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民國時期校園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改app名字圖片軟體 2025-10-13 03:39:43
搞笑圖片團聚小羊肖恩 2025-10-13 03:39:36
夏天唯美高清圖片 2025-10-13 03:18:03

民國時期校園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05 13:10:39

Ⅰ 求關於民國的圖片,可以做雜志封面背景的那種,要區別於晚清

Ⅱ 民國時期的社會背景是怎樣的

社會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一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 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後的國民黨領袖。 統一之後,民國進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此間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於定型。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一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遷台。

(2)民國時期校園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民國成立的意義

1、政治上: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布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同時,中華民國政府宣布焚毀刑具,停止刑訊,嚴禁買賣人口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人民自由和權利。

2、經濟上,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措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民國成立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措施,獎勵和保護工商業,鼓勵人們興辦實業,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裡有了顯著的增大,實現了自身的第二次發展,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

3、民族關繫上,中華民國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的平等。中華民國採用五色旗為國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

4、文化教育上,中華民國政府主張學校不拜孔子,不讀四書五經,禁止用清政府頒行的教科書,有利於西方民主思想的進一步傳播。在這樣的教育下,民主共和的觀念占據了人民的大腦,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拋棄。中國人的身份開始由臣民向公民轉變

Ⅲ 真實的民國是什麼樣的場景

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到1949年結束,總共38年的歷史。真實的民國是一個怎樣場景呢?由於其實在辛亥革命的基礎上建立,本身就是一場不完整、不徹底的革命,其積極成果被北洋軍閥袁世凱所竊取。因此其存在先天不足的因素。
加之民國時期,戰亂不斷,軍閥混戰、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共之間的戰爭等等,造成了整個民國期間,人民生活的悲苦。
民國其間戰爭不斷。在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一書中,民國的描寫非常真實,近似白描的手法。讓我似乎看到了祖父、曾祖父生活的時代。對於這段歷史的思量,我可以從小時候的故事記憶中,得到畫面的整合與理解。從劉瞎子十月圍攻西安城,二虎守長安的故事裡。我真實的體驗了小時候的奶奶,為什麼和她爸爸,離開了那個讓她幸福童年,充滿快樂的長安城。確實,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逢亂世,命為緊。
民國期間大儒不斷出現。民國,許多仁人志士為了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不斷進行了變法維新、不斷向西方學習。例如:《白鹿原》一書中的朱先生,其實就是牛兆濂,關學偉人。我的曾祖父、祖父,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歷史環境當中。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對他們的印象,越來越少,腦海裡面殘留的,僅僅是小時侯祖母對我的一些簡單介紹。「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關中橫渠去張載的名言,也是關中地區每個讀書人所嚮往的精神追求。朱先生,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家國情懷,就是這樣一種對人民、對族群、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讀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民國關中文人,傲岸的精神脊樑和內心崇高追求。
民國時期,人民生活困苦,能吃上一碗飯,就已經滿足了。民國18年的飢荒,整個陝西境內,到處是餓殍遍野,許多縣上,人民流失嚴重。大荔、乾縣等地,竟出現了人市,父親拔一根蒿草,朝子女頭上一插,一塊銀元就賣啦!為了吃飯,有的人家裡的二畝地,一個銀元也就賣啦!

Ⅳ 上海中學出了57位兩院院士,這所中學有何文化背景

上海中學出了57位兩院院士,這無疑可以肯定的是上海中學的教資實力雄厚,且具有非常強大且深遠的建校時間,以及背景也是非常的強大,那麼,我們可以來關注並了解一下這所學校。

上海中學在目前是上海市教委直屬的大型寄宿制高中,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865年的龍門書院。1950年正式改名為上海市上海中學。學校一共佔地面積為340餘畝,綠化覆蓋率達42%,堪稱綠色校園之典範。截至2014年,上海市上海中學共有有行政班98個,中外學3200餘名。教職工280名。所以說,師資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並且身處於上海繁華地段,學生接觸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樣的。在這里,技術一流,設備強,在此背景下,上海中學出了57名兩院院士,也是非常的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