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要做以「抵制日貨,支持釣魚島」為主題的PPT,在英語課上講,希望愛國人士幫忙做一下,或提供資料圖片
Journa l of H ua iy in Teacher s College Soc ia l Sc ience Vo.l 32 2, 2010
=歷史學>
民初抵制日貨運動與日本的對華政策
印少雲
(徐州師范大學法政學院, 江蘇徐州221116)
摘 要: 抵制日貨運動是民初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廣大民眾參與外交、反對日本侵華的一
個重要方式。持續不斷的抵制日貨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的對華政策, 進而間接影響
了民初政治的走向: 它使日本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在侵華手段上向溫和的方向發展, 也牽制
了日本對中國內部軍閥混戰的參與和支持, 在客觀上對中國政局的變換產生了重要影響; 同
時, 抵制日貨運動也使日本從列強的聯合陣營中分離出來,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強對中國
革命的聯合干涉, 日本也因此加緊在革命陣營中尋找新的代理人, 對中國革命陣營的分裂起
到了催化作用。
關鍵詞: 民初; 抵制日貨; 日本; 對華政策
中圖分類號: K2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8444( 2010) 0220210204
收稿日期: 2010201221
基金項目: 2006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06JSBLS009); 江蘇省/ 青藍工程0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印少雲( 19702), 女, 江蘇泗陽人, 教授, 博士, 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政治與對外關系研究。
近代以來, 隨著民權思想的傳入和國民意
識的覺醒, 民眾對外交的參與熱情一浪高過一
浪。尤其到了民國時期, 幾乎沒有什麼外交事
件能夠逃過公眾的眼睛。但是孱弱的民國政
府, 既沒有實力去捍衛國家的權益, 也沒有膽量
和勇氣去伸張民意。抵制外貨就成為民眾自發
地參與外交的重要渠道, 以此來表示對帝國主
義侵華辱華政策的不滿。本文擬以民初北洋政
府統治時期的抵制日貨運動為中心, 考察該運
動對當時日本對華政策的影響:
第一,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持續不斷的抵制
日貨運動使日本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在侵華手
段上在一定時期內向漸趨溫和的方向發展。
民初的抵制日貨運動使日本的對華政策由
大隈的/ 武力外交0 (以對華/ 二十一條0的提出
為主要代表), 到寺內的/威壓外交0 (以西原借
款為主要表現), 再到1920年代中後期的/幣
原外交0 (也稱為/ 睦鄰外交0 ), 在侵華手段上
體現了漸趨溫和的特徵。
甲午戰爭以來, 日本夙持大陸政策, 志在奪
取中國的權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為日
本施展其在大陸的/ 抱負0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1915年1月, 大隈內閣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了臭
名昭著的/ 二十一條0, 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
抗議。沒有等到大隈為自己的/ 成就0而高興
的時候, 日本國內對這種強硬的對華政策所招
致的中國人的抵制的批評就已經接踵而至。尤
其是該事件所引發的中國舉國一致的抵制日貨
運動, 引起了日本國內部分人的擔心, 一些人開
始懷疑日本傳統的對華策略。橫濱正金銀行董
事小田切寫道: 今後日本對華/ 若還和過去幾
年一樣, 採取侵略的、恫嚇的、強迫的態度, 那麼
必然會招致中國政府和多數人民的仇視和憤
慨, 妨礙日本在華發展經濟事業0[ 1]。而標榜所
謂/ 王道主義0的西原更是露骨地說, 侵佔領土
固然容易, 但是征服民心卻要困難得多[ 1]。而
日本的政界元老山縣友朋則批評大隈的對華政
策說: /此種缺乏遠見之外交, 為國家前途計實
不勝憂慮。0[ 2]
由於大隈內閣赤裸裸的武力侵略政策和外
交訛詐手段引起了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抗, 所以
在袁世凱死後, 日本統治集團認為有必要採取
210
2010. 2 第32卷哲學社會科學版淮陰師范學院學報
不會引起中國人反感的更好的辦法。為此, 新
任內閣首相寺內正毅一改大隈內閣時期的對華
強硬姿態, 決定實施新的對華方針。這一方針
的突出標志是,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 寺內的高
級顧問西原龜三5次秘密訪問中國, 向段祺瑞
政府提供了一億四千五百萬日元的所謂的/西
原借款0。這一新政策的實質在於以/ 中日親
善0、/ 中日經濟提攜0為幌子, 謀取更多的利
益。正如西原本人所說: / 帝國對華政策的終
極目標或則是徹底加以侵略壓迫; 或則是實行
王道親善, , 即中國的領土, 要麼由日本帝國
直接主動地保護, 要麼讓中國自己保全自己。
但若是前者, 則我國每年必須負擔二十億元的
支出, 更必須冒以國家命運作賭注的風險, ,
將激起四億民眾的反感, , 何如親善主義政
策, 以使四億民眾與我和睦同化。0[ 3]
寺內內閣與他的前任大隈內閣所執行的對
華政策不過是手段上不同而已, 其積極推行對
華侵略和擴張的本質並沒有任何改變, 而且更
為嚴重的是, 寺內內閣執政之時, 以/ 西原借
款0為誘餌, 不但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而
且還對段祺瑞擴充皖系勢力准備發動內戰的動
機大加利用, 誘使段政府與之簽訂了5中日軍
事協定6, 並以此為依據, 派兵進入北滿, 日本
政府依據這一借款/ 實際上取得中國軍事上之
特殊地位0[ 4] 114。因此, 寺內內閣的對華政策不
僅未能緩和中國人民對日本的不滿, 反而進一
步招致英國、美國對日本的不滿, 尤其是1918
年由留日學生首先倡導的抵制日貨運動再次提
醒了日本在華之舉的失策。
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和中國國內強烈的排
日情緒, 1918年9 月, 繼寺內內閣之任的原敬
內閣被迫再次修正了寺內內閣時期的對華政
策, 宣布放棄前內閣的援段政策。這種轉變並
不意味著日本帝國主義真的要放棄其在華撈取
既得利益的目標, 在因/ 二十一條0而彈劾大隈
的內閣會議上, 原敬說: / 吾人認為, 諸如此次
取得中國同意而將發布之條約, 若致力於中日
親善之道, 與中國結成最親密之交往, 則談笑之
間即可辦成。0[ 5]他並沒有否定/ 二十一條0本
身的必要性, 只是說這種做法招致中國的反對
不好。這也正是大正時期歷屆內閣對華政策最
終走上武力侵略道路的根本原因。
從大隈內閣的強硬政策到原敬內閣的
/ 新0對華政策, 表明日本在對華政策上向懷柔
和溫和方向發展的特徵。如果說這一發展的趨
勢在五四前表現得不太明顯的話, 那麼五四以
後, 在原敬內閣的對華政策上得到了體現。五
四前中國的抵制日貨運動對日本的對華貿易影
響不大。五四運動以後, 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比如, 1918年各國對華商品輸出總量中日本占
了441 9%, 可是從1919年以後, 就持續走低, 到
1921年, 降低到2415%; 1923 年, 因收回旅大
問題, 抵制日貨運動再起, 當年日本對華輸出量
只佔各國對華輸出量的2412% [ 6]。雖然在整
個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日本一直採取高壓手段迫
使北京政府對民眾的抵制日貨運動進行壓制,
但其作用終究是微乎其微的。僅1923年因收
回旅大而掀起的抵制日貨運動中, 在中國本土
之日人因此而受到的損失, 在天津約為一千二
百萬, 上海約為四千萬, 總計各埠超過一億
元[ 7]。在對日本的貿易影響方面, 日本大藏省
調查表5支那排日之影響6指出, 六月間對華之
輸出為1 405萬元, 輸入為1 866萬元, 入超
46119萬元, 比前年同期輸出額減少1 34616萬
元, 輸入額增加855萬元[8]。
抵制日貨運動的蓬勃發展對日本對華政策
的轉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 隨著加藤
內閣上台, 幣原重喜郎擔任外相, 日本對華政策
向溫和方向發展的趨勢得到進一步體現。1920
年代初, 日本正處在嚴重的經濟困難之中。從
1920年開始慢性經濟蕭條接連不斷地襲擊日
本, 1923年關東大地震又造成了一百億日元的
損失。加藤內閣上台後, 將振興對外貿易列為
政府最緊急的任務。幣原外相認為, 大力擴大
對華經濟合作正是實現這一任務的捷徑。正因
為如此, 幣原倡導的對華經濟擴張政策為日本
統治集團所採納。
1924年6月, 幣原在議會宣布了他的對華
政策: 一、不幹涉中國內政; 二、維護合理的權
益; 三、對中國現狀抱同情和寬容的態度; 四、中
日實行經濟合作, 共存共榮[ 9]。/幣原外交0代
表了日本統治集團內部迫於經濟危機的沖擊而
對中國掀起的抵制日貨運動的關注。/ 五卅0
慘案之後, 對於英國推動日本共同制裁中國的
建議, 幣原外相曾這樣表示, 日本對華貿易占日
本貿易總額的重要部分, 與英國情況不同, 長期
為中國/ 抵制日貨0所苦。從政治大局考慮, 日
本不能忍受處於中國人長期怨恨的地位[ 10]。
這充分體現了日本在對華政策上一再調整的根
211
Journa l of H ua iy in Teacher s College Soc ia l Sc ience Vo.l 32 2, 2010
本原因。
第二, 抵制日貨運動牽制了日本對中國內
部軍閥混戰的參與和支持, 在客觀上對中國政
局的變換產生了重要影響。
民國北京政府統治時期, 日本在中國主要
採取了挑起南北之爭, 以從中漁利的策略。袁
世凱死了以後, 日本政府又著意扶植段祺瑞的
皖系政權, 以便在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通過
西原借款, 日本不僅從中國得到了大量的經濟
利益, 而且還得到了其他的包括政治強迫所不
能獲取的權益。所以, 寺內在下台前曾不無得
意地自誇說: / 本人在任期間, 借與中國之款,
三倍於從前之數, 實際扶植日本在中國之權利,
何止十倍於二十一條。0[ 4] 116
當然, 能夠對日本對華野心起到遏製作用
的還是民眾以抵貨運動為主的外交運動。1918
年, 留日中國學生以抵制日貨相號召, 發起了全
國規模的反對軍事協定的斗爭浪潮, 這次運動
成為五四運動的一次公開的預演。而1919年
的五四運動不僅是廣大民眾對日本扶植下的段
政府的強烈聲討, 也是日本在華權益從歐戰期
間形成的在華優勢轉變到在華失勢的轉折點。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和駐滬武官佐藤少佐, 面對
上海異常激烈的排日聲浪, 建議日本政府和參
謀本部撤退在邊防軍中任職的日本軍官, 以免
激起更大的排日風潮[ 11]。
同一時期, 國內直系、皖系的矛盾已勢如水
火。1920年5 月, 正當國內直、皖矛盾不斷升
級, 雙方公開備戰之時, 日本也在密切關注著中
國的政局。5 月21日, 日本駐華公使小幡酉吉
向日本外務省報告說, 段祺瑞准備出動/ 參戰
軍0對付直系和奉系的聯合, 建議根據北京政
府過去有關參戰軍不得用於政爭的承諾, 應請
北京政府外交部對此予以說明[ 11]。擔任北京
政府軍事顧問的青木宣純, 也向日本陸軍參謀
部建議說: / 我國從前在中外人士間, 有援助段
祺瑞之誤解, 這成為去年排日風潮之重要原因。
復查參戰軍(即今日之國防軍)不使用於內戰
一事, 政府當局曾有公開聲明。而今段祺瑞為
對抗直隸派, 公然違反大總統的意旨, 使邊防軍
第一師、第三師及陸軍第九師向保定方面出動。
對此如不採取任何處置, 則我國將被視為今日
尚在援助段祺瑞, 公然同情其反抗大總統意旨
之專橫行為。此定將更增加今後之排日風潮
, , 此際我國可根據邊防軍不得用於內戰之聲
明, 向中國政府抗議, 使其履行聲明。0[ 11]青木
的建議, 反映出中國此起彼伏的抵制日貨運動
已經引起部分在華日本人員較為清醒的認識,
他們不得不考慮再次支持段祺瑞可能引起的嚴
重後果。
正當日本政府舉棋不定之時, 南方政府向
日本駐廣州領事提出質問, 並請日本實現編練
這支軍隊時做出的不用於政爭的承諾。在上海
的日本商人也對政府的舉棋不定表示了擔憂,
他們擔憂的不是別的, 正是這些年來一再發生
的抵制日貨運動。上海日僑商業會議所要求日
本政府撤退邊防軍中的日本軍官, 並提出: / 現
當本地排日風潮逐漸平息之際, 而因近日輿論
煽動, 恐將重新抬頭。即使在北方援助邊防軍,
於我國有所收獲, 則中國全國之輿論, 顯然於我
國不利, 而整體所蒙受之損失實大。0[ 11]
迫於種種壓力, 日本外務省於7月16 日發
表了對華的不幹涉聲明, 明確表示對這次直皖
戰爭採取中立態度。雖然皖系軍閥於戰爭開始
之前曾經向日本駐華使館提出各種援助要求,
但日本政府一直未做出明確反應; 與此同時, 段
祺瑞、徐樹錚也向日本在北京的大倉洋行提出,
以天津裕元紡織公司股票二百萬元作抵押, 要
求借款二百萬元充當軍費, 也未能實現[ 11]。這
其實只是抵制日貨運動影響日本對待中國軍閥
戰爭的態度的一個側面, 可以斷定, 以抵制日貨
運動為主要形式的國民外交運動到底在多大程
度上影響了日本的對華政策是很難說清的, 但
是我們在討論民初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日本漸趨
溫和的對華政策的時候, 就不能不對這一原因
給予充分的關注。
第三, 抵制日貨運動使日本從列強的聯合
陣營中分離出來,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強對
中國革命的聯合干涉, 日本帝國主義也因此加
緊在革命陣營中尋找新的代理人, 對中國革命
陣營的分裂起到了催化作用。
1920 年代的日本經濟危機以及中國持續
不斷的、越來越強勁的抵制日貨運動使日本在
華利益受到了重大影響, 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後,
幾乎所有日本政要都不能對此視而不見了。他
們的分歧在於以何種形式來干預和扭轉這種狀
況, 而不是根本否認這種狀況的存在。幣原外
交就代表了部分統治者以懷柔來實現其經濟擴
張政策的主張。由於在根本上著眼於改變日本
在華形象, 並致力於消弭中國的抵制日貨運動,
212
2010. 2 第32卷哲學社會科學版淮陰師范學院學報
這在一定程度上, 使大革命時期曾經一度主張
聯合列強干涉中國革命的英帝國主義的對華政
策在日本這里首先遭到拒絕, 無論這種拒絕是
如何巧妙, 給英國的打擊都是不言而喻的。
/ 五卅0慘案發生以後, 中國再次掀起了新
一輪的抵制日貨運動, 外相幣原敏銳地看到,
/ 五卅0之後, 中國抵制日貨運動造成了日本對
華貿易的急劇下降: 6 月, 華中進口日貨額下跌
到300萬美元, 這僅僅為前5 個月的平均額的
一半; 7月, 華南日貨銷售額由300 萬日元降為
1812萬日元( 300萬美元按當時外匯匯率折算
為57212萬余銀元) [ 12]。幣原擔心, 這樣發展
下去, 其對華的經濟擴張政策勢必遭到破產。
在/ 五卅0慘案的處理過程中, 日本外相幣
原一方面擔心中國乘機離間英、日關系, 在未來
的關稅會議上失去英國的支持, 同時也害怕在
與中國的交涉過程中, 英國搶先與中國達成諒
解, 從而引起中國人民的不滿, 掀起排日浪潮。
在他看來, 只有盡快與中國政府達成諒解, 解決
工人罷工被殺事件, 才可以緩和中國的排日浪
潮, 減少抵制日貨運動給日本帶來的損失。於
是, 他向內閣提議, 日本在確保/ 滿洲的特殊權
益0的同時, 必須維護在長江流域的權益。為
此, 應努力改變日本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
日本應該尋求單獨解決日商紗廠罷工案的處理
途徑。
與日本人積極尋求解決/ 五卅0慘案的態
度不同, 英帝國主義在中國仍不顧事實地頑固
堅持對華外交的炮艦政策, 不但不積極尋求問
題的解決, 反而一意孤行, 繼/五卅0慘案之後
不久, 又在廣州製造了/ 沙基慘案0。並且還積
極推動美、日等國, 希望對中國進行共同的武力
鎮壓。在南方國民政府的領導下, 全國范圍內
掀起了大規模的抵制英貨運動。與此同時, 國
民政府還採取了單獨對英的外交策略, 分化帝
國主義陣營。而日本也乘機於7月向段政府遞
交了一份/ 單獨警告0的照會, 允以聯合列強,
磋商准許段政府以按照1922 年華盛頓條約決
議徵收附加稅、調查治外法權等為條件, 誘使段
祺瑞同日本單獨解決上海問題, 從而擺脫其
/ 禍首0處境, 緩和中國的抵制日貨運動。
日本尋求解決的姿態與南方政府/ 單獨對
英0的策略有了共同的基礎, 使日本有機會從
/ 五卅0的泥淖中解脫出來。尤其是隨著華南
掀起了抵制英貨的高潮, 日貨遂乘虛而入, 大量
運銷兩廣、福建等地。華北各口岸開始時是抵
制日貨, 不久在南方政府的鼓動和影響之下, 實
際上變成抵制英貨。結果, 英國對華貿易遭受
到了重大損失, 而日本對華貿易卻扭轉了下降
的趨勢。1925年度, 日本在各國對華輸出的總
額仍保持了與上年相當的水平, 而與此同時, 英
國卻比1924年下滑了612個百分點, 這也是鴉
片戰爭以來英國第一次在對華貿易中落後於
日本[ 6]。
為了使單獨對英的外交策略獲得成功, 國
民政府在漢、潯事件後, 果斷地收回了漢口和九
江英租界, 而對該地的日租界卻分毫未動。這
一舉動顯然使日本大受鼓舞, 更為重要的是, 在
/ 沙基慘案0以後, 在對華貿易中, 英國的受損
與日本的獲利, 也使日本對懷柔的對華政策甚
感滿意。正如台灣學者呂芳上指出的那樣,
/ 日人從五卅事件記取的教訓是: 外國有力量
傷你身體, 中國人則有辦法傷你-錢袋. 0[ 13]。
所以在1927年漢潯事件以後, 英國夥同其他帝
國主義國家准備出兵上海的時候, 日本委婉地
加以拒絕。它認識到, 在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
的情況下出兵上海不是明智之舉, 他們從中國
持續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看到, / 國家尊嚴對英
國人或許有更多的意義, 但貿易才是日本的一
切0。因此, 他們決定袖手旁觀, / 寧可待在家
里繼續開店營業0[ 13]。不久, 日本作了不派兵
的聲明。
1927年3月24日, 英美軍艦炮轟南京, 制
造了/ 南京慘案0。之後, 英法美意達成一致意
見, 准備共同武力干涉中國革命。英國再次邀
請日本共同行動時, 幣原還是以日本在長江上
游有2 000居留民, 6 個領事館、辦事處, 日本不
能像英國那樣採取強硬措施為由婉拒[ 14]。當
然, 日本採取這一對華政策還有更周全的考慮,
幣原外相對中國革命陣營內部矛盾的了解和他
意在分化革命陣營的圖謀, 都是他拒絕武力干
涉的原因, 為保護自身的侵華利益, 日本也因此
而加緊在中國革命陣營內部尋找新的代理人,
從而加速了中國革命陣營內部的分化。但有一
點是不可否認的, 即中國民眾轟轟烈烈的抵制
日貨運動是造成列強聯合武力干涉政策破產的
重要原因。
(下轉第252頁)
213
Journa l of H ua iy in Teacher s College Soc ia l Sc ience Vo.l 32 2, 2010
充發揮, 僅僅濃縮為詞, 或許具有音樂意義。辛
棄疾曾將5莊子# 秋水6隱括為5哨遍# 秋水
觀6, 將莊子的話集成為5卜運算元# 用庄語6, 是
以詞為戲之作。
在中國文學史上, 改寫和模仿古代詩文名
篇是常見的現象, 像屈原的詩篇, 賈誼的散文,
枚乘和司馬相如的賦, 漢魏六朝樂府民歌, ,
仿效者不可勝數。這種活動, 首先是出於對名
作思想內容的喜愛, 仿其文體而抒發自己的感
悟; 其次, 在藝術形式方面是一種學習的途徑,
如同書法和繪畫教育中的臨摹, 是不可或缺的
訓練; 再次, 也是一種逞才獻藝的文人雅事和爭
強好勝的文字游戲。至於改編成小說戲劇, 那
應該屬於另外一個題目, 今天不講了。
( 2008 年在新加坡/ 獅城詩苑0社的講
演稿。)
注 釋:
¹ 譚家健5桃花源記的背景及影響6, 原載5陶淵明討論
集6, 中華書局1960年出版, 後收入譚家健著5六朝
文章新論6,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出版。
º 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級同學編5中國古典文學研究
資料匯編# 陶淵明卷6, 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
» 譚家健5魯褒的3錢神論4及其影響6, 台北5國文天
地6 195期、196期, 2001年8月、9月出版。後收入譚
家健著5六朝文章新論6,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年
出版。
參考文獻:
[ 1 ] 鍾憂民. 陶淵明研究資料新編[M ]. 長春: 吉林教
育出版社, 2000.
[ 2 ] 洪本健. 歐陽修資料匯編[M ]. 北京: 中華書
局, 1995.
[ 3 ] 管笛. 醉翁亭記研究[M ]. 合肥: 黃山書社, 2000.
責任編輯: 劉海寧
(上接第213頁)
民初抵制日貨運動無一不遵循/ 以經濟促
政治0的理路, 很顯然, 運動的最終結果和發起該
運動的初衷有很大的差別, 它沒有也不可能阻止
日本武力侵華的行動, 但是在一定時期內、一定
程度上, 該運動不但直接導致了日本對華政策的
調整, 也進而間接影響了民初政治的走向。
參考文獻:
[ 1 ] 裴長洪. 西原借款與寺內內閣的對華政策[ J]. 歷
史研究, 1982( 5): 21238.
[ 2 ] [日]信夫清三郎. 日本外交史: 上[M] . 北京: 商務
印書館, 1992: 394.
[ 3 ] 俞辛焞. 日本對直奉戰爭的雙重外交[ J]. 南開學
報, 1982( 4): 59267.
[ 4 ] 劉彥. 最近三十年中國外交史[M ]. 上海: 太平洋
書店, 1932.
[ 5 ] [日]信夫清三郎. 日本外交史: 下[M] . 北京: 商務
印書館, 1992: 445.
[ 6 ] 丁應求. 1925年上海五卅運動的研究) ) ) 以中日
關系為主[D]. 台北: 國立台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研
究所, 1986: 57.
[ 7 ] 留日學生之重要報告[N]. 大公報, 1923207215.
[ 8 ] 日報發表排貨之影響[N]. 大公報, 1923207224.
[ 9 ] 沈予. 五卅運動與日本對華政策[ J] . 檔案與歷史,
1988( 4): 69278.
[ 10] 沈予. 論北伐戰爭時期美國對華政策[M] / /中美
關系史論文集. 重慶: 重慶出版社, 1988: 223.
[ 11] 章伯鋒. 直皖戰爭與日本[ J]. 近代史研究, 1987
( 6): 1772189.
[ 12] Remer, Cha rles Freder ick. A Study of Chinese Boy2
cotts[M]. Ba ltimore: John H opk ins Press, 1933.
[ 13] 呂芳上. 北伐時期英國增兵上海與對華外交的演
變[ J]. 近代史研究所輯刊, 1997( 27): 1852229.
[ 14] 於永. 論北伐時期國民政府的對日政策[ J]. 社會
科學輯刊, 2000( 3): 1072111.
責任編輯: 仇海燕
252
2010. 2 第32卷哲學社會科學版淮陰師范學院學報
② 為愛國詩歌朗誦比賽做PPT.幫我找一些適合的圖片吧.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尤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架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觳鹿肉,笑談可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③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
2.知道身邊的人都是勞動者,他們用勞動為大家服務,有尊敬和熱愛他們情感。
3.培養幼兒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
准備:
1.掛歷一本、幼兒帶家長工作照一至兩張。
2.工人、農民、醫生、教師、科技人員、司售人員、服務人員的工作錄像片斷。
活動與指導:
1.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1)教師請幼兒認讀5月1日,提示幼兒想一想為什麼字是紅色的?是什麼節日?誰的節日?
(2)講解「五?一」節的來歷,告訴幼兒這是全世界勞動、工作的人都過的一個節日。
2.認識誰是勞動的人,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1)觀看錄像片斷,邊看邊穿插提問和引導,啟發幼兒理解勞動者是用自己的勞動為大家服務的人。
(2)談談自己身邊的勞動者。請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拿出家人的照片說一說他們都是干什麼的。教師引導孩子們發現他們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關系,引導幼兒尊重他們。
3.師生共同為幼兒園做一次大掃除活動
4. 師生共同布置「勞動的人最光榮」的展覽,將家長工作照裝飾後張貼在上面。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幼兒能初步掌握今天所學的童謠:大家都是中國人。
過程與方法:
2、通過兒歌學習對祖國有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增強愛祖國的情感。
3、幼兒能活動中獲得快樂,加強其對童謠的興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知道自己是一位中國小公民,並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了解文中提到的各地方語言特色、民族特色
教學難點:各地相對應的語言特色與民族特色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導讀法、啟發式教學方法
四、教學准備
1、有關國慶節的相關活動圖片。
2、兒歌所用的音樂cd。
3、若干個民族的傳統服飾。
4、各地方言錄音。
五、教學過程
(一)、民族服裝展示
1、教師出示資料(民族服裝)照片。師:你們知道這些是那些民族的穿的衣服嗎?知道這些那個地方的人穿的嗎?(教師組織幼兒開始討論)
2、教師小結:
(二)童謠學習:
1、教師播放音樂,先給唱一遍童謠:
東是人,西是人,來來往往都是人。
阿拉阿拉上海人,俺們俺們山東人,俄伲俄伲蘇州人,
噢們噢們香港人,戴花帽的新疆人,穿長袍的西藏人,
外地人,本地人,親親熱熱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國人,
中――國――人!
2、教師開始和小朋友們一塊唱這首好聽的童謠
3、在幼兒基本熟練以後,教師請若干幼兒給其他的表演一下,以帶動其他幼兒更好的來學習這個童謠。
六、活動總結:
教師在活動結束以後,要給予及時的評價,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其獲得快樂。同時,教師也要照顧到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七、活動延伸:
教師鼓勵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塊唱這首童謠。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在優美的意境中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間的濃濃的親情;
⒉鼓勵幼兒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愛,用不同的形式表達愛。
3. 引導幼兒感悟真摯深切的親子深情,並能勇敢地表達出來:「我愛你就像」。
活動准備:
1.繪本ppt課件,背景音樂;圖片若干:月亮星星、小河、小樹、房子、大海等。
2.人手一張創編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封面,提問:
師:封面上的字你都認識嘛?
師:你可以不認識其他的字但有一個字你一定要認識,那就是「愛」字
是的,這個故事講得就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1、這段關於「愛」的故事發生在誰身上呢?(兩只兔子)
2、在它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趕緊跟著它們一起跳進故事吧!
二、欣賞作品,感受愛的氛圍
1.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師提問並運用圖示幫助幼兒理解作品。
小兔子要上床睡覺了,它緊緊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問了什麼?(要大兔子猜什麼)
(1)師講述第一段。
師提問:小兔子說她有多愛媽媽?她用了一個什麼動作來表示她的愛?
為什麼小兔子把手張得不能再開?這表明小兔子愛媽媽愛地有多大?幼兒模仿動作:把手張開)
(2)那小兔子還會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呢?師繼續講述故事。要求:一邊聽一邊記住:小兔子還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示自己對媽媽的愛呢?
師提問:小兔子用什麼動作來表示他對媽媽的愛?
幼兒說出一個動作,並學說:我愛你就像。。。。那麼。。
(3)學一學大兔子和小兔子,和班裡的小朋友們一起比一比誰的愛最多。
三、拓展思維,遷移作品
師給每個小朋友准備一張圖片,請每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愛。
師:其實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表示我有多愛你。(出示圖片:房子、海、圍巾、柳樹、星空、棒棒糖等)
2、幼兒看圖表達,教師隨機引導。
教師舉例:房子有多大,我就有多愛你!棒棒糖有多甜,我就有多愛你!大海多寬廣,我就有多愛你!圍巾有多長,我就有多愛你!
四、延伸活動:
製作愛心卡
小朋友們將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愛分別畫在兩種顏色的愛心卡片上進行展示,體現孩子與父母之間相互的愛。
幼兒園教案 篇4
游戲意圖:
玩是幼兒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游戲目的:
發展幼兒平衡能力,體驗游戲的樂趣。
游戲年齡:
2.5歲~3歲。
游戲准備:
動物樣子的紙箱3個、泡塑做的彩色石子、
游戲流程:
1、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瞧,老師這里有封信呢,我看看,是寄給誰的?(師念信)誒?是寄給誰的啊?誰寄來的?
2、看看信的內容,動物寶寶們餓了想請寶寶們送點吃的給他們,你們願意嗎?
3、游戲:走腳印。
(1)師:瞧,動物寶寶們都在那裡,可是這里有一條河呢,我們怎麼過去呢?(幼兒自己想辦法。)
(2)師示範走石子路。
(3)請一個幼兒先示範,然後一個接著一個給動物送吃的。
溫馨提示:
1、家長引導幼兒慢慢的走過河中間的石子路。並提出要求:能一個一個踩過去,能力強的孩子可是嘗試雙腳並攏一個個跳過去。
2、提醒孩子遵守游戲規則並注意孩子的運動量。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了解各種運動護具及其用途。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的准備:幼兒已經初步掌握身體上會動的部位。
2、一個身上穿戴著各種護具的幼兒圖例(護具包括:頭盔、護腕、護肘、護肩、腰帶、護腿、護膝、護踝等)。
3、 運動員穿戴著護具參加運動時的.照片或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回憶身體上會動的部位。
2、出示幼兒圖例,討論:
這個小朋友身上的穿戴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你知道他們有什麼用嗎?
猜猜他要去做什麼?
為什麼要穿戴上這些運動護具?(幼兒無法識別的運動護具教師可加以補充,提升幼兒經驗)3、出示運動員圖片,討論:
他們是誰?在做什麼?
他們戴了哪些運動護具?為什麼要戴?(進一步鞏固運動護具的名稱及其作用)4、說說我們平時在做哪些運動時要戴上運動護具?如果沒有穿戴運動護具會怎麼樣讓幼兒體會到運動護具對運動安全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幼兒在運動中穿戴運動護具的積極性,提高幼兒在運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5、實踐游戲:運動護具真正好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究紙棒的各種玩法,嘗試迎面接力,掌握遞接的方法。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紙棒若干、音樂。
2、獎品:小蘋果、幾個易拉罐當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音樂響起,師生一起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你們手中師什麼東西嗎?(幼兒回答)師:對,它是用報紙做成的紙棒。
二、玩紙棒
1、幼兒探索玩紙棒
師:你們想不想玩玩這根「紙棒」呀!(幼兒自由探索玩一玩)
2、剛才我們一起玩了一會了紙棒,那現在林老師問問小朋友,你是怎麼樣跟紙棒一起玩的。
3、幼兒互相交流不同的玩法。(拋接紙棒、扔紙棒、跳過紙棒、來回滾紙棒、望遠鏡等等)
三、傳紙棒
1、先左手傳紙棒(幼兒圍成圓圈)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新的游戲。左傳紙棒,要求幼兒聽老師口令,然後傳紙棒。
2、交換用右手傳遞紙棒
師:剛才在傳遞過程中,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在傳遞紙棒的時候,有些小朋友注意力要集中,然後需要你們要耐心等待你前面小朋友的傳遞紙棒,在傳遞紙棒的動作要快,要穩,這樣一定會傳的更棒。
3、前後傳紙棒:幼兒分成紅、黃2組,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手伸直的間距站立。聽教師隊首一個接一個前後的快速傳遞紙棒。(傳遞不錯的,教師用貼貼紙小蘋果獎勵一下。)
小結:幾輪游戲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得到了幾個小蘋果。
四、接力游戲:
教師講解示範並請個別幼兒示範練習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2隊,隊首幼兒分別拿著紙棒。聽口令後,每隊對首幼兒立即跳過小河,跑過山坡,助跑跨過障礙物然後跑原點,把紙棒傳遞給第二個人,然後排到隊尾,第二個仁接過紙棒開始出發……以哪隊先完成接力活動。落棒次數少的為准。
五、結束部分
那今天小朋友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也能做到耐心等待前面的小朋友來玩游戲。
聽音樂做放鬆動作
「今天玩了這么久了,都有點累了,我們來放鬆放鬆,想想紙棒還有哪些玩法,好嗎?跟著老師一起做放鬆運動,離開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