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藏德宗溫泉到底是什麼樣的
西藏有四大聖泉,其中之一就是德宗溫泉,這里的溫泉水不僅有普通溫泉的養生療效,還有與其他地方溫泉與眾不同的特色,究竟是什麼呢?小編帶你一起來看一看。
德宗溫泉在止貢堤寺西南方,約七公里的路,止貢堤寺住著喇嘛,而這里住著尼姑。德宗被藏傳佛教徒說成是南瞻部洲的七聖地之一,蓮花生大師和他的明妃康珠益西措傑在此修行之後,至今仍有康珠益西措傑的化身出現。
德宗的自然景色出神入化,美不勝收:山下的小河中,石頭呈現出情侶飲水、獅子狂舞、烏龜看經、河馬抬頭等奇觀;山上的懸崖峭壁上展露出山澗瀑布、一線天、磷峋怪石等景象。
這一切如詩如畫的美景,構成了別具一格的德宗溫泉:葯浴、治病、朝佛、修身、養心的特殊聖地,使來此的人們感覺到身體得以休養,心靈得以凈化,百洗不厭。
與葯蛇共浴西藏德宗溫泉的奇特一景
德宗距離拉薩140公里,是一個山谷中的美麗的藏族小山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兩旁山坡是高山牧場,寺院的金頂夾雜在白色的藏房中間,終日回盪著海螺聲。德宗溫泉,因為蓮花生大師所開光,成為西藏的四大聖泉之一。
德宗溫泉溫度適中,據說可以治很多皮膚病,當地的很多藏族人都去泡,溫泉池子是用石頭搭建半高的圍牆,部分有簡單的頂子,大部分為露天,條件簡陋,是非常自然原始的溫泉,男池在上,女池在下,各有泉水湧出的泉眼。
周圍的木板上通下漏,泡溫泉的人也不大在乎走光。如果有男士不自覺偷窺一眼,就會遭到藏族大嬸的嬉笑指罵。
更有趣的是德宗溫泉的狗,在哪兒懶洋洋的曬太陽,躺在溫泉邊看那些赤身裸體的人沐浴,等你從池子里爬上來是也是目不轉睛的看著你,看得你心裡發毛,生怕它一不小心,把你的命根子都咬了去。
德宗溫泉在止貢堤寺西南方,約七公里的路,止貢堤寺住著喇嘛,而這里住著尼姑。德宗被藏傳佛教徒說成是南瞻部洲的七聖地之一,蓮花生大師和他的明妃康珠益西措傑在此修行之後,至今仍有康珠益西措傑的化身出現。
如這一世的康珠名叫丹增曲珍,本是牧女,後被認定為康珠,在德宗寺後面最高的山坡上修行。
德宗寺有100多位尼姑,她們善待每一位來客,寺內有朗朗誦經聲,寺外有風力和水力轉經筒,獵獵的經幡將山溝裝點得庄嚴美麗。
德宗溫泉有久遠的歷史,它與上貢堤寺一起,形成止貢地區的文化風景區,「止貢」的意思是出產氂牛。這個文化風景區屬於墨竹工卡縣,墨竹工卡是「大邊的牧場」之意。
從止貢堤寺回轉2公里左右,從北邊叉道而入約2公里,沿著德宗溫泉流下的水形成的小河西岸,有一幅約20米高、6米左右寬的冰瀑橫空而出,正面望去猶如一面巨大的「玉壁」。
這里的老百姓說這座山像一頭大象,這是大象流出的鼻涕……從前這塊「玉壁」都是終年不化,近年因氣候變化,冰面在縮小。
德宗溫泉泉水不深,只及腰部,池底和圍牆都是用石頭鋪設,顯得很有大自然的原野風味。冬天,雪花會從天上飄落到頭上。身體泡在溫泉當中,雖然是一絲不掛,卻一點也不覺得冷。
還可以欣賞到漫天風雪的美景,很有日本露天風呂的味道,可這里是海拔四千多米的西藏,還可以看見七彩經幡在風雪中飄動的情景,比起日本露天風呂更有趣味,此時此景,人生何求。
小編寄語:西藏是很多人心中的聖地,下次如果有機會去西藏旅遊,記得到德宗溫泉一游哦!
B. 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素有「小瑞士」 之稱,是哪個湖
說到旅遊,相信沒有幾個人能抵擋得住這樣的魅力,有些人喜歡結伴旅遊,但有些人卻喜歡獨自旅遊,有些人喜歡跟團,有些人卻喜歡自駕游。但要說到自駕游那就不得不說到西藏這個地方了,這里可是自駕游愛好者的天堂,每年去西藏旅遊的人都是不計其數,西藏如此的有魅力,但卻只有一個5A級的景區,這個地方你知道是哪兒嗎?
如果你想要來這里,那麼選擇的季節最好是四月份,因為這時候這里的花草樹木都已經開始生長變綠,是踏青最好的選擇。並且來到這里之後,你一定要來湖中央的扎西島看看,據悉這個島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里邊供奉的是蓮花生和千手觀音,以及金童玉女。並且有傳聞稱這個島其實是飄在湖面上的,是空地,被人們當作是精神信仰的所在。不知道你知道這里嗎?
C. 九寨溝的傳說故事
1、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叫達戈的男神,熱戀著美麗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達戈用風月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嫫。
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寶鏡的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114個晶瑩的海子,像寶石一樣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從此,人間便有了這處童話世界般的夢幻仙境九寨溝。
2、傳說玉皇大帝聽人稟報,說九寨溝的藏族村民,世代熱愛保護自然環境,使其變為人間天堂。速委派欽差大臣下來調查了解,是否屬實。
欽差大臣,實地考察了解,的確不錯,景色優美,如詩如畫:座座綠色的山林夾著條條深溝,「丫」字型的深溝碧水長流;山、林、溝、水,連成一體;群瀑躍動,浪花飛舞,歌聲回盪;天在樹中藍,鳥在林中語,花在水中開,水在樹間流,樹在水中長。
雪峰伴綠林,一步一景,一步一色;動與靜結合,剛與柔相濟。原始森林面積達到3萬公頃,原始生物2756種.。紅杉、冷杉、雲杉、雲松、華山松,等稀有的植物60餘種;獨葉草、雪蓮花、報春、蟲草稀等70餘種稀有草本植物;大熊貓、白唇鹿、扭角鹿、金貓等珍稀動物幾十種。
玉皇大帝聽後很高興,覺得這些藏民不一般,不只為自己著想,而是想到更多的人,他們的精神可貴,應該重獎。於是就獎勵他們108個海子,讓他們富富有餘,生活美滿,家庭幸福。108個海子,是九寨溝人108顆最美的珍珠,日夜光燦明亮。
(3)西藏山溝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里,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以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有18種國家保護動物,還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對九寨溝景色真實的詮釋。泉、瀑、河、灘108個海子,構成一個個五彩斑斕的瑤池玉盆。長海、劍岩、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觀,呈「Y」字形分布。
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被稱為「六絕」。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譽為「童話世界」,號稱「水景之王」。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地勢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懸殊,區北緣九寨溝口海拔僅2000米,中部峰嶺均在4000米以上,南緣達4500米以上,主溝長30多公里。峰頂和兩側山峰基本終年積雪。
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地質背景復雜,碳酸鹽分布廣泛,褶皺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地殼抬升幅度大,多種營力交錯復合,造就了多種多樣的地貌。
發育了大規模喀斯特作用的鈣華沉積,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艷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
D. 西藏最牛的溝,中國的小江南,珞巴聖地,為何被稱為「葯王谷」
導讀:很多人看了之後都不服氣,不就是一條溝嗎,有什麼神奇的,說實話還真有那麼神氣,在喜瑪拉雅山脈北麓,距縣城有20公里,縱深40多公里,有「藏地葯王谷」之稱,又有小江南之稱,是地球上最高的綠色秘境,今天小旅就帶大家走進神奇的南伊溝!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5.南伊溝景區的南伊河,是森林覆蓋下的聖水聖河,流入雅魯藏布江,南伊河也稱小雅魯藏布江,南伊溝景區的山,是綠色和白雲擁抱之中的東段喜馬拉雅山,南伊溝景區的樹木花草,是原生態千姿百態的樹木花草,南伊溝雖為自然景區,還是給你文化和歷史的感受。那裡可以近距離地看那個割裂中國領土近100年的麥克馬洪線,大概距離不到20公里。南伊溝景區,一個給你生命、壯美和綺麗的地方。
E. 西藏古格王國神秘消失的原因
古格王朝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據說在1630年,與古格同宗的西部臨族拉達克人發動了入侵戰爭,古格王國就此滅亡。但讓考古學家們震驚的是,從記載上看,戰爭造成的屠殺和掠奪並不足以毀滅古格文明,但在事實上,硝煙散盡的古格王國逐漸淪為一座龐大的廢墟。史書的記載難免有誤差,戰爭固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綜觀札達縣的地理環境,現在的象泉河決不是當年的象泉河,沙漠化程度十分嚴重,當年能養活10萬之眾的這塊綠洲,今天已所剩無幾了,只剩下了一點點土林和戈壁,這種地貌形態的變化,或許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
總之,在荒漠中消失的古國太多太多,淹沒在沙海里的文明也太多太多,這個難解的歷史之謎,是要靠跨學科的學者們,通力合作去探尋才能破譯的。 10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古格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禦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後的歷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位於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札達象泉河(藏語為朗欽藏布)流域為其統治中心,北抵日土,最北界可達今克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克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范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其都 城札不讓位於現札達縣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經測量,札不讓北面的香孜、香巴、東嘎、皮央遺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達巴、瑪那、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除了這些由於今日仍然作為村莊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標明在地圖上的據點外,古格王國境內還有大量的無遺跡亦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斷壁殘垣、坍毀的洞穴、傾圮的佛塔難以數計。
古格王國的王族,是吐蕃贊普(即漢語中的「王」)的嫡系後裔。所以古格王國歷史的源頭,必須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
公元9世紀,強盛一時的吐蕃王朝逐漸衰落,統治者內部的僧侶集團和世俗貴族集團的矛盾急劇激化。公元823年,俗官郎達瑪發動政變上台成為吐蕃末代贊普,郎達瑪死後,他的兩位王子及其王孫混戰了半個世紀,結果次妃一派的王孫吉德尼瑪袞戰敗後逃往阿里,阿里原有的地方勢力布讓土王扎西贊將女兒嫁給他並立他為王,後在吉德尼瑪袞的晚年,將領域分封給三個兒子,長子貝吉袞占據芒域,後來發展成為拉達克王國;次子扎西袞占據布讓,後來被並入古格;幼子德祖袞占據象雄,即古格王國,這位最年幼的王子,成為古格王國的開國元首。
與古格王朝密切相關的是托林寺,托林寺是由古格王意西沃於11世紀建的。古格立國之初,鑒於朗達瑪滅佛而導致吐蕃亡國的慘痛教訓,大興佛教,意西沃選派21名青年到克什米爾去學習佛教密宗的教法。由於不適應克什米爾炎熱的氣候,加上瘟疫流行,21人死了19人,僅剩仁欽桑布和瑪.雷必喜兩人活著回來。仁欽桑布十分勤奮好學,後來成了西藏著名的大譯師。托林寺就是意西沃為仁欽桑布等人譯經的方便和發展佛教而修建的寺院。為了進一步弘揚佛法,意西沃和他的繼承者們歷盡千辛萬苦到印度去迎請高僧阿底峽到古格來講法傳教,為此意西沃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在位期間,主持修建了古格王國第一批重要的佛教寺院,其中規模最大也最為著名的便是托林寺。
從此以後,古格王國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開國事業,並開始不斷發展,寺廟如林遍布阿里,貴族僧侶集團日益 龐大,今天托林寺周圍殘存的大量佛塔、洞窟、寺廟遺跡,正是那個時期盛世的歷史寫照。
札不讓的北面,有一個名叫「魯巴」的地方,今天仍然是札達縣的一個鄉。藏語中「魯巴」意為「冶煉人」,傳說古格王國時期這個地方素以清於冶煉與金銀器製造而聞名,當年阿里三圍以托林寺為主寺的下屬24座寺院的金屬佛像與法,都由魯巴鑄造。據說魯巴鑄造的佛像用金、銀、銅等不同的原料合煉而成,工藝清湛,通體全無接縫如自然形成,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其中,最為神奇的還有一種名叫「古格銀眼」的銅像,只有古格才能製作,更是被視為佛像中的精品、因為極少流傳於世,所以尤為珍奇。由此可見,古格王國時期金屬製造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歷史上的西藏西部,便有「黃金之鄉」的無數神秘傳說,據說這里差不多每條山溝都有礦藏,都有開礦人,都有銀銅匠。古格的富強,或許與它盛產黃金白銀不無關系。在托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銀汁書寫,在陽光下金銀閃爍,無比富麗堂皇。 合作編輯者: 出曉、5ihllcn、muzon、尋夢xo、無畏級驅逐艦、高樓居士、阿拉斯加獵人、蕭邦11月、小松博客、wanmengsu
F. 西藏地名中很多山峰都叫某某隆巴,隆巴是什麼意思
「山峰」的藏語是「日則」
「山溝」的藏語是「隆巴」
因此,估計當地人把山峰下的山溝稱之為「某某隆巴」,並不一定指的是「山峰」。建議向當地人請教一下!!!
G. 窨子木是什麼東西
《鬼吹燈》中有這樣一段話:「這就是傳說中地窨子棺了,在深山老林的山溝山陰里,陽光永遠照射不到之處。有種碳色異樹,這種樹從生長開始,就從來沒見過陽光,普通的樹木,每一年增長一圈年輪,而這種不見陽光的樹,要過幾十上百年,它的年輪才增加一圈,這就叫窨子木,這名宇很特殊,形容它是在地窖中長起來的樹。」
窨子木,鬼吹燈小說中虛構的樹木,在深山老林的山溝山陰里,陽光永遠照射不到之處,有種碳色異樹,這種樹從生長開始,就從來沒見過陽光,普通的樹木,每一年增長一圈年輪,而這種不見陽光的樹,要過幾十上百年,它的年輪才增加一圈。
在深山老林的山溝山陰里,陽光永遠照射不到之處,有種碳色異樹,這種樹從生長開始,就從來沒見過陽光,普通的樹木,每一年增長一圈年輪,而這種不見陽光的樹,要過幾十上百年,它的年輪才增加一圈,這就叫窨子木,這名字很特殊,形容它是在地窖中長起來的樹。」 (鬼吹燈小說中虛構的樹木)。
H. 開著領克05自駕西藏,一路的景色真的絕美!
雪山聖湖布達拉,青稞糌粑酥油茶!
很多人夢想著去西藏,卻由於各種理由沒能成行,有時間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但作為一個說走就走、活在當下的及時行樂本人,西藏這個神秘又有趣的地方我去過三次不止了!
看日出,自駕游,去放生,去羊湖......來西藏有千千萬萬種解放自我的方式,只要你願意,只要你想,你都可以!
不過,自駕的小夥伴還是要注意安全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