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鹿的種類有哪些
鹿的種類舉例如下:
1、梅花鹿
一種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無角。梅花鹿群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和黃昏,生活區域隨季節變化而改變。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樹芽、樹、農作物為食。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麋鹿
一種大型食草動物,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雌性體形比雄性略小。雌麋鹿沒有角,雄性角多叉似鹿。尾巴長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類及其它多種嫩草和樹葉為食。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野外絕滅(EW)。
3、斑鹿
樣子與梅花鹿差不多,也長著一些白色的斑點。斑鹿生活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的草原及森林中。喜歡群居,一般每群可多達100隻以上。斑鹿的樣子很漂亮,雄性斑鹿頭上長著可長達1米而且分出三叉的角。所有的鹿科動物都是人們重點保護的動物。
4、馴鹿,又名角鹿
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雌雄皆有角。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處於半野生狀態。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問荊、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葉。
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中國鄂溫克族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
1996年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等級易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5、馬鹿
僅次於駝鹿的大型鹿類,共有10個亞種,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雄性有角,夏毛較短,沒有絨毛,一般為赤褐色,背面較深,腹面較淺,故有「赤鹿」之稱。
生活於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喜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於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食鹽鹼。
中國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2. 中國有幾種鹿
中國的鹿種類很多,如梅花鹿、豚鹿、馬鹿、白唇鹿、坡鹿、黑麂、水鹿、麋鹿、毛冠鹿、貢山麂、赤麂、駝鹿、馴鹿等數十種。
1、梅花鹿
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主要分布在是俄羅斯東部、日本和中國。中國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亦分布有一個特有亞種。
2、豚鹿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和中國。由於棲息地破壞,種群數量極少,多存於南亞的杜德瓦國家公園和賈爾達帕拉野生動物保護園內。
中國僅有印支亞種,發現於1959-1960年間,分布於雲南西部靠近中緬邊境的耿馬、西盟兩縣的南丁河沿岸。
3、馬鹿
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廣,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包括亞美尼亞、阿富汗、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埃西亞、捷克共和國、丹麥等。
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賀蘭山;北京、山西忻州、甘肅臨潭、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
4、白唇鹿
青藏高原特有種,分布青海、甘肅及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四川分布自南坪向南至汶川,向西經寶興、九龍至木里一線的川西北青藏高原延伸部分,約計28個縣;甘肅分布於西部肅南、肅北及祁連山東部甘南瑪曲縣。
青海分布於祁連縣以西的祁連山地區到昆侖山與唐古拉山之間的玉樹州;在西藏可可西里僅分布於東南部沱沱河沿到烏蘭烏拉山東端之間,保護區外圍通天河岸、雜日尕那等地有分布。
5、坡鹿
分布在柬埔寨、印度、寮國、緬甸、中國等地。可能滅絕:泰國、越南 。在中國分布於海南島西南部的東方、白沙。
幾十年前,在海南島的東方、昌江、白沙、崖縣、樂東、儋縣、瓊中、屯昌等縣的低丘平原灌叢地帶,都有坡鹿分布。由於棲息環境的急劇破壞和人們的強度獵殺,坡鹿由成片分布逐漸縮小到兩個點:一是白沙的邦溪,另一是東方的大田,總數也就是五六十頭。
3. 鹿大多數生活在哪裡
鹿分布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
鹿科中的代表物種分布范圍:
1、梅花鹿
別名:花鹿、鹿、哈,班龍(古稱)。
分布:為亞洲東部特產種類。國內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目前野生較少,大部分為家養。國外分布於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等地。
2、馬鹿
別名:赤鹿、八叉鹿、黃臀赤鹿、白臀鹿、紅鹿。
分布:分布較廣。國內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賀蘭山、青海、甘肅等地。國外分布於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俄羅斯東部、蒙古、朝鮮、韓國等。
3、歐亞駝鹿
別名:麇、罕達犴、堪達罕。
分布:為環北極型動物,廣泛分布於歐亞和北美大陸的北部。我國為歐亞駝鹿分布區的南緣,歷史上分布較廣,數量亦較多。現主要分布於東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北部和烏蘇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區。
(3)鹿是哪裡的鹿圖片擴展閱讀:
國家對瀕危物種——坡鹿的保護:
2014年06月19日,清晨,從文昌坡鹿保護站回遷到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40頭坡鹿,撒著歡地在草場奔跑或悠閑地覓食。經過一個月時間的隔離監測,40頭回遷的坡鹿已較好地適應了回遷地生存環境。
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現存坡鹿的唯一種源基地,1996年,基於坡鹿保護原則,從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選17頭壯年坡鹿,遷移到文昌市昌灑鎮沿海灘塗適宜生境進行保護。
截至2013年底文昌坡鹿保護站的坡鹿已發展到122頭,已超出了該站海南坡鹿的容納量(80—100頭)。現在該站坡鹿食物明顯不足,生境質量也每況愈下,雖然該站每年都種植一些牧草補充,但仍難消除坡鹿日益增長所帶來的食物不足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多次向外地遷出個體進行保護管理等原因,該保護區坡鹿種群數量一度明顯降低,種群恢復較為緩慢,回遷部分個體將有利於種群復壯。近三年來,該保護區在組織管理、基礎建設和生境改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容納、保護和管理更多坡鹿個體。
4. 鹿有多少品種
鹿在全世界約有52個品種。分別包含了花鹿屬的4種、鹿屬的10種、黇鹿屬的2種、麋鹿屬的1種、毛冠鹿屬1種、麂屬的7種、獐屬的1種、駝鹿屬的2種、馴鹿屬的1種、狍屬的2種、空齒鹿屬的2種、南美澤鹿屬的1種、草原鹿屬的1種等。
其中該52個鹿的品種中最為常見是梅花鹿(為亞洲東部特產種類)、馬鹿(國內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歐亞駝鹿(廣泛分布於歐亞和北美大陸的北部)、狍(分布於東北、內蒙古、青海、河北、河南)以及馴鹿(廣泛分布於歐亞和北美大陸北部)。
梅花鹿分布范圍:
1、中國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亦分布有一個特有亞種。
2、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立陶宛、馬達加斯加、紐西蘭、菲律賓、波蘭、烏克蘭、英國和美國等地區已引進梅花鹿。
3、在韓國,梅花鹿已經滅絕,朝鮮和越南的種群也面臨著可能滅絕的風險。
5. 鹿是什麼顏色的
棕黃色斑塊相間著白色條紋,且斑塊之間深淺遞變。
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 。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顏色花紋有斑點和網紋型,頭的額部寬,吻部較尖,耳大豎立,頭頂有1對骨質短角,角外包覆皮膚和茸毛;頸特別長(約2米),頸背有1行鬃毛;體較短;四肢高而強健,前肢略長於後肢,蹄闊大;尾短小,尾端為黑色簇毛。牙齒為原始的低冠齒,不能以草為主食,只能以樹葉為主食;舌較長,可以用於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膚覆蓋。
6. 鹿的棲息地是哪裡具有什麼特點
鹿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分布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
鹿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千克。胃4室,反芻。牙齒32~34枚。腿細長,善奔跑。多數種類具角,無角種類則具獠牙狀上犬齒。
(6)鹿是哪裡的鹿圖片擴展閱讀:
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麵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
熱帶鹿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一年發情多次,角不脫落;溫帶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數一雄多雌,每胎產1~2仔,多達3~4仔。
7. 鹿是哪一族的圖騰
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
希望能幫到您,可以採納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