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哪裡可以查到國土航拍圖
到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可查詢。
國土資源部官網:http://www.mlr.gov.cn/
進入首頁點擊【數據】,進入數據頁面下拉屏幕,最下方中央有【測繪分類】,點擊其中的天地圖。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土資源部管理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家土地督察局、中國地質調查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負責土地資源 、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務院機構被分為四類:宏觀調控部門,專業經濟管理部門,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和資源管理部門,國家政務部門。國土資源部放在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和資源管理部門一類中,與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一起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部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後勁所在。這充分突出了國土資源在國民經濟中基礎地位。
國土資源部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等法律及法規,依法行政。並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調整組織機構,把部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來,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符合我國市場經濟要求的資源管理機制。
具體職責
(一)承擔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責任。組織擬訂國土資源發展規劃和戰略,開展國土資源經濟形勢分析,研究提出國土資源供需總量平衡的政策建議,參與國家宏觀經濟運行、區域協調、城鄉統籌的研究並擬訂涉及國土資源的調控政策和措施。編制並組織實施國土規劃,制定並組織實施國土資源領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
(二)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起草國土資源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並監督實施,制定地質環境保護的政策、規章,制定國土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規程,擬訂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標准。指導地方國土資源行政執法工作,調查處理國土資源重大違法案件。
(三)承擔優化配置國土資源的責任。編制和組織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計劃。指導和審核地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組織編制礦產資源、海洋資源、地質勘查和地質環境等規劃以及地質災害防治、礦山環境保護等其他有關的專項規劃並監督檢查規劃執行情況。參與報國務院審批的涉及土地、礦產的相關規劃的審核。
(四)負責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依法保護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組織承辦和調處重大權屬糾紛,指導土地確權,承擔各類土地登記資料的收集、整理、共享和匯交管理,提供社會查詢服務。
(五)承擔全國耕地保護的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牽頭擬訂並實施耕地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基本農田保護,監督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執行情況。指導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耕地開發的監督工作。組織實施土地用途管制、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徵用,承擔報國務院審批的各類用地的審核、報批工作。
(六)承擔及時准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的責任。制定地籍管理辦法,組織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和動態監測,組織國家重大土地調查專項,指導地方地籍調查、登記和土地分等定級工作。
(七)承擔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責任。擬訂並實施土地開發利用標准,管理和監督城鄉建設用地供應、政府土地儲備、土地開發和節約集約利用。擬訂並按規定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出資、轉讓等管理辦法,建立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等政府公示地價制度,會同農業部門監督管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制定禁止和限制供地目錄、劃撥用地目錄等,承擔報國務院審批的改制企業的國有土地資產的處置。
(八)承擔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的責任。監測土地市場和建設用地利用情況,監管地價,規范和監管礦業權市場,組織對礦業權人勘查、開采活動進行監督管理,規范和監管國土資源相關社會中介組織和行為,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九)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依法管理礦業權的審批登記發證和轉讓審批登記,負責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的管理,承擔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優勢礦產的開采總量控制及相關管理工作,組織編制實施礦業權設置方案。
(十)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組織實施全國地質調查評價、礦產資源勘查,管理中央級地質勘查項目,組織實施國家重大地質勘查專項,管理地質勘查資質、地質資料、地質勘查成果,統一管理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
(十一)承擔地質環境保護的責任。組織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礦業遺跡等重要保護區、保護地,依法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工作,監測、監督防止地下水過量開采和污染,承擔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的勘查、評價工作。
(十二)承擔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的責任。指導應急處置,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訂並組織實施重大地質災害等國土資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十三)依法徵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依法組織土地、礦產資源專項收入的征管,配合有關部門擬訂收益分配製度,配合有關部門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資金的收取和使用。參與管理土地、礦產等資源性資產,參與管理國家出資形成的礦業權權益,負責有關資金、基金的預算和財務、資產管理與監督。
(十四)推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組織制定、實施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戰略、規劃和計劃,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化和信息資料的公共服務。
(十五)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擬訂對外合作勘查、開采礦產資源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境外礦產資源勘查,參與開發工作,依法審批礦產資源對外合作區塊,監督對外合作勘查開採行為。
(十六)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㈡ 土地確權衛星定位地圖去哪裡能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㈢ 衛星拍攝的照片是怎麼傳回地球的啊
是以信號傳導到地球的,這種信號波是有很多種的,能夠穿透地球大氣層,在數微妙內拍攝超多的照片。
㈣ 衛星地圖是保存的圖片還是衛星現成拍攝的
100%的告訴你,包括Google Earth在內,一定,而且肯定,絕對(因為我就幫過GOOGLE部署亞特蘭大機房的網路)就是伺服器儲存的
GOOGLE對於新添加的的圖片,每3個月對根伺服器(提供給我們看的儲存伺服器)進行刷新一次,將新的內容拷貝上去。
同時對已經有了的內容,假設拍攝到更新的圖象時,每12個月刷新一次。
你要知道。GOOGLE只有一顆衛星,而全世界有無數人正在同時使用Google Earth,無論是誰,除非你是軍方(即使軍方拍攝某一地點,仍然需要衛星轉到那地方才可以拍攝到)否則你怎麼可能讓衛星拍攝到呢???
所以,[弦月17°]簡直胡扯。
他拍攝下來的圖片,還經過人工篩選,然後將拍攝不好的重拍得到好的之後保存,然後到刷新周期時刷新到伺服器上
同時這種遙感測量衛星不是定軌道的,他軌道旋轉的時候,會和地球產生縱交錯,就因為這樣,才可以拍攝到地球上任何一地點(南北極圈內無法拍攝,但很多軍方的當然可以)的衛星圖象。而且達到很高解析度
同時,我鄙視那些專門說Google Earth 使用航拍得到圖象的,絕對沒有這種事,根據我在GOOGLE的了解,所有Google Earth的地圖(包括商業版含有精確坐標和高解析度的)都是衛星直接拍攝
衛星的軌道重復是18個月一次,現在拍攝不到,就是18個月後再拍攝這個地點,獲得圖象。
事實上就是這樣。
回答者:coleyinhe2 - 魔法師 五級 5-26 22:28
=========
回答者:love303915958 - 初學弟子 一級 5-27 03:44
敢問你說的Google Earth付費版即我說的商業版地圖服務,他也是使用伺服器傳送的,同時收費版還有另一種形式的發布,就是直接使用文件送交給你,並且每3個月可以允許你去更新一次,但不可公開。當然價格也不低。
同時,現拍,你知道什麼叫現拍么?要不要我帶你去GOOGLE那找個24H技術部的人給你解釋一下?這顆衛星不可能現拍,他今天假設拍攝了北京,那麼下一次再在這個角度拍攝北京將是18個月之後,這是衛星軌道所決定的。
同時,衛星是在不斷運轉的,他不是同步衛星,同時,如果你給400美圓就想隨時控制一顆衛星,想得容易,這顆衛星由法國航天局製造,當年製造他的時候,成本是6億7千萬美元,你以為很便宜么??如果你給400美元就想控制他,那其他客戶呢??你有沒想過,那東西是隨時可以看到的么???就如同你在地球上,你三更半夜說要看太陽,可能么??
那軌道就是如此,在軌道沒有轉到特定位置的時候,你絕對不可能看到。同時衛星也不是實時傳送回來的,發送拍攝坐標指令後,他還需要進行預處理和壓縮,然後到達目標接收站的時候,才可以把數據發回來,同時這些圖象不可能每個都很清晰,還需要人工篩選,添加坐標,之後再放伺服器上
0.6米沒什麼大不了的,商業地圖目前提供的最高解析度(限於美國)可以在0.2米以內,線性誤差在0.1米以內。
至於其他國家,目前GOOGLE還沒有提供超過0.6米解析度的圖象。這涉及到是否侵害他國安全的問題,法律不能容忍。
所以我告訴你。GPS是依靠美國國家防禦部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有一個類似我們目前使用的手持終端一樣的設備,使用三角坐標計算方式,得到GPS坐標(和目前賣的GPS設備一樣),然後這個坐標遞交到GOOGLE的伺服器,或者本地的地圖文件上,檢索,檢索到之後顯示出來,這就是實時顯示GPS坐標與衛星地圖的方式。
並非實時拍攝,否則,你想要實時控制他,你想想需要多少衛星?告訴你,衛星數至少要有8顆,但現在並沒有那麼多衛星,所以,你說的,只能是你的夢想。
不知我說了那麼多,你是否了解了。
QQ:356572960
仍不了解的,我可以帶你到GOOGLE下屬的keyhole控制中心讓你和他們的技術人員交流一下。
你的想法,完全慌渺,
事實上,GPS實時顯示衛星地圖(衛星拍攝),和目前的GPS設備顯示圖象地圖(類似我們車站旁買的地圖)原理一樣,都是在圖片文件中寫入坐標,然後根據GPS設備返回的坐標查詢得到,而他們的區別,僅僅是2張圖片不同而已,而原理是完全一樣的。
真是,特別想不明白,既然自己不了解,為什麼還要在BAIDU上吾道那麼多人,能不能虛心點??
㈤ 網上衛星地圖真的是衛星傳回的地圖嗎
當然是真的,
衛星把圖片回傳地球監控中心,
服務商再把圖片按統一比例拼接,上傳網路;
我們看到的地圖是一段時間之前的,地圖服務網站會不定期更新。
你搜一下你的家或者學校,看看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呵呵
㈥ 衛星航拍地圖在政府的哪個部門可以看到
以湖南省為例,衛星航拍地圖在政府的經管和檔案部門可以查到。
根據《關於印發<湖南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技術方案>的通知》(湘確權辦[2015]4號)文件要求,這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將頒發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證書上會附帶承包地塊示意圖,反映承包地塊的面積、數量、四至、空間位置、界址、編碼等信息。
有關圖件的電子檔案將根據省里要求,在經管和檔案部門保存,今後依據省里具體規定,按相關程序查詢。
(6)土地衛星拍的圖片傳哪裡了擴展閱讀:
關於衛星航拍地圖土地的相關介紹:
1、製作底圖。
以集體經濟組織為單位,以1:2000數字正射影像圖作為調查地塊、獲取電子圖斑的基礎數據,並添加標注。以圖形紋理的形式勾繪農戶承包地的權屬邊界,製作列印工作底圖。
2、張榜公示。
集體經濟組織在地塊分布圖(公示圖)、公示表上加蓋公章,並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於7天,並對公示現場進行拍照存檔。在公示期間,發包方和承包方提出異議的,鎮、村工作人員與調查人員應及時核實、修正,並再次進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於7天。
參考資料來源:問政永州——請問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的衛星圖在那裡能看到?
㈦ 衛星數據怎麼傳回地球
航天相機照的照片經過電腦處理為數字語言,然後將這些「語言」通過電磁波的形式傳回地球。
㈧ google earth的圖片是從哪裡來的呢自己有衛星拍攝嗎
Google Earth的前身為Keyhole,一間著名的3D地圖服務公司。後來它被Google收購,其開發團隊也隨即加入Google,並且開發出Google Earth。正如它的名字那樣,Google Earth的目標是讓每個用戶都能真實地看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這樣一來,就需要不停地更新圖片數據,以保證地圖的真實性。但Google Earth上,有些地方比較清晰,有些地方卻有些模糊,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還有,Google如此海量的圖片是怎樣得來的呢?
Keyhole的創始人Mark Aubin能告訴我們答案。原來,Google不但通過飛機和衛星來拍攝地球的圖片,出乎意料的是,Google還利其它一切你想像得到的手段來拍攝這些圖片,包括熱氣球、模型飛機甚至風箏(天哪!)。傳統的航空拍攝器材一般包括裝備一個特製的回轉儀以及一個安裝在飛機腹部的固定的照相機,飛機飛行在海拔 15000英尺至30000英尺的高空,根據高度的不同而拍攝出不同解析度的圖片。
拍攝完圖片後,Google就會給圖片加上注釋信息,比如國家名、州名、道路名、學校名等等。這些資料來自多種渠道,比如通過商業手段、地方政府機構、公共土地機構、私人等等。
這里是官方的說明:http://www.google.com/librariancenter/articles/0604_01.html
㈨ 首張間諜衛星拍下的照片,究竟是怎樣傳回地面的
我認為你可能對間諜衛星有很深的誤解,因為它們的大氣很厚,此外,雲霧干擾事實上,普通衛星很少使用傳統的相機拍攝方法,在60或70年代的時候,這其實是一項落後的技術。如今,間諜衛星以遙感和資源探測的名義攜帶許多感測器,包括每個波段,並且由於需要高解析度,基本上沒有連續錄像功能。它們大多數是CCD相機的圖像和通過拼接多張照片形成的連續錄像,只有航空攝影才能保證質量。
衛星在這些機場所能看到的只不過是暴露在外面的跑道,如果進行戰爭模擬,它內部有多大,在這個位置上他到底是屬於什麼類型的,它安排了什麼類型的,以及什麼可以威脅到這些地區都是神秘的,如果我們想摧毀這些機場,我們必須首先在掩護下炸毀山脈,但因為這件事非常困難。
關於首張間諜衛星拍下的照片究竟是怎樣傳回地面的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㈩ 火星的探測器拍的照片是怎麼傳到地球上的
隨著我們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於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加入到探測其他星球的行業當中,其中就有中國,我們對於宇宙當中的其他星球進行,也一直在不斷的探索,而近期的時候中國像火星發射的天問一號也代表著中國對於火星又有了從新的認識。那麼在火星上的探測器拍出了照片,究竟是如何傳送到地球上面的,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人,而這其中傳輸方法有以下幾點。
最後一點就是接受器,他們把這樣的光波信號給接收回來之後,通過一定的頻率轉換來得到我們最後所需要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