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半顆樹朗誦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05克鹽大約是多少圖片 2025-10-08 02:55:33
財神超高清圖片 2025-10-08 02:42:02

半顆樹朗誦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11 05:36:35

⑴ 牛漢半棵樹背景

據牛漢講,《半棵樹》是1972年在湖北咸寧文化部五七幹校,詩人看到同是下放的馮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觸發而寫的。這「半棵樹」可以說是暗指馮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這首詩的象徵意味極其鮮明,它更象徵著那些桀驁不馴的生命,象徵著秉守正道、維護尊嚴的知識分子的不屈的抗爭精神與韌性的戰斗傳統。

⑵ 《遠去的帆影》這首詩歌作者所想表達的是什麼是怎樣一種時代背景

表達感情:

沒有人知道帆的辛苦,迎風而上,在浪濤中匍匐前進。自己就好像帆一樣,突出了了作者的個人經歷以及生活經驗。似乎在暗示與詩人的個人經歷和生命體驗相關。

正因為如此,這首詩才更顯出它的獨特的感受的具體性和深刻性。表達了自己對生命的認知,和自己對命運的把握和認知。

背景:抗日戰爭時期,牛漢在做地下黨工作的時候。

情感基調:

先是低沉,後面應該是高昂的情調,突出自己對突破命運的信心和自信,情感整體是高昂的。


(2)半顆樹朗誦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遠去的帆影》原文:

我是一葉帆,滿是補丁的粗麻布的帆, 記不得離開港口已經有多久多久。

但我知道,要到達彼岸還很遠,很遠、很遠、很遠。

大海不給我岸,大海根本不相信有岸。

我是帆,我相信海的盡頭是岸,這是我的沉沒在海底的千萬代祖先不屈的遺言。

我只能在波峰浪谷里掙扎,命運沒有給過我安詳的藍天和平靜的海面。

颶風糾集霹靂、閃電和暴雨,撕裂著、焚燒著我單薄的布帆。

傾斜的桅桿在痛苦地叫喊,纜索在暴風雨中悲壯地歌唱,海水飛騰起來沖刷我。我的渾身掛滿晶亮的鹽粒,那橫劈豎砍的閃電,把我殺戮得鮮血淋漓。

太陽沉沒之後,在黑戌戌的大海上,我還在閃亮。

在我的背後,遙遠的岸上 ,人們在閃電中瞥見我,我小小的,我一閃一閃。

人們說:「雷電多麼絢麗啊!」

人們說:「霹靂多摸柔和啊 !」

人們說:「我這遠遠的帆影姿態翩翩。」

我多麼飄逸、多麼神秘、多麼魅人,人們哪裡看得清楚。

我嗚嗚嘯叫的創洞,我在浪濤上怎樣匍匐前進。

我變成海難者悼念的碑,動盪不寧的碑,閃電顏色的碑。

大海時刻想吞沒了我,因為我是一葉帆,我永遠塑立在險惡的浪濤上。

我永遠比海高,我就是不沉的岸。

作者生平:

牛漢,1923年10月生於山西定襄縣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原名史承漢,因為上了兩年小學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對,總把 「承」字寫錯,被父親改為史成漢(在文章《我的第一本書》中提到過),曾用筆名谷風,遠祖系蒙古族,原名叫「承漢」的原因不明。

14歲之前一直在鄉村,放牛、拾柴火、唱秧歌、練拳、摔跤、弄泥塑、吹笙、打群架,是村裡最頑皮的孩子,渾身帶著傷疤,一生未褪盡。父親是個具有藝術氣質和民主自由思想的中學教員,大革命時期在北京大學旁聽過,舊詩寫得頗有功力。

他十歲以後就入迷地翻看父親所藏的那些似懂非懂的書刊。母親教他誦讀唐詩。母親生性憨直倔強,他的性格上繼承了她的某些感情素質。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父親流亡到陝西,在西安叫賣過報紙,學過幾個月繪畫,徒步攀越隴山到達天水,進入一個專收戰區流亡學生的中學讀書。入迷地畫畫寫詩,幾次想去陝北魯藝學習未成。

「1936年冬在家鄉讀初中時,13歲的我參加了犧牲救國同盟會,毫不含糊。1937年10月,14歲的我在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聲中離開了家鄉。1938年冬天,15歲的時候在甘肅天水加入共產黨。」

牛漢說,「1938年一二月份,當時父親在醴泉縣做事,我一個人留在西安,靠叫賣報紙糊口,捨不得拆下一塊銀元花。有一天,看到街上貼著一個廣告,說民眾教育館內辦了一個漫畫學習班,正在招收學員,我從褲襠里拆下了兩塊銀元去報了個名。

教畫的先生里有一位詩人艾青,不過當時我只迷畫,還沒有迷上詩,盡管跟他學畫畫。沒有想到,艾青後來既是我的老師也成了我的朋友。」

作者代表作品:

長詩:《鄂爾多斯的草原》(1942年)。

詩集:《彩色生活》(1951)、《祖國》、《在祖國面前》、《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懸崖》(1986)、《牛漢詩選》(1998)、《溫泉》(1984)獲全國優秀新詩集獎、

《愛與歌》(1954)、《蚯蚓和羽毛》、《牛漢抒情詩選》、《我的第一本書》(被選為語文人教版八下課文) 、《半棵樹》、《華南虎》(被選為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七下課文)、

《中國當代文學百家——牛漢詩歌精選》、《半棵樹》、《空曠在遠方》、《汗血馬》(被選為人教版八上課文)等。

散文:《童年牧歌》、《中華散文珍藏本·牛漢卷》《牛漢散文》,《螢火集》、《滹沱河和我》(2013年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七課)、《悼念一棵楓樹》(獲1981年~1982年文學創作獎)等。

詩話集:《學詩手記》、《夢遊人說詩》2本。

日本、韓國匯編出版了牛漢的詩選集。

《悼念一棵楓樹》獲1981年-1982年文學創作獎,《溫泉》獲全國優秀新詩集獎。

⑶ 急尋「華南虎」課件

http://www..com/?q1=%BB%AA%C4%CF%BB%A2&ft=ppt

⑷ 求幫寫現代詩歌朗誦比賽串詞.. 急需.超級感謝啊~~

寂靜的夜裡,有一種幽幽的情愫將身心纏繞,一層層的漫卷在周圍,微閉著雙目,放一首心儀的曲子,讓那感人的音符慢慢的浸潤到血液里。每一首歌都有它的獨自的情懷,每一首可以停留在心底的旋律,都是因為其中的一句話或是一段旋律勾起了過往,百聽不厭是因為曲調里刻著一張無法忘懷的容顏。——依依

(一)雨輕輕彈,我一生在紙上

橘香色的琉璃瓦,懸在半空,憑痴意,收於筆底,思緒暗結綺羅,雨輕輕彈,我一生在紙上。

雨,滴落窗檯,淅淅瀝瀝的雨絲撫摸著我的柔軟,動感的旋律敲打著耳膜,是誰?掀起了我寂寞的裙擺。

猶若絲絲潮水襲入腦海,你的出現,註定了我浪漫有了起點,那種感覺是一種想像里從未觸及的真實,一直真切的行走在那白紙之上的阡陌之間。

去年落花場景今朝又在重演,雨紛紛中墜落的那不是花瓣啊,而是一個女子的心事,那伏在雨滴上的片片花瓣,猶如一個女子在花季未了卻的心願,漂浮在水面上,等待著讀懂的人來安撫。

我不知道是前世的情,還是今世的劫,所有的愛恨情仇,都在無涯的思念里。

你說:想你,想你,就是想你。

打開那台小小的彩色列印機,一張白紙,深深淺淺,大大小小,都是這幾個字。

(二)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蕊寒,花白里透著淡淡的綠,淡淡花香,淡淡雪飄,一瓣瓣花語,落花亦傷城,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

在我的指間盪漾著對你如水般的柔情,花之語,幾人能懂?淡淡的傷感,懷抱半舊的記憶,那是,愛的印跡。

歲月的輪回中,細數著彼此的青絲,當我發現第一根白發時,我知道,那是因為一個人的名字,永遠烙印在我的腦海。

低吟淺唱,輕訴流年,穿雲度簾,伴花眠,淺語輕言,斜倚著滿懷愁緒,絲絲清音宛如前世楓橋邊的簫音。

你說喜歡我的雙眸,猶如一泓深湖,愛意一直延伸到湖底,看久了會自己迷醉。

小影斜橫,怕花殘,凄迷月光下的裊裊生煙,我悄悄的哭了,在夢里我們相依相擁,醒來,那張清晰的臉龐,在漸漸的泛黃。

(三)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

人難寐,淡淡月光之下,目之所及,我在這里,遙遙地釋放著思念,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

搖落思念,隔著依稀的歲月,在時光的背後痴守,來世,是我們望不見盡頭的虛無,一曲清歌蘭心夢語寄幽弦。

你的身影,默默地矗立在我的心底,已經漸漸定格成為一幅水墨畫,拔歌而行,在詩經里歸醉,風過花飄零,花瓣雨,花瓣城。

在無涯的光陰里戒你如煙,仍在默默守候冥冥中的驚鴻,唐風里的纏綿,是因有你的柔情蜜意,輕輕吹響那些過往,情深處,斷腸幾許?

你說:愛你,愛你,就是愛你!

那張白紙的後面,都是這幾個字,愛你,一行比一行大的字跡。

(四)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

煮一池月光,透過橘綠色的窗,當滿天的花,落盡了繁華,憂傷了落寞的夜,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

記憶,在時間淡卻之前,你的背影捲入馬蹄踏起的塵埃,飛花飄若雨,借流年的碎影,於心尖譴綣流戀,輕挽青絲小篆描箋。

溶溶的月色溶不掉思念,正惆悵,幾番魂夢牽,細思量,今生何其長?

思憶,無休止的被拉長,心上秋,總是離人淚,時光緩緩流過從此添了心事,月兒對著花兒想,思念也會隨著搖曳過往,一切又有了我未曾來過的沉寂。

撿起那些失落的紅,驚慌的貼住月兒的臉,而我,倚在歲月斑駁的小屋門前,終是化成了煙,悄悄注視,光滑過時的質感,一行清淚彈落似雨。

纖指輕彈,穿漢宮秋月,一曲終了,音符已經散盡,情卻越聚越多,難以隨著音樂聲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