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冬至吃餃子是北方還是南方
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習俗。
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中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南方會吃湯圓。
冬至習俗
1、「畫九」
所謂的畫九,實則是冬至後計算春暖日期的圖。明代《帝京景物略》載:「冬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九九消寒圖」有三種圖式,分別為文字、圓圈、梅花三種。
2、釀米酒
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用糯米或者黃米,加入桂花釀造。
3、吃湯圓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貳』 冬至習俗是北方人吃餃子嗎 南方吃什麼
是,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南方沿海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氣候特點:暴雪、低溫。季節:冬季。時間:每年公歷12月21或22或23日。
廣東人冬至吃燒臘與姜飯,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現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萊、果、蘿卜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
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葯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葯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叄』 「冬至」節氣來臨,各地都有哪些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相對於北半球,太陽光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從今天以後,白晝時間將逐漸變長。這一天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素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全國各地在冬至這一天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有的地方冬至這天用來祭祀,有的地方通過食用特殊的飯菜來躲過這一天,有的民族也會通過特殊的活動來度過這一天,下面就來盤點以下各地在冬至這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一、祭祀祖先
在我國的南方,冬至日這一天一直都有祭祀祖先的習慣,因為古人認為冬至這一天太陽回到了起始點,從這一天開始天氣逐漸一天冷過一天,以九天為一個基準,度過九個九天後,天氣就會轉暖。這一天標志著太陽的新生,所以將這一天用來祭祀祖先,表達對祖先的養育之恩,也有希望祖先獲得新生之意,祭祀完祖先後就會舉辦宴會活動。
你知道冬至這天還有哪些習俗呢?歡迎留言討論。
『肆』 哪些地方冬至有吃餃子的習慣
中國北方
北方人多半習慣在此時吃餃子,南方有的地方則願意來一碗湯圓。冬至之後是陽氣生發的時候,綠色又容易讓人想到春天,有的地方會在此時特意吃一點青菜,以示順應天時,在寒冷的冬天裡,期盼著鳥語花香的季節早點到來。
所以說,吃餃子也好,吃餛飩也罷,人們在意的並不是味蕾的滿足。
從古代的「亞歲」之稱,到如今常常被提起的冬至夜,大家如此關注這個古老的節氣,恐怕也是因為它總出現在一年將盡之時,距離春節團圓的日子不再遙遠。
(4)冬至在哪裡吃餃子圖片擴展閱讀:
在古人的觀念中,冬至居於新舊更替的時節,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冬至節俗中許多習俗、儀式內容就來源於人們對這一時節的感受。
《後漢書》中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伍』 冬至什麼地方吃餛飩嗎
冬至一般不吃餛飩,吃餃子。
每年冬至這天,在我國北方地區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冬至吃的餃子與春節吃的餃子含意不同,春節吃的餃子在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而冬至吃的餃子含有消寒之意。
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葯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葯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
(5)冬至在哪裡吃餃子圖片擴展閱讀:
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一般是出現在冬至之後。立冬後,表示進入了冬季,並不是進入冬季就意味著開始寒冷,因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北方地區來說,顯然偏遲。
在南方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一說,「十月小陽春」即是指在孟冬期間出現的風和日麗、溫暖舒適「小陽春」天氣。在冬天季節,所謂「冷在三九」,在南方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嚴寒是在冬至之後,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
『陸』 冬至吃餃子是哪些地方的風俗習慣
冬至吃餃子是很多北方城市的習俗習慣,像東北三省,山東,陝西,北京,河北等在冬至的時候都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風俗習慣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但是因為我國的我圖面積比較大,所以在南北方也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一般來說北方人更喜歡吃餃子,而南方人在冬至的時候會更喜歡吃湯圓。但是對於現在來說大家已經對南北方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了,所以現在在南方很多地區在冬至的時候也會吃餃子。
而且現在大家想吃餃子隨時就能吃到,而且在超市裡也有很多速凍餃子,沒有時間做飯的時候就可以煮一鍋餃子吃。所以大家在過年過節的時候總是會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包餃子,也是一件非常溫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