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胃癌是哪裡疼圖片
擴展閱讀
拍照虛化圖片的軟體 2024-05-19 01:23:04
播放女人的心的圖片 2024-05-19 01:10:00

胃癌是哪裡疼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5-05 18:24:13

⑴ 胃癌疼痛在什麼部位

胃癌疼痛是由多方面因素所致,癌細胞浸潤或侵犯鄰近血管、神經、淋巴管、軟組織、內臟和骨組織,對其壓迫或刺激,從而產生疼痛。腫瘤本身所產生的一些化學致痛物質、腫瘤的代謝產物、壞死組織分解產物等刺激痛覺感受器產生疼痛。

胃癌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腫瘤本身所致疼痛:由於腫瘤侵犯或浸潤胃壁,產生鈍痛或隱痛。

2)、腫瘤壓迫致痛:腫瘤壓迫周圍組織、器官時引起疼痛。

3)、腫瘤轉移致痛。

4)、抗癌治療致痛。

胃癌疼痛的部位及特點:上腹部隱痛並伴有上腹部不適、腹脹等,疼痛無規律性,晚期多呈持續性劇痛等。胃癌發生轉移可引起相應部位疼痛。
患者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患有胃癌要積極的治療。

⑵ 誰能得我一些胃癌晚期的圖片,越可怕越好,還要正常胃的圖片,用來作對比

前四張是胃癌的表現,後兩張是正常的胃的圖片,謝謝,希望能幫到你。

⑶ 胃癌是什麼

什麼是胃癌

胃癌是指在胃壁最內側粘膜內的細胞,由於未知的原因變成癌細胞並無秩序的反復增殖。癌細胞需要數年的發展才能通過胃癌檢查等手段發現。隨著癌細胞逐漸變大,會浸透至胃壁中,甚至蔓延至其附近的大腸及胰臟。

造成胃癌的原因

關於胃癌的產生已經有很多研究,也指出了不少原因。其中,吸煙、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持續感染等是造成胃癌高發的主要原因。飲食生活主要是指攝入鹽分過多的食品,腌制食品,且蔬菜及水果的攝入量不足。但並非說所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都會發展成胃癌。無論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都應注意不要吸煙、不要攝入過多鹽分的事物,還應多吃蔬菜與水果。

症狀

胃癌一般在早期階段無自覺症狀,甚至發展至後期都無任何感覺。代表性的症狀如胃痛、嘔吐感、食慾不振、胸悶等,並非胃癌的特有症狀,胃炎及胃潰瘍也會導致相似症狀。若不進行檢查無法進行准確判斷,因此最好去醫院接受相應檢查,而非自己根據症狀胡亂吃葯。有些病患因為胃炎及胃潰瘍等原因接受內鏡檢查,也會偶然發現早期癌的病例不在少數,當然也有通過貧血或黑色大便等原因發現早期癌症。一般出現厭食、體重減輕等症狀有可能是胃癌,應盡早去醫院就診。

胃癌檢查

1. X線鋇餐檢查

主要是通過服用造影劑以及發泡劑,觀察胃部粘膜的檢查。除了發現胃癌,也有很多病患發現潰瘍或息肉等。在檢查當天應注意不吃早飯,檢查後也有部分人群會出現便秘現象。

2. 內鏡檢查

即將內鏡插入胃中直接觀察。由於需要將內鏡插入鼻中或口中,因此需要注射喉嚨或鼻子的麻醉、鎮定劑等。內鏡檢查可直接發現胃部很小的病變,通過胃部X線檢查有懷疑症狀時,可通過內鏡檢查進行確認。


3. 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查

通過血液檢查等,查看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會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該項檢查不能診斷胃癌,胃癌檢查一般還是推薦胃部X線檢查以及內鏡檢查。

中國胃癌發病率及死亡率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占胃惡性腫瘤的95%。胃癌在我國發病率很高,胃癌死亡率占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全國平均胃癌死亡率高達20/10萬,男性高於女性,男:女約3∶1。在各類癌症中,胃癌是最為常見的癌症之一。胃癌治療的早與晚,效果大不一樣。早期胃癌手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95%。如果胃癌發展到了晚期,胃癌死亡率就更高了。

1. 全世界的胃癌發病情況

2002年全球每10萬名男性發生胃癌的的人數為22人,女性為10.4人;死亡率在男性中為每10萬人16.3人,女性為7.9人。2002年全世界估計有90萬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為60萬,女性為33萬),同時有70萬人死於胃癌(男性為45萬人,女性為25萬人)。男性中,胃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居第二位。在女性中,胃癌的發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宮頸癌、肺癌和腸癌之後。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國、韓國、中南美洲、東歐和中東的部分地區,在北美、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北歐和印度的發病率較低。

發達國家的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幾十年有顯著下降了,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年死亡率約為22/10萬,90年代下降至3.7/10萬以下。日本近年來亦有明顯下降趨勢,這得益於採用X線鋇餐檢查或胃鏡定點篩查,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檢出率,根治率也顯著提高。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區,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衛生部組織的1990~1992年全國第二次死因調查中,中國胃癌的粗死亡率為25.2/10萬,佔到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數的23.2%,接近四分之一

2. 我國胃癌死亡率為每三分鍾就有一人

今天大家談談胃癌,因為胃病發病率高,幾乎每個人都有輕微胃病,大多數人都有常年胃病纏身,目前全球每年新發胃癌九十三萬四千例,其中有近四十萬在中國內地;患病和死亡率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平均每三分鍾就有一名中國人死於胃癌。這是中國抗癌協會理事兼胃癌專業委員會今天披露的最新數字。

國家衛生部、中國抗癌協會和上海羅氏制葯聯合舉行的"中國癌症防治科普宣傳促進計劃——胃癌專題宣傳月"發布會上稱,隨著胃鏡及現代影像學技術的應用,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已提高到百分之十左右,早期治療治癒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但目前中國住院病例中超過九成是中晚期才就醫,五年生存率不到五分之一。即便是國內領先的醫院,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六點三,低於國際先進水平。

當前值得關注的是胃癌發病出現年輕化趨勢:臨床顯示,近五年來十九歲至三十五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三十年前翻了一番。他提醒年輕人,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胃液以及黑色柏油樣便等症狀者,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特別是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切除術後和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睡眠嚴重不足、飲食不規律、工作和心理壓力大以及對胃部不適或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不以為然,是 "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年輕人患的胃癌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加之容易誤診,確診胃癌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此時才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3. 胃癌的早檢查早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胃癌對於每個人來說就是惡魔,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因,是威脅人類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每年死於胃癌的人數約有16萬,近年來青年人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胃癌發生率有上升趨勢。

胃癌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是早期治療的基礎,也是減低胃癌死亡率的關鍵一環。"胃癌專家提醒公眾,在胃疼、胃區不適或消化道不適的時候,應該及時去醫院消化科做胃鏡或實驗室檢查,搞清病因。而那些生活無規律、工作緊張繁忙,且長期吃腌製品或發霉食物的人,更應及時體檢,定期進行排查。

盡管許多人的胃疼就是一般性胃炎,但最後發展成胃癌的亦不在少數。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專家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復出現胃痛症狀的人,應提高警惕。

改善胃癌患者預後的關鍵是作好二級預防,即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進展期胃癌手術切除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30%~40%,而早期胃癌(EGC),即癌細胞僅浸潤至胃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無論有無淋巴結轉移,手術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在80%~90%,其中始發階段小胃癌(SGC)及微小胃癌(MGC)的10年生存率可達100%。故胃癌的早期及時准確檢出和治療,對於降低胃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何發現早期胃癌?自然人群的普查有資料表明,間隔期為1.5~2年的大規模篩查有助於檢測早期胃癌。如日本醫學界採用放射影像學的氣鋇雙對比方法進行普查,然後對可疑病例進行胃鏡精檢,結果胃癌早期手術率達到50%以上,5年存活率達90%以上。我國目前主要在胃癌高發區進行選擇性局部普查,如年齡大於35歲,有食用高鹽、霉變食物等不良的飲食習慣,有腫瘤家族史等,然後綜合分析篩選出高危個體,再行內鏡及X線攝片檢查。綜合我國各地普查結果,普查中胃癌檢出率約0.037%~0.6%,在檢出的胃癌中,早期胃癌佔15%~25%,大大提高了無症狀患者胃癌的發現率。據統計,無症狀胃癌患者中半數左右手術病理證實為早期胃癌,絕大部分無淋巴結轉移;而有症狀胃癌中有57%已經發生了淋巴結轉移。所以對自然人群的普查是一項艱巨而又重要的工作。

早期胃癌表現有上腹部隱痛、腹脹、食慾不振、惡心和嘔吐等症狀。這些症狀均不為早期胃癌所特有,故易被當作一般胃病而被忽視,這也是患者就診過晚的原因之一。所以應強調在40歲以上的男性(嗜煙酒者應放寬到35歲)稍有上腹部不適,應予篩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之目的。此外消化不良症狀明顯且持續時間較長,經臨床治療症狀改善不明顯者,應考慮有胃癌的可能性。對於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惡性貧血、胃息肉、殘胃及良性胃潰瘍等疾病者,更應警惕其演變為胃癌。我國門診篩選早期胃癌檢出率0.27%,低於日本(0.88%)而介於西歐(0.37%)和美國(0.1%)之間。現在普遍認為胃鏡檢查是早期胃癌最好的篩選方法。如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門診胃鏡檢查26634例,檢出胃癌951例,占胃鏡檢查術的3.57%,其中早期胃癌72例,佔全部胃癌的7.6%。由於患者的傳統習慣以及部分醫院胃鏡檢查適應證偏嚴,致使早期胃癌的檢出率難以提高。

高危人群隨訪胃癌高危人群包括癌前狀態和癌前病變者。前者指一些發生胃癌危險性明顯增高的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巨大胃黏膜皺襞病等。後者主要指病理上的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高危人群隨訪法對胃癌及早期胃癌檢出率高於普查法和門診篩選法。現在認為胃癌的自然病程是一個較緩慢的過程,從早期階段發展到進展期約需要3~4年時間,因此對高危人群每6~12個月隨訪復查胃鏡較為合適。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有關的觀點已經被廣泛接受。已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無感染者的3~6倍。還不清楚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否可以預防胃癌,但有胃部惡性疾病家族史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且有臨床症狀者應列為胃癌高危人群,開展隨訪研究,必要時可進行干預性治療。