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滸傳》梁山在哪
在山東省濟寧市的梁山縣。八百里水泊梁山其實在歷史中是真實存在的,明朝景泰年間,朝廷改造河道,使得梁山泊的水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山泊不再像以前那麼寬闊了。梁山泊雖然不復當年模樣,但它也給後世留下了部分遺跡,這便是東平湖和水泊遺址!
現在的「梁山泊」主要是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水域遺址主要有兩處,一處是東平縣的東平湖,一處是梁山縣的「水泊遺址」!
《水滸傳》故事精選: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飄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岡克上,應結伙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為的是讓過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繼續往前走。
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話,又繼續向前走。
由於酒力發作,便找了一塊大青石,仰身躺下,剛要入睡,忽聽一陣狂風呼嘯,一隻斑斕猛虎朝武松撲了過來,武松急忙一閃身,躲在老虎背後。老虎一縱身,武松又躲了過去。
老虎急了,大吼一聲,用尾巴向武松打來,武松又急忙跳開,並趁猛虎轉身的那一霎間,舉起哨棒,運足力氣,朝虎頭猛打下去。
只聽「咔嚓」一聲,哨棒打在樹枝上。老虎脾性大發,又向武松撲過來,武松扔掉半截棒,順勢騎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頭上的皮,右手猛擊虎頭,沒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處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動彈。
武松怕老虎裝死,舉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陣,見那老虎確實沒氣了,才住手。從此武松名聲大震。
Ⅱ 水滸傳中的梁山泊,到底在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水滸傳》中的梁山泊在山東省西南部的梁山縣境內,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佔地面積500平方公里,歷史上也稱為梁山濼。《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內容是講得宋朝時期的一群山賊,被宋朝政府招安,為宋朝政府,征戰各地的故事。《水滸傳》中的主角,梁山泊的好漢首領宋江,並不是山東境內農民起義軍的領導人,而是其他省份的農民起義軍的領導人。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現實中的梁山伯和《水滸傳》中的梁山泊。
梁山泊在小說之中是一個水寨,而在現實中的水泊梁山也是一個具有巨大水域的地方。所以《水滸傳》中的梁水泊應該是參照現實中的水泊梁山為基礎所描寫的一個水寨。
Ⅲ 水滸傳中的梁山泊是現在的哪裡是現在的山東梁山嗎
梁山泊,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佔地面積面積3.5平方公里。據資料記載,從五代到北宋末,黃河曾經有三次大的決口,河水傾瀉到梁山腳下,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號稱「八百里梁山泊」,關於梁山泊的描述最早見於《資治通鑒》:「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4年)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
梁山泊(讀作pō 一聲),據有關資料記載,從五代到北宋末,滔滔的黃河曾經有三次大的決口,滾滾河水傾瀉到梁山腳下,並與古巨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號稱「八百里梁山泊」,即《水滸傳》中所描繪的「港汊縱橫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的梁山泊。當年梁山好漢正是憑水泊天險「嘯聚山林、築營紮寨、抗暴安良、殺富濟貧、替天行道」,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俠義故事,一部《水滸傳》名揚天下,水滸英雄舉世聞名。800多年過去了,由於黃河多次決口分洪改道,「八百里梁山泊」泥沙沉積,於是梁山周圍湖泊變成了耕地。而且梁山縣多年來也有引黃河水再造萬畝湖泊,重現昔日「八百里梁山泊」宏偉壯觀景象的打算。
如今,當年號稱八百里的梁山水泊已經在其原址乾涸。水泊和連天蘆葦,早已盪然無存。東平湖為原梁山泊的唯一自然遺存水域,梁山縣馬營鎮的「水泊遺址」(濕地)亦為古梁山泊的遺存水域。
唐宋時黃河多次潰決,形成港汊縱橫,山水交錯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成為湖中的孤山。《水滸傳》第十回、第十一回這樣描述梁山水泊:「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縱橫河港一千條,四下方圓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遙天……阻當官軍,有無限斷頭港陌。遮攔盜賊,是許多絕徑林巒。鵝卵石迭迭如山,苦竹槍森森如雨,深港水汊,蘆葦盪盪……斷金亭上愁氣起,聚義廳前殺氣生……」
Ⅳ 水滸中的梁山泊,其中的水泊究竟在哪個地方
古典名著《水滸傳》,把山東巨野、鄆城一帶的梁山泊,描繪得格外神秘浩淼,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滸小說第十一回,借小旋風柴進推薦林沖上樑山落草時寫道:
「林沖問:『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濟,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處去?』柴進道:『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
「方圓八百里」,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水面啊!如果梁山水泊至今還在,那一定是一處中外聞名的旅遊名勝。
那時的梁山泊的生態環境很不錯,煙波浩渺,微風習習,岸邊綠樹成蔭,水面鷗鷺翔集。蘆盪起伏,荷花滿望,漁舟唱晚。史載,宋代大文學家蘇轍途經此地,覺得恍如侮辱江南,他在《梁山泊見荷花憶吳興》之一中傾情寫道:
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里通。飛蓋靚妝迎客笑,鮮魚白酒醉船中。
可惜,這一切都在「滄海桑田」的變換中不復存在,著名的梁山水泊早在千百年前就銷聲匿跡了。
從此,水泊梁山周圍盡成陸地。明末清初的史地學家顧炎武,曾赴實地考察,他在著述中寫道:「予行山東巨野、壽張諸邑,古時瀦水之地,無尺寸不耕。」
可見,這時期的梁山泊已經完全變成陸地了。但梁山附近的東平湖卻巋然而存,以至現今一些人誤把這片東平湖當成了當年的梁山泊來旅遊觀光。
大自然神秘運動造就的梁山水泊,又被大自然的無情變遷吞沒了。但它在《水滸》小說中、在人們的記憶和口口相傳的歷史中會是永存的。
Ⅳ 水泊梁山在什麼地方
水泊梁山在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境內。景區面積4.6平方公里。因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梁山起義得名。1985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山東省政府首批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區,成為山東省水滸旅遊線的核心景區。2008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區。
水泊梁山在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境內。景區面積4.6平方公里。因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梁山起義得名。1985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山東省政府首批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區,成為山東省水滸旅遊線的核心景區。2008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區。
Ⅵ 《水滸傳》里的梁山在什麼地方
在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梁山泊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佔地面積3.5平方公里。
五代時期,汶水在梁山以北匯入濟水。後晉開運元年(944年),黃河決口於滑州,洪水淹沒汴、曹、單、濮、鄆五州之境流入汶水,並於梁山周圍瀦留形成湖泊,這就是北宋時所說的梁山泊。
如同其他受河湖泊一樣,梁山泊自形之時就開始淤積,最晚到金明昌年間(1190年~1196年)部分湖面已淤為平地,為軍戶屯墾。濟寧以北出現的南旺諸湖及安山湖、東平湖等皆有為梁山泊殘跡一說。
(6)水滸傳梁山泊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重現水滸傳場景:
水泊梁山「造水工程」由水面工程、供水工程、排水泄洪工程三部分組成。水面分為東、西兩個區域,西水域景點主要包括梁山碼頭,水軍指揮塔,梁山水寨門,水軍營寨和朱貴酒店,全面展現 《水滸傳》中水軍的活動場景。
水面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據介紹,下一步,梁山縣還將圍繞水面興建部分景點。西水域景點主要包括梁山碼頭、水軍指揮塔、梁山水寨門、朱貴酒店等,全面展現《水滸傳》中水軍的活動場景。東水域景點主要包括水城門,並設立水上表演項目,建設觀眾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