是螃蟹,盡量不要吃。海鮮多為寒性,螃蟹更為大寒之物,對身體不太好。下面介紹幾種可以常吃的食物。
a、黑色食物:黑入腎 對身體是特別好的食物如黑米、黑木耳、黑棗等。
b、多吃熱性食物:生薑、巧克力、紅糖、大棗、芡實、桂圓、荔枝等一些驅寒溫補之物。
2、運動
運動是最好的醫生。不動,血液循環不暢。本來女性屬陰,缺乏運動更增長寒症的狀況。
適合運動
戶外慢跑或快走:調節身心,但一定要堅持。
瑜伽:拜日式、坐腳式、束腳式、比較好(坐腳式難,束腳式容易點,但重要的是調節呼吸)
太極拳:最簡單的二十四式就可以動作慢,但練完有汗出,很舒服。
3、保暖
注重保暖,在冬季很多女性奉行的「鮮艷凍人肯定是要不得的。即使在夏日,也存在防寒保暖的問題。在空調房中,漂亮美眉們老是盡情展露美腿、玉臂、香肩,以至後背、小蠻腰。空調冷氣拒驕陽於千里之外,離人體卻近在咫尺。
4、熱灸
這是中醫的一個古法,用艾條(葯店有售)點燃,然後灸關元,氣海,足三里三個穴位,對宮寒不錯的。同時又一種療法叫做天灸。就是夏至這天把穴位用葯敷上,借夏至這天外在的一年中最旺的陽氣調理體內的寒症。
5、泡腳
女性可以每晚用熱水泡腳,這是非常好的暖身方式。水位盡量高點至少要沒過腳踝,旁邊放一壺水,感覺水溫下落了就倒點熱水進去,持續泡腳15-20分鍾。這也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同時對寒性體質又很好的調理作用。也有用艾葉泡腳的。
宮寒怎麼調理
拔罐治療。對於持續性的宮寒,可以用拔罐進行調理,效果很不錯。拔罐可以把體內毒氣逼出來,既能解除宮寒之痛又沒有副作用。主要是在腰腹部正對著的背部進行拔罐,往下延伸到尾椎骨附近。每次拔罐要持續20--25分鍾,每天拔兩次,連續3天就能使宮寒症狀明顯減輕。
用小太陽取暖器烤腰腹部。當宮寒比較嚴重時,可以用取暖器(500W)的低檔在腰腹部來回烤一烤。注意距離以不感到燙為主,不要離著太遠或太近。
避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如果有宮寒症狀一定不能吃生冷食物,包括一些寒性的蔬菜水果也不要多吃。辛辣的食物也避免吃,以免加重病症。最好多吃一些發熱暖身體的湯類,像小米粥,羊湯等。多吃大棗、芡實、桂圓、荔枝等驅寒溫補之物。
羊湯
益母草+紅糖+姜沖著喝。每天早晚喝兩次,堅持服用5天左右,能有效緩解宮寒的症狀。也能調節月經,補氣血。
加強腹部保暖,經常用暖水袋熱敷。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腹部,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因為半夜裡還是會有些涼,別忘了搭一塊毛巾被蓋住肚子。只有養成腹部保暖的好習慣,才能避免宮寒的侵擾。最好每天睡覺前灌個暖水袋放在腹部熱敷20分鍾,這樣對治療宮寒很有幫助。
㈤ 肚子拔罐的位置圖片
肚子上有很多穴位,我們必須了解這些針灸穴位,不同穴位的效果是不同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肚子上的一個穴位,即人體腹部中心的大恆穴,肚臍旁邊的部位,具有減肥,清熱和通便的功效。因此,這種效果非常明顯。除了這些位置,還有許多穴位可以發揮調節作用。然而,很多人經常把杯子放在家裡,但由於他們對穴位知之甚少,所以往往沒有明顯的效果。因此,選擇拔罐的人最好有詳細的了解。
㈥ 中醫調理宮寒方法,你知道什麼
引言:胞宮寒冷俗稱宮寒,如果宮寒不及時治療會給女性身體帶來嚴重傷害。那麼,中醫調理宮寒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
宮寒是因為身體里有太多的寒冷,所以可以吃一些溫暖的食物來幫助趕走他身體里的寒冷。比如多吃紅棗、花生、核桃之類的。此外,一些中草葯被用作葯膳,可以很好地調節宮寒。
㈦ 宮寒怎麼調理分享一下調理宮寒的方法
1、拔罐治療
2、用小太陽取暖器烤腰腹部
3、避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4、益母草+紅糖+姜沖著喝
5、加強腹部保暖,經常用暖水袋熱敷
1.拔罐治療。對於持續性的宮寒,可以用拔罐進行調理,效果很不錯。拔罐可以把體內毒氣逼出來,既能解除宮寒之痛又沒有副作用。主要是在腰腹部正對著的背部進行拔罐,往下延伸到尾椎骨附近。每次拔罐要持續20--25分鍾,每天拔兩次,連續3天就能使宮寒症狀明顯減輕。
2.用小太陽取暖器烤腰腹部。當宮寒比較嚴重時,可以用取暖器(500W)的低檔在腰腹部來回烤一烤。注意距離以不感到燙為主,不要離著太遠或太近。
3.避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如果有宮寒症狀一定不能吃生冷食物,包括一些寒性的蔬菜水果也不要多吃。辛辣的食物也避免吃,以免加重病症。最好多吃一些發熱暖身體的湯類,像小米粥,羊湯等。多吃大棗、芡實、桂圓、荔枝等驅寒溫補之物。
4.羊湯
5.益母草+紅糖+姜沖著喝。每天早晚喝兩次,堅持服用5天左右,能有效緩解宮寒的症狀。也能調節月經,補氣血。
6.加強腹部保暖,經常用暖水袋熱敷。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腹部,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因為半夜裡還是會有些涼,別忘了搭一塊毛巾被蓋住肚子。只有養成腹部保暖的好習慣,才能避免宮寒的侵擾。最好每天睡覺前灌個暖水袋放在腹部熱敷20分鍾,這樣對治療宮寒很有幫助。
㈧ 拔火罐穴點陣圖的常用穴位
大致穴位列表: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發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後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中脘穴、水分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氣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門穴、日月穴、天樞穴、氣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陽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門穴、腰俞穴、腰陽關穴、上仙點穴、六華灸穴、風門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陰俞穴、三焦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復溜穴、陰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大敦穴、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脈穴、丘墟穴、昆侖穴、足臨穴、行間穴、里內庭穴、下痢穴、高血壓點穴、第二厲兌穴、第三厲兌穴、阿基里斯腱穴。
㈨ 宮寒的症狀有哪些宮寒怎麼調理
子宮是孩子的宮殿,子宮寒冷,不僅讓女性身體不適,容易蒼老肥胖。而且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對付宮寒,只要按照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和它說拜拜啦!
宮寒的含義
宮寒顧名思義是「子宮寒冷」的簡稱。尤其是多數不孕婦女都從不同的途徑對這個詞有深切的感受和認識。
宮寒的原因
該詞為中醫學約定俗成所獨有,故其發病也是傳統中醫的發病學說可予以解釋。一般而言可因早產、流產等原因而使女性先天脾腎陽虛,脾腎陽虛不能很好地運化體內的水濕之氣,故而內寒積聚;也可因後天原因如貪涼涉水、長期居處寒涼之處、經期吹空調,貪食寒涼食品或直接在寒冬臘月遭受寒邪侵襲等,外來寒邪凝聚胞宮而發病。因胞宮泛指女性內生殖器,故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婦科疾病發生,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錯後、月經量少、閉經、痛經、陰道炎、流產、產後腹痛、產後惡露不絕、不孕等。
宮寒的症狀有哪些 1.手腳冰涼一些女性經常會感覺到全身發冷,手腳冰涼。特別在入秋後,尤其是身材嬌小、壓力過大的白領女性,哪怕是不停的喝熱水,穿再多的衣服也不頂事。這就是宮寒的典型症狀。是身體陽氣虛衰,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2.黃褐斑、黑眼圈宮寒是女性美麗的大敵,很多女性因為有黃褐斑、黑眼圈苦惱不已,不知道原因總是喜歡用一些祛斑和去黑眼圈的產品,但往往是治標不治本,過一段時間就復發。其實這都是宮寒在作怪。因為宮寒容易導致氣血凝結,表現在面部就是黃褐斑、黑眼圈,要徹底消除這些面子問題,還是要暖宮,效果一定會讓大為驚訝。 3.身材肥胖很多肥胖女性總是通過節食來減肥,往往是把自己折磨的營養不良還無法有效減肥,吃減肥葯也只能控制一時,停葯就反彈。其實肥胖的真正原因是宮寒。因為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4.腰酸、氣色差很多30歲以上的女性總感覺腰膝酸軟、皮膚顏色枯槁、總是感嘆青春短暫、紅顏易老。其實這禍根就是宮寒。
5.月經絮亂宮寒還是女性月經紊亂、痛經多的罪魁禍首。特別在經前小腹有墜脹感,並出現白帶增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現象,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行經腹痛,小腹發涼,月經色黑有血塊,個別女性痛經達到難以忍受之程度。 6.尿頻遺尿29歲的陳女士,剛結婚一年多,就受到尿頻,尿多的折磨,時間有六七年了,有時坐久了,內褲會濕掉,會遺尿,有時稍微多喝水,或喝了粥,就更嚴重了,還會遺尿到外面的褲子,逼於無奈長期要用護墊。中葯、消炎葯、婦科用葯也經常用,但就是不見好。不管什麼時候腹部都有股尿意,真是苦不堪言!最後一位老中醫仔細檢查後才知道原來是宮寒在作怪! 7.性慾冷淡已婚女性,則因為宮寒毒手伸向了她們,以至於性慾不振,性冷漠,夫妻間性生活極其不協調,丈夫因為從妻子處得不到性滿足,而最終不得不離婚收場的例子屢屢可見。 8.不孕不育中醫認為寒暖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子宮溫暖,體內氣血運行通暢,種下的「種子」就易發育成胎兒;如果子宮受寒,血氣遇寒就會凝結,不但身體形貌不能保持,繁衍後代更無從談起。暖宮才是解決不孕不育的根本之道。 9.容易流產宮寒盯上後,孩子「不保」宮寒對子宮造成嚴重的傷害,最糟糕的是導致子宮溫度偏低,不適合胎兒生長,非常容易流產。
宮寒怎麼調理 紅花暖宮蛋
取雞蛋1枚,打一個口,放入紅花1.5克,攪勻蒸熟即成。月經來潮的第二天開始吃,1天吃1個,連吃9天,然後等下一個月經來潮的第二天再開始服,持續服3~4個月經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溫暖子宮。
紅薑茶
取紅糖50克(可根據個人口味增加或減少),去皮生薑4片,溫火煮四到五分鍾。月經來是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症狀就會減輕。
加強鍛煉
增加血液循環,可以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拔罐治療
對於持續性的宮寒,可以用拔罐進行調理,效果很不錯。拔罐可以把體內毒氣逼出來,既能解除宮寒之痛又沒有副作用。主要是在腰腹部正對著的背部進行拔罐,往下延伸到尾椎骨附近。每次拔罐要持續20--25分鍾,每天拔兩次,連續3天就能使宮寒症狀明顯減輕。
避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如果有宮寒症狀一定不能吃生冷食物,包括一些寒性的蔬菜水果也不要多吃。辛辣的食物也避免吃,以免加重病症。最好多吃一些發熱暖身體的湯類,像小米粥,羊湯等。多吃大棗、芡實、桂圓、荔枝等驅寒溫補之物。
益母草+紅糖+姜沖著喝
每天早晚喝兩次,堅持服用5天左右,能有效緩解宮寒的症狀。也能調節月經,補氣血。
㈩ 為什麼要在背部拔罐
為什麼要在背部拔罐
人體的很多疾病都是由於氣血不通引起的,脊背作為氣血循行的主幹道,最害怕淤積。只有脊背這個樞紐通了,氣血運行通暢了,才能帶走淤積,滋養全身,祛除疾病。所以,捏脊能治百病。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如果經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較熟悉,按摩師給您拔罐、按摩選擇最多的部位就是後背。在後背拔滿了罐,或者在後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
為什麼都願意選擇後背進行治療呢。是因為後背是膀胱經主要循行的部位,治療的范圍極其廣泛。可以說身體內任何疾病,都和膀胱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它就像你家的污水管道,如果不通,整個日常生活全都會被破壞。
鮮紅而顏、局部發熱——陽症、熱症、實症、熱毒熾盛、體質陰虛、火旺紅
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虛寒、濕邪
皮膚微癢——風邪、濕症
水泡、水腫、潮濕——寒症、濕氣盛
罐中有水珠者——寒濕重
紫紅、暗紅——陰症、寒症、血郁
潮紅、淡紅——虛症
局部很快恢復原樣——說明快痊癒
如下圖:在腰骶部拔罐出現在顏色和相應問題
附件炎:出現紅色罐印
子宮肌瘤:罐像為規則的圈狀,顏色一般以青色為主
宮寒:膀胱功能區,打開罐以後是青色或者青紫色
1、罐印緊黑而黯:一般表示體有血淤,如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出現此印跡。如印跡數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理,如走罐時出現大面積黑紫印時,提示風寒所犯面積大,應對症驅寒為主。
2、罐印發紫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症。
4、淡紫發表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以虛症為主,兼有血瘀。如斑點在穴位處明顯的,表明此相關內臟虛弱,比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
5、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出現。
6、罐印呈鮮紅散在點的,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後出現,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提示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常或存在病情。
7、走罐或吸拔罐後,沒有罐印(或不明顯的),或雖有但啟罐後立即消失,恢復常色的,提示身體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輕。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濕氣較重,若在患部出現較多小水泡時,預示由水濕所致,會有理想的療效,需要連續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時出現風團(如急性尋麻疹狀),提示為風椰所致,或是過敏性體質。
10、隨著病情的好轉,罐印也會隨著減輕,且不易現罐印,可以預防閑時多刮刮背,疏通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