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地藏經封面圖片是哪裡典故
擴展閱讀
舞蹈臉譜圖片卡通 2025-10-08 07:05:26
淌鼻子的卡通圖片 2025-10-08 06:40:06

地藏經封面圖片是哪裡典故

發布時間: 2023-02-07 21:49:32

Ⅰ 地藏經具體內容是什麼

地藏經具體內容是:

1、《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

《地藏經》說,地藏菩薩示現婆羅門女、光目女,孝親度親的事跡,地藏菩薩正是以一念孝親之心,而發展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偉誓願。

父母就是堂上的佛,在家不孝父母,而到廟子里頭去求佛菩薩保佑自己的獨生子女。這真是非常荒唐!

2、《地藏經》是佛陀的遺囑

《地藏經》上最後一品《囑累人天品》。佛是這樣說的,概括起來有四句話「現在、未來天人眾」。當然包括人們都在內。「吾今殷勤咐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怕人們墮三惡道。學習了這個,可以體會到,作為佛教徒,必須知恩報恩,體會到佛恩深重,很難報答。

3、《地藏經》是為人處事的教科書

《地藏經》首先提出來的就是凈業三福,特別是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非常具體,讓人們懂得,不離日常生活來修學佛法,實際上就是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居家,乃至於出生、死亡、疾病等等日常生活當中應當怎樣做,就是《地藏經》告訴人們的。

4、《地藏經》是具體講因果規律的經典

《地藏經》對因果談得很具體,這個是絕對真實不虛,沒有信心的人把這部經看成神話,那就錯了,那就得不到真實受用。

(1)地藏經封面圖片是哪裡典故擴展閱讀:

《地藏經》又稱《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屬於地藏三經之一,其餘兩部經分別是《占察善惡業報經》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佛在經中贊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大誓願,並介紹了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過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母親的故事。

還通過文殊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薩、四天王、普賢菩薩、普廣菩薩、大辯長者、閻羅天子、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的依次提問,以及地藏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介紹了地獄的狀況,解釋了眾生解脫生死、懺悔業障、救拔親人眷屬苦難的種種方法。

釋迦牟尼佛還在此經中表明,自己入滅之後至彌勒成佛以前的無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務由大願地藏菩薩負責。

Ⅱ 請問這是哪個菩薩/佛,她的典故是什麼

這位應該是地藏王菩薩,身邊的神獸是「善聽」尊者;
地藏菩薩右手持錫杖,表示振開地獄之門。
右手持如意珠,表示照亮地獄之暗。

地藏菩薩最讓人感動是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永遠在地獄中度化受罪的眾生。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對地藏菩薩的生生世世都有講述,您如有興趣,可以讀一讀,增幅消罪。

Ⅲ 地藏經前面的贊出自哪裡

地藏經的前面的贊不是經書上自有的。香贊是個典故,出自賢愚經卷第六·(三四)富那奇緣品第二十九。典故記載,某次佛正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當時在印度放缽國,有一位長者之子名叫富那奇,他出家學佛,證了阿羅漢果,富那奇想度其兄羨那學佛,於是造旃檀堂請佛。兄弟二人各執香,共登高樓,遙對祇園燒香歸命佛陀及聖僧。這時香煙乘空裊裊聚在佛頂之上,化成一座庄嚴香煙寶蓋。阿難見此怪事問佛,佛在給孤獨園對在座之大眾,說二兄弟之虔誠,有神通者,可以同往接受供養。當富那奇與羨那供養完有緣的佛弟子們後,佛以他的神足通頃刻便到放缽國,親為他們說法開示。爐香贊的作者傳說是南北朝時的梁武帝蕭衍創始。 其他贊的話根據版本不同,有的出自華經,有的出自《地藏十輪經》。 這些贊很好,不必執著一定要念。

Ⅳ 地 藏 佛 的 典 故

地藏菩薩還未成佛,因為他曾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更多關於地藏菩薩的事跡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
http://bookgb.bfnn.org/ 這里有

【地藏菩薩】
地藏,梵名Ks!itigarbha ,音譯作乞叉底檗婆。地,住處之義;藏,含藏之義。即受釋尊之付囑,於釋尊圓寂後至彌勒菩薩成道間之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始願成佛之菩薩。關於地藏菩薩之名義,地藏十輪經卷一以(大一三·七二二上)『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稱地藏。大方廣十輪經卷一以地藏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寶藏)之義;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以地中之伏藏喻顯『如來藏』。

據大方廣十輪經卷一序品、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等載,地藏菩薩由過去之大悲誓願力,示現大梵王身、帝釋身、聲聞身、閻羅王身、獅象虎狼牛馬身,乃至羅剎身、地獄身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以教化眾生,並特別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眾生之善根。地藏菩薩常變現如是無數之化身濟度眾生,故又稱為千體地藏。

地藏菩薩之本緣故事,有多種說法。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仞利天宮神通品載,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劫前,為大長者之子,因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之相好庄嚴,而產生恭敬景仰之心,為證得此庄嚴之相,而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度脫六道罪苦眾生。同經同品又謂,地藏菩薩為過去不可思議阿僧只劫時之一婆羅門女,為救度其母出離地獄,而為母設供修福,並發願盡未來劫廣度罪苦眾生。又同經閻浮眾生業感品亦舉出二說:(一)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國之王,其國內人民多造眾惡,遂發願度盡罪苦眾生皆至菩提,否則不願成佛。(二)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女子,名為光目,其母墮於地獄受苦,光目為救度之,而發願救拔一切罪苦眾生,待眾生盡成佛後,方成正覺。上記諸說皆隨地藏信仰而廣傳人間,故佛教中常以『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語來形容地藏菩薩慈悲憐愍之廣大誓願。

地藏菩薩之形像有多種,大日經卷三等以之為菩薩形,並飾以寶冠、瓔珞等。大方廣十輪經卷一等則以之為沙門形。一般廣為流傳之形像,為內秘菩薩行,外現沙門形,左手持寶珠,右手執錫杖,或坐或立於蓮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