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林默的資料圖片,她的其他傳說有哪些
林默(960—987年),姓林名默,又稱林默娘。相傳其出生時紅光繞室,異香氤氳。因生彌月不聞啼聲,故取名為「默娘」。宋雍熙四年(987),默娘年二十八歲,猶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風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兄生還,而父遇難。於大海遍尋父屍,三日負屍而歸。時人感其孝道,稱為孝女。同年九月九日,端坐山頭而化。里人感其恩德,將其肉身立廟祀之,至今莆田湄州祖廟尚存其肉身神像無損。羽化後常顯威靈,香火不絕。又迭於海上顯聖救難,為各地航海人士奉為聖神,尊稱為媽祖。歷代皇帝均有封贈。南宋高宗敕封「靈惠昭應夫人」。元世祖封為「護國明著天妃」、明成祖晉封「弘仁普濟天後」、清康熙加封為「天上聖母」、乾隆時旨敕列入祀典。今各地皆有天後宮之祠廟。為世人所崇拜、祭祀。
人物事跡
媽祖,是人們對海上女神的親昵稱呼。據宋代的文獻史料記載,她是莆田湄洲一位姓林的女子。
林姓是莆田望族之一。閩林始祖林祿,在晉永嘉元年(307)以黃門侍郎琅琊王司馬睿渡江鎮建業(今南京市)。十年之後, 司馬睿於建業即帝位,是為東晉元帝,林祿以招遠將散騎常侍領合浦太守。太寧三年(325),林祿奉敕守晉安,卒贈晉安郡王。林祿的十世孫林茂,於隋代遷居莆田北螺村(今西天尾紫霄山一帶)。迨至十六世孫林披,又遷澄渚(今西天尾鎮澄渚村)。
( 林披於唐天寶十一年(752)明經出身,官終檢校、太子詹事、蘇州別駕,賜紫金魚袋、上柱國,生九子,名葦、藻、著、薦、蘊、蒙、邁,皆官至州刺史(即州牧),世稱「莆田九牧林」。)
媽祖的七世祖林蘊,在「九牧」兄弟中排行第六,唐貞元四年(788)明經出身,辟為西川節度推官。元和元年(806)西川節度使劉辟謀反,派劊子手持刀脅迫林蘊隨他反叛,林蘊毫無畏懼地叱罵「死即死,我頸豈頑奴礪石耶?」劉見其大義凜然,終不敢殺。川亂平後,擢為邵州刺史。卒後賜謚「忠烈」。
林蘊後裔有一支居湄洲灣沿岸,地名叫忠門,即表其「忠節」之意,現在地名仍舊。媽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時仕閩。曾祖保吉,仕後周,顯德元年(954)任統軍兵馬使,鑒於天也紛亂,棄官歸隱。祖父名孚,官福建總管。
媽祖的父親名惟願(一說名惟愨),宋初官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是這個家庭中的最小女兒。
在閩南的莆田市湄洲灣口,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叫湄洲島。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 媽祖。
掛席泛槎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天,海上起風浪,媽祖要渡海,岸邊船隻是有,但是船上沒有船槳,也沒有船篷,加上風急浪大,船手不敢開船,媽祖對船手說:你只管起船。隨即叫人將草席掛在桅桿上用作船帆。船開上海面,乘風破浪,飛馳而去。
解除水患
相傳媽祖二十六歲時,那年上半年,陰雨連綿,福建與浙江兩省倍受水災之害。當時當地官員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無改觀。當地請求媽祖解害,媽祖道:災害是人積惡所致,既然皇上有意為民解害,我更是應當祈天赦佑。於是焚香禱告,突然天開始起大風,並見雲端有虯龍飛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還獲得了好收成,人們感激媽祖,省官於是向朝廷為媽祖請功並准得到褒獎。
救父尋兄
相傳媽祖十六歲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駕船渡海北上之際,海上掀起狂風惡浪,船隻遭損,情況危急。這時媽祖在家織布,忽然閉上眼睛,使勁全力扶住織機,母親見狀,忙叫醒她,媽祖醒來時失手將梭掉在了地上,見梭掉在了地上,媽祖哭道:父親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來報,情況屬實。兄掉到海里後,媽祖陪著母親駕船前去大海里尋找,突然發現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濤洶涌的海面,眾人十分擔心,而媽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來迎接她,這時海水變清,其兄屍體浮了上來,於是將屍體運回去。此後每當媽祖誕辰之日,夜裡魚群環列湄嶼之前,黎明才散去,而這一天也成為當地漁民的休船之日。
懇請治病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縣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縣尹媽祖有解難之法力。於是,縣尹親自拜請媽祖,媽祖念他平時為官不壞,加上他是外來官,告訴他用菖莆九節煎水飲服,並將咒符貼在門口。縣尹回去後遵囑施行,不日疾病痊癒。
萊嶼長青
湄洲島旁邊有一個小嶼,傳說有一天,媽祖到小島上遊玩時將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跡般成長,花開滿地。隨後,每年無需耕種,自然生長。當地人視仙花采之。以後,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為「菜子嶼」。
禱雨濟民
相傳媽祖二十一歲的時候,莆田地方出現大旱,全縣百姓都說非媽祖不能救此災害。於是,縣尹親往向媽祖求救,媽祖祈雨,並說壬子日申刻就會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無雲,絲毫沒有要下雨的徵兆,申刻一到,突然烏雲滾滾,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復往日生機。
窺井得符
相傳媽祖十六歲的時候,有一次,與一群女伴出去遊玩,當她對著井水照妝時,一位後面跟著一班神仙的神人捧著一雙銅符,擁井而上,把銅符授給她,一起玩得女伴們都嚇跑了,而媽祖則接受銅符,並不懷疑。媽祖接受銅符後,靈通變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見神通,以至她常能神遊,騰雲渡海,救急救難,人們稱她是「神姑」,「龍女」。
媽祖誕降
媽祖父親林惟愨(諱願),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惟愨年四十多歲時,已生有一男五女。但擔憂一子難保傳宗接代,所以經常焚香禱告,想再生一個兒子。惟愨夫婦的虔誠感動了南海觀音,一天晚上,觀音托夢給王氏並對王氏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不久王氏便懷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時,西北處一道貌岸然紅光射入屋中,並伴有隆鳴之聲,媽祖降生了。因媽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媽祖生得奇異,因此十分疼愛。媽祖從出生到滿月,一聲不哭,所以,其父母給她取名林默。相傳媽祖誕生在湄洲島。
收伏晏公
相傳媽祖在世時,海上有一怪物叫晏公,時常在海上興風作浪,弄翻船隻。有一天,媽祖駕船駛到東部大海,怪物又開始興風作浪,媽祖乘坐的船隻搖晃的非常厲害。媽祖即令拋錨,見前方波濤中一舟上有一金冠綉袖、掀髯突睛之神在作怪。媽祖不動聲色,掀起狂風巨浪與之抗擊,晏公害怕媽祖的神威,叩拜盪舟離去。但怪物一時為法力所制有所不服,於是變成一條神龍,繼續興風作浪,媽祖說到:「此妖不除,風波不息」,在中游拋錨,制服神龍。媽祖命令晏公統領水闕仙班(共有十八位),護衛海上船民,後來晏公成為媽祖部下總管。
收高里鬼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個叫高里的地方出了一個妖怪,當地百姓受其害,染上百病,當地百姓前去求媽祖醫治,媽祖給求治者一符咒,叮囑百姓回去後,將符咒貼於病人床頭上。妖怪知符咒法力巨大,於是變成一隻鳥逃去,媽祖追出,見鳥藏在樹上,鳥嘴還噴出一團黑氣,媽祖口中念到:「此怪物不能留此,為患鄉里」,追擊並將鳥抓獲。原來是一隻鷦鷯,媽祖用符水噴灑小鳥,小鳥落地變成一撮枯發,媽祖取火燒之,枯發現出小鬼原相。小鬼忙叩請媽祖收留,媽祖於是將它收在台下服役。
鐵馬渡江
相傳有一天,媽祖要渡海,可是沒有船隻,這時候,媽祖見旁邊屋檐前懸有鐵馬,於是靈機一動,取之揮鞭,鐵馬奔海對面風馳而去,待人上了對岸,忽然之間,鐵馬無影無蹤,旁邊的人無不驚嘆「龍女」的神通廣大。
❷ 林升的背景資料
林升,字雲友,號平山居士,南宋詩人,生平事跡亦不詳。溫州橫陽親仁鄉蓀湖裡林坳(今屬蒼南縣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長詩文的詩人。
據民國《平陽縣志》、《西湖志》等地方文獻載,林升大約生活在南宋紹興至淳熙之間,善詩文。查平陽、蒼南兩縣的林氏譜牒,據平陽八丈《林氏宗譜》(今蒼南縣靈溪鎮百丈村,譜系清乾隆辛亥年(1791編修)載:「林升,字雲友、夢屏,藏西程山,娶渡龍(今蒼南靈溪鎮)楊氏,生雄、熙。」林升系靈溪廈林遷始祖林時鳴四世孫。兩宋紹興前後儒士,譜中未註明其有無獲取功名。
主要作品
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
《題臨安邸》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❸ 才高貌美的林黛玉,其真實身世背景有多麼厲害
林家曾經應該是富貴的。而且幼時的黛玉,曾親歷過林家不亞於賈府的富貴,且養成了富貴之家的各種習慣。
.
但是黛玉入賈府之後,很明顯並沒有帶來那萬貫家財。
理由之一,她自己說的:「我原是一無所有投奔來的。」以黛玉的性子,若有錢財無數,這話必不肯出口!若有足夠的財力作後盾,她必不肯任由賈府僕人言三語四。
理由之二:黛玉是由林如海「假充男兒教養」的!請的當朝舉人,且出過仕的賈雨村作老師!紅樓眾女兒,誰曾有過這樣的待遇?
瀟湘館這個小公司,被黛玉管理的滴水不漏。在鳳姐兒口裡,黛玉的管理能力是與寶釵並列的——「林丫頭和寶姑娘倒好」。
這樣的黛玉,若林如海!真有大筆錢財留下來,她是絕不會一無所知的。或許她阻擋不住賈府的侵吞,但侵吞了多少,她應該心裡門清。絕不會說出「一草一紙,都和他們家姑娘一樣」,諸如此類妄自菲薄的話。
既然她說了,恐怕就證明,這是真的!可能會有部分傍身之銀,但也不過聊勝於無,在賈府眾人眼裡,是提不起來的。
而黛玉作為林家唯一的嫡女,不管有沒有繼承權!只要林府有,林如海就絕不可能少了黛玉的。林如海清高不假,但在官場浸潤多年,自有圓滑地應對和手段,還能少了黛玉的銀錢嗎?
黛玉「一無所有投奔了來」,只能說明林家「一無所有」了。
恐怕林如海在世時,林家富貴就已經不再了。
理由之一,是黛玉進賈府時的隨從:「雪雁極小,一團孩氣;王嬤嬤又極老」。賈母「料定黛玉不隨心省力的」。賈母能料定的,林如海想不到嗎?如果只有兩個僕人能顯示林家對賈府的放心,為什麼不派個得力的嬤嬤和丫環?黛玉才六七歲啊?賈府眾人從未謀面啊?這是對女兒一生的託付啊?……我是認為,林如海此時已經無能為力了。
理由二,賈母清虛觀拒婚時,她說的是「不管她根基富貴,只要配得上就行…只是模樣性格難得好的」!這時的賈母,對寶黛姻緣是極其熱心的,之後兩小人兒吵鬧,賈母流著淚說到「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在古代就是夫妻啊!鳳姐兒深諳賈母心思,才借勢把寶黛姻緣挑明了——「兩人都扣了環兒了」。
那麼賈母那一段關於婚配的話,其實就是說的黛玉。
至於性格,可能好多書外人覺得:黛玉性格不好!但在賈母眼裡卻未必!在賈母心裡,什麼性格是好呢?只舉兩例對比。
第一,襲人和晴雯:書外人認為誰的性格好呢?在賈母眼裡,卻是晴雯性格好。「襲人從小就沒言沒語,沒嘴的葫蘆似的」!「晴雯那丫頭我看甚好……言談爽利」。一個是「沒嘴的葫蘆」,一個是「甚好,言談爽利」,可見一斑了。
第二,鳳姐兒和王夫人。「你姨娘不愛說話,可憐見的,木頭似的」「鳳兒嘴乖,怎怪的人疼她」。一個「可憐見,木頭」,一個「嘴乖,疼」,很明顯是鳳姐兒性格兒好。
至於寶玉提到的「大嫂子」,那可也是個伶牙俐齒的,賈母焉能看不出來?
由此對比可見,黛玉的性格在賈母眼裡,必是好的!結合後文,此話說的是黛玉無疑了。那麼其中一句「不管她根基富貴」,是不是說明,此時的黛玉,已經不再富貴了?「便是那家子窮」,此時的林家,已經窮了?
❹ 林升生平資料50字
林升(生卒年不詳),字雲友,又名夢屏,南宋詩人,生平事跡亦不詳。溫州橫陽親仁鄉蓀湖裡林坳(今屬蒼南縣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
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長詩文的詩人。事見《東甌詩存》卷四。《西湖游覽志余》錄其詩一首。
林升孫即林方大,字正榮,宋景定三年(1262)武進士。再以林升為中心上溯:父仲美;祖清;曾祖時鳴;高祖岐;曾高祖萼九;曾高祖萼九兄芸八。芸八和萼九均系由福建長溪(今霞浦)赤岸遷至橫陽親仁鄉蓀湖裡(今蒼南繁枝林坳)的林嵩的嫡孫。
林嵩是橫陽林氏(包括今日平陽、蒼南和泰順林姓)的始遷祖,唐末大順元年(890),由閩遷浙之橫陽蓀湖,唐元符進士,金州刺史,禮部尚書,現在平陽、蒼南、泰順三縣直系嫡傳約十萬之眾。
(4)林姓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主要作品: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譯文:
青山之外還有青山,高樓之外還有高樓,湖中的遊客皆達官貴人,他們通宵達旦與歌舞女一起尋歡作樂,紙醉金迷,這種情況不知何時才能罷休?
暖洋洋的春風又似當時的人們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風氣,使那些逃難者竟忘乎所以,只圖偷安宴樂於西湖,並陶醉其中,竟把杭州當成了曾繁榮的宋朝首都汴州。表達了作者對南宋統治者只顧吃喝玩樂,卻忘了江山被撕裂,蹦碎的恥辱和憤恨。
創作背景
這首《題臨安邸》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此為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
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
南宋紹興二年(1132),宋高宗趙構第二次回到杭州,這水光山色冠絕東南的「人間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終焉之志,於是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換得苟安之下,大修樓堂館所,建明堂,修太廟,宮殿樓觀一時興起,達官顯宦、富商大賈也相繼經營宅第,壯大這「帝王之居」.
並大肆歌舞享樂,沉淪於奢侈糜爛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銷金鍋」之號。幾十年中,把臨時苟安的杭州當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開封),成了這班寄生蟲們的安樂窩。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
❺ 關於林氏家族的歷史!
林姓是台灣第二大姓,有「陳要半天下」之說。台灣林姓也是由大陸福建適居去的。「天上聖母」媽祖在福建和台灣各地一直香火鼎盛,而媽祖的俗姓氏是林,她是宋朝時莆田人林願之女。最早由福建渡台的林姓始於明代。據史所載,明永樂五的(1407年),一位叫林朝和的人,東渡過海,定居台南,史稱林姓移台第一人。據說現今台南市大南門外尚有林朝和之墓,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台灣 的林姓祖先。
林朝和移居台灣後,林姓大規模從大陸遷居台灣的活動有兩次。第一次是在朝朝末年,即鄭成功據台反清復明時期。原居福建的林姓世家,紛紛東渡,遷居台灣,開始以嘉義、台南地區居多,後逐漸擴及全島。知名者如同安人林朝杞開墾了雲林縣竹山鎮(原名林杞埔),林鳳開墾了台南縣林風營,平和人林寬老和林虎先後開墾嘉義,並在此定居。第二次發生在清康熙年間。福建與廣東的林姓人氏大批移民台灣,從而造成台灣林姓之盛。今日林姓,以台南、台北兩地最多,次為彰化、嘉義、南投、台中、新竹和苗栗。林姓在台灣的大家族與世家甚多,其中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繁榮百年。台灣政壇風雲人物林洋港家族也是深具影響的林姓家族。他在1996年角逐「總統」失敗。在商界林姓家族知名人物更多,除「三重幫」的林榮三家族外,還有大同集團的林挺生,「飼料大王」林坤鍾等。
「三重幫」林家是台灣新興的一個具有強大經濟實力與政治力量的大家族。目前主要由林堉期之妻謝罕見、林堉璘與林榮三三人為核心,通過企業、婚姻等關系而形成為政商家族。有報刊評論道:「三重幫在島內,不論家族的財產、人數、政經關系,都是少見的勢力龐大、財力驚人的大家族」。
林氏家族擁有巨額財富,達數千億元台幣。在《卓越》雜志公布的1993年台灣百大富豪排名榜中,林氏家族代表林榮三、林堉璘與謝罕見三人的個人財富凈值均為300億元,合計900億元,在台灣高居第二位,超過王永慶與王永慶兄弟,僅次於台灣首富蔡萬霖。
林氏家族父輩在台灣並不顯赫。父親林建生早年在蘆洲鄉種田,累積了一點家產後,開米店謀生,只能算是個小生意人。1952年,林建生去世時,僅為子女留下2公頃土地、一家碾米廠和一有雜貨店。此後三個兒子跟隨二姐夫陳萬富與母親繼續從事碾米生意,並從家鄉蘆洲鄉轉到三重市。1956年,林工兄弟開了一家玉裕碾米廠,由老二林堉璘經營。由於生意不錯,林氏兄弟在台北建國啤酒廠對面,又開了一家碾米店,將事業拓展到台北市,林堉璘接受台北新廠,老三林榮三繼任經營三重廠。
後來,林氏兄弟的堂兄林進來因從事建築生意,在購買一大片土地時因款不夠,便找了已有家產的林氏三兄弟借款入伙。老大林堉琪認為土地生意未來一定賺錢,便開始投資土地與房產事業。1964年,林氏三兄弟合夥成立了宏國建設公司,進入建築業,由此步入了林氏家族事業的新起點,造就了日後林家的巨額財富。
林氏家族在台北縣鄉鎮市的事業發展如此迅速,主要靠投資房地產起家。早年,林家在收購土地時,獨具慧眼,往往挑選位於山邊、河川或排水溝的農地或保護區作為開發地,成本低,發展潛力看好。在台灣經濟與都市化迅速發展後,原來價格低廉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商業用地或住宅用地,甚至成為市區的黃金土地,利潤成倍增加。
林氏三兄弟通力合作,大力發展事業,林氏家族在台灣龐大的事業群逐漸建立。他們經營的房地產業從老家蘆洲、三重一帶,擴充到新莊、板橋、三峽、鶯歌及中和等台灣北部市鎮,建立了一批又一批的建築公寓群,很快成為台北縣建築界的老大。接著,林氏兄弟將建築業各台北延伸,相繼在台北市郊區士林、石牌一帶大興土木,然後再向台北市區進軍,在不同黃金地段建起一幛幛高級別野與高樓大廈,「三重幫」林氏家族在台灣地產業獨霸一方。如今林氏家族擁有龐大的土地、建築資產,成為全台灣知名的建築業巨子與大富豪。據報道,林榮三家族經營的土地達300公頃。
60年代後期,林氏三兄弟逐漸分家經營,林氏家族主體事業——宏國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由老大林堉琪主管;老二林堉璘經營宏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老三林榮三於1967年開設聯邦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並成為林氏家族的政商峽谷界最有地位與影響的人物,也因此形成林家三大建築集團,相互之間又進行合作,共同發展。
❻ 福建人常說「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到底是什麼意思
“陳林半天下,黃鄭滿街擺”是流傳於福建的說法,意思是陳、林、黃、鄭是閩地四大姓,在福建子孫繁茂。據2016年的人口數據分析,中國大陸林姓1416萬,是南方第四大姓氏,其中福建就有472萬。
閩林始祖
林祿為鞏固司馬睿在江東的政權立下汗馬功勞,深得重用,歷任招遠將軍、散騎常侍、合浦太守和晉安太守等職,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舉家人閩,定居於晉安(今福州),成為閩地林姓最顯赫的名門望族。在當時注重家族名望的背景下,其他支系林姓也紛紛投於門下,家族進一步發展。自此發源於北方的林姓開始在南方繁衍生息,並逐漸發展成南方的大姓。林祿也因此被稱為是林姓的開閩始祖。
❼ 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名字有何深意隱藏了賈敏的難言之隱-趣歷史網
今天趣歷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林黛玉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林黛玉作為《紅樓夢》第一女主角,她身上的每一處符號都有曹雪芹的匠心獨運。今天專門說說她的名字。
可是天不遂人願,黛玉六歲,賈敏一病而逝,黛玉成了沒有了親生母親教養的孩子,只有投奔已經年高的外祖母。賈母一見年幼的黛玉,想自己白發人送黑發人,再想到和女兒兩個籌劃完美的兩個玉兒的將來姻緣,因為女兒的去世將變得充滿變數。怎麼能不悲上加悲,摟抱著黛玉慟哭呢!
賈寶玉的那塊玉,其實是大荒山上的補天頑石,是塊石頭;林黛玉的可代畫眉之墨的「黛」玉,也是石頭。兩個「玉兒」,都是石頭,才叫做「木石前盟」。曹雪芹說「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至於與之相對「金玉良緣」,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何為有?何為無?讀者自辯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