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足三里在哪個位置
足三里穴位於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即:膝關節處有一個髕骨,髕骨下兩邊有兩個坑,叫膝眼穴,內側的叫內膝眼,外側的叫外膝眼,從外膝眼開始,往下,四個指。脛骨的前邊一個指頭寬,然後四個指頭在外膝眼的下面,這個位置就是准確的足三里穴。)
第二種尋找方法: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蓋頂部,五指朝下,中指頂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把你的手腕橫紋,對准膝蓋處髕骨的上邊,這手自然的搭下去,中指尖指的位置)換左手用同樣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3
【溫馨提示】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鍾,每分鍾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⑵ 人體的關節有哪幾種
按關節面的形狀可分為
1、球窩關節
關節頭呈球狀,另一骨的關節面呈窩狀,包裹著關節頭的一部分。因此關節頭與關節窩只是鬆弛地連接,能作屈、伸、內收、外展、環轉和旋轉運動,是活動性最大的一種關節結構。典型:髖關節。繞額狀軸做屈伸運動,繞矢狀軸做外展和內收,繞垂直軸做旋轉。
2、平面關節
此關節活動的發生繼發與其他活動。例如,當你屈曲和伸展肘關節時,沒有引起其他的關節運動。然而,腕骨運動不能僅靠一個活動運行。腕骨運動,需要腕關節在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內收的前提下進行。
3、橢圓關節
由兩個分別是凸和凹的橢圓型關節面組成,可作前後和左右的運動。典型舉例:手腕。手腕以額狀軸為中心產生屈伸運動,以矢狀軸為中心做尺、橈偏。
4、鞍狀關節
兩個關節面均呈馬鞍型,彼此成十字形交叉接合,每一骨的關節面既是關節頭,又是關節窩,可作屈、伸、內收、外展和環轉動作,比橢圓型關節的活動能力大。
典型:大拇指關節。雖然大拇指能做屈、伸、內收、外展和旋轉動作,但是與腕骨運動相似,旋轉運動需繼發於其他關節活動出現。如果在不屈曲和外展的前提下,你試著轉動你的拇指,你發現無法做到。
當拇指內收的時候,請注意下拇指所指的方向;當外展和屈曲拇指時,所指方向大約改變了90度。這種旋轉動作並不是主動的,而是關節的形狀造成的。盡管大拇指關節不是一個真正的雙軸關節因為旋轉受限,但是因為主動運動還是繞兩個軸發生,因此還是歸位此類。
5、滑車(屈戌)關節
一骨凸起的部分嵌在另一骨凹陷的部分,只能作單一平面的屈、伸運動,仿如門鉸的操作一樣。肘關節中的肱尺關節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6、車軸關節
橈尺關節,展示了另一種類型的單軸運動—車軸關節。當前臂旋前旋後時,尺骨不動,橈骨頭繞於尺骨產生活動。車軸運動其實就是以縱軸為中心在水平面上做運動。
⑶ 跑步造成膝蓋受傷,還能繼續跑嗎
春天是最適合運動的季節,既不太冷、也不太熱,不管到了哪裡,都是百花盛開。此外,逐漸延長的日照時間,可以調整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平衡,使人精神振奮,常有運動的沖動。
而說到運動,沒有比跑步門檻更低的了。可能正是因為門檻低、參與者多,關於跑步的問題也特別多。
膝蓋模式圖(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想一想你買過的可升降椅子,它們是怎麼壞的?
第一,如果老是斜著坐、躺著坐,氣壓桿受力不均勻,可能會出現破損;
第二,每把椅子都有一個最大載重質量,如果體重超過最大載重,椅子便可能罷工;
第三,總體而言,坐得越久,使用壽命越短。膝蓋的情況與此相似。
首先,如果肌肉、韌帶過於薄弱,不能正確固定膝關節,膝關節受傷的概率就大大增大;其次,體重越重、對膝關節的壓力越大,出現膝關節損傷的可能越高,實際上,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超重是膝關節炎最大的風險因素;最後,運動量增加過快,超出膝蓋的適應限度,膝蓋自然會抗議。
總體而言,超重、肥胖人群的運動能力比正常人差,建議從較低的速度、較小的里程數開始,逐漸增加,有條件的話,可以監測自己的心率,確保不要超出合適的范圍。
-------------------------------
參考文獻
[1]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M]. 王正珍, 譯. 2010.
[2]喬丹D.梅茨爾, 克萊爾科瓦里克. 跑步損傷的預防和恢復[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7.
[3]ALENTORN-GELI E, SAMUELSSON K, MUSAHL V等. The Association of Recreational and Competitive Running With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7, 47(6): 373390.
[4]HAMNER S R, DELP S L. Muscle contributions to fore-aft and vertical body mass center accelerations over a range of running speed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3, 46(4): 780787.
[5]MILLER R H, EDWARDS W B, BRANDON S C E等. Why don』t most runners get knee osteoarthritis? A case for per-unit-distance loads[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14, 46(3): 572579.
[6]VAN DER WORP H, DE POEL H J, DIERCKS R L等. Jumper』s knee or lander』s kne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jump biomechanics and patellar tendinopath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 35(8): 714722.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趙言昌
⑷ 有的動物(前肢)膝關節向前,有的向後,這是為什麼運動上有什麼不同嗎
錯了。都是向前的。貓和狗的膝蓋靠下,所以你會覺得他是向後的。你看到的向後的地方,想當我我們人類的胳膊肘。你說的膝蓋相當於人類的手腕。
貓和狗的爪骨已經分開,更接近人類的手。蹄類動物比較落後。
獸類奔跑速度和腳的構造也有密切的關系,熊類和猿猴類動物為什麼奔跑的速度較慢,主要由於這些動物都是「跖行」的——即用腳板觸地行走。這類動物的腳上,從趾頭到後跟的部位上都長有厚肉的腳板,靠腳板貼地行走,缺少彈力,所以跑不快。人類也屬於「跖行」動物,所以跑不過一般獸類。短跑運動員作100米沖跑時幾乎全用腳趾奔跑,跖部和跟部離地,盡量大的限度減少接觸面,以便增加彈力,這樣跑的速度就增快了。
奔跑速度較快的獸類,一般都是「趾行」動物,如虎、豹、狗等爪類的動物。
它們全是利用趾部站立行走的。它們的前肢的掌部和腕部,後肢的跖部和跟部永遠是離地的,所以這些獸類都以善跑出名。
獸類中還有一類「蹄行」動物。所謂蹄行,就是利用趾甲來行動。這類動物,隨著環境的適應,四肢的指甲和趾甲不斷擴大,逐漸潰化成堅硬的「蹄」。
蹄行的獸類又分為奇蹄和偶蹄。
奇蹄類動物有:馬、犀牛等。
偶蹄類動物有:牛、羊、鹿、駱駝、河馬等。
同是「蹄」行動物,但由於體形和蹄形發展不同,跑速也不同。如體形精幹,四肢修長的馬、鹿就比體形肥苯,四肢粗壯的牛、河馬等動物跑的快,跑的靈活。
腿的不同構造對行動速度毫無疑問是起很大作用的。另外,不同構造的腿型對獸類在不同的環境里的行動效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平坦的地面上,「跖行」的熊是跑不過「蹄形」的馬的;但如換了光滑的冰面,馬的蹄就容易滑倒,相反,具有扁平腳掌的熊就不會滑倒,跑的就比馬快。同樣是「蹄行」動物,在平地上馬比駱駝跑的快。但在沙漠里,長有寬厚肉蹄的駱駝,就更適宜這種沙丘環境,馬就甘拜下風了。
在草原里,馬奔跑的時速可達40-50哩,綿羊頂多跑15哩。但在崎嶇的山路上,長有修長四肢和硬蹄的馬,登山下山的行動就不方便;而綿羊腿短並細,有底部凹陷,象吸盤般的蹄就有利於在陡坡上奔跑,甚至在峭壁上也能站穩。
我們在把不同類型的動物四肢加以比較,就更容易看清腿與腿的不同構造和適應的功能。
⑸ 請問血海穴在什麼地方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從膝蓋骨內側的上角,上面約三指寬筋肉的溝,一按就感覺到痛的地方,有稱為血海的穴位。(坐在椅子上,將腿綳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或者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