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恐龍化石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被人類發現的在什麼地方是什麼物種
誰最先發現了恐龍 曼特爾夫婦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這里曾經住著一位名叫曼特爾的鄉村醫生。這位曼特爾先生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特別喜愛收集和研究化石。行醫治病之餘,他常常帶著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尋找和採集化石,足跡踏遍了周圍有岩層出露的溝溝坎坎。久而久之,曼特爾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採集高手。 禽龍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氣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爾先生還是照常出門去給病人看病。夫人在家裡等著丈夫回來,心理總是惦記著他會不會著涼。後來,曼特爾夫人實在坐不住了,就帶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門向著他出診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條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層層的岩石。她習慣性地邊走邊觀察兩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忽然,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走上前去仔細觀看。哇!原來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這些化石牙齒太大了,曼特爾夫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大的牙齒。發現的興奮使得曼特爾夫人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裡。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夫人將新採集到的化石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么大、這么奇特的牙齒相似。 在隨後不久,曼特爾先生又在發現化石的地點附近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曼特爾先生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請這位當時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學者給予鑒定。 說實在的,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類化石,而他讀過的所有的由前輩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和論文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化石。不過,居維葉還是根據他掌握的相當豐富的動物學知識做了一個判斷,他認為牙齒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的鑒定非常懷疑,他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考證。從此,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資料。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於是,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與博物學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齒相對比,結果發現兩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爾先生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並把它命名為「鬣蜥的牙齒」。 後來,隨著發現的化石材料越來越多,人類對這些遠古動物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我們知道所謂的「鬣蜥的牙齒」這種動物實際上是種類繁多的恐龍家族的一員;它確實與鬣蜥一樣屬於爬行動物,但是它與真正的鬣蜥的親緣關系比起與其它種的恐龍的關系還要遠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則,這種最早被科學地記錄下來的恐龍的種名的拉丁文字並沒有變,依然是「鬣蜥的牙齒」的意思。不過,它的中文名稱則被譯成為禽龍。 因此請記住:禽龍是科學史上最早記載的恐龍。同時,別忘了曼特爾這個名字以及他那位熱愛大自然的妻子。
㈡ 老照片:晚清的山村生活10景,農民的衣服為什麼破舊呢
山路上的行人。福建地方官陳盛韶著有《問俗錄》一書。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道,福建農村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盜匪成風、家族械鬥、極度重男輕女等等。在陳盛韶眼中,當地農業發展落後,農民負擔沉重,社會風氣萎靡。
散養的豬。因為爭奪土地、水資源等,大家族之間經常暴發械鬥,而且械鬥激烈,常常導致人員傷亡。陳盛韶這樣描述械鬥的慘狀:“哭聲遍野,火光燭天,互相鬥殺,肝腦塗地。”他說,連續不斷的械鬥讓富戶轉貧、貧戶更貧。
一家三口合影。福建各地存在“溺女”現象,非常殘酷。晚清有記載說:“今閩中有溺女之俗,生女率多不舉。”“溺女”的原因在於:“婚姻以資財為輕重,貧者溺女傷骨肉之恩。”因為嫁妝成為負擔,很多貧家不得已“溺女”,真是令人痛心。
等待上船過江的農民。這是一幅農民謀生圖。他們把自己家裡生產的東西拿到集市上去買,然後換回生活所需要的物資。
㈢ 山溝溝風景區的簡介
杭州山溝溝風景區地處杭州西北四十公里的浙江省蜜梨之鄉 餘杭區鸕鳥鎮,風景區擁有杭城第一峰--海拔1095米的窯頭山和次高峰海拔1025米的紅桃山,是太湖的重要源頭之一。旅遊區內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動植物種類豐富,有國家珍稀植物千年紅豆杉群,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等。四周峰巒疊嶂,群山蒼翠,植被覆蓋率95%,形成了與周邊環境不同的獨特的康樂型氣候環境。景區還先後獲得國家、省、市等部門頒發的多項榮譽,先後被評定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浙江省農家樂特色旅遊示範點」、 「浙江省森林公園」、「杭州市鄉村旅遊試點單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杭州最周到景點」等。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還有湯坑茅塘。山溝溝風景區由湯坑和茅塘兩大景區組成的。
湯坑為峽谷型生態旅遊區,峽谷全長2公里,落差380多米,這里跌宕生姿,激流飛泉,共有大小瀑布18個,號稱連天十八瀑,更有清潭無數,地表形勝奇秀,是探險觀光的絕佳去處。景點有:翠屏迎客、天生龍骨、梅花三弄、雙龍戲珠、五女拜壽、再續前緣、孔雀開屏、湯坑猿人等。
茅塘為高山平台型休閑觀光度假景區,主要以農居休閑為主,茅塘村口的石壁坡流蔚為壯觀,豐水時氣勢澎湃,聲震四鄰;枯水時蜿蜒曲折,如細歌慢語,整條坡流景觀價值一流,可謂是浙西第一坡流,大石壁上面還有三生石和遠古石4塊巨石為世人留下千古之謎;此外,更有億萬年前地殼運動留下罕見的花崗岩流千羊石。這里除秀美的自然風光外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保存完好的新四軍被服廠舊址、古私塾舊址,讓遊人追溯山村舊時農家的生產生活場景。遊人可以盡情地在這里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一回山裡人。
㈣ 這是什麼蟲子
鼠婦
圖片驗證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CA%F3%B8%BE&z=0&oq=shufu&f=3&rsp=4
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團子蟲」、「米湯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受到驚嚇後會捲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第一觸角短小,後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在田間,主要危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 光對鼠婦的生活來說又著極大的影響。
㈤ 中國出美女的地方有那個小山溝
陝西米脂盛產美女。所謂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其實,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哪裡都有美女。哪裡都有二愣子。
綠色環保的山溝溝到處食品環保,思想單純,那的確是真正的美,美到人心窩窩里去的美。
大城市的人造美女,塗抹美女那不知道要遜色多少倍。
㈥ 深圳以前小山村的,資料,不要圖片。
從「速度深圳」邁向「和諧深圳」「效益深圳」——深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積極探索
歲月如流,深圳經濟特區25歲了。從一個漁火薄田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基本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罕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速度,「深圳速度」向全世界昭示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確性,昭示了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卓越性,昭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5歲也是思變的年齡,「年輕」的深圳在全國各地你追我趕、萬馬奔騰、加快發展的背景下,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用以退求進的果敢,再次作出了歷史性的抉擇:從「速度深圳」轉向「和諧深圳」「效益深圳」,在保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轉變發展模式,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25年創新25年飛躍
8月的鵬城,草長鶯飛、生機勃勃。記者在這片熱土上的采訪中,時時刻刻感受到一種奮發向上的勃勃生機。
任何社會變革都需要一個突破口,中國改革開放同樣需要「排頭兵」。肩負著使命的深圳從1980年8月26日領到一紙「出生證」後,以「摸著石頭過河」和「敢闖敢試」的精神,沖出了舊計劃經濟體制的重重藩籬,堅持「半步策略」,不斷改革創新,率先改革勞動用工制度、率先發行股票、率先取消「票證」放開價格、率先拍賣國有土地使用權、率先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的市場經濟觀念、率先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些「率先」為深圳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也為全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經驗。
25年,才9125天,但伴隨著「試驗場」「排頭兵」「窗口」作用的發揮,深圳從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成為「掛在共和國胸前的一枚勛章」。
在中國經濟起飛的過程中,「深圳速度」創造了一組讓世界矚目的數字:從1980年至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增長28%,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0.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33.7%。深圳GDP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用了整整18年,但達到2000億元只用了5年,而突破3000億元僅用了2年。25年來,深圳累計創造了2萬億元GDP,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累計上交國家3663億元的稅收……
25年創新,25年飛躍。歷史給了深圳一次機會,深圳還給了世界一個奇跡。它的成功實踐證明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不僅能走得通,而且能走得好。
推遲現代化時間表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
「三天一層樓」曾是「深圳速度」的寫照。 然而,持續25年的高速發展,不僅社會利益多元化造成的社會矛盾在加劇,生產資料的匱乏也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矛盾讓深圳更加深刻地領悟到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深圳開始對自身的發展模式進行反思。
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深圳目前的經濟規模和發展速度,在未來10年內本市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不是問題。「但是,我們要看到以往高速增長所付出的代價,如果按照目前的消耗水平簡單推算,有些代價我們是付不起的!」李鴻忠坦言,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背後,深圳正面臨四個「難以為繼」:
--土地、空間難以為繼。目前剩餘可開發用地僅267平方公里,按目前每年12至13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速度,不到20年,深圳將無地可用。
--能源、水資源難以為繼。深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已下降到20年前的1/18,即使抽干東江水也無法滿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長需要;作為一個能源極度貧乏、外向依存度非常高的城市,深圳經濟發展所需的一次能源的全部和主要二次能源從內陸或港口進入。
--人口重負難以為繼。按照速度模式,實現萬億元GDP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投入,而目前已經超過1000萬人口的深圳已經不堪重負了。
--環境承載力難以為繼。目前深圳的環境容量已經嚴重透支,如不改變發展模式,很快就會出現環境危機。
正視問題而不繞道走,掌握深圳發展全局的決策層已經認識到,四個「難以為繼」已經成為深圳發展的「攔路虎」,「速度型」的發展路子走到了盡頭。
省自身而察全局。於是,深圳作出了再次讓全國驚奇的主動請「退」之舉:將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間表從2005年推遲至2010年,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原有的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充實。
只有轉變戰略才能突破發展瓶頸。在伴隨著修正現代化時間表的同時,深圳的決策者明確提出,今後將不再以GDP論英雄,不簡單地拼規模、拼速度、拼GDP增長,而要更多重視經濟發展中資源消耗、社會公平及人的發展等問題,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今年5月召開的深圳市第四次黨代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審視深圳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定位,確立了國際化城市的戰略目標,進一步明確地提出了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發展思路。以此為目標,25歲的深圳進入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新的發展時期。
明確特區新內涵 從「速度」邁向「和諧」「效益」
天下之先沒有窮盡,「特」字文章應是與時俱進。李鴻忠在用「特區是特別能改革、特別能開放和特別能創新的地區」詮釋了新時期特區新內涵的同時,為記者們勾畫了一幅深圳新的發展藍圖:從「速度深圳」轉向「和諧深圳」「效益深圳」,在保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轉變發展模式,並將這種發展模式確定為今後一個相當長歷史時期深圳發展的思路和模式。
深圳市政府秘書長唐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到這樣一個對比數字:我國的GDP是日本的1/4,但能耗卻是日本的5倍。也就是說,相同的能耗,日本產出了5萬億元GDP,而我國只產出1.4萬億元的GDP。深圳的決策者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央當年設立經濟特區的目的和初衷,不僅是要把特區作為金山銀山,而是更期望深圳發揮開路先鋒和示範區的作用。時至今日,深圳更應該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然而,這種在「好」與「快」之間的博弈,在「進」與「退」之間的抉擇是需要膽識和魄力的:
2004年,深圳特區內用於房地產開發的土地一寸都沒批。李鴻忠說,損失這部分國土基金對於深圳GDP增長是一個損失,但是為了給子孫留下發展的空間,我們一定要守得住。
2004年,深圳直接用於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投資達120億元,占政府投資計劃65%左右,為歷年來最高。
2004年,深圳出台的建設規劃中,在總面積1953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劃定1000平方公里為基本生態控制線,禁止一切項目尤其是房地產項目進入,體現出了深圳捍衛綠色的決心和勇氣。
今年4月底,深圳在全國首次公布「深圳市文明指數」,其中引人注目的「幸福指數」包括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人均道路面積、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數、每萬人配備急救車輛數、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數、萬人醫生數、萬人醫院床位數、平均預期壽命等11個指標。
深圳市政府最近推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調控指標體系。該體系以效益深圳為核心,分為「宏觀效益」「生態環境」「創新動力」三大方面。在這些指標中,人均GDP、萬元GDP水耗、萬元GDP建設用地、萬元GDP能耗等12項指標被列為核心指標。
……
從追求「速度」到追求「和諧」和「效益」,深圳還提出了「四個下降,三個提高」的指標體系:即單位產出佔用土地顯著下降,資源消耗的增長相對於經濟增長顯著下降,初級勞務工在勞動人口中的比例下降,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顯著下降。經濟增長中科技貢獻率顯著提高,經濟增長中教育和人力資本的貢獻率顯著提高,經濟增長中綠色GDP和循環經濟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要捨得時間,捨得投入,捨得聲譽。」李鴻忠的話擲地有聲。
事實上,深圳也初步嘗到了「效益深圳」的甜頭:2004年,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產生了1.75億元的GDP和6000萬元的稅收。每萬元新增貸款所帶來的GDP增量同比提高4.0%。每萬元GDP的電耗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耗為26噸/萬元,遠遠低於全國的200噸/萬元左右的平均水平,這兩項指標均為全國最低。今年上半年,深圳萬元GDP耗水量同比又大幅下降近13%,每萬元工業增加值耗電量同比下降2%。與此同時,全市單位面積的工業產出量卻同比增長了6.5%,每平方公里工業用地產出工業產值同比增長了9.1%。
25年崢嶸歲月稠,25歲的深圳風華正茂。如錦的藍圖已打好底色,燦爛的前程就在眼前。深圳,這座孕育了億萬中國人艱難與奮進、光榮與夢想的城市,如今正在向「和諧」「效益」大道邁進,人們有理由深信,深圳一定能夠創造可持續發展新輝煌,成為一個時代的新高度。
㈦ 枯須峽谷的山洞在哪
枯須峽谷的山洞在下圖位置,落錘鎮後面的洞口。
玩家來到阿拉希高地東北部的落錘鎮營地外,營地外面靠山邊有一棵大樹,邊上有一塊大石。由樹邊經過往,往東邊的山上走。來到山腳下,前方又有一棵大樹,邊上也有一塊大石。繼續由樹邊經過,往東面的小山溝裡面走。走到前方往左拐,就看到了山洞了。
克拉茲克的要求任務攻略
玩家可以從荊棘谷藏寶海灣的NPC克拉茲克處領取任務,坐標為(26.9,77.2)。任務需要4塊次級血石礦。次級血石礦通過次級血石礦脈挖礦獲得。
次級血石礦脈位於阿拉希高地北部的枯須峽谷中有一處山洞。每15分鍾刷新一次。將次級血石礦帶回交給克拉茲克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