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機器人從哪裡來的圖片
擴展閱讀
黑咖啡2克是多少圖片 2025-10-13 09:36:58
中年人情人節唯美圖片 2025-10-13 09:06:09
你搜索尖子石圖片 2025-10-13 09:05:33

機器人從哪裡來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04 08:01:51

① 機器人起源於﹖

美國是現代機器人的故鄉。50年代,發明家英格伯格和德沃爾成立了「尤尼梅特」公司,並生產出了第一批工業機器人——「尤尼梅特」。1962年,機械與鑄造公司研製出了「沃爾薩特蘭」工業機器人。這兩種機器人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機器人。至今,它們仍在使用。
1968年,斯坦福研究所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機器人。
70~80年代,是美國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從1980年開始,美國興起了工業機器人熱。
機器人之父:加騰一郎
加騰一郎是日本早稻田大學機械繫主任。他的研製出了國際著名的「華鮑脫」機器人。這個機器人重130公斤,有一雙很精緻的手,而且像人一樣長著兩條腿,能接受人們用日語下達的命令。
為了讓機器人更好的為人類謀福利,加騰一郎成功的研製出了「腺癌診治機器人」。他為日本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了日本人民和各國同行們的贊揚
美國機器人元老
英格伯格,1925年7月出生於美國的布魯克林。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一家公司工作。1956年以後,他開始與德沃爾密切合作,共同設計了一台工業機器人。他們籌集了足夠的資金,1959年開始製造,終於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名叫「尤尼梅特」,意思是「萬能自動」。
英格伯格和德沃爾籌辦了「尤尼梅特」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生產機器人的工廠。為了推廣機器人,英格伯格於1967年到日本宣傳介紹機器人。日本600多人聽了他的演講。從此,英格伯格被人們譽為「美國機器人的元老」。
機器人的發展
根據機器人的發展進程,通常把它分為三代:
第一代的機器人是一種「遙控操作器」。
第二代的機器人是一種按人事先編好的程序對機器人進行控制,使其自動重復完成某種操作的方式。
第三代機器人是智能機器人,它是利用通過各種感測器。測量器等來獲取環境的信息,然後利用智能技術進行識別。理解。推理並最後作出規劃決策,能自主行動實現預定目標的高級機器人。
機器人王國
日本是應用機器人最廣泛的國家,其使用機器人的數量具世界第一位。所以它自稱是機器人王國
最早的試管機器人
試管機器人可以用纖細的手指提取試管,稱量葯品,攪拌溶液,識別文字標記,觀察實驗結果等等。
最早的試管機器人名叫「阿姆迪特」,它結構比較簡單,主要承擔為樣品稱重的工作。
機器人三原則
美國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總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或稱「機器人三原則」。
第一:機器人不可傷害人,或眼看著人將遇害而袖手不管。
第二:機器人必修服從人給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條抵觸時,不予服從。
第三:機器人必須在不違反第一。第二項原則的情況下保護自己。

② 機器人由來


機器人是20世紀出現的新名詞。1920年捷克劇作家capek在羅薩姆萬能機器人公司劇本中第一次提出了機器人robot這個詞,robot是從古代斯拉夫語robota一詞演變而來,本是強制勞動的意思。capek在二十世紀工業革命後技術和生產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根據它造出具有奴隸機器含義的新詞robot,它反映著人類希望製造出像人一樣會思考、有勞動的機器代替自己工作的願望。真正使機器人成為現實是20世紀工業機器人出現後第一台機器人的故事。人類發展到20世紀,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從事簡單重復工作的人們強烈渴望有某種能代替自己工作的機器出現。1954年,電子學家德沃爾獲得了一項可編程序機械手的專利,這是一種像人手臂的機械手,它按程序進行工作,這種程序可以根據不同工作需要來編制,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1958年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聯手製造出第一台機器人。

③ 機器人的來歷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中,根據Robota和Robotnik,創造出「機器人」這個詞。

1942年,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里的創造,但後來成為學術界默認的研發原則。

1956年,美國人喬治·德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編程的機器人,並注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

1959年,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製造出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隨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工廠——Unimation公司。由於英格伯格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宣傳,他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

1962年,美國AMF公司生產出「VERSTRAN」(意思是萬能搬運),與Unimation公司生產的Unimate一樣成為真正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並出口到世界各國,掀起了全世界對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的熱潮。


(3)機器人從哪裡來的圖片擴展閱讀:

機器人分類

中國的機器人專家從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分為兩大類,即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所謂工業機器人就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而特種機器人則是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於非製造業並服務於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包括: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機器人化機器等。

機器人三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④ 機器人產生的背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機器人

機器人產生的背景和發展機器人的原因如下: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凱佩克發表了科幻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在劇本中,凱佩克把捷克語「Robota」寫成了「Robot」,「Robota」是奴隸的意思。該劇預告了機器人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悲劇性影響,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被當成了「機器人」一詞的起源。

在該劇中,機器人按照其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沒有感覺和感情,以呆板的方式從事繁重的勞動。後來,羅薩姆公司取得了成功,使機器人具有了感情,導致機器人的應用部門迅速增加。在工廠和家務勞動中,機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員。

機器人發覺人類十分自私和不公正,終於造反了,機器人的體能和智能都非常優異,因此消滅了人類。但是機器人不知道如何製造它們自己,認為它們自己很快就會滅絕,所以它們開始尋找人類的倖存者,但沒有結果。



機器人的運動速度:

機器人或機械手各動作的最大行程確定之後,可根據生產需要的工作節拍分配每個動作的時間,進而確定各動作的運動速度。如一個機器人操作臂要完成某一工件的上料過程,需完成夾緊工件,手臂升降、伸縮、回轉等一系列動作,這些動作都應該在工作節拍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至於各動作的時間究竟應如何分配,則取決於很多因素,不是一般的計算所能確定的。要根據各種因素反復考慮,並試作各動作的分配方案,進行比較平衡後,才能確定。節拍較短時,更需仔細考慮。

機器人操作臂的總動作時間應小於或等於工作節拍,如果兩個動作同時進行,要按時間較長的計算。一旦確定了最大行程和動作時間,其運動速度也就確定下來了。

⑤ 機器人的資料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它是高級整合控制論、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和仿生學的產物。在工業、醫學、農業、建築業甚至軍事等領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國際上對機器人的概念已經逐漸趨近一致,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它能為人類帶來許多方便之處。

(5)機器人從哪裡來的圖片擴展閱讀:

控制系統

一種是集中式控制,即機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計算機完成。另一種是分散(級)式控制,即採用多台微機來分擔機器人的控制如當採用上;

下兩級微機共同完成機器人的控制時,主機常用於負責系統的管理、通訊、運動學和動力學計算,並向下級微機發送指令信息;

作為下級從機,各關節分別對應一個CPU,進行插補運算和伺服控制處理,實現給定的運動,並向主機反饋信息。根據作業任務要求的不同,機器人的控制方式又可分為點位控制、連續軌跡控制和力(力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