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品安全到什麼部門投訴
向當地食品衛生監督局舉報或工商局舉報投訴。投訴渠道:「12331」電話、網路、信件、走訪等。全國統一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已於2015年12月22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一條:
投訴舉報人應當提供客觀真實的投訴舉報材料及證據,說明事情的基本經過,提供被投訴舉報對象的名稱、地址、涉嫌違法的具體行為等詳細信息。
提倡實名投訴舉報。投訴舉報人不願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或者不願公開投訴舉報行為的,應當予以尊重。
第十三條:
投訴舉報人應當向有管轄權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屬於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職責的,投訴舉報人應當向涉嫌違法主體所在地或者涉嫌違法行為發生地縣級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對食品葯品投訴舉報實行統一受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投訴舉報人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提出投訴舉報。兩個以上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收到投訴舉報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管轄。
同時《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還做了以下規定:
第八條:
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暢通「12331」電話、網路、信件、走訪等投訴舉報渠道,建立健全一體化投訴舉報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全國食品葯品投訴舉報信息互聯互通。
第九條:
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受理的投訴舉報進行調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反饋投訴舉報人,及時解決和回應公眾訴求。
(1)食品與樣品圖片不符去哪裡舉報擴展閱讀:
舉報電話「12331」
12331是國家食葯監局在2011年12月印發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
辦法規定,12331是全國開通統一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簡訊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應建立專門機構,負責受理舉報。接到投訴舉報後,該機構要統一編碼管理,專人負責,並於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明確,並屬於本行政區管轄的,應予受理。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貳』 網購圖片和實物不符怎麼投訴
遇到圖片和實物不一樣情況的,可以和店家進行協商,,如與店家協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不經協商直接向消協投訴。
【法律分析】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銷售者應該向消費者提供商品的真實信息,網購的實物與圖片不符或者相差較大的話,消費者是有權要求退貨的。消費者只要保存好相關的交易憑證就可以向商家要求退貨,同時退貨的郵費應該由商家承擔。根據法律規定,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准或者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可以要求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可以先與賣家聯系一下是否在交易過程中有什麼誤會,交易是雙方相互努力做出的,也希望在雙方的協商中友善的解決任何問題。若遇到實物與商品描述不符,應第一時間聯系賣家,溝通協商相關退換貨品等事宜,在收到貨物簽收之後在物流公司在場的情況下當面拆封對貨物進行檢查,如果貨物存在與網上描述不符的情況您可以及時聯系賣家,申請退款,和賣家友好協商重新發貨或者同意退款協議。網路購物時不能光圖便宜,要注重商品(服務)的實際質量。點擊購物的過程中,注意保存相關網頁和付款憑證,以便事後據此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盡可能運用「貨到付款」或「郵局匯款」等方式,千萬不要輕意提供個人賬號。選擇知名的網站進行購物,有信譽的網站,不要因為便宜而找很偏小的網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叄』 食品問題投訴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食品質量問題可以向當地食品衛生監督局舉報或工商局舉報投訴。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十六條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相關信息通報同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並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進一步調查。
第十七條 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運用科學方法,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科學數據以及有關信息,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進行風險評估。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成立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生物、環境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公布。
對農葯、肥料、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的安全性評估,應當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參加。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不得向生產經營者收取費用,採集樣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費用。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一)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
(二)為制定或者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提供科學依據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
(三)為確定監督管理的重點領域、重點品種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
(四)發現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五)需要判斷某一因素是否構成食品安全隱患的;
(六)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為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 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農業行政等部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建議,並提供風險來源、相關檢驗數據和結論等信息、資料。屬於本法第十八條規定情形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並向國務院有關部門通報評估結果。
『肆』 食品有問題打什麼電話舉報
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電話;食品有問題,可以根據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商家的電話先進行索賠或者憑購物小票,到超市進行索賠,如索賠不成,再撥打12315進行投訴!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的規定:不足1000元的可以索賠1000元,是合法的!
第一百四十八條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伍』 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
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12315進行投訴舉報。食品安全消費提示信息可在省市場監管局官網上查詢。
食品的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對人體的營養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對各種食品都有其質量要求和質量標准。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將會對食品質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以保證食品的質量和消費者自身的安全。
消費者必須掌握食品知識,了解一些食品摻偽的常見方法,學會識別、鑒定食品的真偽對於從事經營管理、質量監督及商品采購的人員是非常必要的。
『陸』 如果有食品與品名、描述(包括配料表)嚴重不符可以舉報嗎 有哪些可以舉報的網站
鶴湖商務提示您,這都是可以舉報的,可以到當地工商所、食品和葯品監督管理局進行舉報。
『柒』 外賣食品與圖片不符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消費者在購買的商品發生質量問題或對接受服務不滿意時,如與商店協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不經協商直接向消協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捌』 肯德基提供免費素材給盜圖商家導致圖和實物不符,該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呢
肯德基為很多售賣快餐行業商家提供免費圖片,而這些盜圖商家食物與圖片根本不符,消費者收到外賣後,可以明顯看到食物沒有圖片顯示那樣大且飽滿,對此消費者可以與賣家或者平台溝通問題,維護自己合法權益。而針對一部分外賣平台和商家不受理的地方,消費者也可以通過以下渠道維護權益。
一、拒收外賣,聯系商家
消費者收到外賣後,打開發現食物與圖片不符,可以拒收外賣,第一時間聯系商家受理。首先跟商家進行溝通,可以通過拍實物照片給商家,與商家展示圖片進行比對,可以看到如漢堡並沒有圖片尺寸大,缺少東西,炸雞也沒有圖片那樣鮮嫩多汁等等,如果商家決絕賠償,可以第一時間將商家投訴到外賣平台,由平台出面解決,大多數平台都會補償消費者外賣金額,並且好好整頓。
以上三種方式可以合理維護消費者權益,其中第一種是最便捷處理方式,如果第一點行不通,則可以參照後兩點維護權益。現在工商局和消協都開通網上辦理和電話辦理渠道,大大便利消費者維權行為。
『玖』 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是多少
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可以直接撥打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
投訴舉報的范圍有:
1、食品是指供人們食用或者飲用的各種成品和原料,以及傳統上既是食品又是中草葯的物品,但不包括治療范圍物品。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營養要求,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
2、預包裝食品,是指預定量包裝或用包裝材料、容器製成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是指為了改善食品的品質、色澤、香氣和口感,以及保存和加工技術的需要,添加到食品中的合成或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
違反法律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一)收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者、經營者,應當實行首付責任制,先付後得,不得推脫;
(二)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有權在賠償後向生產者追償;
(三)如果是經營者的責任,生產者有權在賠償後向經營者追償;
(四)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已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時,消費者除賠償損失外,可以要求生產者或者經營者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五)增加的賠償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六)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在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過程中,違法實施檢查、強制等執法措施,給生產經營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拾』 網上買到有問題食品去哪投訴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網上購買東西的時候可能會買到一些產品質量有問題的商品。那麼,如果遇到網上買的產品質量不行,可以找哪裡投訴?下面由小編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一、網上買產品質量不行找哪裡投訴
消費者網上購買商品遇到質量問題,通常會先找所購買商品經營者反映,若反映未果,則可拿起法律武器,向質監、工商部門以及消費協會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投訴的主要方法有:
1、信函式:主要適用於消費者距投訴單位遠的情況,缺點是解決問題的時間可能長些。
2、來訪投訴:消費者最好把有質量問題的樣品帶去,這種方式比較直觀,能夠較好地解決問題。
3、電話投訴:直接撥打12315熱線。這種方式便於有關部門及時掌握市場偽劣商品出現的情況。
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電話:12365
4、網上消費訴求:可通過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進行投訴。訴說你消費過程中遇到的麻煩,獲取維權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二、網購假貨怎麼維權
1、保留有效證據,如果發現所購買的是假貨,第一步就是收集證據,用相機拍下商品各個角度的照片,還有與商家溝通的聊天記錄,以備投訴時使用。
2、與商家協商,收集完證據之後就可以通知商家了,且在溝通時,注意別掉進商家的聊天陷阱里,清楚說明給自己所發的貨是假貨,以及詢問商家為什麼是假貨,為什麼與之前的描述不符。把責任歸到商家一方。
3、要求商家退貨,如果商家是7天無理由退款,但沒有假一賠三、第三方質檢的話,那就要求商家退款並由商家承擔運費。
4、要求商家賠款,如果商家參加了假一賠三的話,那就要求商家除了退款外,還要按實際支付商品價款的二倍進行賠付,並承擔所涉及商品的物流費用。如果商家參加了第三方質檢的話,那就要求商家對商品所付款的一倍進行賠償,並承擔物流費用。
5、向網站投訴,如果以上退貨或者賠款和商家未達成一致,可對商家進行投訴,投訴時需提交各種證據,淘寶服務人員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裁定。
6、向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如果淘寶所作出的決定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建議向消費者保護協會進行投訴,可把商家和淘寶一起投訴了,投訴商家是因為其賣假貨,投訴淘寶是因為其監管不力。
7、物流發回貨物,通過以上幾個方法如果最終達成協議,就把商品物流回商家,記得要保留物流單據,以免商家賴賬。
8、查看退款,在商家退款之後,應及時查看,以免金額不對。
以上就是對「網上買產品質量不行找哪裡投訴」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消費者網上購買到不合格產品時,可以和商家協商解決,如果商家不同意退賠的,消費者可以到工商管理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