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的家鄉在哪裡能推薦一下你的家鄉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嗎
我的家鄉是一個重慶下面比較偏遠的小縣城——雲陽。這是一個常住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小縣城,但是卻擁有著國家一個國家5a級景區和一個4a級景區,同時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階梯。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非常深遠的傳統文化。
其實雲陽還有很多的風景名勝我這邊就不一一做介紹了,我有機會希望你能夠到雲陽來旅遊一次,感受一下這邊美麗的風景。
② 「最美家鄉大賽」上了熱搜,你覺得自己的家鄉美在哪裡
一、我的家鄉是重慶,我覺得自己的家鄉最美的地方在於獨特的地形地貌,帶來了獨特的居住氛圍,很享受在這山城裡面居住。
很多來到重慶的遊客,第一時間都想吃一吃重慶的火鍋,因為重慶的火鍋最著名的就是麻、辣、鮮、香,很多人吃完第一次就想馬上再來一次。但是重慶的火鍋確實非常辣,因為麻和辣都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濕氣,這也就是為什麼重慶的女孩長得特別水嫩。重慶的火鍋有一個特色,就是不管你進入哪一家店,他的火鍋都不會太差,幾乎都可以算得上非常美味的火鍋味道。
③ 用手機拍出自己家鄉最美的照片給全國欣賞,你會參加嗎
會參加,我想把我家鄉的美景給展示出來,讓別人都知道,其實我們小農村也會有美好的風景。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家是貴州省平塘縣的一戶普通住戶,在我們平塘縣有很多的美景可以參觀。因為貴州是屬於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地貌所帶來的獨特的景觀是十分美麗的,在我們那個地方就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山和很多的樹。就在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你都可以看到不同的美景,而我是一個比較喜歡拍照的人,所以在不同的季節,我可以拍出不同的照片,也可以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家鄉其實是很美的,他也是值得推廣的,因為美的東西,他是值得讓大家去享受的。
④ 台灣女子憑"清朝地址"找到祖先家鄉,你知你祖輩原來的家鄉在什麼地方嗎
認祖歸宗,這是很多人的一個心結。因為我們華夏兒女無論身在何方,都會通過宗族血濃於水的親情聯系在一起。自古以來,“血濃於水”我國五千年的文化沒有斷層,都是因為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
今年中秋節,中國台灣女子在親友的幫助下成功找到祖先家鄉所在地的事情,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其實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這是不爭的事實。之前,香港著名演員成龍還到內地省親。在很多台灣的明星現在都來中國大陸定居。兩岸的文化交流很頻繁。不管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⑤ 尹正在社交平台曬出一組家鄉的今昔對比照,當地有哪些地標建築
近日,尹正在社交平台曬出一組家鄉的今昔對比照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圍觀,尹正的這幾組照片顯示出了我們中國內蒙古包頭市20年前和20後年後的變化。許多網友都評論,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了。
另外一座地標建築是包頭市的稀土大廈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阿爾丁大街89號稀土大廈如今已經不是最高的建築了,但它仍然是包頭,最有代表性的地標建築物之一稀土大廈是內蒙古包頭人民最自豪的建築他非常的有特色非常的典雅,大氣。
說起包頭大劇院估計有許多人聽說過包頭大劇院位於包頭市新都市中心區,北靠建設路,劇院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是包頭市乃至內蒙古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設備最先進的演藝文化展示平台之一。大劇院的建築主體採用紫紅色的陶土板層層疊疊搭建而成,主體設計沿用了國際傳統馬蹄形平面,整個建築由陶土板和玻璃組成,具有非常濃烈的時代感。
尹正曬出的這一組圖片,既宣傳了家鄉的旅遊業,有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讓人不禁感嘆,我們祖國的偉大,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⑥ 哪裡才是你的故鄉
家鄉是趙雷歌詞里陰雨的小城,
把手揣進褲兜,
和戀人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門口,
直到左右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的眷念。
是宋冬野心心念念的安和橋,
「你回家,我在等你呢」,
有人等待的溫暖與守候。
也是李志歌中一杯長島下肚,
轉身跳進西湖,
卻再也找不到九六年回憶的惆悵。
你的家鄉在哪裡?是綠田油油的村莊,還是鄉村二級公路上揚起的黃沙?
它或許是你心心念念要離開,離開了又會想念的地方。
有人說,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上大學以後,只有在寒暑假才能回一趟家,沒有了朝夕相處的時間,只留下短暫的冬,和夏。
張佳瑋曾說過地域與性格的關系:
地域不僅潛移默化著性格,而且在悄然告訴你,「這樣的性格就是對的,這樣也可以過喲」。故鄉雕琢了人,也培養了人的判斷標准和價值觀,所以多多少少,總還是會跟著人走。
一直以為離開了家鄉,似乎就與它再無瓜葛,後來才發現,我們離開了故鄉,似乎也帶走了一部分故鄉,那一部分融化在鄉音里,性格中,和味蕾上。
明明知道發音不對,還是倔強地堅持分不清前鼻音和後鼻音,邊音鼻音。
你的水土不服、胃口不好只有一種解葯——家鄉。
@蔣小枯
2014寧波象山
到了嫌棄那濃濃的魚腥味,離開了又會想念這種獨特的味道。
@塔拉
2016年內蒙古
家鄉就像熱騰騰的馬奶酒,你吃過其他的東西也許味道更好,其他東西能承載你的理想,那碗熱騰騰的馬奶酒卻是無力時,受傷時,最渴望想吃到的那一碗。
@王姝人
2016年2月,四川涼山。
我是2009年9月乘火車離開家鄉外出求學,然後畢業工作。家鄉是我的根,是我一輩子抹不掉的印記,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回到家鄉總會得到治癒。它困難深重,它又積極樂觀,所以可以為葯。這張照片是春節正月初二,我們一家人在山上為先祖清理墓地,農村人的墓總是散亂在山間原野,不如城裡墓碑排列成組。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親人,再看看先祖的墳墓,然後了悟,人生在世,光陰苦短,需對得起自己才好。
@牛牛
2017年,太原。
家鄉是歌詞里的並州路,我沿著並州路一直往南走?拍攝於今年夏天,前幾天回家裡看爸媽,家鄉氣候適宜,有親人有朋友也有可選擇的工作,但還是想要先去往大城市,因為那裡有更自由的空間和未知的人生。我愛家鄉,所以,我更要逃往遠方,這樣,我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是愛著她的。
@廖夢
2016年家門口。
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傍晚,晚霞美得一塌糊塗,然而這里卻是我一直以來想要逃離的地方。最近在實習,有半年多沒回去了,甚至可能在接下來的下半年裡也沒辦法回去,這時我才發現,沒有那一刻,我如此的眷念著故鄉。人們總說,從此故鄉,再無春秋,只有冬夏。可是我好像,連故鄉的冬夏都沒能抓住。
@官官
我的家鄉在東北,一個小小的礦上。2014年高考後離開家,很少再回去了。現在礦上黃了,年輕人能離開都離開了,這里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和孩子。曾經這里輝煌過,現在,只是一個可以回憶的老城。家鄉,對我意味著一個心心想念但卻不會回去的地方。
@金魚啦啦啦
2016,桂林。
家鄉就是有爸爸媽媽陪伴的童年時光。照片中是記憶中曾經在漫天大雪中趴在親人背上走過的大橋,現在有了高鐵,老的鐵路橋已經不走客車了偶爾還能看見貨車轟隆而過。
@蘭豆
2002年,衡陽。
高考之後,離家之前的最後一個夏天。家鄉是抹不去的記憶,是夏日田間大汗淋漓之後,甜滋滋的西瓜。
@林間空地
2017.3.8單位三八婦女節活動上海。
生長在這座城市,沒有離開過。日新月異的更替變化,早就已經沒了從前的樣子。只依稀記得小時候的弄堂,一個弄堂就是一個故事,小情侶間的親昵,蔥油餅和豆花飄的香氣,小孩兒們的嬉鬧,還有媽媽喊我回家吃飯的呼喚??很多東西只能追憶而無法回味。城市裡鋼筋水泥的建築越來越多,人和人之間也越來越冷漠,時常灰濛蒙的天氣給人的心裡多了層陰霾。這個家不再有家的感覺。其實,我們人生在世不都是客旅,是寄居的嗎?如果這樣想,那麼當我們活著就好好活,到走的那一天也不會因為太過眷戀而無法割捨。
@顯微靜
攝於2016年,潮州。
2010年離開的家。家,似乎就是一個永遠在身後等你回去的地方,無論你在哪,用多快的速度疾走、奔跑,心裡裝了多少繁瑣待處理的雜事,只要回到家,就可以將外面的一切包括自己,暫時放下,於是你聽得到風的聲音,看得到草的顏色,聞得到陽光的味道。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正在享受著這樣一種"慢慢"的狀態。
@何小湘
2015年,四川綿陽。
作為一個還在北方讀書的學生,離家是二月底,曾經以為我是在追逐自己的詩意和遠方,後來發現我一直被困在那座住著家人的小城裡。家鄉對我而言,是童年,和哥哥弟弟的百玩不厭的游戲,是房後煙囪的帶著飯香的青煙,是泥田裡插秧,院壩里乘涼,是百家飯的味道,是回不去但是最懷念的時光。
照片里的這間房子里曾經住著對我特別好的親人,後來也許是因為生活,也許是外面世界的不一樣的誘惑,他們離開,一年兩年到現在快十年了吧,房後已經塌了,曾經用來曬糧食的院壩長滿了一人高的雜草,枯,榮,沒有人再知道。
@在一起
2015年,安徽。
去年離開家鄉,到外面讀大學,家鄉對我來說就像是吃飯一樣自然,離開家鄉再遠,它依舊會在哪裡等著所有離家的人,它知道,走得再遠,我們始終會回來的。那是我第一次和那麼多好朋友去爬山,山很高,下雪天地也很滑,我們並沒有爬到最高層,有失望,但很高興,自從畢業以後就沒有這樣一起出去爬山的經歷了,不是嫌累,就是沒時間,所以我很珍惜這張照片,很珍惜我們曾經在一起的日子。
@一束矛盾
2017年,蕪湖。
高中就離開家鄉。家鄉對我而言,是一個心靈的歸宿。在城市逗留的時間已經差不多和故鄉的記憶等長,但一有機會回去,看見熟悉的山水、藍天和稻田,那種親切感便油然而生。這張圖片是我今年五月份在家鄉拍的,從小雖生在農村,但沒種過地。這次有閑暇去舅舅家,正好幫忙幹了一點農活。某一個瞬間,我抬頭看了一眼遠方的天空,突然想起日本動漫《歲月的童話》,感覺自己彼時和妙子的心境頗為相似,於是隨手拍下這張照片。不久前外公外婆雙雙離世,真可謂物是人非。
@Simone
2016秋國慶,山西省鄉寧縣一小村莊。
碩士生涯的最後一秋。秋收的下午,北風呼嘯著已蓋過了東風,母親收拾完碗筷出去,我貼在溫暖的炕上聽著灶台里火苗竄動的聲音幾乎就要睡著;隔壁屋裡小侄子咿咿呀呀說著聽不懂的話,充耳不聞奶奶催促吃飯的聲音;風推著門簾一遍遍拂過屋門,有貓咪在叫了,我想像它蜷在我腳邊發出呼嚕聲的樣子,可又突然想起它不像當年它的媽媽,它怕大半年才回來一次的我;牆上的鍾表還在義不容辭地推進時間,第二天就又要離開;於是翻身起來逗了逗這小東西,然後揮鐮去往金黃田野。順便拍得此照。
@月暮
2017年。
家鄉是我夢開始的地方,承載著我太多錯綜復雜的感情,我既盼望著離開那個小地方,又期望著能夠早點回到那個小地方。家鄉就是我的味蕾,任何酸甜苦辣都記錄著。這張照片,每次看到都會觸碰我的內心,從小看著這個池塘,看著裡面的天空倒影,生活或許就是這樣,波瀾過後,終會平靜、安寧。
@安之若素
2017,廣東潮汕的海邊小鎮?我的家鄉。
這是最後一次要離開家之前拍的。那個遙遠的海邊小鎮,有軟軟的床,暖暖的湯,還有那個每天詢問我想吃什麼的老母親。
@Serene
2017年7月香港
家?是一眼望到?s?以抵?的????家??P帆?行希望再?w??r依然是少年
@王子肖
2017年5月30日,柘城。上次端午節回家的時候拍下的照片,而那次回去距離我倒數第二次回家已過去十個月。家鄉意味著,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吧。拍完這張照片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千里之外的苟且,萬里之外的苟且,以及你目所不及的苟且。
一個人每天會掉下大約60多根頭發,手指甲每天生長0.1毫米。
城市的新陳代謝每天都在進行。
一個小店的撤離,另一個小店的入駐。
一棟老樓被推倒,另一座大廈飛速生長。
陌生、悵然若失的,是記憶里的和現實中不重合的部分。
作者在《上海城市更新五種策略》中引用了卜音的一段話:「在歷史的災難流放之中,也許,心靈最渴望的並不是過去或真實的家鄉,而是這個『空間』,這個跟朋友、同伴共同經歷的空間。」
卜音認為,「集體回憶應該是一個容許被眾人探索的游樂場,而不是少數人懷緬過去的墳墓。」
我們其實並不討厭城市的變化,
對家鄉更新的感情大概更像,
許久不見面的老友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和別人的合照,
你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新買的衣服,
也不認識她身邊的那個人。
但是你知道照片中的她更漂亮了,
褪去了一身粗糙和魯莽,
雖然和你原來認識的樣子不大一樣了,
還是默默在下面點了個贊。
⑦ 你的家鄉美嗎請你用幾句話向我們介紹一下吧!要寫出你的家鄉叫什麼名字,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景色等。
我的家鄉在葫蘆島,坐落於渤海灣畔、「關外第一市」——葫蘆島市境內。也是航天第一人楊利偉的故鄉。海岸線總長3000多延長米,佔地10.9平方公里。景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沙細水清,是環渤海景觀帶的東北亞地區重要的景觀。海灣的北面是葫蘆島市龍灣新區,寬闊的海濱南路將海濱與城區緊緊連接成一體,各路公交車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
2. 葫蘆山莊
葫蘆山莊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郊東北部渤海岸邊的天角山下,由「遼寧宏業實業集團」於2001年興建,總佔地面積13500畝,五年投資近億元。現已對外開放的景區分為「生態種植採摘區」、「聖水湖景區」、「休閑度假區」、「旅遊娛樂區」、和「笊籬漁港垂釣休閑區」等五大景區。
⑧ 家鄉的變化400字加圖片。
家鄉的變化我的家鄉在耒陽。聽大人們說,以前耒河的水清澈見底,小孩兒可以在耒河裡捉魚、蝦之類的東西,還可以在耒河裡游泳。以前的家鄉沒有花式的路燈;沒有名牌的車;沒有寬闊的馬路。卻有清新的空氣。人們的衣著很樸素,只有過年才吃一回大魚、大肉。家家住在矮小的平房,五角錢可以買許多小玩意兒。現在,你走進我的家鄉、路過耒河時,發現耒河旁邊有許多攤子,河面上飄著一層油污和不少的白色垃圾袋。之所以這么臟,是因為攤販會把污水和塑料盒之類的東西倒進水裡。走在家鄉的街道上,會發現馬路很寬闊,可以容納幾輛車通行,還可以看見很多名車,比如說,勞斯萊斯、寶馬。家家住在高大的樓房裡,真豪華!20年後,我走進我的故鄉。故鄉的山,故鄉的水,在我看來,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來到耒河邊,發現蝴蝶和蜻蜓一起在水裡生崽。大街上,哇!大街上鋪上了瓷板磚,還是薄荷綠,看起來讓人心曠神怡。人們騎的都是單車,提倡環保哦!忽然,我聽見:「去坐地鐵嘍!」我急忙坐上地鐵,繼續游覽我可愛的家鄉。
⑨ 課文 我的家鄉在哪裡
教學內容:人教版《品德與生活》四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一課時教材分析:《我的家鄉在哪裡》是四年級品德與社會的第一篇課文。我們都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學習本單元我們將一同感受家鄉的鄉音,鄉情和獨特的家鄉文化,探究和了解自己的家鄉地理位置和一些基本情況。本節課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教學中讓學生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能在地圖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了解與安徽省相鄰的省份及它們的方位。掌握家鄉的自然環境,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在初步了解家鄉的基礎上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學生對自己的家鄉都有一些零散的、初步的了解,但缺乏系統的了解和認識,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探究,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家鄉在哪裡,並結合實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造各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讓學生在認知家鄉、感悟家鄉的活動過程中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所屬行政區。
2、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能在地圖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了解與安徽省相鄰的省份及它們的方位。
3、掌握家鄉的自然環境,在初步了解家鄉的基礎上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認識家鄉的地理位置,了解與安徽省相鄰的省份及它們的方位。
教學難點:了解家鄉的地理特徵。
教師准備:教學課件。
學生准備:課前通過上網、查資料等不同的途徑了解自己的家鄉慨況。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聆聽歌曲,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音樂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播放歌曲《家鄉美》),你們在欣賞的時候,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首歌描寫了什麼?(生齊答,板書家鄉),同學們真聰明,都聽出來了,那你知道什麼是家鄉嗎?(點名學生答,老師補充)。
師:是啊,家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永遠是最美麗、最可愛的地方。踏一方土,飲一江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的山山水水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智慧和力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我們的家鄉。(補充課題)
二、查看地圖,掌握家鄉的地理位置。
1、掌握家鄉的行政區劃。
師:同學們,知道我們的家鄉在哪裡嗎?
2、掌握家鄉的地理位置。
師:同學們真棒!能夠很迅速的說出我們家鄉的所在省市區。我們安徽在祖國的什麼位置呢?出示中國地圖「一起找我們的家鄉」。
認識中國地圖;了解看地圖的方法;學生在課本地圖上找出安徽省並圈出來。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我們的課本,在中國政區圖上找找安徽省座落在哪?(指名學生回答)這位同學的可真厲害,一眼就看到了我們家鄉的位置。要想從整個中國地圖上快速找到安徽,我們就要先了解地圖的方位。以前老師告訴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現在我們看見沒有,安徽位於南北的交界中心,而從東西方向看,又比較靠近東邊,所以安徽座落在祖國的華中偏東部。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裡面這樣說,中國從地圖上看像一隻雄雞,老師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祖國的青海省從地圖上看像一隻睡覺的小兔子,陝西省像一個等候指揮的兵馬俑。你們現在發揮想像,我們的家鄉安徽省她看起來像什麼?(生回答)同
學們的想像力可真豐富,有的看出我們的家鄉像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有的看出她就像一個頭上長著小小犄角的小孩子。
師:你們知道「安徽」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嗎?
3、了解家鄉的鄰居。
師:同學們,現在你的旁邊就坐著同桌,也可以說是鄰座。那你們能不能找找看看我們的家鄉它也有哪些鄰居?(指名學生回答)師:春節一過,很多同學的爸爸媽媽就又要背上行囊,去到外省工作。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爸爸媽媽離家鄉有多遠?現在就找找看看。(學生回答)不管爸爸媽媽離你們多遠,但是他們時時刻刻都再關注你們。
三、交流匯報,了解家鄉的慨況。
師:昨天老師已經讓你們去查找搜集有關安徽省的資料,現在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組中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等會兒我會讓每組派出一個代表介紹你們掌握的知識。
生小組交流後再全班匯報。
------我們安徽有黃山,九華山,天柱山;
------安徽的省會是合肥,安徽總面積有13.96萬平方公里;
-----安徽有獼猴桃,碭山梨,宣紙;
------安徽人口有6461萬,居全國第八,
------安徽簡稱皖
師:是啊,我們安徽地靈人傑,資源豐饒,文化燦爛,景色優美,是長江下游、淮河兩岸的魚米之鄉,也是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最著名的有黃山、九華山、三河古鎮等。生活在這里你的感覺如何?請帶著這樣的心情,自豪地說:我的家鄉在安徽!
四、圖片欣賞,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
師:同學們對我們家鄉的人文知識掌握的可真不少,但我們安徽的自然環境又有些什麼特點呢?(有高山、有平原、有河流、有湖泊,
地勢高低起伏,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物產豐富)
師:咱們祖國地大物博、富饒遼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一樣的自然環境,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我國其他地區的自然環境情況。你們看的時候想想我們的家鄉與圖片中哪種自然景觀最接近?(播放圖片,師解說)
五、我做小導游,介紹家鄉。
師:同學們,有一群遠道而來的朋友,想要了解我們美麗的家鄉,假如你是一名小導游,你會如何向他們介紹呢?(指名學生答)師:你真是一個稱職的小導游,不過老師也想過一把導游的癮。能不能讓老師也來為他們介紹一下家鄉的美景?播放家鄉的風景視頻。(旁解)
六、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是啊,好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同學們,安徽是祖國的一部分,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是我們心中最美麗、最富饒、最可愛的地方,我們愛我們的家鄉,我們祝福家鄉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