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木材用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戴金包和田玉的男人圖片 2025-09-17 06:44:06
女人腳臭圖片大全 2025-09-17 06:34:53

木材用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04 04:54:43

Ⅰ 造船用什麼木材要詳細點,木材的產地在哪裡

杉木,產地為為中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栽培區北起秦嶺南坡、河南桐柏山、安徽大別山、江蘇句容、宜興,南至廣東信宜、廣西玉林、龍津、雲南廣南、麻栗坡、屏邊、昆明、會澤、大理。

東自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北部、西部山區,西至四川大渡河流域(瀘定磨西面以東地區)及西南部安寧河流域。

木材黃白色,有時心材帶淡紅褐色,質較軟,細致,有香氣,紋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強,不受白蟻蛀食。供建築、橋梁、造船、礦柱,木樁、電桿、傢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樹皮含單寧。

(1)木材用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栽培方法

1、種子採收

杉木一般在3~4月開花,10月下旬~11月上旬種球由青綠色轉為黃褐色時即可採收。最好在母樹林或種子園採收,也可選擇15~30年生,生長良好的優樹上采種。

2、選地

最適宜杉木生長的地方是處在避風、背陰的山下坡或山窪處的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濕潤的地塊,尤以在現有林內見縫插針、零星栽植為佳。當風裸露的陽坡和乾燥、粘重板結的山地不宜種植杉木。

杉木怕風、怕旱,在有乾旱和乾熱的地區生長不良。杉木最忌在碳酸岩類第四紀粘土發育而成的土壤上造林。

3、改良土壤

對原來結構不良,肥力低的土壤,可在全面深挖整地的基礎上,先種二三年地瓜等農作物或綠肥,藉以疏鬆土壤,改善其理化性能,然後再種植杉木,效果也較好。

4、苗木培育

採用育壯苗、挖大穴、全面整地或帶狀整地、林糧間作等措施,可取得顯著成效。選擇日照較短,水源便利,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質壤土做苗床。

作成高床,床高25厘米,床寬120厘米,要求土壤細碎,床面平坦,溝道暢通。2月份進行播種,採用撒播,每667平方米下種5公斤,播後覆蓋黃心土1.5~2.0厘米厚。及時除草鬆土,適當間苗,每周噴0.5%波爾多液1次,以防病害發生。

6月以前要加強排水,7~8月要注意灌水抗旱,9月以後要停止施肥灌水。當年苗高可達40厘米以上,地徑0.5厘米左右,翌春可出圃造林。

5、整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濕潤的陽坡或半陽坡中下部作造林地。整地前要清除灌木和雜草。20度以下的坡面,可採用全墾挖穴整地,20度以上的坡地可進行帶墾挖穴或塊狀挖穴整地。

要求穴深50厘米,穴寬70厘米,穴距1.7米×2.0米。要回填細碎表土,並高出地面20厘米。土壤較瘠薄的造林地,還應混栽1/3的馬尾松苗,以形成杉松混交林,促進成林成材。

Ⅱ 木頭有什麼特點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特點。

木頭的特點具有重量輕、強重比高、彈性好、耐沖擊、紋理色調豐富美觀、加工容易等優點。

1、天然性:木材是種天然材料,在人類常用的鋼、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這使得木材具有生產成本低、耗能小、無毒害、無污染等特點。

2、質感好:木材具有易為人接受的良好觸覺特性,遠遠優於金屬和玻璃等材料。

3、強重比高:木材的某些強度與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屬的比值都高,是一種質輕而強度高的材料。

木材是能夠次級生長的植物,如喬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質化組織。這些植物在初生生長結束後,根莖中的維管形成層開始活動,向外發展出韌皮,向內發展出木材。

(2)木材用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木材有很好的力學性質,但木材是有機各向異性材料,順紋方向與橫紋方向的力學性質有很大差別。木材的順紋抗拉和抗壓強度均較高,但橫紋抗拉和抗壓強度較低。木材強度還因樹種而異,並受木材缺陷、荷載作用時間、含水率及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載作用時間兩者的影響最大。

木材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杉木及各種松木、雲杉和冷杉等是針葉樹材;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種樺木、楠木和楊木等是闊葉樹材。中國樹種很多,因此各地區常用於工程的木材樹種亦各異。

東北地區主要有紅松、落葉松(黃花松)、魚鱗雲杉、紅皮雲杉、水曲柳;長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馬尾松;西南、西北地區主要有冷杉、雲杉、鐵杉。

根據它估計木材的實際重量,推斷木材的工藝性質和木材的干縮、膨脹、硬度、強度等木材物理力學性質。木材密度,以基本密度和氣干密度兩種為最常用。

Ⅲ 木材在井下都什麼用

礦坑用木材,主要是支撐礦道作用,也叫坑木。

按照一些特殊木材方面要求,坑木還可以加工成木方、木板等。坑木可分為紅坑、柞坑、椴坑、樺坑特、白坑、樺坑、落葉坑木等。

多以樺木、落葉松、黃花松、榆木、柞木、曲柳木、山槐為原材料。在煤炭生產建設中,工作面、巷道等作業、運輸、行人地點,為了安全要進行支護,巷道的軌道運輸要鋪設枕木,也要用大量的坑木。

(3)木材用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坑木的使用:

1、井下各類巷道所用的木棚規格、棚距、背板數量等,都要嚴格執行作業規程的規定,不得隨意改變。

2、井下給棚所用的木料,必須做到量材使用。嚴禁出現用長料改成短料使用的現象。井下杜絕出現新木頭,每出現一個新木頭罰責任單位50元。

3、巷道維護除特殊情況外,要堅持折梁換梁、斷柱換柱的方式進行維護,盡量減少備棚數量。

4、嚴禁用穿楔、垛盤、圓料剎幫頂。否則,按木料價格的50%進行罰款。

5、開拓、運輸、通風等其它單位需用枕木、方板材等,要先填寫領料單,註明用途、規格、數量等,由生產部計算核實後,由分管領導、生產部長簽字、審批報供應科,供應科按審批後的數量發料。

6、運輸區、開拓區的鋪軌工程及其它地點使用道木後,必須通知生產部進行驗收。實際使用數量與出庫數量不符,將追究用料單位責任。

Ⅳ 木材都被應用在哪些方面

木材是植物的「產品」。喬木和灌木的祖先是羊齒科植物,這種植物的歷史可追溯到泥盆紀。約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這種原始羊齒科植物發展為針葉樹,直到一億年前的白堊紀才形成寬葉樹。

古代人們起初是不經加工就利用樹木取得食物,以後,又把木棒和石頭結合起來(石斧)以及把手杖和石頭結合起來(矛),從而首次製造了工具。隨著學會用火,木材在數千年內成為人類最重要的能源。因此,人類應用木材起始於獲取能源。約在新石器向中石器時代過渡時期(約1萬年前),人類學會了加工木材,人類學會用木材造船和修築簡單的住所以及製造各種家庭用具。直到最近三四千年,木材作為原材料應用才發展到目前的狀況。現在我們在技術和藝術活動中到處可見,木材。

木材雖密實,但仍是一種孔隙性有機材料,木材由其細胞構成,細胞壁內的空腔中充有多種不同物質。木材的原始形式,即未經加工的形式,稱為原木。木材都址指砍伐後的、長度厚度和質量不同的樹木。可見木材既是原料又是材料。木材主要產在經濟林中,在一定程度卜也來自森林之外(公路、通道)。大陸的13有森林覆蓋,當然其中有50%的面積不易通行。約有35%的森林面積未加利用,也就是說這種森林的生長無人工影響。世界森林面積只有11%左右屬於經濟林。人類付出力量經營經濟林,以獲得木材。木材砍伐分兩個階段,其小又要區別初期利用和最終利用。按森林建設和保障質量的要求,在種植了15~30年以後要進行初次砍伐。以後每隔5~10年重復進行(使森林變稀,初期利用)。到樹木完全成熟(不同樹種的成熟期介於80~140年之間)為止,整個森林面積上生產的全部木材有40%到60%已經砍伐進行初期利用,其中大部分為較細的木材品種,然後才將余留的樹木伐掉(較粗的木材品種)。

從物理上看,木材並不密實,含有大大小小的空腔,因此稱之為孔隙體。細胞壁的空腔(毛細管)比細胞的空腔小得多。並在一定程度上充填有水或水汽混合物。木材的這種水分對其強度影響很大。木材的體積密度為300~900公斤每立方米,軟木與硬木的界限約為500公斤每立方米,如不考慮空腔,即所謂「凈密度」,對木纖維是1600公斤每立方米,對木質素是1400公斤每立方米,對所有樹種,可用的平均值為1500公斤/米3。木材像任何孑L隙物體一樣,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這就是說有吸濕性。隨著空氣的溫度及濕度的不同,木材總是具有相應的濕度,也就是說,木材和環境空氣間總是達到吸濕平衡狀態。空氣相對溫度為60%,濕度為20%時,木材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濕度達到11%。木材吸水膨脹,反之則收縮。俗話說這是木材在「幹活」。其軸向上的膨脹和收縮率大多降低0.5%,故可以忽略不計;而切向上的長度變化(松樹為8%)幾乎總是經向上的兩倍,但膨脹和收縮只發生在濕度從0%到30%這個范圍內,之後就達到所謂纖維飽和狀態,停止了這個過程,水分繼續增加而膨脹不會繼續增加。木材的熱延伸性意義不大。木材的磁性能也相當有利,因為用木材製作天線的塔架時,它幾乎不影響天線的發射電磁場。木材的聲學特性與其他材料有明顯區別。因此在製作樂器方面優先得到採用。最典型的例子是聲阻力和隔聲能力比金屬高十倍左右。木材也具有良好的彈性。如果木樑的負荷處於虎克定律范圍而距離破斷負荷足夠遠,那麼在當負荷解除時,變形幾乎完全消失,這是典型的彈性材料性質。當然,木材也像其他材料那樣具有屈服現象,即在一定負荷下,變形與時間有關。

木材的強度(在毛密度條件下測出)是突出的,然而,木材允許負荷僅為破斷力的i0%左右,所有強度特性與木材的水分相關,水分增加,強度下降。例如,水分為50%時,強度為初始值的50%以下。

木材缺點中最甚者,是容易受到寄生的菌類及寄生蟲的侵蝕,但可以用某些葯劑和其他方法保護木材。

木材的質量和品種的不同,每立方米的價格也不同,我們決不能忽視。森林除了有生產木材的功能以外,還有其他功能。它們對國家文化、環保、水土保護和人類休養的重要性是難以用數字表達的。

目前,我們的地球上有24億公畝的有用森林(全部森林面積為38億公畝),可供利用的木材約有3000億立方米,其中每年約採伐30億立方米。到2000年,全世界每年的木材消耗量將從目前的28億立方米左右增加到近50億立方米。

從世界范圍來看,在天然原料的使用數量方面,木材僅決於煤和石油而居第三位,因而在整個原料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木材同煤、石油及另外一些天然原料(金屬礦、礦物)相比,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就是它作為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能夠不斷生長,從而能持久地供人使用。由於氣候、供水設施、國家文明及其他原因,地球上可居住地區的森林必須保持一定面積,因此木材生產將持久不斷。但木材產量也不能任意提高,因為一棵樹從幼樹到可砍伐要生長80~140年,而人煙稀少或無人地區的砍伐在經濟方面也有一定限度。

謹慎而節約地使用材料的要求無疑也適用於木材,何況木材並不是取之不盡的。根據預測,木材必然發展為化學燃料。這種趨勢可能會使木材這種「傳統」的原材料到20世紀末在材料經濟中的地位發生質的變化。

Ⅳ 裝修中木材都用在哪裡

可多啦,整理一下有:
門,門框包邊,傢具,木窗檯,櫥櫃,地板,部分吊頂等

Ⅵ 細數實木傢具常用的19種木材,哪種材質好

目前適用於傢具、裝飾的樹種有水曲柳、橡木(白橡、紅橡)、橡膠木、松木、櫸木、胡桃木、柚木、杉木、香樟木、榆木、楠木(金絲楠)、櫻桃木、楓木等。不同木種的傢具使用壽命、裝飾效果差異也非常大。一般來說,木材的質地和性能是與其成材期成正比的。生長緩慢、成材期長的木材大都材質緻密而沉重,其木質的韌性、硬度、強度、抗沖擊和抗震能力也相應出色,是為硬木。硬木製作的傢具,結實耐用,但價格都比較昂貴。而大部分軟木材質輕軟、硬度低、韌性差、抗沖擊和抗震動能力低,屬於速生材,其生長迅速、成材期短,不適合製作傢具。還有小部分軟木,即我們常說的中檔木材,其生長速度、木質性能比較適中,而價格上又能為大眾所接受,因此應用最為廣泛。實木傢具木材的種類繁多,但適合用來做傢具卻大致只有以下幾類:
1、檀香木:素有「香料之王」譽稱的檀香木歷來倍受人們所推崇,且以斤論價,其實它是檀香樹的心材,原產於印度南方及印尼帝汶群島。檀香木一般呈黃褐色,時間長了則顏色稍深,光澤好,質地堅硬,細膩,光滑,手感好,紋理通直或微呈波紋,生長輪不甚明顯。香氣醇厚經久不散,同時檀香木是一種帶有非常濃厚宗教色彩的木材。檀香木是作為敬獻佛祖的貴重香料,伴隨著佛教傳入我國,後逐漸用於中醫、雕刻工藝品和化妝品。
2、紫檀木:產於亞熱帶地區,材質緻密堅硬,入水即沉,耐久性強,由於其生長緩慢,固而極難得到整面板材。紫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木科品種之一,由於數量稀少,見者不多,遂為世人所珍重。目前被植物學界公認的紫檀只有一種,即「檀香檀」,俗稱「小葉檀」,其產地為印度南部,這個樹種十分稀少,百年不能成材,一棵紫檀要生長幾百年以後才可以使用,所以自古有寸檀寸金之說。
3、綠檀:綠檀又稱「百樂聖檀」產地主要分布在美洲、加勒比海及中美洲地區,是美洲木材中的極品。綠檀木生長於原始森林,終年雲霧裊繞,采天地之靈氣,十八世紀初被發現後採伐製作高檔傢具及藝術品,提煉香精。由於其含有較豐富的有機物質,所以在陽光下呈黃褐色,在光線暗處變幻成綠色,濕度和溫度升高則變幻成深蘭色、紫色。綠檀木質地堅硬,侵蝕不朽,自然漂亮的木紋,手感滑潤細膩,香氣芬芳永恆,色彩絢麗多變,是製作傢具和藝術品的上等材料,而且綠檀木可提神醒腦,長期接觸對身體有益,是大自然中不可多得的恩賜。
4、海南黃花梨:名「降香黃檀」(香枝木類)我國特有的珍惜樹種,分布於海南島低海拔的平原或者丘陵地區,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是國際標准5屬8類34種紅木之一,用途廣泛,其木材價值相當高。花梨木心材紅褐色或紫紅褐色,久則變為暗紅色,常含有深褐色條紋、有光澤、具香氣、木紋理交錯自然成形。花紋美觀,用花梨木製作出來的傢具,簡潔明快、富麗堂皇且色澤深沉華美,典雅尊貴,堅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傢具還能長久地散發出清幽的木香之氣,有提神辟邪之說法。材質硬重,結構細勻、強度高,且耐腐、耐久,有大案可達丈三長、二尺余寬,多半出現在明式傢具上。黃花梨的功能已經遠遠超越了其物理使用功能,而演變為一種藝術品。
5、柚木:材質堅硬耐久,具有高度的耐腐性,不易變形,是膨脹率最小的木材之一,多見於船隻甲板和東方傢具。柚木有很多種的叫法:胭脂樹、紫柚木、血樹,被譽為「萬木之王」,在緬甸,印尼被稱為「國寶」。它是一種落葉的闊葉喬木。柚木從生長到成材最少經50年,生長期緩慢,其密度及硬度較高,不易磨損。含有及重的油質,這種油質會使之保持不變形,有一種特別的香味,能驅蛇、蟲、鼠、蟻,防蛆。更神奇的是它的刨不面經過光合作用氧化而成金黃色,且顏色隨時間延長而更加美麗。柚木墨線成直線分布,越細越多,代表油質越好,品質越高。一般油質重的木材都會有顏色較深的油斑,特別是油質生的柚木。柚木初期呈淡黃色或淺褐色,隨著日照時間多寡,會逐漸轉變成美麗的金黃色。柚木最大的特徵就是木材含豐富的油質,觸摸時會有潤滑感,這種油質就是保護傢具,使傢具光澤如新的原因。
6、核桃木與胡桃木(硬木、胡桃科)。核桃木與胡桃木均為統一樹種,成材期在五十以上至數百年,屬於東北三大名貴樹種之一。核桃木硬度中等至略硬重,機構細勻,韌性較強,在抗震動、抗磨損方面性能優良,具有一定的耐彎曲和耐腐蝕性,是槍托、器械和鏇切工藝的標准材。由於核桃木非常昂貴,做傢具多用木皮,極少用實木。
7、美國櫻桃木:美國櫻桃木的乾燥收縮量大,但烘乾後尺寸穩定,其密度中等,具有良好的彎曲性能和中等的強度及抗震性能,易加工,紋理雅緻,是一種高檔木材,適合用來製造傢具、門、樂器和高級細木工製品等。
8、櫟木、橡木(硬木、麻櫟屬):櫟木,俗稱「柞木」。是一種木質沉重且異常堅硬,耐水耐腐性強,性能穩定的木材。櫟木生長緩慢,成材需要上百年,加工難度和膠結要求都很高。橡木,木質重且硬,紋理清晰、觸感良好,適合用來製作歐式傢具。橡木成材期為五十以上至數百年,由於優質樹種較少,優等橡木需要依靠進口,所以橡木傢具價格較高。橡木和櫟木的大部分物理性質可以媲美「紅木」,某些特性甚至更優,而價格又相對便宜,所以這兩種木材在傢具業的應用比較廣泛。
9、黃菠蘿:其木材結構粗,材質松軟、易乾燥,加工性能良好,材色花紋美觀,油漆和膠接性能良好,不易劈裂,耐腐性好,是高級傢具和膠合板用材。
10、水曲柳(硬木):水曲柳簡稱「曲柳」,東北三大名貴樹種之一,成材期為五十以上至數百年,質如其名,紋理異常美麗。材質略硬的水曲柳具有較好的彈性和韌性,易於加工,同時具有良好的著色和耐腐、耐水性能,裝飾性能出色,被比較廣泛的應用於裝飾行業。
11、榆木(北榆南櫸,硬木,落葉喬木):榆木,說到榆木就難免想到「榆木疙瘩」一詞,從其「不開竅、難解難伐」之意,足可窺見榆木木性之堅韌。榆木主要產自北方,成材期亦在五十以上至數百年,其紋理通達清晰,硬度和強度適中,透雕、浮雕均能適應,從古至今都是製作傢具的首選,可以說自有了傢具的時代開始,便有了榆木傢具,從明早期至清晚期,榆木傢具的生產更是從未停止。質地硬朗、紋理直而粗獷豪爽、天然質朴的色彩和韻致,無不與古人所推崇的做人理念契合,榆木傢具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傳統,更是一種文化、品位和格調。
12、櫸木:又稱「南榆」,為江南特有木材,紋理清晰,木質堅固,比大多硬木都重,且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和在蒸汽下易於彎曲造型的特點,所以如同榆木,在南方,櫸木也很早就被廣泛的用來製作傢具,至今櫸木傢具在南方傢具市場上隨處可見。
13、楠木:楠木,視其質地又稱:金絲楠、豆瓣楠、香楠或是龍膽楠,南方諸省皆有出產,唯以四川產為最好,是一種極為高檔的木材。其色略灰而呈淺橙黃,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溫柔和,無收縮性,不腐不蛀,遇雨有陣陣幽香,明代宮廷曾大量伐用,現北京故宮等上乘古建築多為楠木構築。
14、樺木:樺木的成材期大概為三十到六十年,其材質較輕,結構細膩,質地稍軟至適中,力學強度相對一般,加工性能較好,但不耐腐,屬於中檔木材,實木和木皮都比較常見。由於樺木水分含量高,抗沖擊能力和承重能力較差,成材後多易變形,多用來製作傢具的雕花部件,絕少使用於製作桌椅或傢具的承重部件。
15、椴木:結構略細,材質略輕軟,有光澤,不易開裂,易於加工,塗飾和膠結性好,不耐腐、乾燥時稍有翹曲。
16、柏木: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葯,可安神補心,其九曲多姿的枝幹、沁人心脾的幽香、萬古長青的品性,都給人心靈以凈化。柏木色黃、質細、氣馥、耐水,多節疤,故民間多用其做「柏木筲」。此外柏木的防腐性好,也被用來製作上好的棺木。
17、松木(軟木):松木是一種針葉植物,具有松香味,難以自然風干,對大氣溫度反應快,易膨脹。通常需要採用烘乾、脫脂漂白等方式進行處理,以中和樹性,使之不易變形。松木總類很多,以東北松為例主要分為紅松和白松。紅松的材質輕軟,乾燥性好,強度適中,顏色偏紅。白松的結構細致均勻,材質輕軟而富有彈性,具有更高的強度,如樟子松,又名樟松,一種優良的造林樹種,成材期為二十到三十年,木材以過處理,使用壽命可達三、四十年,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實木傢具用材。
18、楊木:楊木亦稱「小葉楊」,其材質細軟、木性穩定、價格較低廉,抗彎曲強度和剛性較低,抗震能力中等,是北方的常用木材,常用做榆木傢具的附料。
19、 楓木:楓木屬溫帶木材,分為軟楓和硬楓兩種,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其木材呈灰褐至灰紅色,結構細勻,質輕而較硬,乾燥時易翹曲,花紋圖案優良,加工和膠合性強,主要用於板材類貼薄面。
20、柳桉:柳桉,軟木,速成材,成材期十到十二年,結構略粗,材質輕重適中,質地比杉木稍硬,膠結和塗飾性能良好,負重能力差,可用來製作膠合板,不適合直接用來製作傢具。
21、杉木:杉木的成材期為四到六年,是一種速生材,其材質輕軟、結構疏鬆、易乾燥、易劈裂,在南方普遍使用,可用來製作紙漿、細木工板等,不適合做傢具。

Ⅶ 作為原木進口超級大國 我們進口的那麼多名貴木材都用到了哪裡

作為全世界超級大國,我們對物質的需求量是非常之巨大的,很多東西都得靠用國外進口,就比如說今天要說的大口徑原木材,我們都知道,國內的森林資源及其缺乏,所以只能靠進口,其中最大的供應地就是非洲。

Ⅷ 木材在古代有哪些應用領域

木材在古代運用在建築、生活用品、軍事等領域。

而相比於現代人,古人在對木頭的使用上有著更多的奇思妙想,像著名的應縣木塔就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單以木頭為原料建成的佛塔,就連固定所用的釘子都是用木頭做的,這座塔到今天已經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但它依然屹立著,可見古人技術的精湛。

簡介

木材在北宋時期有著很大的需求量,一方面是因為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工業、建築業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自然作為重要工業原料的木材的使用頻率直線上升,另一方面安定的社會環境催生了人口的增長,而木材在古代也是重要的燃料,這樣一來,居民們的日常生活也會消耗掉大量的木材。

而北宋的京都東京周圍大多是光禿禿的山頭,很少有森林,因而本地的木頭儲備量是非常少,這樣一來,為了滿足當地對木頭的龐大需求量,保障東京各個社會階層的正常運行,政府不得不派遣專職人員到五湖四海去收購木頭,再組織人力與物力將這些木頭運回京都。

Ⅸ 木屋燒烤用的桌子是什麼木材 哪裡有賣謝謝

採用的是紐西蘭進口松木與國產松木的組合,紐西蘭松木製成傢具時,能充分展示材料的真實、憨重及自然美感。其次,紐西蘭松木傢具沒有過多的雕飾,顯得更朴實無華,栩栩如生的紋理更為自然。現代松木傢具則是松木和布藝松木和金屬等多種組配,講究美感與功能兼備,實用得體,努力營造現代家居中的一份輕松愜意。此外,松木傢具在視覺上先「色」奪人。在色彩組合上,也保持木材本色,突出傢具的現代氣息。清純亮麗的色澤,將家居環境裝點得素雅、純凈、融入與自然的和諧與安寧。不加雕飾的松木本色傢具充滿了自然氣息。當然需要這方面傢具可以找我們定做。

木屋燒烤桌椅

Ⅹ 生活中哪裡用得到木材

木材對於人類生活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據其不同性質特徵,人們將它們用於不同途徑。
雲杉,外觀漂亮,易於乾燥,而且乾燥後尺寸穩定,不易翹曲或扭曲,材質略輕柔,紋理直、均勻,結構細致,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共鳴性能。可供建築、飛機、樂器(鋼琴、提琴)、舟車、傢具、器具、箱盒、刨制膠合板與薄木以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材。
黑胡桃,材質堅硬,細膩均勻;紋理多帶黑色,帶狀條紋,自然散;不易開裂;抗菌、白蟻的危害、耐腐蝕。胡桃木易於用手工和機械工具加工。適於敲釘、螺鑽和膠合。主要用於傢具、做櫥櫃、建築內裝飾、實木門、地板和拼板。
核桃楸,有光澤,刨面光滑,紋理美觀,並有堅韌不裂、耐腐蝕等優點,被廣泛用於軍工、建築、傢具、車輛、艦船和樂器等。
水曲柳,年輪明顯但不均勻,木質結構粗,紋理直,花紋美麗,有光澤,硬度較大。水曲柳具有彈性、韌性好,耐磨,耐濕等特點。加工性能良好,能用釘、螺絲及膠水良好固定,,可經染色及拋光而取得良好表面。可制各種傢具、樂器、機械及特種建築材料。
槭木,不僅是自然景觀中的奇葩,也是建築裝飾的良材。木材緊密、紋理均勻、拋光性佳,偶有輕淡綠灰色之礦質紋路,易塗裝。是飛機螺旋槳的用料,直至如今,槭木仍是傢具、地板、運動器材的高檔用材。
樟子松,保護價值材質較強,紋理直,可供建築、傢具等用材。樹干可割樹脂,提取松香及松節油,樹皮可提取栲膠。樹形及樹干均較美觀,可作庭園觀賞和綠化樹種。由於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風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區防護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樹種。
紅橡,橡木重硬紋理直,結構粗,色澤淡雅紋理美觀,力學強度相當高,耐磨損,但木材不易於乾燥鋸解和切削。大量應用於裝潢材、傢具材、地板材等。
柞木:其木材比重大,質地堅硬,呈淺黃色,收縮大,強度高。結構細密,不易鋸解,切削麵光滑,易開裂、翹曲變形,不易乾燥。耐濕、耐磨損,不易膠接。著色性能良好,因木材價格較低,適用於工薪階層。目前裝飾木地板用得較多。
香樟:其木材具有香氣,由此得名。香樟能防腐、防蟲。材質略輕,木質細致,不易變形,加工容易,切面光滑,有光澤,耐久性能良好,膠接性能好,油漆後色澤
美麗。是製作箱、櫃的理想材料。
柳桉:分白柳桉、紅柳桉暗兩種。白柳桉,木材結構粗,紋理直或斜面交錯,易於乾燥和加工,且著釘、油漆、膠合等性能均好;紅柳桉,木材結構紋理亦如白柳
桉,徑切面花紋美麗,但乾燥和加工較難。柳桉在乾燥過程中稍有翹曲和開裂現象。柳桉一般為門、窗、傢具的良好材料。
白皮榆:其木材紋理直或斜,結構粗,材質中等,不易乾燥,膠合、油漆等加工性能良好,易於彎曲。宜作傢具、裝飾的材料。
白樺:其材質略重而硬,結構細致,力學強度大,富有彈性。乾燥過程中易發生翹曲及乾裂,膠接性能好,切削麵光滑。耐腐性較差,油漆性能良好。是製作傢具、裝飾的用樹。
杉木:其材質較軟,易乾燥,收縮變形小,不翹裂,耐久性能好,易加工,切面較粗,強度中等,不耐磨損。膠接性能好,是南方各省傢具裝修中用得最為普遍的中檔木材。
松木:木質粗糙,紋理直行,有松香氣味。強度比杉木好,富有彈性,但加工較困難。不足之處在於收縮性強,易變形,受潮後容易發霉和易受白蟻蛀蝕,適用於建築、裝飾。
山毛櫸:產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耐蔭,喜溫濕氣候,生長較慢,木材紋理直,結構細致,容易加工,膠接、油漆性能好,供製作傢具、地板等裝飾用。
紅松:產於東北長白山、小興安嶺,耐寒性強。木材松軟、細致,紋理直,耐腐蝕性強,為製作吊頂木龍骨、門、框、傢具框架等優質用材。
袖木:主要產於東南亞緬甸和泰國,木材呈黃褐色至深褐色,具有光澤,弦面常有黑色條紋,表面觸之有油性感覺。新切削麵帶有皮革氣味,是名貴的地板用材。
花梨木:其木材有光澤,紋理直、斜或交錯,結構細而均勻。乾燥緩慢,性能良好,心材耐腐,縱面花紋美觀別致,易於加工,切面光滑,膠接、油漆效果好,釘著
力強,宜作高檔傢具、裝飾用材。
紅木:多產於東南亞一帶,我國廣東、雲南也有引進栽培。心材、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狹,灰白色,心材淡黃紅色至赤色,暴露於空氣中時久變為紫紅色。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乾燥緩慢,加工較難,切面光滑,適於旋切加工。膠粘、油漆性能良好,釘著力強,為貴重傢具及工藝美術品等優良用材。
一般來講,天然木材具有優良的性能,尤其是中高檔木材,花紋美麗自然,裝飾效果顯著,在傢具與室內裝飾用材中是其他材料無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