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視劇里的穿幫鏡頭都有哪些
電視劇穿幫鏡頭,成為電視劇劇情本身之外,觀眾熱議的話題。影視劇里穿幫鏡頭都有哪些?
1、TVB劇的服飾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看過《尋秦記》的朋友,應該都對劇中主角項少龍的穿戴不會感到陌生。
古裝劇本無可厚非,穿古裝衣服沒有什麼可挑的。但是,項少龍的衣服,居然在《神鵰俠侶》里出現過同款,對你沒看錯,是同款,一模一樣的同款!
電視劇裡面,穿幫鏡頭五花八門,尤其是古裝戲,當一些現代因素的東西出現在古代時,那種唐突感不言而喻。當然,話又說回來,我們看一部電視劇,或者一部電影,關注的地方當然還是劇情本身多一點了。至於那些鏡頭下的穿幫,都是一些小瑕疵,只要不影響到看劇心情,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❷ 蘋果、三星、華為、一加旗艦機型拍照對比:結果毫無懸念
過去的六個月中,蘋果、三星、華為、一加都推出了擁有超強攝像頭的手機。但是,哪款手機才能真正拍出最好的照片呢?比較它們的差異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作出選擇。為此,我們將iPhone 11 Pro、三星Galaxy S20 Plus、華為P40 Pro和一加8 Pro放在一起進行了一系列的相機測試對比。毫無疑問,這是一場硬仗,但也有贏家。
在進入測試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每款手機的相機規格。
iPhone 11 Pro :1200萬像素f/1.8主攝,1200萬像素f/2.4廣角,1200萬像素f/2.0長焦。2倍光學變焦、人像模式、夜間模式。
Galaxy S20 Plus :1200萬像素f/1.8主攝,1200萬像素f/2.2廣角,6400萬像素f/2.0長焦,外加VGA景深鏡頭。3倍混合變焦、實時對焦、夜間模式。
華為P40 Pro :4000萬像素f/1.8超廣角,5000萬像素f/1.9廣角,1200萬像素f/3.4長焦,3D景深感測器。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人像模式、夜間模式。
一加8 Pro :4800萬像素f/1.78主攝,4800萬像素f/2.2超廣角,800萬像素f/2.44長焦、500萬像素彩色濾鏡感測器。3倍光學變焦、微距模式、人像模式、夜間模式。
在陰影下拍攝照片對四款手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而它們也是拍出了截然不同的畫面(以上樣片從左至右,從上到下一次為iPhone 11 Pro、華為P40 Pro、三星Galaxy S20 Plus、一加8 Pro拍攝,下同)。iPhone 11 Pro在這里表現最好,它拍出了一張色彩鮮艷卻又不失真實的照片,恰到好處的陰影給照片增添了一些氛圍。華為P40 Pro的表現緊隨其後,但天空應該更藍一些。
三星Galaxy S20 Plus在照片的邊緣保留了太多的陰影,而一加8 Pro則是反其道而行之,提高了整體照片的亮度,使色彩更將明麗,但與真實氛圍不符。
因此這里的贏家是iPhone 11 Pro。
這組照片是陽光在畫面左上角時拍攝的,它們不僅突出了HDR能力,也可以比較出這幾款廣角相機提供的不同視野范圍。值得注意的是,華為P40 Pro的廣角鏡頭並不像其他三款手機一樣將場景展現的那麼多,但與此同時,它的畫面失真與魚眼效果也比較少。
另外,P40 Pro的照片在變焦時也有些模糊,這可能是人為的失誤,也有可能是軟體的問題,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拍攝了一張圖片以進行對比。一加8Pro仍存在圖片背景細節表現不足的問題,尤其在放大查看白色麵包車時很明顯。
在Galaxy S20 Plus和iPhone 11 Pro之間,得益於出色的Smart HDR技術,蘋果的相機在藍天、綠葉和陰影上的平衡表現優異。而S20 Plus水面的陰影和照片邊緣的陰影表現得太多。
因此,這一輪比較又是iPhone 11 Pro拔得頭籌。
這是一場iPhone 11 Pro與三星Galaxy S20 Plus之間的激烈爭奪戰。三星表現出了其一貫的高飽和度,而iPhone則稍微要低一些,兩者看起來都很出色。P40 Pro的藍天沒有那麼動感,但不可否認風車主體的細節表現不錯。它甚至超越了三星的Galaxy S20 Plus,也比iPhone帶來了更多的自然色調。表現最差的是一加8 Pro,拍攝的照片模糊不清、缺乏細節。
雖然我更傾向華為P40 Pro的拍攝方式,但iPhone 11 Pro能夠更好的平衡畫面中的所有元素,且沒有進行過多的飽和度處理。
最後,這一輪的勝利者還是iPhone 11 Pro。
這組照片iPhone 11 Pro和一加8 Pro是使用人像模式拍攝的,Galaxy S20 Plus則是實時對焦模式,而華為P40 Pro用的是Aperture模式。它們都實現了同一效果:模糊中心主體的背景。同時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沒有一款手機將照片左上角的國旗與主體分開,盡管它不是郵筒的一部分,而只是串在郵筒後面。
再看郵筒正面的旗幟,iPhone和P40 Pro在捕捉摺痕、光線、質感方面與一加8Pro和Galaxy S20 Plus有明顯區別。然後是郵筒的開口那裡,有一封信剛好卡在那裡,但只有在iPhone和P40 Pro才容易看到。Galaxy S20 Plus和一加8 Pro對郵筒周圍的陰影處理的並不理想,邊緣處失去了很多細節。
現在只剩下華為和蘋果了。雖然iPhone 11 Pro的虛化效果顯得不自然,但它拍攝畫面的陰影、色彩和細節都比華為P40 Pro拍攝的畫面更有吸引力。
毫無疑問,這次又是iPhone 11 Pro獲勝。
這組照片是在光線適中的室內拍攝的。華為P40 Pro的超大感測器加強了虛化,硬生生把鏡頭對准了畫面的中心,但色彩有些失衡。一加8Pro在黑色和桌面的平衡度很好,但紅色過於鮮艷,細節上表現也差強人意。
而iPhone 11 Pro的焦距和細節表現更好,黑色更深,最關鍵的是沒有讓紅色過飽和。這里它與S20 Plus之間的表現很接近,只是Galaxy S20 Plus的灰色背景失真,因此敗下陣來。
而這次的贏家還是iPhone 11 Pro。
這四款手機有著不同的變焦能力,這使得對比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更好的評測它們,我們分別用它們標準的變焦進行拍照:iPhone是2倍變焦,P40 Pro是5倍,Galaxy S20 Plus和一加8 Pro是3倍。
很明顯,華為P40 Pro在這輪中贏得很輕松。它不僅拉近了與拍攝物體的距離,而且它的色彩平衡性也是四部手機中最好的,樹干呈現真實的棕色,而不是S20 Plus拍攝的灰色,而綠色的樹葉自然又不失活力。S20 Plus的色彩飽和度過高,一加8 Pro則又是缺乏細節。iPhone 11 Pro的拍照效果不錯,但在這里與華為還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這輪的贏家是華為P40 Pro。
在這組照片中,我們使用了四款手機最大的變焦倍數進行拍照。iPhone 11 Pro支持10倍數碼變焦,雖然預定的拍攝對象是車輪,但你還能看到 汽車 的側面,而且我們無法看清剎車鉗上的文字,也無法輕松識別車輪上的徽標。
一加8 Pro和Galaxy S20 Plus都是30倍數碼變焦,但從樣片來看,Galaxy S20 Plus的照片要更勝一籌,色彩平衡得更好,黑色更深,噪點更少。而華為P40 Pro達到了50倍的數碼變焦,雖然存在一些噪點,但能夠看清剎車鉗上的文字並可以識別車標。在這里,S20 Plus和P40 Pro表現接近,但在近距離的變焦下,華為手機拍攝的照片細節更多。
所以,這一輪勝出的是華為P40 Pro。
這又是一組室內拍攝的照片,這次是藍盤上的黑巧克力餅干。在這組照片中,只有P40 Pro和一加8 Pro才真正拍出了藍色的盤子,Galaxy S20 Plus和iPhone 11 Pro則拍成了灰色。
iPhone 11 Pro和S20 Plus的細節處理得當,P40 Pro有點將餅乾的邊緣也虛化了,這一點是其他機型沒有的。而一加8 Pro介於它們之間,細節處理還行。
這四款手機中都不能完美的表現這個場景,所以最終我選擇了一張不需要編輯就會分享的照片,就是華為P40 Pro拍攝的。
所以,這一輪華為P40 Pro勝出。
這組照片拍攝於日落30分鍾後,在弱光下進行拍攝,拍攝的時間是根據iPhone 11 Pro的自動夜景模式是否開啟。對於這個場景,iPhone 11 Pro自動開啟了夜間模式,並默認2秒的曝光時間,而在其他機型上,夜景模式需要手動選擇。
Galaxy S20 Plus拍攝的照片柵欄、欄桿和地面的細節都有所欠缺。而一加8 Pro顏色偏藍,但在其他方面,細節和平衡性都達到了令人愉悅的水平。
iPhone 11 Pro的金色霞光非常吸引人,給照片增添了氣氛,但給人的感覺並不真實。而P40 Pro則要逼真得多,地面的色彩平衡優秀,尤其樹木的細節表現很好。有趣的是,P40 Pro的普通照片與它的夜景模式下的照片並無太大區別。
這一輪勝出的還是華為P40 Pro。
測試對比中,共有九場拍照對比,iPhone 11 Pro贏了其中五場,華為P40 Pro贏了四場。而Galaxy S20 Plus和一加8 Pro在這些對比中都沒有獲得最佳成績。
但沒有一部手機拍出的是糟糕的照片,它們都可以通過極少的編輯就能夠分享出去。不過,iPhone 11 Pro的成績最穩定,因為即使在一些比較中落於下風,但差距微小。驚艷的色彩、細膩的平衡以及超強的動態范圍和細節讓它在幾乎所有情況下都能成為一款出色的相機。
華為P40 Pro排在第二位,它的相機可能還需要通過軟體更新來充分發揮潛能。在對比評測中,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加8 Pro的表現尚可,但經常出現顏色偏差。而Galaxy S20 Plus雖然有很好的相機規格,但當把它與iPhone 11 Pro和華為P40 Pro放在一起時,它的表現並不突出。
❸ 手抄報素材圖片
手抄報模板素材圖片
手抄報模板素材圖片,在現在的校園文化里,很多的老師在節日的時候都會布置手抄報的作業,手抄報已經慢慢逐漸成為了展示孩子們動手能力與創意能力的「家庭作業」。以下分享手抄報模板素材圖片。
手抄報素材圖片1
第一步,在畫報上方 偏左畫一個矩形,框內寫上「汽車手抄報圖片模板」主題。
第二步,在「汽車手抄報圖片模板」標題右邊, 畫的是「小汽車」簡筆畫作為標題的裝飾。
第三步,在下方也畫一個大的框, 框里邊寫「汽車手抄報圖片模板」主題相關的文章(自己塗喜歡的顏色)。
第四步,在畫布外邊 畫一個圓角框,框住「汽車手抄報圖片模板」主題。
第五步,左下角的空白地方 畫一幅和「汽車手抄報圖片模板」主題相關圖即可。
(也可以畫其它的,比如:麵包車,大巴車,跑車等)。
第六步,最後在畫報上邊 四個角畫上的小三角作點綴「汽車手抄報圖片模板」主題。
手抄報素材圖片2
第一步,在畫報上方偏右, 畫一個橙黃色的矩形,框內寫上「拒絕浪費手抄報模板」主題。
第二步,在「拒絕浪費手抄報模板」主題, 標題左邊畫上一碗米飯作為標題的裝飾。
第三步,在下方也畫一個大的 橙黃色的`框,框里邊寫「拒絕浪費手抄報模板」主題相關的文章。
第四步,在畫布外邊 畫橙黃色的圓角框,框住「拒絕浪費手抄報模板」主題。
第五步,左下角的空白地方 畫一幅和「拒絕浪費手抄報模板」主題相關圖,比如畫上光碟行動的圖片。
第六步,最後在畫報上邊 四個角畫上深藍色的小三角作點綴「拒絕浪費手抄報模板」主題。
手抄報素材圖片3
以深綠色為背景色,在左上角畫上少先隊標志的圖案,在右下角畫上小學生參加少代會時的畫面,文本框中可以填寫相應的文字內容。
以水紅色為背景色,左上角畫上你好,少代會的圖案,在右下角畫上小學生在國旗下行少先隊禮。
以水藍色為背景色,左上角畫上少先隊旗,在右下角畫上眾多小學生在國旗下行少先隊禮。
以深綠色為背景色,在左上角畫上小學生卡通圖案,在右下角畫上小學生在國旗下行少先隊禮。
❹ 境由心生
午睡的時候隱約聽到沙沙沙的下雨聲,本以為沉悶了這么久,勢必會轟轟烈烈地下一陣磅礴大雨,沒有想到只是虛張聲勢,短暫的一陣小雨過後,屋裡面的空氣似乎更悶了,就連呼吸都讓人覺得不暢快,所以我決定出去走走!
可是走出家門後心面卻不知道要去哪裡!走到車站後,在北邊站了一會兒,看著開過來的一輛輛公交,卻猶豫再猶豫,反復定度後,下定決心的走到了南邊,正好35路開過來,索性就去山頂走一遭吧!
上班的時候常常渴望能早點放假,可是這一放假後每天待在家裡像是突然停止的鍾表一樣倒是很不習慣了。於是又給自己安排了好多事情:跑步,做飯,洗衣,看書,聽音樂……可是總而言之我還是不喜歡待在家裡,就算在外面閑逛也是覺得舒心!究其原因我知忙碌的心靈總也靜不下來!
坐在車上,環顧四周,看什麼都覺得新鮮,這邊的大樓都蓋這么高了,那邊的人怎麼那麼多啊……十分鍾後,可以下車了,抬頭北望,終於可以理解課本中所說的「公路像疊成一折一折的帶子」這句話了!是啊,也更像是天上垂下來的梯子一樣,順著它們,頑強地爬上去,會是府地洞天么?會是蓬萊今覺為君開么?算起來來這里已不是三五次了,可是沒有一次是獨自前往的,更多時候是坐著麵包車上去的。所以沿途的風景粗粗略過,從沒有什麼刻骨銘心的感覺……
今天順著自己的心來,雖很被動,但我很想有更深地體會,去體會一個人的無據無束,去體會沒有棘絆地快樂!
就這樣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得就來到了一個叉路口。那裡赫然立著一扇巨大的廣告牌,我倒很好奇「這里地房子要想賣出去,開發商又會怎樣忽悠大家呢?」帶著這種好奇心我認真地捕捉著每一句話。看著看著,突然有這樣的一句話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只見上面用鮮紅的大字型大小寫著:「是凈界,靜界,更是境界。」看到這與眾不同押韻巧妙的廣告詞後,我前進的腳步再也邁不出半步了……凝視著美麗的背景圖片,思索,品味,再思索,再品味……
這么長時間以來我的心總也靜不下來,難道只是我所處的地方不是凈界么,可是環顧四周,又有哪裡是真的凈界呢?即便真的居住在這里,假若心還是靜不下來,又何談境界呢?如此想來真是「境由心生」啊!心靜方能「見凈」,心靜才能看到「境界」。房子且是如此,其它更亦如此!
想到這些,情不自禁地又使我想到了前些天看到過的一則小故事:馬祖道一在悟道前經常到般若寺參禪打坐,主持見他很有慧根便有心接引,於是問他,年輕人,你每天在這兒做什麼?馬祖答道,打坐。禪師又問,為什麼要打坐啊!馬祖回答,成佛!禪師反問道,打坐怎麼能成佛呢?馬祖不解,起身頂禮問道,那如何才能成佛呢?禪師說:「參禪要正心方能見性,心才是修持的關鍵啊!」
現在想來,我所有的浮躁都是跟心不靜有關系啊!以至於再美的景色入眼也會黯然失色,再好吃的事物入口也總覺索然無味!
從家裡跑到外面,再從外面折回來,來來回回中除了身體的疲憊不堪外,短暫的快樂亦是不長久,原來這和身居哪裡並沒有多大的關系啊!心不靜又何談境呢?諸葛亮不也說過:「」靜以休身」嗎?想必要休身還要從休心開始啊!如此想通後,心裡突然覺得豁然開朗多了,腳步似乎也更快了,原計劃一個小時登上山的,誰料只用了五十分鍾!
氣喘噓噓後,再回頭看身後的腳下,真是盪胸生層雲啊,心胸似乎更加開闊了!面對這么美的景緻,身旁的登山人直呼累死了,下次再也不來了!扭頭看看了她,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當年的我似乎也說過這樣的話吧,可事過境遷,心境已決非昔時了,帶著這樣的好心情,我坐在山頂上的一架鞦韆上高高地盪起來,盪來盪去之間,只覺得周圍的一切似乎都靜了,凈了!於是心想仙人的生活也莫過如此吧!這樣一想,就覺得這種境界更加美妙了!
❺ 中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初步體驗和表現跳音。
2.願意參加唱歌活動,體驗與同伴互動交流的樂趣。
活動准備:
小鳥指偶兩個、鋼琴。
活動過程:
1.練聲:小鳥飛來了,喳喳喳喳喳(3個音階練習);哼唱《小小鳥》旋律。
2.談話導入,欣賞第一遍(教師清唱歌曲),了解歌曲名稱。
設問:歌曲唱了什麼?介紹歌曲名字。
3.手偶表演,欣賞第二遍,初步了解歌詞。
設問:歌曲里的小鳥先怎麼樣?然後呢?
4.藉助手偶表演熟悉記憶歌詞。
5.學唱新歌,重點學習表現跳音。
6. 幼兒邊歌唱邊表演,進一步熟悉歌曲。
附:歌曲《小小鳥》
1=C
一 只 小 小 鳥,兩 只 小 小 鳥,見 面 點 點 頭,點 點頭。
你 親 親 我,我 親 親 你,碰 一 碰,碰 一 碰,飛 走了。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活動難點:
分聲部演唱歌曲
活動准備:
鋼琴一架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採茶》、《擠奶》、《中國功夫》、《你的眼裡有個我》。
2、練聲《山谷迴音真好聽》、《國旗紅紅的哩》。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音樂《井岡山下種南瓜》,請幼兒說出回憶歌曲旋律及名稱。
2、引導幼兒進行演唱歌曲,及時糾正幼兒容易唱錯的地方。
3、進一步熟悉歌曲的結構。
4、教幼兒學習領唱和齊唱。
老師領唱幼兒齊唱——能力強的幼兒領唱,其他幼兒齊唱——分聲部演唱歌曲。
5、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6、評價幼兒演唱情況。
三、結束部分
復習歌曲《鈴兒響叮當》,要求幼兒唱准節拍。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中班音樂游戲:小老鼠打電話
活動目標:
1、藉助圖譜、動作、游戲,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2、能按節奏說出打電話的內容,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多媒體課件—小老鼠打電話
活動重點:學習歌曲,能按節奏說出打電話的內容。 活動難點:藉助圖譜、動作、游戲理解記憶歌詞。 活動過程:
一、引出遊戲,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1、律動導入:小老鼠上燈台(PPT1音樂)
師:小朋友們,請坐下來。
師:聽,是什麼聲音啊?
幼:電話鈴聲。
師:哦,電話鈴響了,小朋友們打過電話嗎?
幼:打過。
2、引出遊戲
師:嗯,那好,今天我們就來玩兒一個打電話的游戲。你們願意嗎嗎?
幼兒:願意。
教師:打電話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說什麼呢?(PPT3.1)
幼:喂。
師:對,喂喂。
師:握手的時候要說什麼呢?
幼:你好。
師:對,你好呀!
師:這是什麼意思呢?(手勢)
幼:請。
師:請到哪裡去呀?
幼:小房子。
師:對,小房子就是我的家。
師:請你快到我的家。
師:打電話的人先說。(手勢指向圖譜)
師幼: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
師:那接電話的人是怎麼說的呢?(PPT3.2)
師:好好(口型)。學一學這個小嘴巴,知道了(微笑點頭),小腳丫是什麼意思呢?
幼:走路。
師:對,馬上就到你的家(指圖譜,說動作)
(口氣分明)師幼: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 師:接電話嘍,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一個圖手勢指一個動作)。
師:嗯好,現在我們來玩這個游戲,我來打電話,你們來接,請我點到的小朋友起立接電話。
師:嘀嘀(手勢),嘀嘀(手勢),嘀嘀嘀(手勢)。 師: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
幼: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師:小朋友們表現真棒,我們再玩一遍。(全體)嘀嘀,嘀嘀,嘀嘀嘀。
師:打電話啦,(口型)。
幼: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指圖譜第一行) 師: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指圖譜第二行)。 師:小朋友們,現在你們打電話,我來接電話,嘀嘀,嘀嘀,嘀嘀嘀。
幼: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指圖譜第一行) 師: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指圖譜第二行)。 師:小朋友們和老師打電話,被一隻小動物聽見了,它也想給它的朋友打電話,看看,它是誰?(PPT4)
幼:小老鼠。
師:對,是小老鼠,想一想,小朋友打電話來找它的朋友干什麼呢?
幼:??
師:是不是這樣的,我們來看一看。
幼:過家家
師:你演爸爸,我演媽媽,有小鍋、小碗,給寶寶做飯,猜一猜?(PPT5)
幼:過家家。
師:(單擊出示圖譜6.1)小老鼠,打電話,原來啊,它是,找,個朋友過家家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師幼:小老鼠打電話,找個朋友過家家??
教師:給朋友打電話,首先要知道朋友的什麼?(單擊出示圖譜6.2)
幼兒:電話號碼
教師:對,是電話號碼。
教師:電話本呀,手中拿.....延長一點說拿。
師幼:一起來。電話本呀,手中拿.....拿起來了嗎?延長一點說拿。
教師:電話本呀,手中拿.....,哦,這下都拿起來了。 教師:撥號碼啦,號碼是多少呢?
幼兒:5432678
教師:嗯,小朋友們都知道,但是,小老鼠撥號碼的時候和你們可不一樣,聽一聽小老鼠是怎樣撥號碼的。54 32 6 7 8,小老鼠撥號碼的時候是不是很有節奏啊?
幼:是
師:小朋友們注意看,54、32在一起,我們撥快一點,54、
32。6 7 8,分開了,所以我們把6 7 8撥慢一點。 師:54 32 6 7 8(准確示範)
教師:好,拿起你們的小食指,我們和小老鼠一起有節奏的撥號碼吧。
幼兒:54.32.6 7 8.
教師:連起來說,電話本呀,手中拿.54.32.678. 師幼:電話本呀,手中拿.54.32.678.
教師:號碼撥通了,小老鼠是怎樣說的呢:(單擊出示圖譜
7.1)
「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
師:朋友是怎樣回答的?(單擊出示圖譜7.2)
師幼:「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教師:孩子們你們太厲害了,這個游戲好玩嗎?讓我們看著圖譜玩一遍。(單擊出示圖譜8)
師幼:(看著圖譜重復一遍幫助幼兒記憶)
打電話啦。。。接電話啦。。。有的小朋友做的動作可真好看,我還想看看。(小老鼠打電話,找個朋友……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3、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小老鼠家來的客人會是誰呢? 幼兒:.....
教師:嗯,有可能是,有可能是,也有可能是??聽一聽來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過擊打身體,感知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3、幼兒通過演唱歌曲,感受節奏音樂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小鼓,歌曲的音頻mp3,圖片。
經驗准備:敲擊小鼓的經驗,聽過小鼓的聲音。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兒能按照三拍子的節奏,邊唱邊打節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教室
唱《紅公雞》一邊唱歌,一邊玩游戲進入教室。(游戲玩兩遍)
《紅公雞》
我有一隻紅公雞,不知在哪裡?請你快來叫一聲?出來吃白米。
二、進行部分
發聲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復習上周學過的《誰唱歌》做發聲練習。
感知三拍子節奏的特點。
教師出示小鼓,並擊打出強弱弱的節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頻來代替)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來表示強弱的節奏。(引導幼兒拍手,跺腳和拍腿)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聽歌曲范唱《小鼓響咚咚》,一邊用用肢體按照××××∣×××_∣的節奏來為歌曲伴奏。
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並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我的小鼓是怎麼響的?
我說話兒,小鼓怎麼樣了?
我說小鼓響三聲,小鼓怎麼回答的?
哎呦呦呦這不行,為什麼不行?
我說小鼓別響了,小鼓怎麼回答我的?
師幼共同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並注意三拍子的節奏。
師幼共同演唱歌曲,並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歌曲的優美,感知三拍子的強弱關系。
三、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唱歌《小鼓響咚咚》做著優美的動作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分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游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踴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小網路: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器組成。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學唱歌曲,並在歌曲的說白處按照節奏說唱歌詞。
2、遷移生活經驗,創編歌曲中的部分歌詞。
3、注意聽前奏,及時接唱歌曲。
活動准備:
1、大卡車、小轎車、摩托車、麵包車等交通工具的圖片。
2、教學掛圖、教學cd。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家在那裡,靠近什麼地方?
2、 請幼兒觀察上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並盡快熟悉歌曲的歌詞。
(1)引導幼兒觀察的畫面。
教師:你們看,這個小朋友的家住在那裡啊?你是怎麼知道的?
你們看看這個小朋友都看到了那些交通工具呢。
(2)教師邊用較慢的速度按照歌曲的節奏念歌詞,邊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圖片。
教師:我們聽聽歌曲里是怎麼說的,仔細聽哦。
(3)教師和幼兒共同按照節奏朗誦一遍歌詞。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3、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欣賞教師范唱歌曲。
教師:現在,請你們試著跟著教學cd的伴奏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吧。
(2)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聽節奏,及時歌唱歌曲。
教師:這次,你們要自己聽前奏,注意及時跟上唱出歌曲哦。(幼兒嘗試獨立聽前奏歌唱2-3遍。)
(3)幼兒與教師共同演唱歌曲兩遍。
4、幼兒遷移生活經驗創編歌曲中說白部分的歌詞並演唱。
(1)教師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在說白處創編新的歌詞。
教師:這首歌里小朋友聽到了什麼?(大卡車、小轎車、摩托車、麵包車)教師注意讓幼兒關注到歌曲創編的汽車名稱都是三個字的,如果幼兒創編的是兩個字的,就可以和大家一起商量如何改編成三個字的。
(2)幼兒演唱自己創編的歌曲1-2遍。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小朋友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吧!
活動延伸除了齊唱以外,在幼兒已比較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組歌唱,可以一半的幼兒唱歌,另一半的幼兒說白,或者請男孩子唱歌,女孩子說白。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慣用領唱齊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詞的格式和內容創編新歌詞。
3、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樂趣。
4、熟悉《在農場里》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准備:
1、對農場(村)的動物及叫聲有一定的認知經驗(經驗)
2、幼兒已學過歌曲《小豬睡覺》(經驗)。
3、農場背景圖一張,以及小雞、小鴨、小豬等小動物的實物圖片,和節奏卡兩張(×○×○,×××—)。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表演《小豬睡覺》
1、 幼兒復習歌表演《小豬睡覺》。提問:小豬住在那裡?(引出歌詞:小豬在農場里,同時出示農場背景圖,以及小豬)
2、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豬的叫聲:嚕嚕。
二、學唱新歌。
(1)幼兒學唱小豬的叫聲。(出示節奏卡)
1、小豬吃飽了就睡,睡著了還要打呼嚕,問:打呼嚕時的叫聲應該怎麼樣?引出節奏卡(×○×○),讓幼兒學念其中的歌詞:嚕嚕。
2、用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豬找食吃時的叫聲,同時出示節奏卡(×××—),幼兒學念嚕嚕嚕。
3、幼兒跟隨教師學說其中的歌詞,注意掌握休止節奏。
(2)通過領唱齊唱等方式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1、幼兒邊看圖,邊聽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2、用領唱齊唱方法幼兒學唱歌曲,並模仿相應的動作。
3、引出歌曲名稱《在農場里》,同時出示「在農場里」四個字寶寶。
三、創編新歌詞。
1、幼兒遷移經驗,說出在農場的其他動物及其叫聲,並編進歌曲里唱一唱。
2、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歌詞唱出來,大家跟著學唱。
3、用新編的歌詞進行領唱、齊唱。
四、結束談話。
表揚幼兒能積極動腦,並給創編歌曲的幼兒將一朵小紅花,鼓勵幼兒回家把歌曲編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而音樂活動都能為幼兒提供發展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機會。在幼兒園中音樂創造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是「樂於參與即興創造活動。」幼兒在創作過程中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是評價創作教學是否獲得成效的主要依據。
《在農場里》這節歌唱活動,其活動目標是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結合歌曲內容,充分發揮想像力,編創的歌詞,並結合歌詞進行即興動作表演。我改變以往的圖譜,換成了生動的背景圖,以及相應小動物的圖片和節奏卡,讓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各種動物在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時我將歌唱、體態律動、創編歌詞等幼兒喜愛的活動融入《在農場里》。這首歌旨在通過幼兒對農場里各種聲音的模仿、想像與創造歌唱使幼兒的聽覺、觀察力、模仿力、創造力等諸多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還能使幼兒拉近幼兒與小動物的距離。首先在創編歌曲《在農場里》根據歌曲內容,我以游戲的口吻告訴幼兒:「農場里還有那些動物朋友沒有來,我們把他們也請到《在農場里》?」然後出示相應的小羊、小狗、公雞等動物圖片,並讓幼兒討論:如果小羊、小狗、公雞在農場里,歌曲應該怎麼唱?這是創編的准備階段,為創編新的歌詞內容作準備。本環節幼兒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創編時都很積極,都有創編的慾望,並且幼兒創編的也很好。本活動是一種輕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後是創編的練習階段,請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面指著圖片分別領唱。此環節幼兒非常輕松、愉快地體驗了創作成功的喜悅。最後活動在愉快活潑的氣氛中進行、結束。
此次活動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對歌曲的最後一句有些混淆,雖然我糾正了一下,但效果並不很好,這也許是我班幼兒語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兒一起上課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個別輔導一下,那幾個幼兒一定能改過來的。不過我覺得整個活動效果還好。
❻ 請問GTA4手機簡訊偷車任務的所有車輛具體位置
一般在自己游戲圖中會有顯示,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