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綠色茶園背景的茶文化PPT模板誰有
這是一套綠色茶園背景的茶文化PPT模板,使用了茶山曲線構建框架,用茶園、茶藝的圖片進行填充。與茶文化主題非常貼切。
㈡ 茶藝是什麼的基礎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和載體,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道離不開茶藝,茶道依存於茶藝,舍茶藝則無茶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但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作為一門藝術,也可以進行舞台表演。因此說,表演茶藝或茶藝表演是可以的,但說茶道表演或表演茶道則是不妥的。因為,茶道是供人修行的,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可表演的是茶藝而不是茶道。
茶藝是一種文化。茶藝在中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國茶文化。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朴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剛經過陽光曝曬的茶葉是摘取茶樹嫩葉製造而成的,因為製造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種類和名稱。製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發酵」,發酵的結果,茶葉會從原來的碧綠色逐漸變紅,發酵愈多,顏色愈紅;而香氣也會因發酵的多寡,從葉香變為花香、熟果香或麥芽糖香。不發酵茶稱為綠茶,泡出來的茶湯是碧綠或綠中帶黃色,具有新鮮蔬菜的香氣,例如龍井、碧螺春等;全發酵茶稱為紅茶,泡出來的茶湯是朱紅色的,具有麥芽糖的香氣;而半發酵的茶,也就是烏龍茶。烏龍茶是中國的特點。
色茶,其最具代表性的產地是中國台灣省。烏龍茶又可分為輕發酵、中發酵及重發酵叄類,輕發酵如包種茶(清茶),以高香、清雅,湯色金黃為其特色;中發酵如鐵觀音、水仙、凍頂等,湯色為褐色,飲來老成持重,較偏重「喉韻」;而重發酵如白毫烏龍,湯色呈橘紅色,具熟果香。
㈢ 茶道活動宣傳方案
茶道既屬中國文化范疇,即為以禮規范在品茶的各個細節,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茶道活動宣傳方案,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活動宣傳方案1
茶道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以茶交友”主題系列活動方案
一、 活動時間:4月16日——5月22日
二、 活動流程:
(一)開幕式
1.活動流程:(1)活動時間:5月7日
(2)活動地點:知音廣場
2.活動內容:
(1)茶藝表演。由茶藝表演團成員表演並示範給現場的觀眾,讓觀眾切身感受到茶具,服裝等專用用具用法。茶藝表演期間還同時進行古箏表演,營造更好的氣氛效果,在茶香與音韻中,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2)茶葉展示。由茶葉公司提供各種茶葉,在品茶盛會中展示,並講解其功效特點
(3)免費品茶。我們會設立免費品茶區,茶葉可自購,也可通過贊助,贊助茶葉會註明贊助公司。活動現場進行品茶鑒茶游戲(辨別何種茶葉)
(4)茶的歷史發展展示。在活動現場掛有茶發展歷史的圖片和文字,為同學們展示茶的起源和發展,是同學問更了解茶的文化,知道它的博大精深,有助於茶文化的傳承,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操
(二)茶道演講比賽
1.活動時間:初賽4月24日 決賽5月14日
2.活動流程:
1、預賽:報名同學於指定時間按時到場,進行十分鍾簡短演講,內容為和自己對於茶的理解。根據演講的狀態和演講內容深度進行評選,選出10人進入決賽。
2、決賽:進入決賽的同學進行更加詳細的演講,除此之外,演講結束後還會進行知識的問答。最後綜合評定,決出名次
3、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發獎狀與獎品。優勝獎若干,發獎狀。
(三)花茶飄香
1.活動時間:5月21日
2.活動地點:三號樓前
3.活動參加人員:青島農業大學在校師生
4.活動安排: 9點活動正式開始,免費向同學們講解有關喝花茶養生的知識
根據不同同學的需要免費贈送品嘗養生花茶
(四)你追我趕對對碰
1.活動時間:5月22日
2.活動地點:五環體育場
3.比賽流程:(1)將比賽人員分為4大組,將4大組各分為兩小組,一小組為茶,一小組為功能屬性。
(2)為茶的一組同學在游戲開始後要根據自己代表茶的特性去抓與之對應的功能屬性的一組同學(每次所代表的茶和功能屬性隨機抽取)。
(3)比賽一大組為時15分鍾,根據茶的組抓到的對應功能組的同學人數是否過半判定輸贏
(五)茶藝培訓
1.活動時間:5月15日
2.活動地點:教室
3.活動參加人員:全體在校學生
(六)茶文化協會茶與人體健康專題講座
1.主講人: 丁兆堂
2.活動對象:全體同學
3.講座時間:5月8日
4.參加人員:對茶文化感興趣的同學
5.活動地點:教室
(七)韻香茶具講座
1、主講人:趙永厚
2.活動時間:5月20日
3、活動地點:教室
4、參加人員:全校對茶感興趣的同學
5、活動流程:
1、由專業人士或對茶有研究的同學向大家講解茶具的歷史,分類,如何辨別茶具的好壞。
2、播放音樂,烘托現場氣氛
3、通過ppt向同學展示茶具的有關知識。
4 、現場提問,解答同學關於茶具的疑惑。
茶道活動宣傳方案2
茶文化網站策劃方案
一、建設網站的目的及其功能定位
網路逐漸成為繼電視媒體和報紙的第三大媒體,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我們要建立網站,是為了宣傳茶文化,進行市場開拓的延伸。
1. 網站剖析
對網站自身進行解剖分析,目的是尋找到網站的基礎問題所在,介紹茶文化與保健知識,及其各個地區的飲用習慣及特色。
2. 電子商務定位
對網站進行電子商務定位,明確網站的位置是建立在一個信息內容豐富、更新及時快速、具有良好互動性的茶文化宣傳網站。
隨著網路的日漸普及,茶文化的宣傳也將進入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網路茶吧將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我們的“憶苦思甜”也將帶著廣大茶友進入網路時代,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絕妙體驗!
3、電子商務模式
分析網站的電子商務模式,研究與網站相匹配的電子商務模式,給每一個瀏覽此網頁的人提供對茶的誘惑。
本網站採用的是B2C電子商務模式,利用該網站將有關茶的各種資訊呈現在消費者的面前,讓消費者了解更多的茶文化。
二、網站技術解決方案
根據網站的功能確定網站技術解決方案。
1.網站接入方式
虛擬主機成本低、維護較容易,因此在建站初期採用該接入方式。在網站內容與各功能不斷完善,網站訪問量開始增長後,再實行主機託管或自建伺服器。
2.編程語言的選擇
伺服器系統選擇Dreamweaver
3.網站安全防範
安裝Windows2000Server及360防火牆軟體,制定防黑、防病毒方案。
4.相關程序開發
網頁程序ASP、JSP、CGI、資料庫程序等
三、網站內容規劃
1.網頁結構
(1)網頁的美術設計---色彩以自然、清新的茶綠色為主;圖片應用與文字相結合;版面規劃基本為三欄式;使網頁的設計簡潔、大氣,更具有整體性和美觀性,不論是從美工還是從版式上都是一流的,能夠吸引別人繼續在網站瀏覽。
(2)網頁的更新改版計劃---網頁代碼精簡;圖片及flash清晰,並帶有網站標志的水印;頁面容量合適,頁面色彩恰當;定期對網頁的內容進行更新,並根據需要進行改版。
2.網站結構
主要包括:首頁、網站簡介、茶藝茶道、茶道美學、十大名茶、茶敘人家等基本內容。
(1)首頁
對於整個網站而言,首頁是放在第一位的。首頁製作得好,會吸引許多潛在的顧客。在我們網站的首頁上,不僅網頁製作得簡潔、大氣,還有茶品的圖片陳列和文字介紹,以及一些重要的消息和鏈接。
①茶友登陸:茶友注冊,加強茶友管理。
②友情鏈接:友情鏈接的作用就是吸引一些網民來點擊自己的網站,瀏覽量的上升,也會使一些潛在顧客增多。
③與我聯系:為茶友提供及時服務,弘揚中華茶文化。
(2)網站簡介
根據網站經營目的,簡單介紹網站的文化、茶業動態、與我聯系等。
①網站文化:看這個欄目時,便會發現,我們站點文化及介紹的中華古茶文化的五個階段。
②茶業咨訊:提供最新的茶業新聞導讀。
③與我聯系:在此欄中可以看到站點人員的電話及地址,QQ或 EMAIL等聯系方式。
(3)茶藝茶道
作為一個文化宣傳站點,茶文化展示是非常重要的。
①基本介紹:對茶藝茶道的基本介紹,使瀏覽者了解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等。
②茶道歷史:盡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簡單介紹中國茶道文化。
③飲茶的保健:“把茶當葯飲……”,介紹了茶的各種保健作用。
④茶道百家:介紹各個國家之間的茶道文化及差別。
例如【中國茶道】: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范,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葯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茶道活動宣傳方案3
蓮緣禪茶文化園推廣策劃方案
一、文化旅遊將成為新世紀旅遊休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最早利用和飲用茶葉的國家。同樣,中國有茶文化旅遊的悠久歷史和傳統。茶業旅遊活動也最早出現在我國。歷代的文人墨客以及旅行家對茶葉旅遊都情有獨鍾。歷代詩人游覽大好河山和名勝古跡時留下的許多名詩,很多都與茶的旅遊有關。如“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游湖北玉門寺附近的茶園時寫下雄奇豪放的詩句,贊美茶樹的旅遊觀賞性和保健性。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記》中,多次提到在廬山、黃山旅遊與品茗的意境,體現了茶葉是旅遊的最好伴侶。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六次下江南巡視,曾幾度到杭州的龍井寺、獅峰山下胡公廟游覽,品嘗龍井茶,並下旨把龍井茶作為每年的貢品。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國茶業旅遊一直伴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可惜的是近年來人們只注重單一收獲茶葉產品這一經濟功能,忽視了茶旅遊這潛在著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功能。
二、中日韓旅遊金三角
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也是最美麗的半島。由濟南、青島等八城市構成的半島城市群,是我省旅遊資源最富集的地區。全省639處景區和資源點中,70%以上分布在這里,堪稱國內最佳旅遊觀光度假目的地。
山東省旅遊局局長李德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半島是我省發展國際旅遊的前沿,發展國內旅遊的主陣地,要借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發展與振興,打造魯日韓“旅遊金三角”,帶動全省旅遊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大家熟知韓國和日本的茶道世界文明,而茶道本身源於中國,韓國和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也多以茶為主,
作為金三角的第一站擁有“藍天、碧海、金沙灘、佛教”的日照應該最具有發展前景,而作為金三角最好的交流媒介就是“禪茶”。所以禪茶文化園是最適合發展形式的文化、旅遊觀光園。
一、 策劃背景:
蓮緣禪茶文化園簡介
依託具有1400餘年歷史的日照佛教文化,立足於巨峰綠茶,投資 180萬元打造成佔地 100 余畝的“蓮緣禪茶文化園”。蓮緣茶廠為原鐵佛山茶廠,始建於1988年,是集名優綠茶的種植、生產、加工、貿易、科研、旅遊觀光、禪茶文化研究於一體的綠茶企業。可發展茶園近千畝,僅茶場的有機茶園的面積就高達400餘畝。現有專業生產禪茶職工58人,年產禪茶5萬斤。是江北唯一一家以生產禪茶和禮品茶為特色的發展型企業,以弘揚和發展禪茶文化及齊魯傳統禮儀文化為己任。
二、 禪茶文化,
禪茶是採用嚴格的融於佛法的生產加工工藝,經過特殊的茶藝表演,從而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門用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禪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悟,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一念迷失,禪是禪,茶是茶;清者清,濁者濁;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覺悟,茶即禪,禪即茶;清化濁,濁變清;雅化俗,俗化雅。茶味即是水味,水味即是茶味,茶水交融,密不可分。這種修行理念不僅默契佛陀的本懷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別契合現代人的根基,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禪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將正氣溶入感恩中,溶入包容中,將和氣溶入分享中,將雅氣溶入結緣中;從而弘揚禪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實禪茶文化,發揮禪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優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系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蓮緣禪茶文化成本分析:
禪茶廠:50萬
禪茶文化館:30萬
禪茶素食廳:20萬
禪堂:20萬
禪茶賓館:50 萬
l 禪茶銷售廳:5萬
水電費用:略
其他費用:5萬
二、 策劃目標:
合理規劃蓮緣禪茶文化園蓮緣禪茶文化布局面
迅速提升蓮緣禪茶文化知名度
准確找到蓮緣禪茶文化園盈利點
吸引魯東民間絕技絕活人士
推出產品——“蓮緣禪茶”
三、具體方案
1、整體布局:
(1)門口:
設置雕塑:安放一個雕刻心經的大茶壺,可以循環流水。作為蓮緣禪茶文化園的標志性建築。
(2)樓門: 兩個大紅燈籠標有“禪茶”字樣
(3)樓門兩側: 以書法體書寫“品蓮緣禪茶參萬法性空”置於兩面,突出禪茶文化園特色。
(4)入門口:功夫茶台佛像頭、佛像肚、佛像旁邊金元寶;茶客撫摩佛像肚子象徵著尤容乃大;茶客撫摩佛像身邊的金元寶象徵著財源滾滾。設有小型電子顯示器,顯示是第幾位來書院的茶客。
[建議]在旁邊設置一大的電子顯示屏,能讓茶客看到自己是第幾位到書院的茶客,感受到其獨一無二的號碼,並且凡購買茶葉的遊客,將號碼列印在“蓮緣禪茶”的包裝上面,以示紀念,從而提升“蓮緣禪茶”的高附加值及其銷量。
(5)禪茶文化館: 高僧及其他居士、名人字畫的展示及售賣。包括蓮緣禪茶文化成長歷程圖片實物展,講述禪茶文化的產生、發展、壯大、成熟以及與海外佛教界的交流等。採用現代設備與先進技術,建成高標准現代禪茶文化展示園;茶史廳以實物、圖表、文字等形式,採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禪茶的起源、發展史等;茶藝廳通過茶藝表演,讓遊客在高雅的環境中品茗的同時,充分感受到中國禪茶文化的豐富內涵。
l
(6)禪茶賓館:適合機關單位特別是宗教界培訓、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動。走系列商務主題路線,主動出擊,啟動商務行銷戰略,策劃系列活動,邀請相關單位參與;根據客戶需求,為其提供閑適安逸的商務活動場所;邀請相關媒體在此做專題節目或活動。
2、整體推廣
(1)、整體定位:
佛教文化有特殊的旅遊功能,能滿足遊客求知、求美、求奇的旅遊動機,還能滿足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日照是座具有休閑的生活與濃郁的文化氣息相結合的旅遊城市,在日照,喝茶是生活的一部分,無論達官貴人還是鄉村農民都喝茶,而日照以其北依青島、西靠臨沂、南接連雲港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碧海、藍天、金沙灘、佛教的城市特色深得廣大遊人的青睞。禪茶文化園建在日照自然會有很多的賣點。
打造日照佛教文化及禪茶文化的重要基地,將佛教文化與茶葉文化聯姻,走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
因此我們對禪茶文化園的定位: 禪茶文化根據地
(2) 獨特銷售賣點提煉:參禪+休閑
(3) 整體推廣語:游齊魯聖地 品蓮緣禪茶
(4) 禪茶文化園的LOGO:
識別性是企業LOGO重要功能之一。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不斷加劇,公眾面對的信息紛繁復雜,各種logo商標符號更是數不勝數,只有特點鮮明、容易辨認和記憶、含義深刻、造型優美的標志,才能在同業中突顯出來。它能夠區別於其它企業、產品或服務,使受眾對企業留下深刻印象,從而提升了logo設計的重要性。
禪茶文化園作為日照佛教文化的重要基地,在LOGO的設計上,要符合佛教禪宗的意境。
(5)推廣媒介選擇:
在媒介選擇方面,根據蓮緣禪茶廠目前的現狀,急需提升的禪茶文化園知名度。那麼在媒介的選擇上面,我們建議選擇以下媒體:
①公交車亭燈箱:
②電視專題:
③報紙廣告:
④建立網站:
⑤其他:
3、蓮緣禪茶
(1) 禪茶生長於山青水秀,雲蒸霧繞的山東省日照市山區,日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為12.6℃,年平均濕度大於72%。日照東臨黃海,北依青島,南接連雲港,西靠沂蒙山區,隔海與韓國、日本相望。晝夜溫差明顯,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屬黃棕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遠離現代城區的污染,山水相映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禪茶色澤翠綠鮮活、氣味清香高雅、湯色清澈融和、滋味醇厚甘甜,形態美觀大方的特點。禪茶不僅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而且祛肺痢,保健康。護齒明目、解渴生津,增長善根。因此飲茶便成為禪門修道的最好輔助。
(2) 目前市場現狀:茶葉的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多元化的茶葉消費趨勢。禪茶應該迎合現代市場新的需求,著力打造區域品牌,以占據市場一席之地。據了解,江浙一帶茶業企業都在品牌上面下功夫。如,“龍冠”西湖龍井的生產廠家杭州龍冠實業公司為了加強自身品牌保護,就在“龍冠”品牌的基礎上,同時推出註明原產地的系列品牌產品,如龍冠西湖龍井、龍冠錢塘江龍井等。
(3)蓮緣禪茶賣點:
產地:江北綠茶的第一生產基地日照;
功效:清心提神之功效,護齒明目;
(4)蓮緣禪茶廣告語:
(5)廣告表現:
(6)推廣方式及媒介選擇:
4、品牌連鎖運營
5、各地寺院為中心的銷售
6、各禪宗道場專供
7、綜合的銷售
從旅遊經濟學的角度看,禪茶文化具有深遠的發展內涵。這是因為
1、佛教文化的知識內涵。佛教文化中包含著的大量的經過佛教教義整合的人類文明,從中可以了解到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科技、文學藝術的發展面貌。同時,佛教經卷所蘊含的豐富哲理,也頗具有知識的吸引力。
2、佛教文化的藝術魅力。這一魅力主要體現在佛教文化的載體上。可供遊人欣賞的佛教文化載體主要有寺廟、佛像、佛事用品、佛教組織、佛教節日、佛事活動等。每一件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精美的藝術珍品,是吸引遊人進一步接受佛教文化薰陶和產生審美感受的旅遊吸引物。佛教文化載體在向遊人傳遞信息的同時調動其審美愉悅,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3、佛教文化的獵奇引導。以佛教文化為旅遊產品重要內涵的旅遊區域,是一個充滿著神秘感的世界,這種神秘感對遊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4、佛教文化的情感滿足。對佛教信徒和佛教信仰者來說,佛教情感需求是他們與佛教聯系的紐帶,這一情感紐帶是吸引他們到佛教文化地旅遊的重要因素。還有很多屬基本意義上遊人,他們只追求對佛教意識的超脫,正是這種超脫觸發了他們的旅遊動機,通過動機轉化為實際行動而得到心理補償,獲得心理平衡。從旅遊的意義上說,無論是宗教式情感滿足還是通過追求佛教意識超脫而獲得心理平衡,都是因為佛教文化的支撐。
㈣ 有哪些適合女性的小本創業
適合女性做的小本生意還是很多的,比如花店、甜品店、網店、飾品店、服裝店、母嬰店等。主要選擇做什麼還是要看周圍的市場需求以及自身的創業規劃。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創業,尤其是女性,因為妖兼顧家庭與事業,於是自己做小本生意成了很多女性的選擇,因為這樣時間會更加靈活。適合女性的小本生意還是很多的。比如花店、甜品店、網店、飾品店、服裝店、母嬰店等等。具體要做什麼小生意還是要看自己的創業規劃以及周圍的市場需求。
㈤ 介紹一下中國的茶文化
㈥ 茶藝社團活動策劃書簡單
時間流逝了,匆匆的流逝了,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和新的目標,做好策劃,才能輕裝上陣,在今後奮勇爭先。好的策劃書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茶藝社團活動策劃書模板簡單,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茶藝社團活動策劃書模板簡單1
一、活動主題
知茶、懂茶、品茶。
二、活動地點
xx。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四、活動對象
xx。
五、活動背景
茶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靈物。飲茶文化源於我國,興於唐代,盛於宋、明,歷史悠久,傳承至今。茶文化以其深邃的內涵,獨具的風格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璀璨奪目的明珠!而當下,大家生活的壓力較大,生活也比較沉悶,通過此次沙龍活動讓大家能夠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六、活動目的
1、古人雲,茶能養性。希望通過茶藝表演來讓大家對茶有所了解,對茶文化有所感悟,對生活和人生有些不同的認識。
2、為茶文化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台,弘揚我國優秀茶文化。
3、弘揚國學,讓更多的人了解茶道,並將茶道傳承。
4、為學員們搭建一個相互了解、交流的平台。
七、活動內容
活動前期:
1、討論並擬好策劃書,確定活動流程、所需物品及人員安排。
2、邀請學員參加沙龍活動。
3、安排授課老師。
4、活動前做好通知人員參加活動的工作。
5、場地布置及攝影。
6、現場跟蹤人員安排。
活動流程:
1、相關工作人員提前半小時到場進行現場安排。
2、迎接學員到來並安排就座。
3、授課老師進行開場白並做自我介紹(5分鍾)。
4、授課:包括辨茶葉、識茶具、茶藝展示(40分鍾)。
5、學員現場學習茶藝(40分鍾)
6、沙龍活動結束。
活動後期:
1、場地清理。
2、攝影人員將照片共享。
3、製作微信紀念冊。
4、做好活動記錄並完成新聞稿。
八、需要准備的東西
茶具、茶葉、投影儀、電腦。
茶藝社團活動策劃書模板簡單2
一、活動目的
觀茶藝,觸茶道,悟人生古人雲,茶能養性。希望通過對藝表演來讓學生對茶有所了解,對茶文化有所感悟,對生活和人生有些不同的認識。
二、活動主題
茶中品真味。
三、活動對象
全校大學師生。
四、活動時間
x月xx號下午5點半開始。
五、活動地點
學校小禮堂。
六、活動方式
團體賽以及茶系列演出。
七、活動詳細方案
1、活動內容
團體賽比賽時各系需要代表3名(學院報名制)
A茶藝社團介紹茶藝文化悠悠茶史主持人出場介紹到場評委和嘉賓,請選手上場比賽。
B選擇題每題5分,時間1分鍾,必答題每系挑題,以舉牌的'方式回答問題。同時有2名代表計分,在一側的顯示板上。最後主持人公布第一輪最後得分,緊張的比賽過後,為緩解壓力,請選手後台休息,由茶藝社帶來,名茶趣說《信陽毛尖的傳說》。
C放鬆過後又開始新一輪的比賽茶謎題每題5分,時間3分鍾,必答題。如果答題的系部沒有答出答案,可以進行場內求救,每系只有一次機會。
D緊張的茶謎題過後,在此同時茶藝社為大家帶來鐵觀音茶藝演出.並請各系答感想題的代表品茶。
E之後進行感想題每題10分,時間5分鍾,必答題。同學有對茶的了解,從中領略到得人生真諦,又台下評委給分,取平均分,每答題後公布成績。
F計分組進行最後統計分數,為大家帶來話劇《東坡與禪茶》。
G計分組公布得分,各位評委上台頒獎。
2、宣傳方式
海報。
條幅。
廣播站。
校報。
八、資金預算
活動預算,鐵觀音茶葉,獎品一等獎夏涼被。
二等獎雨傘。
三等獎水杯。
場外求助給一支筆,補充。
茶藝社團活動策劃書模板簡單3
一、活動時間
x月xx日——x月xx日。
二、活動流程
(一)開幕式
1.活動流程:
(1)活動時間:x月x日。
(2)活動地點:知音廣場。
2.活動內容:
(1)茶藝表演。由茶藝表演團成員表演並示範給現場的觀眾,讓觀眾切身感受到茶具,服裝等專用用具用法。茶藝表演期間還同時進行古箏表演,營造更好的氣氛效果,在茶香與音韻中,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2)茶葉展示。由茶葉公司提供各種茶葉,在品茶盛會中展示,並講解其功效特點。
(3)免費品茶。我們會設立免費品茶區,茶葉可自購,也可通過贊助,贊助茶葉會註明贊助公司。活動現場進行品茶鑒茶游戲(辨別何種茶葉)。
(4)茶的歷史發展展示。在活動現場掛有茶發展歷史的圖片和文字,為同學們展示茶的起源和發展,是同學問更了解茶的文化,知道它的博大精深,有助於茶文化的傳承,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操。
(二)茶道演講比賽
1.活動時間:初賽x月xx日決賽x月xx日。
2.活動流程:
1、預賽:報名同學於指定時間按時到場,進行十分鍾簡短演講,內容為和自己對於茶的理解。根據演講的狀態和演講內容深度進行評選,選出xx人進入決賽。
2、決賽:進入決賽的同學進行更加詳細的演講,除此之外,演講結束後還會進行知識的問答。最後綜合評定,決出名次。
3、最後評出一等獎x名,二等獎x名,三等獎x名,發獎狀與獎品。優勝獎若干,發獎狀。
(三)花茶飄香
1.活動時間:x月xx日。
2.活動地點:三號樓前。
3.活動參加人員:xx大學在校師生。
4.活動安排:x點活動正式開始,免費向同學們講解有關喝花茶養生的知識。
根據不同同學的需要免費贈送品嘗養生花茶。
(四)你追我趕對對碰
1.活動時間:x月xx日
2.活動地點:五環體育場
3.比賽流程:
(1)將比賽人員分為x大組,將x大組各分為兩小組,一小組為茶,一小組為功能屬性。
(2)為茶的一組同學在游戲開始後要根據自己代表茶的特性去抓與之對應的功能屬性的一組同學(每次所代表的茶和功能屬性隨機抽取)。
(3)比賽一大組為時xx分鍾,根據茶的組抓到的對應功能組的同學人數是否過半判定輸贏。
(五)茶藝培訓
1.活動時間:x月xx日。
2.活動地點:教室。
3.活動參加人員:全體在校學生。
(六)茶文化協會茶與人體健康專題講座
1.主講人:xx。
2.活動對象:全體同學。
3.講座時間:x月x日。
4.參加人員:對茶文化感興趣的同學。
5.活動地點:教室。
(七)韻香茶具講座
1、主講人:xx。
2.活動時間:x月xx日。
3、活動地點:教室。
4、參加人員:全校對茶感興趣的同學。
5、活動流程:
1、由專業人士或對茶有研究的同學向大家講解茶具的歷史,分類,如何辨別茶具的好壞。
2、播放音樂,烘托現場氣氛
3、通過ppt向同學展示茶具的有關知識。
4 、現場提問,解答同學關於茶具的疑惑。
㈦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人生的八大樂趣之中,書法和茶之間的關系也是頗為緊密。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茶道書法作品圖片,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1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2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3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4
茶道書法作品圖片5
茶道與書法的關系
一壺香茶,一襲書法,在心領神會的時候,最能喚起美好的知覺。一般人只曉得書法家和酒的關系,從《蘭亭序》的曲水流觴,感悟魏晉六朝的朗朗風月。從酒癲張旭的“飄風泣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之中,感悟盛唐背景底下的文化情懷。似乎在中國書法史上,一直都是無酒不歡的場面。懷素“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蘇軾恃才傲酒,每作書時“酒酣胸膽尚開張”,甚至談起創作經驗“吾醉後輒草書十數行,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類似這樣的以酒氣壯行色,酒後瀟灑,為所欲為,確實為中國書法創作帶來了雋永生動的話題。但是,相對而言,茶和書法的關系並不遜色。
正所謂“酒壯英雄膽,茶助文人思”,以茶論道,盡管在刺激神經方面遠不如酒那樣激烈,但是在平緩、溫情的格調之中,一邊品茗,一邊揮毫,則有著格外不同的另一番感受。茶香入鼻,不像酒香那麼先聲奪人,而是且行且珍惜的慢功夫。惟其如此,書法家嘆茶的時候,一波三折,一唱三嘆,在百囀千結的悠悠盪盪之間,茶韻如同書韻,恍然恰如毛筆行走在宣紙上的提按頓挫、輕重緩急,那一份得大自在的閑情,那一簾青春年少的幽夢。
在某種程度上,嘆茶的程序也挺復雜,並不比品酒。比如茶和水的關系,講究挺多。王安石辨水考蘇軾的故事,就是其中的經典。陸羽《茶經》對如何用水有過詳細的分類介紹,稱“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撿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而在煎茶用水的這個環節上,茶君子們對“軟水”的熱衷與偏愛,幾乎達到不可抗拒的地步。至於出茶的效果,色香味齊全,自然是以茶湯清明、香氣高雅、入口得爽者為尚。如果好茶沒有好水,那也是白費功夫。甚至還講究當地水配當地茶,一方水土一方茶。
茶和書法的關系是雙向的。茶以書法助興,書法以茶釋懷,相得益彰。明代文人談到適宜品茶的條件,包括無事、嘉客、幽坐、吟詩、揮翰、倘佯、睡起、宿醒、清供、精舍、會心、賞鑒、文童等,總共13項。排在第5項的就是“揮翰”,釋之為“濡毫染翰,潑墨揮灑”。可見,茶和書法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和力。而茶和書法,一個是國飲,一個是國粹,兩者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又何止於這些。以筆者的親身感受,至少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悟入。盡管書法是視覺藝術,茶是飲品,兩者屬於不同的范疇。但是,兩者在形而上的層面上還是存在諸多相通之處。書法的起承轉合,需要有一個從視覺到心靈的感悟過程,才能較為盡善盡美地把握到其中的旨趣。嘆茶的過程,如果只有味蕾和鼻孔在發揮作用,而沒有一種悟入其門的心動,那也很難進入高層次境界。這里所說的悟,是心悟,更是頓悟。就像《紅樓夢》第41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裡面的妙玉“三杯論”,真正悟入書法的那一刻,並非咕咚三大杯,而是一杯就應該醍醐灌頂,若有神助。
二是共賞。作為社會交往的方式,書法和茶道在後來都發展成為文人走上社會公共空間的社交助手。文人“以茶代酒”在某種程度上把茶道的社會屬性發揮到極致。就像飲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獨酌並不是一種討喜的常態,“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觥籌交錯、相與忘還才是社會交往的真實情景。“似水煎茶待故人”、“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這些詞句既是對茶道與書法關系的一種認識,也體現了兩者在社會功能方面的共通之處。古代書法作品中,懷素的《苦筍貼》、蘇東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詩》、鄭燮的《竹枝詞》等,都跟茶道有著各種聯系和故事。甚至書法家相聚揮毫,在判斷是否可能與對方建立深交的時候,對其筆墨技法的認可、歡喜之程度,往往可能起到決定作用。就像相約嘆茶,喝不到一起的人,也很難走到一起。
茶文化與書法的聯系
茶藝和書法為我國博大恢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光彩,兩者都溶中國哲學、東方文化、華夏民族精神氣質於一體,並在人文精神上息息相通。因此,我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與璀璨奪目的書法藝術歷來就有著不解之緣。
古人飲茶之風甚盛,有茶宴、茶會等一系列文化形式。文人僧侶飲茶時,作詩、作賦,或吟頌,或揮毫。據《茶事拾遺》記載:“錢起,字仲文,與趙莒為茶宴,又嘗過長孫宅與朗上人作茶會。”錢起乃唐代著名詩人,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職,為“大歷十才子”之一。他寫過不少茶宴、茶會的詩作。此後,一些文人雅士常邀三五知己用名茶招等客人,一邊細細品嘗,一邊吟頌詩賦,揮毫作書作畫,令人興盡才散。
如今,我國很多地區也興起了茶藝表演,在欣賞禮儀小姐的精彩表演時又可學到不少茶文化方面的知識,文雅而高貴,給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而書法則是祖國藝術園地里一枝奇葩,與其它國粹一樣濃縮了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照亮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長河,震撼和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它以自己獨特的形式和美感,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書法具有骨、血、筋、氣,形質與性情相統一的視覺藝術形式,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孕育了無數冠絕百代的大書家,積累了數以萬計的墨跡瑰寶和著述,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世人面前,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偉大創造力。書法所表現出來的形質與性情之美,猶如自然界之精微廣大,變化無窮。以點線面等要素無窮盡組合的書法藝術,為美學和藝術哲學積累了豐富寶藏和理論。因此,書法和茶藝一樣,集中反映了我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茶藝是在茶業和茶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一帶。發現和飲用茶的歷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神農時代。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就有明確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和其他植物一樣,從發現到利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當原始人類發現茶葉對人體有一定的醫療作用之後,便對茶葉的種植、加工和用途開始重視起來,一些文人雅士用文字記載其栽培技藝和飲用方法。這當中書法家充當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隋朝以前印刷術尚未發明,各種事物的傳播、記載均得依賴於書法,茶事自然不能例外。即使是後來發明了印刷術,依然沒有離開過書法。
再後來,由於書法的介入,茶風更為興盛。通過書法家及一些文人的贊賞,飲茶之風很快盛行中國大地。宋代詩人、書法家蘇軾有詩:“何須魏帝一丸葯,且盡盧仝七碗茶”。書法、茶藝與氣功及禪學一樣,具有靜心、自悟、怡情和健體等功效。茶藝和書法如同繪畫、雕塑、音樂和舞蹈藝術一樣,能給人以樂趣、情趣、雅趣和美的享受,它是有情的繪畫,無聲的音樂,異形的雕塑,靜化的舞蹈,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