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居寺和十渡在哪
在西山地區雲居寺和十渡同樣吸引著來自中外的遊客,使人們從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方面領略北京這座古老城市迷人的風采。
雲居寺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南部的南尚樂鄉水頭村,南距拒馬河不足10千米。上房山雲水洞位於雲居寺之東北約10千米處,距北京市區約75千米。
雲居寺地處石經山。該寺始建於隋大業年間,又稱西域寺,亦為歷史上著名的佛教聖地。雲居寺之名最早見於唐總章二年(669年)的石刻。寺門坐西朝東,原寺規模很大,寺內五進院落,六進殿宇,其殿堂共300餘座,加之僧房等總數超過800間,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寺院之一。天王殿是六進殿宇之第一進,其後有毗盧殿、釋迦殿、旃檀殿、葯師殿和彌勒殿。這些殿堂的西側建有僧房、文殊殿、方丈院等附屬建築。大悲殿和說法堂、藏經閣一起構成全寺規模最大的殿宇。這六進殿宇依山勢而建,大悲殿為全寺的最高處。縱觀整座寺院布局嚴謹,寺依山勢,山托寺偉,十分壯觀。然而20世紀30年代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炮火下全寺變成一片廢墟,被拆毀的塔磚也被用來蓋了碉堡。雲居寺被毀於一旦的事實,成了日本侵華戰爭歷史的物證。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雲居寺和石經山石經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發掘、整理和研究等工作,時至20世紀80年代新建了石經展室和經板庫。1984年,北京市政府和房山區政府決定集資將這座著名的寺院修復、重建。您現在到雲居寺所見到的就是重建後雲居寺的風貌。
雲居寺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甚多,雖經歷歲月的剝蝕、戰火的摧殘,現有的遺存和建築仍為世人所感嘆,石刻經板、古塔和佛舍利被稱為雲居寺的「三絕」。
雲居寺石刻經板的開創和流傳與僧人靜琬是分不開的。早在隋朝,靜琬和尚的師傅慧思看到佛教在中國幾經劫難,致使許多佛經不能得以保存。為此,他發願要將佛經用刻石的方式給予收藏,以防再度「法難」使其長存。靜琬受師傅的影響,承其師志,並付諸行動。他在石經山開鑿雷音洞,刻造石經。靜琬在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圓寂,其後弟子玄導、僧儀、慧暹、玄法等相繼延續,由隋至清前後1100餘年,刻經版總量達到了14278 塊,3472 卷,1122部,幾近1700萬字。石經刻成後,經板被分別藏於石經山藏經洞和雲居寺南塔下的藏經穴之內。這些經板長1米多,寬半米,厚約10厘米,最長的2米以上,最短的則70厘米。
雲居寺石刻經板中所刻佛經主要有:《華嚴經》、《法華經》、《涅槃經》、《維摩經》、《大般若經》、《摩訶般若經》、《勝天王般若經》、《大寶積經》、《大集經》、《正法念處經》、《瑜加師地論》、《大智度論》、《顯揚盛教論》、《成唯識論》等。現雷音洞四壁上所嵌的146塊石經就是出自靜琬之手。經板上經文多以橫寫為主,也有豎寫的情況。雲居寺所藏石刻經板不僅是研究書法、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還是研究佛教歷史的重要佛學文獻(見照片9,10)。
游十渡有四處景點不得不到,這就是:龍山、奇峰、六渡、仙池。十渡風景區以奇峰秀水聞名,處處皆景,四季如畫。奇峰、怪石、碧水、野花放目皆是,清乾隆皇帝稱十渡為「十里瓊瑤」(見照片11)。
② 青龍寺在哪裡
截止2022年,國內的青龍寺共有15座,各地點介紹如下:
1、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雁塔東北、曲江池遺址北面的樂游原上,即唐長安城的新昌坊南隅,佔地120畝。
青龍寺地處地勢高峻、風景幽雅的樂游原上。前身是靈感寺,建於隋開皇二年。唐武德四年,靈感寺廢;景雲二年,改為青龍寺。明代時,青龍寺寺院廢毀,地面建築無存,殿宇遺址被埋沒地下。青龍寺有三部分構成,分為東院,西院。中院為遺址區,東院的惠果空海紀念堂院落,西院建成兩層配殿共19間。
③ 想去南京燒香,南京有哪些寺廟地址在哪
1、大報恩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這兩句詩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報恩寺。大報恩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其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國的佛教中心,與靈谷寺、天界寺並稱為金陵三大寺,下轄百寺。
(3)中池寺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大報恩寺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其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國的佛教中心,與靈谷寺、天界寺並稱為金陵三大寺,下轄百寺。
大報恩寺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後而建,明永樂十年(1412年)於建初寺原址重建,歷時達19年,耗費248.5萬兩白銀,十萬軍役、民夫。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標准來營建,金碧輝煌,晝夜通明。整個寺院規模極其宏大,有殿閣3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為百寺之首。
④ 只有一天的時間,去逛哪兩座廣州的寺和祠呢
廣州寺廟之多,據說座座歷史悠久,並極為靈驗,麋鹿用1天時間,帶你游覽2座寺院。
1、金剛禪寺
2、黃大仙祠
因一場夢而建的金剛禪寺
在美麗的潯峰山下,有一座金光閃閃的寺廟,這座寺廟原來的名字叫做東岳廟,建於元末明初,距今600多年。
⑤ 北京最大的寺廟在哪裡
1、紅螺寺
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城北5公里的紅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區55公里,景區總面積800公頃,國家AAAA級旅遊區。
紅螺寺始建於東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統年間易名「護國資福禪寺」,因紅螺仙女的美妙的傳說,俗稱「紅螺寺」)。
紅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它背倚紅螺山,南照紅螺湖,山環水繞,林木豐茂,古樹參天。紅螺寺處於紅螺山山前的千畝蒼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剎」的優美的畫卷。
2、大鍾寺
大鍾寺原名覺生寺。位於海淀區北三環路聯想橋北側,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鍾寺本為皇家佛教寺廟,於1985年辟為古鍾博物館,館內展示中、外古代鍾鈴共400多件。
大鍾寺在1996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古跡。
3、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西城區西便門外白雲觀街道。始建於唐,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聖地,名天長觀。金世宗時,引大加擴建,更名十方大天長觀,金末重建為太極宮。
白雲觀內收藏著大量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寶」:明版《正統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書法家趙孟頫的《松雪道德經》石刻和《陰符經》附刻。
4、真武廟
位於房山區佛子庄鄉(距北京市中心 62公里)。始建於明代,距今已500多年。真武廟為三進院落,兩座大殿,分別供奉真武大帝、碧霞元君。
另有四座配殿、兩座、兩座陪樓以及十幾間山房,總建築面積三千平方米。真武廟是方圓幾十鍾樓個村莊的中心廟宇,香火極盛,名揚遐邇。因道觀很有靈性,且主殿供奉真武大帝,被道教內部譽為北方「小武當」。
5、碧雲寺
位於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北側,西山余脈聚寶山東麓,是一組布局緊湊、保存完好的園林式寺廟。創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後經明、清擴建。
寺院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造。整個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進院落為主體,南北各配一組院落,院落採用各自封閉建築手法,層層殿堂依山疊起,三百多級階梯式地勢而形成的特殊布局。
⑥ 南華寺在哪裡屬於哪個省
南華寺在韶關市曲江區,屬於廣東省。
南華寺坐落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東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離韶關市區南約24公里,人稱「東粵第一寶剎」。 南華寺是中國佛教名寺之一,中國佛教禪宗著名寺院,是禪宗六祖惠能宏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
南華寺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天監三年,寺廟建成,梁武帝賜「寶林寺」名。後又先後更名為「中興寺」、「法泉寺」、至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敕賜「南華禪寺」,寺名乃沿襲至今。
因禪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稱六祖道場。 南華寺建築面積一萬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門、放生池、寶林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靈照塔、六祖殿等建築群組成。建築除靈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後虛雲和尚募化重修的。
曲江區,廣東省韶關市市轄區,位於韶關市區南部。截至2020年6月,曲江區轄1個街道、9個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曲江區常住人口為290455人。總面積1620平方千米。
曲江是13萬年前人類祖先「馬壩人」繁衍生息之地,是4000多年前「石峽文化」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搖籃之一。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200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曲江撤縣設區。
⑦ 東林寺在哪裡
東林寺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東距廬山牯嶺街50公里。
東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 (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
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國家著名佛教道場、江西省三大國際交流道場之一。
(7)中池寺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寺內文物甚多,諸如:唐代尊勝陀羅尼經幢(公元683年),為東林寺現存最古老的石刻;譯經台——昔日遠公請西域經師來東林寺譯經駐錫之地;柳公權殘碑;康有為題刻;李邕《東林寺碑》並序。聰明泉,出木池,護法力士,六朝松,謝靈運《廬山慧遠法師碑》,王陽明詩碑等。
如此深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東林凈土文化。凈土宗風所及已遍於世界。
東林寺與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佛教界來往頻繁,借凈宗文化搭建起一座對外交流的金橋,溝通著不同國家、地區、民族之間的聯系,澤被四方。
晉建甘露壇,續佛慧命,弘道傳法,成為中國佛教重要戒壇。唐刻陀羅尼經幢,石雕護法力士,柳公權殘碑等珍貴文物保存至今。
天寶九年,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前,來東林朝禮,將凈土宗教義傳至日本,為中日民間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貢獻。日本凈土宗與中國凈土宗一脈相承,專門成立了「日本國廬山慧遠法師奉贊會」,定期來寺朝拜禮祖。
⑧ 東北三省最大的寺院在哪叫什麼名字
東北三省最大的寺院: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萬壽寺。
一、極樂寺:哈爾濱極樂寺是古老的龍脈,可以算的是老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築,它位於哈爾濱城市南邊,在1923年建造,到今天就快有100年的歷史了。佔地面積大概有五萬多平方米,極樂寺現在是東北三省四個著名寺廟的一部分,因此就有了我們今天著名的旅遊景點極樂寺。
二、萬壽寺:萬壽寺建在伊通河西岸的小城子村南約5000米的一片極為平坦的高崗上面,佔地約1萬平方米,工程之大、耗資之多可與北京嘉興寺相比,建築費用,一部分用「官家」供給,一部分出自豪坤大戶,其他捐贈者不計其數。
(8)中池寺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一、極樂寺是由天台宗第四十三代宗傳弟子倓虛法師創辦的寺廟。山門、天王殿、大雄殿和三聖殿等主要建築分布在中軸線上。山門為牌坊式。進山門,東有鍾樓,西有鼓樓,中間是寺內第一大殿—天王殿,天王殿後面是主殿—大雄殿,大雄殿之後為三聖殿,三聖殿後為藏經樓。
極樂寺整個建築,典雅端莊,金碧輝煌,保留了中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寺院座北,面南臨街。極樂寺的牌匾題字出自清末著名實業家張謇,進入山門,首先見到的是鍾樓二樓。廟庭內,橫向分主院、東跨院、西跨院三部分。
二、萬壽寺在古代,寺院的功能是比較單一的,也就是「安置佛像」,並「供僧尼止住以修行」的處所,所以只是在中央設置佛殿,外圍設立僧房。此外,初時因為僧團修行的目的,寺院大多建於山林之中,也就是所謂的「阿蘭若」。
⑨ 九寨溝初春下雪似人間仙境,關於九寨溝你有哪些推薦遊玩的地點
我覺得九寨溝推薦遊玩的地點有:
黃龍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岷山主峰雪寶頂下。由黃龍本部和牟尼溝兩部分組成。“黃龍”之名的由來:黃龍景區中壯觀的地表鈣華流蜿蜒於原始林海,酷似一條金色巨龍,騰飛天地,故名“黃龍”。黃龍風景區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
黃龍洞
洞內遍布著千姿百態的鍾乳石。洞內左側有一石階,上有建於明朝的三尊坐佛,身上披滿鈣華結晶,為自然與人工完美結合的產物。每年冬季,洞內冰林、冰筍、冰幔、冰瀑構成一幅冰晶畫面,景象絢麗。
黃龍寺
黃龍古寺,始建於明代,距黃龍溝溝口約3.5公里。溝內原有前、中、後三寺廟,各相距2.5公里前寺現僅存遺址。中寺是佛教寺廟,有佛教信徒朝拜。原有五殿,分別為靈官殿、彌勒殿、天王殿、大佛殿、觀音殿,現僅存觀音殿及十八羅漢塑像。
另外還有箭竹海、珍珠灘、犀牛海、老虎海、蘆葦海、火花海、盆景灘、卧龍海、天鵝海、芳草海、樹正群海、樹正瀑布、諾日朗瀑布、珍珠灘瀑布等原始森林和景點。
⑩ 六祖寺在哪裡
六祖寺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四會貞山風景旅遊區內。
原寺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歷史,於清嘉慶十四年重修時,六祖寺的建築面積為60000多平方米,灰沙春牆杉木瓦結構。
整體為中軸線平面布局,分別由大門、前殿、後殿及左右輔以的廂房、廊廡及小巷構成一體,寺廟四面環山,山勢峻俏,景色宜人,與六祖惠能寺相鄰的山間,還有「六祖惠能池」、「佛堂頂」、「仙人路」、「爛布衣」等與六祖惠能當年行跡有關的地名和山名。
(10)中池寺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建築布局
新六祖寺於1997年3月奠基重修,歷時四載而成,寺院佔地6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
建有六祖大道、牌坊、風雨亭、放生池、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六祖殿、藏經閣、鍾樓、鼓樓、功德堂、永思堂、觀音堂、羅漢堂。
各殿堂供奉諸佛菩薩金身,六祖金身塑像慈祥可親可敬,端坐殿內,庇佑人間風調雨順,國秦民安、人壽年豐,此外,還建有齋堂、配殿、客舍、方丈室、僧人宿舍以及廣場、停車場等。
全部建築採用白牆綠瓦紅柱傳統古典寺院設計,蔚為壯觀,據說,這是各地眾多六祖惠能寺院中規模最大、最為堂皇壯麗肅穆、唯一被命名為「六祖寺」的古剎寺院群體。
六祖寺住持大願法師生平
1995年,年僅24歲的大願法師升座榮任岐山仁瑞寺方丈,時為我國最年青方丈之一,(湖南衡南縣岐山仁瑞寺,初建於明朝,為晚清高僧寄禪和尚,人稱八指頭陀出家修行之地)。
1998年大願法師恢復重建南嶽五大古剎之一方廣寺,將該座南嶽幽靜的古寺建成供四眾弟子靜修和閉關的殊勝道場。
1999年應湖南懷化佛教界之請住持大興禪寺,並任懷化佛教協會會長(大興禪寺位於洪江市,始建於北宋元佑年,現為湖南省重點寺院),1999年底,重建廣東四會六祖禪寺,並任廣東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同年應廣東江門佛教四眾之禮請,重建廣東江門茶庵寺。
2000年應武漢佛教界四眾弟子禮請,住持興建武漢靈泉寺,2001年住持修建湖南祁陽甘泉寺,2002年住持重建廣東高州觀山寺,2003年住持重建湖南靖洲觀音寺、懷化菩提寺,2004年住持重建湖南懷化飛山寺,2004年農歷四月二十五日,大願大和尚升座榮任四會六祖寺方丈。
2005年住持修建廣東茂名靈惠寺,任廣東茂名市佛教協會會長,二十年來,大願法師主持興建的寺院三十餘座,講堂、精舍、居士林也遍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香港等地,弟子和信眾遍及海內外。
大願法師廣設方便,近年來大力弘揚佛教文化、禪宗文化,以平等慈善、啟迪心智為理念,在倡導社會與人類身心靈健康的宗旨下,在海內外廣泛開展佛學研究與禪文化交流、禪文化系列公益講座和社會公益慈善等活動,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贊嘆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